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折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780发布日期:2019-02-12 21:34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克氏针折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氏针折弯器。



背景技术:

克氏针是一种骨科手术最常用的内固定材料之一,用于骨折临时固定或撕脱劈裂的小骨折块;即直径3.0mm以下的医用钢针,常用规格为1.0mm、1.5mm、2.0mm。直径3.0mm以上的钢针称为斯氏针,用于骨牵引。

在日常骨科手术中,克氏针临时固定不需要折弯;如果没有其它内固定材料替代,又需要长时间留置保持骨折块位置时,则需要皮下折弯留置、紧贴骨面且要求针尾不干扰和损伤临近组织。

临床上常见克氏针折弯方法主要有:将露出骨面的克氏针的部分,用钳子直接折弯;用吸引器金属套筒套住折弯,然后剪断并残留1-1.5cm的端尾。然而现有针对克氏针的折弯操作非常不方便!比如:一是骨折部位深、手术也难以操作到合适折弯角度。二是克氏针折弯和剪切后,发现进针过深、虽骨折固定良好,但克氏针退出多余部分后针尾预留过短,需要再次折弯和剪切时,现有技术无法完成再次折弯。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更换克氏针,重新进行骨折固定,不仅导致手术时间延长,而且对病人局部骨组织损伤大。此外,现有技术仅仅可以对克氏针进行90°折弯,而针尾端通常是剪断面,由于针端尾仅存1-1.5cm,现有技术无法对针尾端进行再次弯折,导致针尾端直接裸露在骨头外面,不能栽入骨面,对骨头周围软组织产生激惹。

因此,寻找一种简易实用、成本低廉,能够满足术者即时要求的克氏针折弯器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折弯效果好、易于推广以及能更好满足克氏针折弯需求的克氏针折弯器,克服现有深部手术克氏针折弯和二次折弯过程中因针尾过短无法折弯的困难,同时,在原有90°折弯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弯曲角度,还能使针尾端口再次折弯并栽入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克氏针折弯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两端均设置有折弯头,其中一个折弯头与手柄垂直连接,另一个折弯头与手柄同高度水平连接,所述折弯头上设置有多条宽度各不相同的折弯槽以及多个直径各不相同的折弯孔,所述折弯槽以及折弯孔均沿折弯头厚度方向贯穿折弯。

进一步,每个折弯头上设置有四段宽度分别为1.0mm、1.5mm、2.0mm以及2.5mm的折弯槽,每个折弯头上还设置有四个直径分别为1.0mm、1.5mm、2.0mm以及2.5mm的折弯孔。

进一步,所述折弯头为直径25-35mm、厚3mm的圆盘状。

进一步,所述折弯头为直径30mm、厚3mm的圆盘状。

进一步,所述手柄长80-120mm、宽15-25mm、厚3mm。

进一步,所述手柄长100mm、宽20mm、厚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克氏针折弯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两端均设置有折弯头,其中一个折弯头与手柄垂直连接,另一个折弯头与手柄同高度水平连接,所述折弯头上设置有多条宽度各不相同的折弯槽以及多个直径各不相同的折弯孔,所述折弯槽以及折弯孔均沿折弯头厚度方向贯穿折弯头。该结构的克氏针折弯器,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折弯效果好、易于推广以及能更好满足克氏针折弯需求的优点,克服了现有深部手术克氏针折弯和二次折弯过程中因针尾过短无法折弯的困难,同时,在原有90°折弯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弯曲角度,还能使针尾端口再次折弯并栽入骨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水平折弯头折弯克氏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使用垂直折弯头折弯克氏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克氏针针尾二次折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克氏针二次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克氏针折弯器,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两端均设置有折弯头2,其中一个折弯头与手柄垂直连接,另一个折弯头与手柄同高度水平连接,手柄与折弯头一体成型,均采用医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折弯头上设置有多条宽度各不相同的折弯槽3以及多个直径各不相同的折弯孔4,所述折弯槽以及折弯孔均沿折弯头厚度方向贯穿折弯。具体地,每个折弯头上设置有四段宽度分别为1.0mm、1.5mm、2.0mm以及2.5mm的折弯槽,每个折弯头上还设置有四个直径分别为1.0mm、1.5mm、2.0mm以及2.5mm的折弯孔,本实施例中,宽度为1.0mm的折弯槽与宽度为1.5mm的折弯槽直角连通,宽度为2.0mm的折弯槽与宽度为2.5mm的折弯槽也直角连通,两对折弯槽分布在折弯头的两侧;所述折弯头为直径25-35mm、厚3mm的圆盘状,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头为直径30mm、厚3mm的圆盘状;所述手柄长80-120mm、宽15-25mm、厚3mm,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长100mm、宽20mm、厚3mm。使用时,通常两个折弯器配合使用,一个折弯器合适宽度的折弯槽卡住克氏针露出骨面的位置,另一个折弯器对应折弯头(对于两个折弯器来说,水平状的折弯头与水平状的折弯头对应,垂直状的折弯头与垂直状的折弯头对应)上合适直径的折弯孔套住克氏针的待折弯段,两个折弯器配合使用,即可方便快捷的将克氏针折弯。如图3所示,两个垂直的折弯头配合使用,可以方便深部骨折手术克氏针的折弯;折弯头厚度为3mm(即折弯孔的深度),意味着克氏针尾端最少保留3mm就可以进行折弯。特别是适应针对前次打入骨端的克氏针位置良好,而发现克氏针针尖进入过深并穿出骨质,需要退回多余深度但针尾已经折弯、无法二次折弯的情况,如图4所示,只需剪断折弯的针尾,最少保留3mm,用本折弯器扳手进行折弯;可对克氏针尾进行3mm长的二次折弯,以便较好地栽入骨面,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激惹,克氏针二次折弯后的结构如图5所示。综上所述,该结构的克氏针折弯器,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折弯效果好、易于推广以及能更好满足克氏针折弯需求的优点,克服了现有深部手术克氏针折弯和二次折弯过程中因针尾过短无法折弯的困难,同时,在原有90°折弯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弯曲角度,还能使针尾端口再次折弯并栽入骨面。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