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宫素注射泵反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3071发布日期:2019-02-15 20:4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缩宫素注射泵反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缩宫素注射泵反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缩宫素(Oxytocin,简称OT)在妇产科临床上引产、催产的应用十分广泛。小剂量缩宫素用于胎位正常,无产道障碍,宫缩无力产妇的催产,促进分娩。而缩宫素小剂量持续输注的方法经数十年临床实践已积累大量经验并形成了较规范的统一使用方法。临床上通常采用中华医学会产科学组推荐的低剂量方案,即2.5U缩宫素加入乳酸林格注射液500ml中(0.5%的缩宫素浓度),以每分钟8滴(2.7mU/min)的速度开始,根据宫缩、胎心情况调整滴速,速度按照等差法可每次增加8滴或4滴,一般每隔20分钟调整1次。缩宫素的最大滴速不得超过每分钟40滴即13.2mU/min,如达到最大速度,仍不出现有效宫缩时可增加缩宫素浓度,但缩宫素的应用量不变。

目前在缩宫素的应用中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缩宫素滴注过程中,其滴速调节的依据主要为宫缩情况、胎儿心率,另外尚需监测胎先露下降情况、产妇脉搏和血压、出入液量平衡等。众所周知,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的调节仪器。输液泵能保证缩宫素静脉滴注的安全性、准确性及可操作性,并优于人工调节,且输液泵有持续均匀加压的功能,当进入第二产程产妇开始用力时,不易因发生血液回流而发生针头堵塞。因此,临床上通常由医护人员通过观察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及程度,胎儿心率,胎先露下降情况,产妇血压等内容来人工调节输液泵,控制缩宫素静脉滴注的速度。由于缩宫素作用时间快,静脉注射约3-5分钟起效,维持时间20-30分钟。静脉用药的另一优点在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减慢缩宫素滴速,停药或给予抑制宫缩药物,及时制止母子危险的发生。

产妇血压和心率的监测临床上主要由监护仪测量获得。目前临床产科所使用的胎心电子监护,已实现了胎心监护数据的通信、存储、显示与提取,为本设计奠定了基础。因而,本课题组提出的将以4G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将电子胎儿监护仪、输液注射泵、护士站远程监控相互连接完全具有可行性。并加以反馈,形成一套能监测子宫收缩及胎心率变化,自动调节缩宫素输注速度,人工辅助监测调节以保证用药安全的反馈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缩宫素注射泵反馈系统,该系统以4G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将电子胎儿监护仪、输液注射泵、护士站远程监控相互连接,形成一套能便于监测子宫收缩及胎心率变化、调节缩宫素输注速度、人工辅助监测调节以保证用药安全的反馈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缩宫素注射泵反馈系统,包括电子胎儿监护仪、输液注射泵、护士站上位机,其特征在于,电子胎儿监护仪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护士站上位机的心电数据采集端信号传输连接,注射泵的信号输出端也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护士站上位机的注射数据采集端信号传输连接,心电数据采集端和注射数据采集端分别与上位机的显示器输入端连接、以及分别与存储器连接,所述注射泵包括箱体,箱体外表面设有导槽,导槽中安装有输液管,导槽的上下两端设有止液管路夹组件,导槽路径上还设有蠕动机构,该蠕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导槽左右两侧的边座,边座中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凸轮体,凸轮体与输液管之间还设有挠性页片,该挠性页片的上下端部安装于箱体外表面上,挠性页片中部抵接于凸轮体的外周面上。上述电子胎儿监护仪可以直接将胎儿监护图所包含的宫缩、胎心等信息通过4G网络传递到护士站上位机系统,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连接,产妇心电监护则将产妇的血压、脉搏等数据记录并传输到护士站上位机,上位机在收到信息后进行显示、监控与存储;注射泵在输注缩宫素时,也能将各种信息(包括时间、 缩宫素的输注量、输注速度)发射至上位机,便于随时记录宫缩、胎心及缩宫素滴注数据,该数据可用于事后查询以及作为相关治疗和护理的依据;上述注射泵上的输液管由安装于上下两端的止液夹组件控制流量,蠕动机构通过凸轮体与挠性页片配合可以进一步对输液管进行微调,适应输液管因充满液体时而出现的微膨胀大小不同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表面设有可供蠕动机构局部容纳的安装槽,安装槽上下沿边分别设有挡壁,挡壁与各自的上下沿边之间留有可供挠性页片水平插入的条形通道,条形通道两端开口内壁设有弹性夹持凸点。挠性页片可以通过挡壁与沿边之间的条形通道插入,并由条形通道两端的凸点进行定位,便于装拆。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体包括套接于转轴上的轮座,轮座一端设有凸轮本体,凸轮本体外周设有凸起面。该凸起面呈螺旋式逐渐凸起于凸轮本体外周,可以对输液管起到渐进式抵触挤压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体套接于转轴一端,转轴另一端安装有定位套,定位套套接于转轴端部,转轴端部距离凸轮本体径向端面之间的部分设有螺纹部,定位套旋接于该螺纹部形成可沿转轴轴向移动的安装结构。定位套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转轴另一端,可以对凸轮体起到定位作用,通过左右移动方式实现调节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反馈系统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反馈系统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输液注射泵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凸轮体与转轴、定位套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凸轮体与挠性页片、输液管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电子胎儿监护仪1、输液注射泵2、箱体21、输液管3、止液管路夹组件4、边座51、转轴52、凸轮体53、轮座531、凸轮本体532、凸起面532a、定位套54、挠性页片55、安装槽211、挡壁212、条形通道213、夹持凸点213a、护士站上位机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是缩宫素注射泵反馈系统,包括电子胎儿监护仪1、输液注射泵2、护士站上位机,电子胎儿监护仪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4G网络)与护士站上位机的心电数据采集端信号传输连接,注射泵的信号输出端也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护士站上位机的注射数据采集端信号传输连接,心电数据采集端和注射数据采集端分别与上位机的显示器输入端连接、以及分别与存储器连接,注射泵包括箱体21,箱体21外表面设有导槽,导槽中安装有输液管3,导槽的上下两端设有止液管路夹组件4(该结构为现有技术内容,不做赘述),导槽路径上还设有蠕动机构,该蠕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导槽左右两侧的边座51,边座51中安装有转轴52,转轴52上安装有凸轮体53,凸轮体53与输液管3之间还设有挠性页片55,该挠性页片55的上下端部安装于箱体21外表面上,挠性页片55中部抵接于凸轮体53的外周面上。

上述箱体21外表面设有可供蠕动机构局部容纳的安装槽211,安装槽211上下沿边分别设有挡壁212,挡壁212与各自的上下沿边之间留有可供挠性页片55水平插入的条形通道213,条形通道213两端开口内壁设有弹性夹持凸点213a。

上述凸轮体53包括套接于转轴52上的轮座531,轮座531一端设有凸轮本体532,凸轮本体532外周设有凸起面532a。凸轮体53套接于转轴52一端,转轴52另一端安装有定位套54,定位套54套接于转轴52端部,转轴52端部距离凸轮本体532径向端面之间的部分设有螺纹部,定位套54旋接于该螺纹部形成可沿转轴52轴向移动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胎儿监护仪1可以直接将胎儿监护图所包含的宫缩、胎心等信息通过4G网络传递到护士站上位机系统,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连接,产妇心电监护则将产妇的血压、脉搏等数据记录并传输到护士站上位机,上位机在收到信息后进行显示、监控与存储;注射泵在输注缩宫素时,也能将各种信息(包括时间、 缩宫素的输注量、输注速度)发射至上位机,便于随时记录宫缩、胎心及缩宫素滴注数据,该数据可用于事后查询以及作为相关治疗和护理的依据;上述注射泵上的输液管3由安装于上下两端的止液夹组件控制流量,蠕动机构通过凸轮体53与挠性页片55配合可以进一步对输液管3进行微调,适应输液管3因充满液体时而出现的微膨胀大小不同的情况。上述挠性页片55可以通过挡壁212与沿边之间的条形通道213插入,并由条形通道213两端的凸点进行定位,便于装拆。凸轮本体532外周的凸起面532a呈螺旋式逐渐凸起于凸轮本体532外周,可以对输液管3起到渐进式抵触挤压效果。转轴52另一端的定位套54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转轴52另一端,可以对凸轮体53起到定位作用,通过左右移动方式实现调节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