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可调关节镜篮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7087发布日期:2019-02-10 23:22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角度可调关节镜篮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角度可调关节镜篮钳。



背景技术:

由于外伤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半月板损伤,常常引起膝关节疼痛,严重者引起膝关节活动障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而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康复快;在进行微创手术时,通常需要对损伤的半月板进行修整,这时就需要使用篮钳。

现有的篮钳分为左弯钳、右弯钳和直钳,因为其钳头端固定,在进行手术时针对不同情况用到不同类型的篮钳时,需要频繁更换不同类型的篮钳导致手术操作麻烦,影响手术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角度可调关节镜篮钳,该篮钳的钳头端具有根据手术需求多角度可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角度可调关节镜篮钳,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一端与第一手柄固定连接的第一钳杆、一端与第二手柄固定连接的第二钳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钳杆远离第一手柄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钳头,所述第二钳杆远离第二手柄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钳杆上转动连接调节件,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与其啮合的环状的齿条与调节件上的第二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上设置有限位二者同步转动的限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生为患者做膝关节镜手术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篮钳时,转动调节件,调节件上设置的第二齿轮通过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时第一钳头也同步转动,在限位装置的作用下第二钳头跟随第一钳头同步转动,根据手术的需要将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同步转动到相应的角度,可避免需要频繁更换不同类型的篮钳,有利于手术操作的简化,减轻医生负担,利于手术的进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钳头上的限位杆、设置在第一钳头上用于插设限位杆的限位孔、设置在所述限位孔靠近第二钳头一端的两侧的限位副杆,所述限位副杆之间形成的空间延伸方向与第一钳头的长边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钳头上位于限位杆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插设限位副杆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咬合时,限位杆插设在限位孔内,限位副杆插设在插孔内,第一钳头转动时带动第二钳头同步转动;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分离时限位副杆对限位杆也能起到限位作用,促使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端的限位轴、设置在限位轴上端的防滑操作轮、设置在限位轴下端的环状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E型卡簧配合将调节件限位在第一钳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状限位槽和E型卡簧配合使调节件的竖直方向的移动距离仅限于环状限位槽的高度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钳杆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一钳杆靠近第一钳头一端的齿条孔,所述齿条间隙插设在齿条孔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条设在第一钳杆的内部有利于减小钳杆的表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钳杆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齿轮转动的齿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槽可以对第二齿轮起限制作用,保证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在实用过程中不会自行转动;需要转动第二齿轮调节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角度是,稍微向上把调节件,使第二齿轮与齿轮槽分离,即可实现转动;转动完毕以后,压下调节件使第二齿轮卡接与齿轮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钳杆上端设置有用于插设调节件从第一钳杆下端穿出部分的防撞孔,所述防撞孔的直径大于调节件最下端的部分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孔可以保证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闭合是相互吻合,不会因调节件穿出的部分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钳头的下端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第二钳头上设置有空心剪切头,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咬合时,第一钳头设置有防滑纹的一段与空心剪切头咬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空心剪切头相互配合修整受到损害的半月板;第一钳头上的防滑纹能防止修整时半月板滑动,保证修整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修整半月板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调节件上设置的第二齿轮通过齿条配合第一齿轮来调节第一钳头的转动,同时,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的限位装置促使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同步转动;医生在使用篮钳修整受损的半月板时,可以根据手术需求将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同步调节到相应的角度,不需要频繁更换不同类型的篮钳,简化了医生的手术操作,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钳杆、第一手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钳杆、第二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钳头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E型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中:1、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第一钳杆;4、第二钳杆;5、调节件;501、限位轴;502、限位槽;503、防滑操作轮;504、第二齿轮;6、限位装置;601、限位杆;602、限位孔;603、限位副杆;7、插孔;8、第一钳头;9、第二钳头;10、防滑纹;11、空心剪切头;12、通孔;13、第一缺口;14、第二缺口;15、第三缺口;16、第四缺口;17、插销;18、齿条;181、带功能齿段;182、光滑段;19、安装孔;20、防撞孔;21、齿轮槽;22、第一齿轮;23、E型卡簧;24、齿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多角度可调关节镜篮钳,如附图1所示,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一端与第一手柄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头8转动连接第一钳杆3、一端与第二手柄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头9转动连接的第二钳杆4;第一钳头8和第二钳头9相互咬合。第一钳杆3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钳头8在水平方向转动的调节件5。

如附图2、图3、图4、图10所示,调节件5包括一个圆柱状的限位轴501,限位轴501的下端同轴心固定连接第二齿轮504,第二齿轮504的下端固定连接限位槽502;限位轴501的上端同轴心连接直径大于限位轴501的防滑操作轮503。贯穿第一钳杆3的上下端设有用于安装调节件5的安装孔19;安装孔19内设置有齿轮槽21,调节件5放置到安装孔19内以后,第二齿轮504的下端部分可卡接在齿轮槽21内;调节件5下端的限位槽502与固定安装在安装孔19下端的E型卡簧23配合将调节件5限制在安装孔19内。第一钳杆3远离第一手柄1的一端上侧切除部分形成第一缺口13,第一缺口13处设置有圆柱状的转动槽,转动槽的轴心处设置有通孔12;贯穿第一钳杆3与第一钳头8转动连接的一端在第一钳杆3内部设置有齿条孔24。

如附图5所示,第二钳杆4的上端开设有防撞孔20,防撞孔20的孔径大于调节件5下端的直径;第二钳杆4远离第二手柄2的一端下侧切除部分形成第二缺口14,第二缺口14中心处设置有通孔12。

如附图6所示,第一钳头8一端下侧切除部分形成第三缺口15,第三缺口15处固定设有直径等于第二齿轮504的第一齿轮22,与第一齿轮22同轴心设置有一个贯穿第一钳头8的转动孔,转动孔的内径等于通孔12的直径。第一钳头8的下端设有阶梯式防滑纹10。贯穿第一钳头8的上下两端位于第一齿轮22和防滑纹10之间设有限位孔602;第一钳头8的下端位于限位孔602的与第一钳头8较长一边平行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两个间距等于限位孔602宽度的限位副杆603。

如附图7所示,第二钳头9一端从上向下形成第四缺口16,第四缺口16的中心处设有一个通孔12,第二钳头9远离第四缺口16的一端设置有空心剪切头11;第二钳头9上端位于空心剪切头11和第四缺口16之间固定设有一根与第二钳头9垂直的限位杆601,限位杆601的宽度等于限位孔602的宽度,限位杆601的上端设置有导向面;限位孔602上下断面的长度大于限位杆601上端面的长度。限位杆601的两侧设有插孔7。

如附图8所示,齿条18包括带两个齿功能段和设置在两个带齿功能段181之间的两个光滑段182,带齿功能段181中心对称于皮带两端,两个带齿功能段181的长度大于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504的直径。

安装时:①第一缺口13和第三缺口15配合,第三缺口15处固定设置的第一齿轮22安装到第一缺口13处的转动槽内,转动槽上的通孔12与第一齿轮22轴心处的转动孔内插设插销17(参照图1),使第一钳头8与第一钳杆3转动连接。第二缺口14和第四缺口16配合,穿过二者的通孔12插设有插销17,使第二钳头9与第二钳杆4转动连接。

②把第一钳头8转动到与第一钳杆3成一条直线,将齿条18穿过齿条孔24使第一齿轮22啮合在其中一个带齿功能段181的中间,将调节件5插入到安装孔19内,使第二齿轮504与另一个带齿功能段181的中间啮合,因为带齿功能段181的长度大于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504的直径,使得带齿功能段181驱使第一齿轮22在180°内转动时第一齿轮22不会转动到光滑段182上。

工作原理:调节件5的第一齿轮22通过齿条18与第二齿条18连接,齿条18的带齿功能段分别与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504啮合;往上拉动调节件5使调节件5的第二齿轮504与齿轮槽21分离,转动防滑操作轮503驱使第二齿轮504转动,第二齿轮504转动时通过齿条18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第一齿轮22转动会驱使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钳头8转动,在限位装置6的作用下,第一钳头8和第二钳头9同步转动;调节好第一钳头8和第二钳头9的角度后按下调节件5,使第二齿轮504下端部分卡接到齿轮槽21内,防止第一钳头8和第二钳头9自行转动;第一钳头8设置防滑纹10的部分和第二钳头9的空心剪切头11可相互咬合便于修整半月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