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用软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4170发布日期:2018-11-09 20:46阅读:25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急救用软担架。



背景技术: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转运病人。常用搬动病人的方法有单人抱、多人抬、平车转移、轮椅转移或担架转移等。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上述方法都无法将病人有效的转移。比如院前急救时,将病人从陡峭的山沟里往上抬,或者抬病人经过狭窄的楼道,普通担架无法转身时。再比如:1.院前急救抬病人经过狭窄楼道普通担架无法转身时;危重患者普通担架搬运存在安全隐患时(如侧翻);搬运患者经过陡坡存在滑落危险时,2.院内转运,将患者从病床移到平车或从平车移到病床;将患者从平车转移到各种检查台;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转移。

为此,我们的研制了一种软担架.应用于特殊情况下的临床转运病人,较好地解决了病人的搬运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急救用软担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急救用软担架,其特征在于:结构是由软担架本体、手抓带、肩部约束带、腿部约束带和硬板固定袋构成,其中软担架本体由170×80cm双层帆布料缝制而成,中间缝制有硬板固定袋,手抓带分别缝制固定在软担架本体四周,头部位置缝制有识别标识部分,在距头端30cm处缝制2个肩部约束带,在距脚端30cm处缝制2个腿部约束带,用于固定患者有效防止患者下滑。

作为优选,所述手抓带至少设置有6个,硬板固定袋开口处设置有拉链。

进一步所述,手抓带上用皮革缝制包边,以增加抓带与手的接触面积,减轻搬运人员手部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有利于平稳地转移病人

血压不稳定和颅脑外伤的病人要做检查时,如果搬运不当,会使病情变化而使病情加重。所以平稳地搬运病人很关键。利用软担架搬运病人,能够平稳地把病人转移到目的地,避免因搬运不当而加重病情。

2.有利于术后病人移送至病房

术前可将已消毒的软担架铺于手术床上,术后直接用软担架将病人转移到平车上,到病房用软担架把病人抬到病床上,然后把软担架小心撤离。如果病情危重者可暂时保留软担架在病床上,待病人病情稳定后再撤除,这样便于各种引流管和输液、输血管道的管理。既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同时还能避免因搬运不当引起引流管牵拉或脱出。

3.节约人力和体力

转移普通病人一般需1~2人,转移体重较重的病人时需要3~4人协助搬动。如果借助软担架2~3个人便能轻易地将病人转移。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亦能顺利地将病人转移,并能有效地减轻搬运者的体能消耗。

4.制作简单,经久耐用

(1)软担架制作简单,取材方便,经久耐用。(2)可用各种方法消毒处理。(3)适用于各种病人的转移。

5.有利于脊柱损伤病人的转移

如果对脊柱损伤病人进行搬运,在硬担架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可在软担架的硬板固定袋中放一块大小适宜的硬板(如心肺复苏按压板等),让病人仰卧于软担架上,搬运患者要比徒手搬运更加安全,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软担架本体;2-手抓带;3-肩部约束带;4-腿部约束带;5-硬板固定袋;6-头部位置识别标识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急救用软担架,其特征在于:结构是由软担架本体(1)、手抓带(2)、肩部约束带(3)、腿部约束带(4)和硬板固定袋(5)构成,其中软担架本体(1)由170×80cm双层帆布料缝制而成,中间缝制有硬板固定袋(5),手抓带(2)分别缝制固定在软担架本体(1)四周,头部位置缝制有头部位置识别标识部分(6),在距头端30cm处缝制2个肩部约束带(3),在距脚端30cm处缝制2个腿部约束带(4),用于固定患者有效防止患者下滑。

作为优选,所述手抓带(2)至少设置有6个,硬板固定袋(5)开口处设置有拉链。

进一步所述,手抓带(2)上用皮革缝制包边,以增加抓带与手的接触面积,减轻搬运人员手部的压力。

使用时病人平卧于软担架本体(1)上,护理人员用固定带(3)(4)协助患者分别固定肩部和腿部。如患者清醒,两手抓于中间手抓带(2)。两人搬运时,搬运者分别站在病人的两侧,双手分别抓住手抓带(2)。同时用力将病人抬起进行转移。三人搬运时,两人分别站在病人的两侧,双手分别抓住手抓带(2),另一人靠头一侧,双手抓住头部手抓带(2),三个人同时用力将病人抬起搬移到指定位置。靠头侧的人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适用范围

软担架适用于所有病人的短途转移。病人从床上移到平车;从平车移到床上;从平车移放到各种检查台;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转移;通过狭窄的楼道;经过陡峭的山坡等,均能将病人安全有效转移。

临床上多用床单或者褥子转移病人,但床单质地薄,承重力差,可能发生破裂,存在安全隐患。而软担架是用结实布料双重缝制,搬运病人时安全,同时因为使用材料为帆布材质,成本低方便存放和携带,值得推广应用。软担架临床应用广泛,不止应用于急诊科,还可用于手术室,ICU,及其他科室危重病人的搬运,需求量比较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