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颈静脉窦采血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4750发布日期:2019-04-13 00:44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鼠颈静脉窦采血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用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鼠颈静脉窦采血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大鼠是药理学实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而血液采集是保障药理学标志物及时检测或血清/血浆中药物含量精确测定的重要环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612584 U公开了一种大鼠颈静脉窦采血固定装置。这种结构的采血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保定支架、固定线、固定锚栓和头套等,通过活动页自由调整开口的直径,用于大鼠颈静脉窦采血时的高效固定,但是这种采血固定装置对大鼠的头颈部固定效果不佳,当采血时大鼠容易头部移动导致采血失败,从而限制了其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鼠颈静脉窦采血固定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更好的大鼠固定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鼠颈静脉窦采血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和伸缩管,第一支架上铰接有第一固定夹,伸缩管上铰接有第二固定夹,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上方夹持有圆筒形的鼠仓,鼠仓的左侧连接有头套,头套位于第一固定夹的左侧,头套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鼠仓的柱面上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条形通槽,鼠仓的外侧还套设有两个第一金属环,两个第一金属环通过第一连接杆互相连接,第一金属环上套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轴承,轴承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旋转轮,第一旋转轮的内侧穿过条形通槽,第一旋转轮的内侧伸至鼠仓内,第一金属环上还套设有若干个第二旋转轮,第二旋转轮与鼠仓的外侧互相接触,靠近头套侧的第一金属环通过若干条第三连接杆连接有一个第二金属环,第二金属环也套设在鼠仓外侧,第二金属环的内侧连接有第一胶膜,第一胶膜的外侧贯通连接有第一气管,第一胶膜选择性穿过条形通槽,第一连接杆上还活动插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垂直连接有把手,第二连接杆的内侧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外侧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弹簧,顶板的内侧与鼠仓的外侧选择性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头套的左侧连接有尖端部,鼠仓的右侧连接有圆台形的尾端部,尾端部的外侧直径大于内侧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旋转轮的外侧还固定套设有轮套,轮套的外侧连接有软刷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大鼠颈静脉窦采血固定装置,底座用于整体结构的支撑放置,第一支架和伸缩管用于支撑鼠仓,而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用于前后夹持住鼠仓,并且通过铰接结构和伸缩管的伸缩特性,可以调整鼠仓的角度,从而可以探索使大鼠感觉更舒适的采血角度,固定螺母用于伸缩管伸缩长度的固定,当进行采血时,让大鼠从鼠仓的后侧进入鼠仓内部,并驱赶大鼠使大鼠的头部进入头套部位,从而有效的保护大鼠头侧部位,第一通孔用于大鼠的呼吸空气的进入,当大鼠进入后,可以通过人手拉动把手,向上拔动第二连接杆,使顶板与鼠仓的外侧分离,然后继续通过把手沿着鼠仓的方向移动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一金属环,也可以通过拨动第二旋转轮使两个第一金属环在鼠仓的外侧移动,第二旋转轮与鼠仓的外侧互相接触,能够起到支撑第一金属环的作用,防止第一金属环的晃动,第一金属环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一旋转轮的移动,第一旋转轮伸入鼠仓的部分,可以对鼠仓内的大鼠进行一定的驱赶,将大鼠更顺利的驱赶到其头部进入头套的位置,并使第二金属环移动至大鼠的头部下侧部位,当大鼠位置确定后,放开把手使顶板与鼠仓的外侧互相接触,通过弹簧施加的作用力,可以使顶板起到一定的停止和防移动的作用,此时通过第一气管向第一胶膜内充气,使第一胶膜充气膨胀,由于多条环形排列的条形通槽结构,能使膨胀的第一胶膜部分会穿过条形通槽进入到鼠仓的内部,能对大鼠的颈部上方进行一定的夹持固定,防止大鼠的位置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金属环与靠近头套侧的第一金属环、以及两个第一金属环之间,均设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与条形通槽之间产生的空隙可以用于采血针的穿过,从而可以方便采血,这种通过鼠仓容纳大鼠,并对大鼠颈部进行固定的方式,能更适合在大鼠颈静脉窦进行采血,有效的防止了大鼠头部移动导致采血失败,头套的左侧的尖端部,用于置放大鼠的嘴部,防止人员被咬伤,鼠仓的右侧的尾端部,开口较大,便于大鼠的放入,第一旋转轮的外侧的轮套及软刷毛,在驱赶大鼠时,软刷毛的刷扫能使大鼠感觉更舒适,从而避免大鼠反应激烈导致采血失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与第一固定夹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鼠仓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鼠仓的轴向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图4部位a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环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轮的结构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架;3、伸缩管;4、固定螺母;5、第一固定夹;6、第二固定夹;7、鼠仓;8、头套;9、尖端部;10、第一通孔;11、尾端部;12、条形通槽;13、第一金属环;14、轮套;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旋转轮;17、把手;18、第二连接杆;19、弹簧;20、顶板;21、轴承;22、第一旋转轮;23、软刷毛;24、第二金属环;25、第三连接杆;26、第一气管;27、第一胶膜;28、第二气管;29、支撑块;30、第二胶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和伸缩管3,第一支架2上铰接有第一固定夹5,伸缩管3上铰接有第二固定夹6,第一固定夹5和第二固定夹6上方夹持有圆筒形的鼠仓7,鼠仓7的左侧连接有头套8,头套8位于第一固定夹5的左侧,头套8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0,鼠仓7的柱面上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条形通槽12,鼠仓7的外侧还套设有两个第一金属环13,两个第一金属环13通过第一连接杆15互相连接,第一金属环13上套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轴承21,轴承2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旋转轮22,第一旋转轮22的内侧穿过条形通槽12,第一旋转轮22的内侧伸至鼠仓7内,第一金属环13上还套设有若干个第二旋转轮16,第二旋转轮16与鼠仓7的外侧互相接触,靠近头套8侧的第一金属环13通过若干条第三连接杆25连接有一个第二金属环24,第二金属环24也套设在鼠仓7外侧,第二金属环24的内侧连接有第一胶膜27,第一胶膜27的外侧贯通连接有第一气管26,第一胶膜27选择性穿过条形通槽12,第一连接杆15上还活动插设有第二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8的外侧垂直连接有把手17,第二连接杆18的内侧连接有顶板20,顶板20的外侧与第一连接杆15之间连接有弹簧19,顶板20的内侧与鼠仓7的外侧选择性接触。本实用新型大鼠颈静脉窦采血固定装置,底座1用于整体结构的支撑放置,第一支架2和伸缩管3用于支撑鼠仓7,而第一固定夹5和第二固定夹6用于前后夹持住鼠仓7,并且通过铰接结构和伸缩管3的伸缩特性,可以调整鼠仓7的角度,从而可以探索使大鼠感觉更舒适的采血角度,固定螺母4用于伸缩管3伸缩长度的固定,当进行采血时,让大鼠从鼠仓7的后侧进入鼠仓7内部,并驱赶大鼠使大鼠的头部进入头套8部位,从而有效的保护大鼠头侧部位,第一通孔5用于大鼠的呼吸空气的进入,当大鼠进入后,可以通过人手拉动把手17,向上拔动第二连接杆18,使顶板20与鼠仓7的外侧分离,然后继续通过把手17沿着鼠仓7的方向移动第一连接杆15和两个第一金属环13,也可以通过拨动第二旋转轮16使两个第一金属环13在鼠仓7的外侧移动,第二旋转轮16与鼠仓7的外侧互相接触,能够起到支撑第一金属环13的作用,防止第一金属环13的晃动,第一金属环13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一旋转轮22的移动,第一旋转轮22伸入鼠仓7的部分,可以对鼠仓7内的大鼠进行一定的驱赶,将大鼠更顺利的驱赶到其头部进入头套8的位置,并使第二金属环24移动至大鼠的头部下侧部位,当大鼠位置确定后,放开把手17使顶板20与鼠仓7的外侧互相接触,通过弹簧19施加的作用力,可以使顶板20起到一定的停止和防移动的作用,此时通过第一气管26向第一胶膜27内充气,使第一胶膜27充气膨胀,由于多条环形排列的条形通槽12结构,能使膨胀的第一胶膜27部分会穿过条形通槽12进入到鼠仓7的内部,能对大鼠的颈部上方进行一定的夹持固定,防止大鼠的位置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金属环24与靠近头套侧的第一金属环13、以及两个第一金属环13之间,均设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与条形通槽12之间产生的空隙可以用于采血针的穿过,从而可以方便采血,这种通过鼠仓7容纳大鼠,并对大鼠颈部进行固定的方式,能更适合在大鼠颈静脉窦进行采血,有效的防止了大鼠头部移动导致采血失败,所述头套8的左侧连接有尖端部9,鼠仓7的右侧连接有圆台形的尾端部11,尾端部11的外侧直径大于内侧直径。头套8的左侧的尖端部9,用于置放大鼠的嘴部,防止人员被咬伤,鼠仓7的右侧的尾端部11,开口较大,便于大鼠的放入,所述第一旋转轮22的外侧还固定套设有轮套14,轮套14的外侧连接有软刷毛23。第一旋转轮22的外侧的轮套14及软刷毛23,在驱赶大鼠时,软刷毛23的刷扫能使大鼠感觉更舒适,从而避免大鼠反应激烈导致采血失败。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对大鼠的固定效果,所述鼠仓7靠近尾端部11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9,支撑块29的内侧连接有第二胶膜30,第二胶膜30上贯通连接有第二气管28,通过上述结构,到大鼠进入到鼠仓7内部后,可以启动第二气管28充气,使第二胶膜30充气膨胀,从而使尾端部11的内侧开口变小,从而可以防止大鼠挪出,进一步的,膨胀的第二胶膜30也会向内侧挤压大鼠,固定住大鼠的后方,又不至于挤压到大鼠的尾巴,从而进一步提升固定效果,便于取血。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底座等器件在背景技术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公开,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