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嘴透气封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5431发布日期:2019-05-07 21:3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嘴透气封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领域,特别指一种奶嘴透气封水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零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非常常见,其广泛应用如今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例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电线电缆、建筑器材、通讯电子、汽车工业、航天航空、日用五金等。由于塑胶具有防摔、耐磨、防变形、轻便等特性,因此大多数奶瓶均采用塑胶材质;奶瓶一般包括瓶体、瓶盖及奶嘴三部分,瓶体的作用为盛放奶水,奶嘴固定于瓶盖上,并通过瓶盖旋扭固定于瓶体的瓶口上,儿童通过吸咬奶嘴即可将奶瓶内的奶水吸出;由于吸奶的同时将奶瓶内的空气吸出,因此在奶嘴上需要设计一种进气结构,以便将外部空气导入奶瓶内,保证奶瓶内外气压平衡;传统的奶嘴进气装置直接在奶嘴底部端面上开孔,并在该开孔下方连接一个进气嘴,进气嘴伸入奶瓶内,以便进气;但是,在实际吸奶时,一般需要倒立奶瓶,当奶嘴被咬动撕扯时,奶瓶内的奶水往往易从进气嘴向外导出,导致奶水从奶瓶内漏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进气槽及疏气槽设计,形成了完整曲折的进气回路,配合出气座下端的出气缝设计,有效地避免了吸奶时,奶水从出气座漏洒的奶嘴透气封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奶嘴透气封水装置,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进气槽、疏气槽及出气座,其中,上述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相互盖合,且第二盖体盖合连接在第一盖体上部,形成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该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固定连接于奶瓶瓶盖的下部;上述疏气槽为环形槽体结构,疏气槽设置于第二盖体的底面上,并向上凹陷至第二盖体内;上述进气槽包括至少二个,进气槽开设于第二盖体上,沿第二盖体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进气槽向上凹陷至第二盖体内,且进气槽的内端与疏气槽连通;上述出气座设置于第一盖体的下部,并向下延伸至奶瓶内,出气座上下对应疏气槽设置,且出气座的顶部与疏气槽连通,吸奶时,奶瓶外部的空气经进气槽导入疏气槽,并经疏气槽导入出气座,经出气座进入奶瓶。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密封连接形成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且该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外侧形成环状支撑面,该环状支撑面的顶面与奶嘴的底面密封连接;奶瓶瓶盖盖合在奶瓶上时,上述环状支撑面的底面放置于奶瓶瓶口上,经奶瓶瓶口支撑密封,且进气槽的槽口向奶瓶瓶口外设置,以便奶瓶瓶口外部空气进入进气槽。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盖体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环,导流环的外侧壁贴紧奶瓶瓶盖上的奶嘴的内侧壁,并向上延伸,以便使奶嘴与导流环之间形成奶水流动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下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上端贯通第二盖体与上述奶水流动空间连通,连接管的下端贯穿第一盖体延伸至奶瓶内,并与奶瓶内部空间连通,奶瓶中的奶水经连接管进入导流环内,并沿奶水流动空间流至奶嘴,经奶嘴导出。

优选地,所述的出气座的下端设有出气缝,以便阻挡奶瓶内的奶水进入出气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通过进气槽及疏气槽设计,形成了完整曲折的进气回路,配合出气座下端的出气缝设计,有效地避免了吸奶时,奶水从出气座漏洒的奶嘴透气封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奶嘴的进气嘴省略,设计相互密封盖合的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形成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该结构固定设置于传统奶嘴的下部,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奶瓶及奶嘴连通,以便奶瓶内的奶水经连接管进入奶嘴内,并经奶嘴导出,连接管的外侧设有导流环,导流环贴紧奶嘴的内侧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独立的奶水流动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盖体的下侧壁上设有六条向上凹陷的进气槽,六条进气槽分别沿第二盖体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沿着第二盖体的下侧壁不断延伸至第二盖体的底面中部上,并与第二盖体开设于第二盖体底面中部并向上凹陷的环形结构的疏气槽连通,形成完整曲折的进气回路,可有效防止奶水流出;同时,在疏气槽的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出气座,并在出气座底部设置直缝结构的出气缝,吸奶时,外部的空气经进气槽进入疏气槽,并经疏气槽进入出气座,经出气缝导入奶瓶内,在保证进气的同时实现了封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I-I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II-II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奶嘴透气封水装置,包括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进气槽3、疏气槽A及出气座4,其中,上述第一盖体1及第二盖体2相互盖合,且第二盖体2盖合连接在第一盖体1上部,形成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该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固定连接于奶瓶瓶盖的下部;上述疏气槽A为环形槽体结构,疏气槽A设置于第二盖体2的底面上,并向上凹陷至第二盖体2内;上述进气槽3包括至少二个,进气槽3开设于第二盖体2上,沿第二盖体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进气槽3向上凹陷至第二盖体2内,且进气槽3的内端与疏气槽A连通;上述出气座4设置于第一盖体1的下部,并向下延伸至奶瓶内,出气座4上下对应疏气槽A设置,且出气座4的顶部与疏气槽A连通,吸奶时,奶瓶外部的空气经进气槽3导入疏气槽A,并经疏气槽A导入出气座4,经出气座4进入奶瓶。

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密封连接形成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且该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外侧形成环状支撑面,该环状支撑面的顶面与奶嘴的底面密封连接;奶瓶瓶盖盖合在奶瓶上时,上述环状支撑面的底面放置于奶瓶瓶口上,经奶瓶瓶口支撑密封,且进气槽3的槽口向奶瓶瓶口外设置,以便奶瓶瓶口外部空气进入进气槽3。

第二盖体2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环7,导流环7的外侧壁贴紧奶瓶瓶盖上的奶嘴的内侧壁,并向上延伸,以便使奶嘴与导流环7之间形成奶水流动空间。

第二盖体2的下部设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上端贯通第二盖体2与上述奶水流动空间连通,连接管6的下端贯穿第一盖体1延伸至奶瓶内,并与奶瓶内部空间连通,奶瓶中的奶水经连接管6进入导流环7内,并沿奶水流动空间流至奶嘴,经奶嘴导出。

出气座4的下端设有出气缝5,以便阻挡奶瓶内的奶水进入出气座4。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通过进气槽及疏气槽设计,形成了完整曲折的进气回路,配合出气座下端的出气缝设计,有效地避免了吸奶时,奶水从出气座漏洒的奶嘴透气封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奶嘴的进气嘴省略,设计相互密封盖合的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形成整体的透气封水结构,该结构固定设置于传统奶嘴的下部,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奶瓶及奶嘴连通,以便奶瓶内的奶水经连接管进入奶嘴内,并经奶嘴导出,连接管的外侧设有导流环,导流环贴紧奶嘴的内侧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独立的奶水流动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盖体的下侧壁上设有六条向上凹陷的进气槽,六条进气槽分别沿第二盖体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沿着第二盖体的下侧壁不断延伸至第二盖体的底面中部上,并与第二盖体开设于第二盖体底面中部并向上凹陷的环形结构的疏气槽连通,形成完整曲折的进气回路,可有效防止奶水流出;同时,在疏气槽的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出气座,并在出气座底部设置直缝结构的出气缝,吸奶时,外部的空气经进气槽进入疏气槽,并经疏气槽进入出气座,经出气缝导入奶瓶内,在保证进气的同时实现了封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