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周创面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092发布日期:2019-01-22 22:2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肛周创面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肛周创面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肛周疾病手术后,为了促进伤口愈合,患者每次大便后或换药前都需要清洗、熏洗肛周创面,传统的方法有:

(一).采用熏洗椅:500ml温水加入30-50ml黄柏液,熏蒸冲洗20分钟。缺点:①体积大,占用病房空间,拥堵狭窄;②每次使用更换一次性坐浴垫,造成浪费;③无法专人专用,消毒不彻底,有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清洁盆内1000ml温水+黄柏液30-50ml熏洗5-10分钟。缺点:①体质虚弱卧床的病人无法使用;②女性患者坐浴污染尿道口有造成泌尿系感染的风险。③容器(盆)清洗消毒后不晾干,滋生细菌。④无刻度标识,剂量不准确。

(三).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腔较深的病人换药时可用直径0.5-1.0cm的无菌胶管,插入创腔深部,以注射器抽取黄柏液10-20ml冲洗。缺点:每天一人一个注射器,浪费资源。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无菌灌肠器进行肛周创面的清洗,有效克服了上述技术缺陷,但采用现有的无菌灌肠器进行肛周创面清洗时,对于创腔较深的创面部位,无菌灌肠器的液体压力无法达到创面部位,而且采用无菌灌肠器病人的舒适度较差,无菌灌肠器的端部圆周上具有多排圆孔作为出药口,造成了药液的浪费,如果采用蠕动泵进行药液压力调节,其成本较高,而且不适用于在家庭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肛周创面清洗装置,通过对现有无菌灌肠器进行改进,使药液压力满足较深部创面清洗的要求,而且病人使用时舒适度高,成本低,适用于医院和家庭的护理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肛周创面清洗装置,包括药液袋,所述药液袋出口端连接有输药管,所述输药管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及第二压力调节装置,所述输药管的出口处安装有密封帽,所述密封帽端面上具有多个出药口一,所述药液袋、输药管及第一压力调节装置采用无菌灌肠器的现有结构,所述密封帽对无菌灌肠器原有的出药口二进行密封,并利用出药口一进行出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弯曲状的弹性金属片,支撑块、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所述弹性金属片中部固定在输药管上,所述支撑块位于弹性金属片弯曲方向一侧,并固定在输药管上,所述支撑块的两端与弹性金属片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弹性金属片的两端与输药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的的弹力小于第一弹簧的弹力,而且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弹簧的长度使其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簧的长度使其处于拉伸状态,第二弹簧对弹性金属片的向输药管方向的拉力无法克服第一弹簧对弹性金属片向远离输药管方向的推力。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帽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密封段及出药段,所述密封段为管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一,输药管可插入所述空腔一内,所述空腔一内表面具有与无菌灌肠器自带出药口二位置及形状相匹配的封头,密封帽安装到输药管后,所述封头可对输药管原有的出药口二进行密封,所述出药段为圆锥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二,所述空腔二与空腔一连通,出药段的端面上具有多个出药口一。

进一步的,所述出药段的端面为弧面结构,其面积等于输药管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二,更好满足患者使用的舒适度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采用蘑菇状封头,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帽由医用无毒透明软聚氯乙烯塑料制成,材质较软,满足患者使用的舒适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肛周创面清洗装置,在现有的无菌灌肠器基础上进行改进,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医用或家庭肛周创面清洗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肛周创面清洗装置,增加了第二压力调节装置,患者可以手动调节药液的压力,使药液有足够的压力进行较深部位的创面清洗,而且可以根据患者自己需求使药液压力满足舒适度要求。

3、本实用新型的肛周创面清洗装置,对无菌灌肠器原有的侧面出药口进行密封,采用端面出药,可使出药口对准创面,减少了药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肛周创面清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药液袋,2.输药管,3.第一压力调节装置,4.第二压力调节装置,41.弹性金属片,42.支撑块,43.第一弹簧,44.第二弹簧,5.密封帽,51.密封段,52.出药段,53.空腔一,54.蘑菇状封头,55.空腔二,56.出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肛周创面清洗方法存在较多的缺陷,而采用无菌灌肠器进行清洗时,其药液压力无法清洗较深部位的创面,使用时的舒适度也较差,药液浪费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对现有的无菌灌肠器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肛周创面清洗装置。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一种肛周创面清洗装置,对现有的无菌灌肠器进行改进,包括药液袋1,所述药液袋出口端连接有输药管2,所述输药管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调节装置3及第二压力调节装置4,所述药液袋、输药管及第一压力调节装置采用无菌灌肠器的现有结构,所述输药管的出口处安装有密封帽5,所述密封帽端面上具有多个出药口一,所述密封帽对无菌灌肠器原有的出药口二进行密封,并利用出药口一进行出药。

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4包括弯曲状的弹性金属片41,支撑块42、第一弹簧43及第二弹簧44,所述弹性金属片41中部固定在输药管2上,所述支撑块42采用钢性材质制成,支撑块位于弹性金属片弯曲方向一侧,并固定在输药管2上,所述支撑块的两端面与弹性金属片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3,所述弹性金属片的两端与输药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44,具体的,第一弹簧靠近弹性金属片与输药管的连接点,第二弹簧与弹性金属片的端点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44的的弹力小于第一弹簧43的弹力,而且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弹簧的长度使其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簧的长度使其处于拉伸状态,第二弹簧对弹性金属片的向输药管方向的拉力无法克服第一弹簧对弹性金属片向远离输药管方向的推力,因此第二弹簧在自然状态下被拉伸,第一弹簧在自然状态下被压缩。

所述密封帽5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密封段51及出药段52,所述密封段为管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一53,输药管可插入所述空腔一内,所述空腔一内表面具有与无菌灌肠器自带出药口二位置及形状相匹配的蘑菇状封头54,密封帽安装到输药管后,所述封头可对输药管原有的出药口二进行密封,并将密封帽固定在输药管上,所述出药段52为圆锥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二55,所述空腔二与空腔一连通,出药段的端面上具有多个出药口一56,所述出药段的端面为弧面结构,其面积等于输药管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二,所述密封帽由医用无毒透明软聚氯乙烯塑料制成,材质较软,更好满足患者使用的舒适度要求。

本装置使用时,在药液袋内盛入38℃-41℃的温水500ml,加入黄柏液50ml,将药液袋挂在挂钩上,排气后病人坐在坐便器上。

如果冲洗较浅部位的创面,可只利用无菌灌肠器自带的第一压力调节装置,第二压力调节装置处于自然状态,病人握住输药管前端,将密封帽端面的出药口一对准创面,进行清洗。

如果冲洗较深部位的创面,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将压力调至最大时,仍无法满足冲洗的压力要求,则需要利用第二压力调节装置,病人手持弹性金属片的两端,将密封帽端面的出药口一对准创面,用手挤压弹性金属片,在手的挤压力作用下,输药管的截面积缩小,挤压药液,增加药液的压力,手松开后,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弹性金属片向远离输药管方向运动,同时带动第二弹簧伸长,在第二弹簧拉力作用下,被挤压位置的输药管恢复原有形状,如此反复循环操作,可不断对药液施加挤压力,增大药液的流出压力,输药管在第二弹簧作用下恢复原有形状,可防止多次对输药管挤压造成的输药管变形。密封帽出药段的锥状结构及端面设置多个出药口一可进一步增加出药压力,使用时,病人可自行调节弹性金属片的挤压程度,使药液的压力满足舒适度要求。

使用完成后,无需消毒,清洁晾干即可,可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卧床病人也可采用此装置进行肛周创面的清理,只需侧卧位或截石位,臀下放置便盆或尿垫即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