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婴接尿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509发布日期:2019-04-13 00:38阅读:1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女婴接尿袋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女婴接尿袋。



背景技术:

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尿常规是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由于婴儿尿液较少且排尿时间的随机性较大,导致尿液收集具有一定难度。目前,对于婴儿尿液的采集,主要是利用接尿袋来实现,医护人员将接尿袋放置在婴儿排尿处一段时间,可及时收集婴儿不定时排出的尿液。

现有技术中,由于男婴和女婴生理结构存在差异性,接尿袋分为男婴用接尿袋和女婴接尿袋。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女婴接尿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女婴接尿袋为一个透明的接尿袋本体10,接尿袋本体10的上部设置有接尿开口11,接尿开口11的外侧粘接有不干胶12,不干胶12上贴附有贴纸。

现有女婴接尿袋在使用时,需要将接尿袋本体10放置在婴儿大腿根部,将贴纸揭去,将不干胶12粘贴在女婴阴部,使女婴尿道口与接尿开口11的位置相对应。然而,由于女婴阴部结构较为不规则,导致接尿袋本体10难以与女婴阴部完全贴合,当女婴排尿时,尿液极易从接尿开口11的最低点14处流向女婴臀部,造成接尿袋本体10的尿液收集率较低,以及女婴贴身衣物和床褥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女婴接尿袋,以解决尿液收集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女婴接尿袋,包括接尿袋本体和隔尿夹垫,其中:

所述隔尿夹垫包括一个柱状体,所述状柱体的侧面包括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均为凹形弧面,所述凹形弧面的弧度与女婴的臀部相适应;

所述隔尿夹垫设置在所述接尿袋本体的接尿开口下部,且所述隔尿夹垫的轴向与接尿袋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接尿袋本体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远离接尿开口的一端开设有宽度与接尿袋本体厚度相匹配的缝隙,所述隔尿夹垫通过所述缝隙夹设在所述接尿袋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柱状体轴向开设有导流凹槽。

优选地,所述隔尿夹垫的底面外侧覆盖有防水层,其中,所述底面为所述隔尿夹垫中远离所述接尿开口的平面,所述防水层与所述接尿袋本体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尿夹垫长度等于女婴尿道口与臀围最大处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隔尿夹垫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连接的侧边设置有与女婴的臀部相适应的弧度。

优选地,所述隔尿夹垫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弧面,所述过渡弧面为凸形弧面。

优选地,所述接尿袋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开关阀。

优选地,所述隔尿夹垫为弹性隔尿夹垫。

优选地,所述隔尿夹垫为海绵隔尿夹垫。

本申请提供的女婴接尿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女婴接尿袋,接尿袋本体上的接尿开口下部设置有隔尿夹垫,隔尿夹垫的侧面包括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一侧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均与女婴的臀部相适应,第一侧面与接尿袋本体相接触。本申请提供的女婴接尿袋在使用时,可将隔尿夹垫夹持在女婴臀部,没有流进接尿开口内的尿液可被隔尿夹垫阻挡并流进接尿开口内,提高了女婴尿液收集率,并有效防止了没有流进接尿开口内的尿液污染女婴贴身衣物和床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女婴接尿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女婴接尿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尿夹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隔尿夹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的一种女婴接尿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女婴接尿袋包括接尿袋本体10和隔尿夹垫20。其中,接尿袋本体10为一个长方形的透明塑料袋,上部开设有接尿开口11,下部设置有刻度和开关阀30。接尿袋本体10的下方也可设置为筒形,增大接尿袋本体10的容量。根据临床需要,本实施例中,女婴接尿袋为100ml接尿袋,接尿袋上的刻度标识为20ml、50ml、70ml和100ml,可满足常规女婴尿液检测需求。

接尿开口11为椭圆形,大于女婴尿道口。接尿开口12外侧粘接有不干胶12,不干胶12上贴附有贴纸。接尿开口11的下部设置有隔尿夹垫20,阻挡尿液从接尿开口11的最低点处向接尿袋本体10外部流淌。

具体的,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的一种隔尿夹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隔尿夹垫20为一个柱状体,隔尿夹垫20的轴向与接尿袋本体10的长度方向相同。隔尿夹垫20的侧面包括第一侧面23、第一弧面21和第二弧面22。其中,第一侧面23与接尿袋本体10相接触,第一弧面21和第二弧面22对称连接在第一侧面23的两侧。第一弧面21和第二弧面22均为凹形弧面,凹形弧面的弧度与女婴的臀部相适应,使隔尿夹垫20可夹持在女婴臀部中央。本实施例中,隔尿夹垫20长度等于女婴尿道口与臀围最大处之间的间距,可加强对流向女婴臀部尿液的阻挡。

进一步的,第一弧面21和第二弧面22连接的侧边设置有与女婴的臀部相适应的弧度,提高了隔尿夹垫20与女婴臀部贴合效果。由于女婴肌肤较薄,为提高舒适度,本实施例还在第一弧面21和第二弧面2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过渡弧面27,过渡弧面27为凸形弧面,使第一弧面21和第二弧面22的连接处不过于尖锐。

第一侧面23远离接尿开口11的一端开设有宽度与接尿袋本体10厚度相匹配的缝隙28,缝隙28与第一侧面23靠近接尿开口11的一端之间具有间距,隔尿夹垫20可通过缝隙28夹设在接尿袋本体10上,缝隙28下方的第一侧面23位于接尿袋本体10的内部。

进一步的,缝隙28内还可设置有胶层,或者接尿袋本体10上放置隔尿夹垫20的地方设置有胶层,以增强隔尿夹垫20与接尿袋本体10的固定效果。

第一侧面23沿隔尿夹垫20轴向还开设有导流凹槽24,使隔尿夹垫20上的尿液可经导流凹槽24流向接尿袋本体10内部。

导流凹槽24可为半圆形凹槽,使尿液流向较为集中,流速较快,当然,导流凹槽24也可设置为其他形态,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的另一种隔尿夹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导流凹槽24还可设置为凹槽边缘延伸至第一侧面24的两侧边缘处,使尿液更容易汇聚。

进一步的,导流凹槽24靠近接尿开口11的一端可设置为深度较浅,远离接尿开口11的一端可设置为深度较深,增强导流效果。

本实施例中,隔尿夹垫20可选海绵材质制成的弹性隔尿夹垫,海绵吸水性强,能够及时吸走接尿开口11处外溢的尿液,避免尿液流失;海绵质地柔软,弹性较强,舒适性高;为进一步防止海绵中吸收的尿液继续向远离接尿开口11的方向流动,在隔尿夹垫20的底面25外侧覆盖有防水层26,其中,底面25为隔尿夹垫20中远离接尿开口11的平面,防水层26与接尿袋本体10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女婴隔尿袋在使用时,需将接尿袋本体10上不干胶12外侧的贴纸撕去,将接尿开口11对准女婴尿道口,利用不干胶12将接尿袋本体10粘附在女婴阴部,将接尿袋本体10设置有刻度和开关阀30的一端朝向女婴臀部,将隔尿夹垫20夹持在女婴臀部中央完成接尿袋的固定,当然,还可再利用尿布或纸尿裤进行辅助固定。当女婴排尿时,绝大部分尿液可经接尿开口11直接流入接尿袋本体10内,小部分没有流进接尿开口11的尿液可迅速被隔尿夹垫20吸收,隔尿夹垫20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使隔尿夹垫20上的尿液朝向接尿开口11汇聚,经导流凹槽24流入接尿袋本体10内。

在收集到女婴尿液后,可打开接尿袋本体10底部的开关阀30,使尿液从开关阀30处流到尿杯内,开关阀30可为能调整开口大小的开关阀,通过调整开关阀30的开口大小,可控制尿液的流速,避免了从接尿开口11处直接倒出尿液导致尿液飞溅。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女婴接尿袋,接尿袋本体上的接尿开口下部设置有隔尿夹垫,隔尿夹垫可夹持在女婴臀部中央,没有流进接尿开口内的尿液可被隔尿夹垫阻挡并通过导流凹槽流进接尿开口内,提高了女婴尿液收集率,并有效防止了没有流进接尿开口内的尿液污染女婴贴身衣物和床褥。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