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震荡焦斑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884发布日期:2018-09-18 20:2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震荡焦斑仪器。



背景技术:

超声震荡焦斑技术是可以代替传统拉皮手术提升和紧致面部的无创伤高安全性的光电疗法,超声震荡焦斑技术从根源上解决衰老问题,皮肤衰老的真正根源就是连接脂肪皮下组织和浅层肌肉的筋膜层松弛,二十五岁后,皮肤加速老化和胶原蛋白逐渐流失,导致皮肤表面明显的松弛以及产生皱纹,所以提升和紧致面部轮廓的最基本办法就是拉紧筋膜组织,本实用新型技术利用超声频谱能量穿透皮层直达皮下(约1.5-5.0mm深度)浅层肌肉组织SMAS筋膜层上,将高频振荡所产生的热能聚焦在一个区域,从组织外隔空使SMAS层通过热效应后产生提升和紧致效果,超声震荡焦斑技术通过声波聚焦在某一区域产生的大概60-75度左右的高温,让此区域的胶原蛋白聚集和增生并起到了提升紧致的效果,这个就是本技术达到美容效果的原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震荡焦斑仪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震荡焦斑仪器,包括壳体、手柄、固定支架、弧形陶瓷器件、超声波传导膜,所述手柄通过连接件与壳体的连接,手柄内安装有PCB控制板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PCB控制板电性连接,进出水接头安装在手柄内,且进出水接头贯穿手柄与壳体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水泵,水泵与水箱连接,水泵通过管线与进出水接头连接,壳体内焊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末端设有螺钉连接的弧形陶瓷器件,且弧形陶瓷器件贯穿壳体,弧形陶瓷器件的末端安装有超声波传导膜,壳体内充装有超声波传导液。

优选的,所述PCB控制板的型号为MCU。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表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且液晶显示屏与PCB控制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水排及风扇,水排与水箱连接,水泵、风扇与PCB控制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陶瓷器件输出的焦斑为直经3.0-5.0 mm,厚度0.2mm的近圆形扁平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弧形陶瓷器件使焦斑为直经3.0-5.0 mm的高热区域,易于操作员在治疗位置均匀移动从而达到美容效果;水箱、水泵能对手柄进行冷却操作,避免温度过高影响仪器的使用;PCB控制板能对仪器进行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震荡焦斑仪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震荡焦斑仪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PCB控制板,2、进出水接头,3、水泵,4、水箱,5、固定支架,6、弧形陶瓷器件,7、超声波传导膜,8、壳体,9、连接件,10、温度传感器,1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超声震荡焦斑仪器,包括壳体8、手柄11、固定支架5、弧形陶瓷器件6、超声波传导膜7,所述手柄11通过连接件9与壳体8的连接,连接件9处设有密封胶圈,手柄11内安装有PCB控制板1及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与PCB控制板1电性连接,PCB控制板的型号为MCU,进出水接头2安装在手柄11内,且进出水接头2贯穿手柄11与壳体8连接,手柄内还安装有超声波片(图中未画出),手柄的表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且液晶显示屏与PCB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8内设有水泵3,水泵3与水箱4连接,水泵3通过管线与进出水接头2连接,壳体8内焊接有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的末端设有螺钉连接的弧形陶瓷器件6,且弧形陶瓷器件6贯穿壳体8,弧形陶瓷器件6的末端安装有超声波传导膜7,壳体8内充装有超声波传导液,弧形陶瓷器件输出的焦斑为直经3.0-5.0 mm,厚度0.2mm的近圆形扁平区域。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电源驱动器发出脉冲式的交流电供给弧形陶瓷器件6,触发弧形陶瓷器件6产生高频率机械波。弧形陶瓷器件6的聚焦特点是通过超声波传导液体传导给超声波传导膜7,从而形成一个直径为3.0-5.0mm左右的区域性的高热区域,热度大概在60-75摄氏度,非侵入式的作用到浅层皮肤内部,通过操作员在治疗位置均匀移动从而达到美容效果,手柄11输出超声波能量的时候,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手柄11及手柄11里的水会产生热能,高温会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手柄11里装有温度传感器10,PCB控制板1通过温度传感器10实时检测内部水温是否在正常工作范围,如果检测到温度高于可接受范围,PCB控制板1将开启水泵3工作,打开电磁阀通过进出水接头2给手柄11注入新的低温水源,替换手柄11里的高温水源,从手柄11里流出的高温水源通过水排和风扇进行降温再流回水箱4。当PCB控制板1通过温度传感器10检测到手柄11里的温度达到可接受范围内,就关闭电磁阀和水泵3,从而实现安全工作的温度控制效果。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