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摆式理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7592发布日期:2020-01-10 15:02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摆式理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摆式理疗床。



背景技术:

脊柱是由一节节的脊椎骨叠加起来的,它是支撑人体重量的重要结构,人的各种姿势都需要脊柱来支撑。脊柱中内含的脊髓,是大脑中枢神经信息的重要通道,脊柱一旦发生异常,我们的身体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可能会造成很多疑难病,比如颈、肩、腰、腿痛,以及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病症。可见,一些看上去跟脊柱毫无关系的内脏疾病,却跟脊柱异常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脊柱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某处脊椎受压失衡,会直接压迫到相邻的脊髓神经,影响神经讯息的传达,一旦神经讯息传达受阻,身体就会出现不良状况。在脊柱结构中,颈椎是头部与身体的连接枢纽,神经传导系统以及血液循环系统都通过这里。一旦颈椎的位置发生了偏移,会使整个脊柱的平衡失调,还会使大脑的正常供血产生阻碍。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一些病症,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而在众多保健器械中,针对脊柱保健的器械主要有滚动式理疗床和脊柱摇摆床两种。上述两种保健器械虽然对人们由于行住坐卧等生活习惯或因疾病诱发的脊柱相关病症有一定的益处,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滚动式理疗床对脊柱有一定的理疗作用,但牵引力不够,难以拉开椎间隙,理疗效果一般;同时,滚动式理疗床只能躺着水平面理疗,没有倒立运动,因此,用以增加脑部供血和内脏运动方面的理疗效果非常有限。脊柱摇摆床的共振托板过于灵活,在倒立进行摇摆理疗时有拉伤脊柱周边软组织的风险。另外,上述两种设备只具有局部远红外加热功能,其远红外热疗效果有限。

除此之外,当前市场中现有的理疗床还存在如下缺陷:床体与支座的连接结构复杂,安装、更换操作不便;理疗功能简单,仅仅具备拉伸、牵引、熏蒸等单一手段;理疗床的使用由专业人员设定和操作,使用者不能独自控制理疗床的运动和相关功能的选择,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摇摆式理疗床。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摇摆式理疗床,包括底座、床体和摇摆装置,所述理疗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和床体中间的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上表面内嵌有卡槽,所述固定支板侧面设有垂直所述卡槽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阶梯孔的孔径由内向外逐渐减小;所述阶梯孔内设有与所述阶梯孔相互配合的顶杆,所述顶杆沿所述阶梯孔可自由活动;所述顶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阶梯孔内底面贴合,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顶杆的阶梯端面贴合;

所述床体底面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开有与所述顶杆相配合的锁紧槽;所述床体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支板;

所述固定支板的底面通过升降推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固定支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固定支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摇摆装置,且所述摇摆装置可相对所述床体摆动;

所述底座连接有阻力带训练架;所述阻力带训练架的上部开有若干贯穿所述阻力带训练架两侧面的阻力带通过孔,所述阻力带通过孔与所述阻力带训练架的两相对侧面为非正对所述摇摆装置的侧面;

所述固定支板上可拆卸连接有位于所述床体上方且高度可调节的康复训练架;

所述固定支板底面还设有主机,所述固定支板连接有控制所述理疗床摇摆升降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升降推杆和摇摆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板的中心轴与所述凸台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卡槽的中心轴与所述固定支板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凸台的中心轴与所述床体的中心轴重合。

优选的,所述床体自上而下包括紧密贴合的高级皮革层、天然玉石层、压窝革层、垫革层、保护套、竹炭纤维棉层、铜网层、铝箔层、生态无纺布层、发热线层、无纺布隔热层、防塌陷层、生态野山棕层、生态棉质固定层和防尘底布层。

优选的,所述摇摆装置包括电机、偏心轮、端关节和脚托;

所述电机与所述主机电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偏心轮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所述端关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端关节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摇摆装置还包括调速装置,所述调速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偏心轮之间;所述调速装置的输入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调速装置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偏心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体上设有发热控制板,所述发热控制板与所述床体中的发热线层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防护垫片。

优选的,所述康复训练架包括两根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板左右两侧的竖直杆,两根所述竖直杆关于所述床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对称;所述康复训练架还包括连接两根所述竖直杆的第一水平杆和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杆下方的第二水平杆。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床体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床体与支座的连接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通过结构间的相互配合,限制了床体各个方向晃动的可能性,床体安装、更换极其方便。

2、将理疗床摇摆速度、升降高度、理疗模式、以及理疗时间选择等多项功能集成到控制器上,配合床体发热控制面板,并结合阻力带训练架和康复训练架,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可独自手动或自动的模式控制理疗床的运动和相关功能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摇摆式理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摇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支板的正视图;

图4为固定支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床体的正视图;

图6为床体的俯视图。

其中:1、底座;2、床体;20、发热控制板;3、摇摆装置;30、电机;31、偏心轮;32、端关节;33、脚托;34、调速装置;4、固定支板;40、卡槽;41、阶梯孔;42、顶杆;43、弹簧;5、升降推杆;6、主机;7、控制器;8、凸台;80、锁紧槽;9、防护垫片;10、阻力带训练架;11、阻力带通过孔;12、康复训练架;121、竖直杆;122、第一水平杆;123、第二水平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一种摇摆式理疗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支板的正视图;图4为固定支板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床体的正视图;图6为床体的俯视图。如图1、图3-图6所示,一种摇摆式理疗床,包括底座1、床体2和摇摆装置3,本实施例中,底座1为金属框架结构,床体2为长方体结构,上表面尺寸规格为2.2m×0.9m。理疗床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和床体2中间的固定支板4,固定支板4亦为长方体结构。固定支板4上表面内嵌有卡槽40,固定支板4侧面设有垂直卡槽40的阶梯孔41。

阶梯孔41与卡槽40连通,阶梯孔41的孔径由内向外逐渐减小。阶梯孔41内设有与阶梯孔41相互配合的顶杆42,顶杆42沿阶梯孔41可自由活动。顶杆42上套有弹簧43,弹簧43一端与阶梯孔41内底面贴合,弹簧43另一端与顶杆42的阶梯端面贴合。

床体2底面设有与卡槽40相配合的凸台8,凸台8上开有与顶杆42相配合的锁紧槽80,床体2通过凸台8与卡槽40配合连接固定支板4。

考虑到固定支板4需要承受床体2和使用者的双重重力,故需尽量扩大固定支板4与床体2的有效接触面积,以增加二者配合的稳定性。优选的,卡槽40沿固定支板4长度方向上贯通固定支板4的两端面;凸台8沿床体2长度方向上延伸至床体2的两端面。

使用者在理疗过程中沿床体2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平躺,床体2与固定支板4的受力均是沿二者长度方向中心轴对称分布,根据力学分析,床体2与固定支板4的接触部位位于各自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区域为最佳。进一步优选的,固定支板4的中心轴与凸台8同方向的中心轴重合;卡槽40的中心轴与固定支板4的中心轴重合;凸台8的中心轴与床体2的中心轴重合。

安装时,将顶杆42向外拉动至顶杆42的端面与阶梯孔41的内端面齐平,床体2通过凸台8与卡槽40配合连接在固定支板4上的设定位置,松开顶杆42,在弹簧43的作用下,顶杆42插入锁紧槽80中,安装到位。若更换床体2,则拉出顶杆42,取下床体2,再重复上述安装步骤即可。

通过凸台8与卡槽40配合以及顶杆42与锁紧槽80配合,限制了床体2各个方向晃动的可能性,有效确保了床体2安装的稳定性。

固定支板4底面连接有升降推杆5的自由端,升降推杆5的固定端与底座1连接,固定支板4底面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在升降推杆5的作用下,床体2相较于底座1可实现0~30°的倾斜。

固定支板4的另一端连接摇摆装置3,且摇摆装置3可相对床体2实现0~42°的摆动。

底座1连接有阻力带训练架10。阻力带训练架10的上部开有若干贯穿阻力带训练架10两侧面的阻力带通过孔11,阻力带通过孔11与阻力带训练架10的两相对侧面为非正对摇摆装置3的侧面。阻力带通过孔18中穿有供使用者康复训练和健身锻炼的阻力带。使用者在理疗完成后,将阻力带穿过阻力带通过孔18,可通过阻力带运动有效改善肌力、身体活动能力和灵活性,并完成全身各部位的康复锻炼。根据需要锻炼的部位位置,可任意选择不同高度的阻力带通过孔11。

固定支板4上可拆卸连接有位于床体2上方且高度可调节的康复训练架12,用于脊柱侧弯患者进行脊柱康复训练。为了便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进一步优选的,康复训练架12位于床体2中部。康复训练架12包括两根连接在固定支板4左右两侧的竖直杆121,两根竖直杆121关于床体2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对称。进一步优选的,两根竖直杆121为可升降结构。康复训练架12还包括连接两根竖直杆121的第一水平杆122和位于第一水平杆122下方的第二水平杆123。

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杆122和第二水平杆123为圆柱型结构,直径均为5cm。第一水平杆122与第二水平杆123的间距设为20cm,第二水平杆123与床体2上表面的距离设为30cm。

患有脊柱侧弯的患者可坐立于床体2的中部,双腿从第二水平杆123下方穿过。并根据脊柱的侧弯方向,患者侧立上身,一手握住第一水平杆122,另一只手握住第二水平杆123,即可进行脊柱侧弯的康复训练。

固定支板4底面还设有主机6,固定支板4连接有控制理疗床摇摆升降的控制器7;控制器7、升降推杆5和摇摆装置3分别与主机6电连接。其中,控制器7不仅设有理疗床摇摆和升降功能按键,还设有摇摆速度调节按键、理疗时间调节按键、启停和复位按键以及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按键。为方便使用者在理疗过程对当前理疗模式(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的了解,以及对剩余理疗时间的把握,进一步优选的,控制器7还设有数字显示功能。为方便使用者在理疗过程中平躺着就可以对理疗床状态进行操控,更进一步优选的,控制器7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连接控制器7与固定支板4的连杆为柔性结构。

使用时,人体平躺在床体2上,脚部放置于摇摆装置3上,然后通过控制器7控制升降推杆5工作,使得床体2的一端相对底座1升起,床体2整体斜向设置。此时,人体的头部位于下方,而脚部位于上方,人体处于脚高头低的状态,进而可舒缓人体直立时脊柱所受的重力压迫,使脊柱处于自由放松状态。然后再由控制器7控制摇摆装置3沿着床面横向摆动,使人体在倒置的状态下,进行被动运动,以实现脊椎的复位、牵引和放松,解除神经粘连。

实施例2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为优选的摇摆式理疗床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的,该实施例2进一步限定了:摇摆装置3包括电机30、偏心轮31、端关节32和脚托33。电机30与主机6电连接,电机30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偏心轮31传动连接,偏心轮31与端关节32的一端固定连接,端关节32的另一端与脚托33固定连接。

摇摆装置3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电机30通过皮带带动偏心轮31进行转动,偏心轮31与端关节32的一端固定连接,端关节32将偏心轮31的转动转换为上下往复的直线运动。端关节32的另一端与脚托33固定连接,脚托33将端关节32传来的直线运动转换为左右幅度一样的摆动。

为实现偏心轮31转速的调节,进而实现脚托33摆动频率的调节,更进一步优选的,摇摆装置3还包括调速装置34,调速装置34设置于电机30与偏心轮31之间。调速装置34的输入轴通过皮带与电机3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调速装置34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偏心轮31传动连接。

实施例3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为优选的摇摆式理疗床结构,具体的,该实施例3进一步限定了床体2自上而下包括紧密贴合的高级皮革层、天然玉石(锗石、药石)层、压窝革层、垫革层、保护套、竹炭纤维棉层、铜网层、铝箔层、生态无纺布层、发热线层、无纺布隔热层、防塌陷层、生态野山棕层、生态棉质固定层和防尘底布层。

进一步优选的,床体2上设有发热控制板20,发热控制板20与床体2中的发热线层电连接,可实现对床体2的智能操作。

更进一步优选的,床体2内安装有防辐射装置,避免理疗过程中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

实施例4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为优选的摇摆式理疗床结构,具体的,该实施例4进一步限定了底座1上表面设有防护垫片9。该防护垫片9选用软质橡胶,用以保护固定支板4和底座1表面磕碰。

为方便理疗床移动,更进一步优选的,底座1底面连接有脚轮,脚轮设置有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床体与支座的连接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通过结构间的相互配合,限制了床体各个方向晃动的可能性,床体安装、更换极其方便。

2、将理疗床摇摆速度、升降高度、理疗模式、以及理疗时间选择等多项功能集成到控制器上,配合床体发热控制面板,并结合阻力带训练架和康复训练架,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可独自手动或自动的模式控制理疗床的运动和相关功能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