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剖宫产术出口单叶产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642发布日期:2018-11-07 20:39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剖宫产术出口单叶产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剖宫产术出口单叶产钳。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阴道助产模式为胎头吸引术和双叶产钳术,其中胎吸术是根据负压吸引的原理,借助特制的胎头吸引器,形成负压吸住胎头并牵引娩出胎儿的方法。其优点是技术简单,容易掌握,放置时不需越过胎头及伸入产道深处,不占据盆侧壁空间,对产妇产道的损伤小,但由于在胎儿头皮形成负压吸引,对胎儿的损伤有时可能很严重,据报道胎吸造成的头皮血肿和颅内出血率较自然产高。且由于所加负压限制,形成的拉力较小,胎头位置高或产道阻力大时,容易滑脱失败。而双叶产钳术是用一种特制的钳子,分别将其左右两叶置于胎头两侧,扣合后夹持胎头牵引娩出胎儿的一种助产方式。其优点是着力点稳、形成的拉力大,助产成功率较高,但由于双叶产钳体积大、本身占据盆侧壁空间,故对母婴损伤较大,容易造成母体会阴、阴道、宫颈撕裂伤,甚至会阴Ⅲ、Ⅳ度裂伤。易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窒息,甚至围产儿死亡,且产钳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如产钳放置不当即可造成母体和胎儿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剖宫产术出口单叶产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剖宫产术出口单叶产钳,包括弧形钳叶,所述弧形钳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钳柄,且钳柄远离弧形钳叶的一端外壁设有一层防滑垫,所述弧形钳叶和钳柄连接处的底部一侧设有橡胶块,所述弧形钳叶远离钳柄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有触头,且弹簧的外部套接有硅胶套,硅胶套连接于触头和弧形钳叶之间。

优选地,所述弧形钳叶为硅胶材质制成的单叶型构件。

优选地,所述触头选用医用级硅橡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弧形钳叶的弧形底部上端设有海绵垫。

优选地,所述橡胶块为不规则的弧形结构,且橡胶块的底部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首先握住钳柄外壁的防滑垫处,并将弧形钳叶伸入产道内,托住胎儿头部,由于弧形钳叶的弧形底部上端设置有海绵垫,能够对胎儿头部进行一定的保护,避免受到伤害,同时在伸入时弧形钳叶端部的触头率先触碰产道内壁,而由于触头选用医用级硅橡胶制成,不仅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同时无毒无害,不会对产妇身体构成危害,在托住胎儿的同时将橡胶块放置于耻骨弓处,并以耻骨弓为支点托住胎儿头部,从而有效帮助分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能够有效助娩,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母婴损伤,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弧形钳叶1、钳柄2、触头3、弹簧4、硅胶套5、海绵垫6、橡胶块7、防滑垫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剖宫产术出口单叶产钳,包括弧形钳叶1,弧形钳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钳柄2,且钳柄2远离弧形钳叶1的一端外壁设有一层防滑垫8,弧形钳叶1和钳柄2连接处的底部一侧设有橡胶块7,弧形钳叶1远离钳柄2的一端通过弹簧4连接有触头3,且弹簧4的外部套接有硅胶套5,硅胶套5连接于触头3和弧形钳叶1之间。

具体的,弧形钳叶1为硅胶材质制成的单叶型构件,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避免对孕妇和胎儿皮肤造成损伤。

具体的,触头3选用医用级硅橡胶制成,不仅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同时无毒无害。

具体的,弧形钳叶1的弧形底部上端设有海绵垫6,能够对胎儿头部进行一定的保护,避免受到伤害。

具体的,橡胶块7为不规则的弧形结构,且橡胶块7的底部设有防滑纹,将橡胶块7放置于耻骨弓处,并以耻骨弓为支点托住胎儿头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首先握住钳柄2外壁的防滑垫8处,并将弧形钳叶1伸入产道内,托住胎儿头部,由于弧形钳叶1的弧形底部上端设置有海绵垫6,能够对胎儿头部进行一定的保护,避免受到伤害,同时在伸入时弧形钳叶1端部的触头3率先触碰产道内壁,而由于触头3选用医用级硅橡胶制成,不仅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同时无毒无害,不会对产妇身体构成危害,在托住胎儿的同时将橡胶块7放置于耻骨弓处,并以耻骨弓为支点托住胎儿头部,从而有效帮助分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