尿液样本的封闭式贮存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9820发布日期:2019-02-15 20:3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尿液样本的封闭式贮存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尿液样本采集容器,具体涉及一种尿液样本的封闭式贮存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可通过尿液对多种疾病进行检测,现有技术所使用的尿杯,在进行取尿抽检时多采用直接倾倒或者采用胶头滴管吸取,在此过程中不但很容易洒出或者溅到手上而且还会对待检尿液造成污染,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传统的尿杯上增设排尿机构的尿液样本的封闭式贮存容器,从而有效的解决抽检时取尿困难以及尿液污染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尿液样本的封闭式贮存容器,包括用于采集并盛装尿液的杯体、固定安装于杯体外壁用于把持的把手、用于将尿液排出杯体的排尿机构、用于对杯体上端开口进行密封的杯盖。

所述的排尿机构包括布置于杯体底部并与杯体一体化设置的导尿管、与导尿管同轴配合将尿液导出杯体内部的出尿管;所述的导尿管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体,所述的导尿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伸出杯体外的开口端,另一部分为位于杯体内部的封闭端,其中位于杯体内部的导尿管壁部上开设有用于接通其内腔和杯体内部的导尿口一,所述的出尿管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体,出尿管的封闭端同轴套接在导尿管内部,出尿管的外壁与导尿管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的导尿管内部设置有防止出尿管沿导尿管的轴线方向窜动的限位槽,所述的出尿管可绕导尿管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出尿管的壁部开设有接通其内腔的导尿口二,且出尿管绕导尿管的中心轴线旋转过程中可实现导尿口一、导尿口二的接通与断开,所述的出尿管出尿端套接有对尿液进行导流的出尿弯管,当导尿口二与导尿口一接通时,尿液通过导尿口一和导尿口二进入出尿管最后由出尿弯管排出,更为优化地,所述的出尿弯管出尿口竖直朝下时,导尿口一与导尿口二接通,导尿口一与导尿口二错位断开时,由于出尿管外壁与导尿管内壁紧密贴合,因此尿液将被密封在杯体内。

所述的杯盖包括设置于其朝向杯体内部端面的且与杯体内壁紧密贴合的密封圈、用于开关杯盖的拨板,所述的杯盖活动连接于杯体上,更为具体的,所述的杯盖与杯体之间铰接。

实际使用时,打开杯盖,先观测导尿口一和导尿口二是否断开,若没有断开则旋动出尿管使导尿口一和导尿口二错位断开,用手把持把手,开始采集尿液,尿液采集完毕后,通过拨板将杯盖合拢,利用设置于杯盖上的密封圈对杯体进行密封,使得尿液样本处于密闭的空间内,防止采集的尿液受到污染,当医护人员需要对采集的尿液进行抽检时,可以旋动出尿管,使出尿弯管出尿口竖直向下,此时导尿口一与导尿口二重合接通,尿液通过导尿口一和导尿口二流入出尿管并最终通过出尿弯管流入盛装待检验尿液的容器中;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杯体内的尿液压力会随着尿液排出杯体的过程不断减小,因此通过出尿弯管口流出的尿液压力也将不断减小,采用这种设计避免了尿液在经出尿弯管流出时水平方向上由于压力不断减小而导致的出尿不稳洒出盛装待检验尿液的容器的现象,同时在整个取样过程中无需打开杯盖避免了尿液样本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导尿口一和导尿口二错位断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尿口一和导尿口二重合接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10、杯体;11、导尿管;11a、导尿口一;20、把手;30、排尿机构;31、导尿口二;32、出尿管;40、杯盖;41、密封圈;42、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参见附图1,尿液样本的封闭式贮存容器,包括用于采集并盛装尿液的杯体10、固定安装于杯体外壁用于把持的把手20、用于将尿液排出杯体的排尿机构30、用于对杯体上端开口进行密封的杯盖40。

参见附图1-3,所述的排尿机构30包括布置于杯体10底部并与杯体10一体化设置的导尿管11、与导尿管11同轴配合将尿液导出杯体10内部的出尿管32;所述的导尿管1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体,所述的导尿管11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伸出杯体外的开口端,另一部分为位于杯体10内部的封闭端,其中位于杯体10内部的导尿管11壁部上开设有用于接通其内腔和杯体10内部的导尿口一11a,所述的出尿管32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体,出尿管32的封闭端同轴套接在导尿管11内部,出尿管32的外壁与导尿管1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的导尿管11内部设置有防止出尿管32沿导尿管11的轴线方向窜动的限位槽,所述的出尿管32可绕导尿管11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的出尿管32的壁部开设有接通其内腔的导尿口二31,且出尿管32绕导尿管11的中心轴线旋转过程中可实现导尿口一11a、导尿口二31的接通与断开,所述的出尿管32出尿端套接有对尿液进行导流的出尿弯管,当导尿口二31与导尿口一11a接通时,尿液通过导尿口一11a和导尿口二31进入出尿管32最后由出尿弯管排出,更为优化地,所述的出尿弯管出尿口竖直朝下时,导尿口一11a与导尿口二31接通,导尿口一11a与导尿口二31错位断开时,由于出尿管32外壁与导尿管11内壁紧密贴合,因此尿液将被密封在杯体内。

所述的杯盖40包括设置于其朝向杯体10内部端面的且与杯体10内壁紧密贴合的密封圈41、用于开关杯盖的拨板42,所述的杯盖40活动连接于杯体10上,更为具体的,所述的杯盖40与杯体10之间铰接。

实际使用时,打开杯盖40,先观测导尿口一11a和导尿口二31是否断开,若没有断开则旋动出尿管32使导尿口一11a和导尿口二31错位断开,用手把持把手20,开始采集尿液,尿液采集完毕后,通过拨板42将杯盖合拢,利用设置于杯盖40上的密封圈41和杯体10内壁紧密贴合对杯体10进行密封,使得尿液样本处于密闭的空间内,防止采集的尿液样本受到污染,当医护人员需要对采集的尿液样本进行抽检时,可以旋动出尿管32,使出尿弯管出尿口竖直向下,此时导尿口一11a与导尿口二31重合接通,尿液通过导尿口一11a和导尿口二31流入出尿管并最终通过出尿弯管流入盛装待检验尿液的容器中;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杯体10内的尿液压力会随着尿液排出杯体10的过程不断减小,因此通过出尿弯管口32流出的尿液压力也将不断减小,采用这种设计避免了尿液在经出尿弯管流出时水平方向上由于压力不断减小而导致的出尿不稳洒出盛装待检验尿液的容器的现象,同时在整个取样过程中无需打开杯盖40避免了尿液样本的污染。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