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疗养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7516发布日期:2018-09-04 21:4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疗养护理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正逐渐迈入老龄化时代,其中有众多高龄老年人因病或意外导致瘫痪失能,因护理人力成本过高,使多数老人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护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与此同时其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和各类疾病的多发,也使各年龄段的瘫痪、半瘫痪失能病者数量逐年增加,此类病者多数也因巨大经济负担,难以支付高额护理费用,生活质量低下,失能病者多因经络瘀阻与神经受损问题,使手足功能失常,自主行动受限,所以需要轮椅和护理床的协助。

目前,在医疗护理机构里面或家庭里面,日常所见的病人转移装置多为简单的手动铲式担架与折叠式轮椅,该类产品主要功能在于方便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或失能病者出行,是一种代步工具,它无法将失能病者从卧姿换为坐姿,也无法方便将他们从护理床转移到该装置上,一些医疗护理床,虽可以实现失能病者的卧姿与坐姿的转换,方便其家人或护工护理,但此类产品体积差不多都过于宽大,质量沉重,无法实现代步功能,所以说对于自我行动不便的失能病者,无论是在医疗机构,还是在家庭里,从护理床转换到轮椅去出行、转移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加之常见用医疗护理床多为整体式结构,对房间门尺寸有较高要求,在家庭里使用,搬运、转换、安装、检修、出行、转移都不方便,且自动化程度较低,多数只设有一个或两个手动调节护理功能部件,如坐躺、大小便功能部件,一般都无法实现自动翻身和安全转移与代步出行等功能,在护理全身瘫痪的失能病者时,很不方便,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人工护理成本较高,失能病者与护理人员都受苦。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虽公开有多项由轮椅-床组合的电动护理床发明都能解决上述医疗护理床存在的不足,但这类组合式的电动护理床上多因没有设计安装医疗保健和运动康复功能部件,无法解决长期在床的失能病者需要每天周身按摩与功能运动等多项特殊护理要求,总要反复前往专业医疗护理构去进行疗养护理,各项费用开销大,也比较麻烦,同时也没有能够治疗或缓解失能病者心理烦躁、失落、失眠、思想压力大、孤独、绝望、无力、无助、无奈、无趣等精神痛苦的功能部件,不能满足不同失能病者的不同需求,因此为基于轮椅-床组合的疗养护理床提供广大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疗养与护理费用低,不仅具有安全转移、自动转换、代步出行、接大小便、自动平起身与抬曲腿护理功能,同时还可具有自动足部运动和自动中医外疗的组合式疗养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疗养护理床,主要由轮椅本体与床头两大部分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上不仅设有自动平起身与抬曲腿机构、大小便收集装置、蓄电池组和控制板,还在轮椅的靠背内侧固定连接的一块或活动连接的两块靠板外侧面上设有一组或多组自动理疗装置,又在其支撑腿的内侧与为凹型托腿板和座板的下部设有一个上面带有足部运动按摩装置、电热板、足浴桶的踏板车;所述床头为凹型,在床头的左、右端床架前部与后侧分别设有两节可向前后伸缩移动的床边和一个可向左右推拉移动的床头柜,在床头的后端靠板外侧面上设有一组或多组自动理疗装置;所述自动理疗装置为一般常见的定位式按摩机构或是由凹形机体、驱动电机、履带式或曲柄式或齿轮式或链条式或复合式传动机构、中医外疗部件、控制部件和控制板连接组成的多功能理疗机,其中医外疗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按摩棒、刮痧板、涂药器、排针、灸疗筒与中药热熨包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床头上的靠板为空心套板,在靠板的里面套连一块条形餐桌面板,在床头的外边设有一对上护栏,在床头的前部床架里的未节床边面上凹槽里分别设有一个可升降的下护栏,在上护栏的内侧面安装有一块床头控制板,其控制板为一组常见的手动按压式控制板或是安装带有音频、视频和紧急呼叫系统与中央处理器的智能显示控制屏,在控制板为智能显示控制屏时,在靠板的上面还插连一个带有生命体征参数显示器、摄像头、助眠灯、输液瓶卡槽和挡光板的T形支架,在床头上部的头枕下面还设有多个非接触式的监测传感器,在床头的中部床架里还设有一组由左、右翻身架、翻身拨轮、翻身电动缸、翻身电动缸座、翻身拨块组成的翻身机构。

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轮椅的控制板是设靠背的上角边,在座板的两边所设凹槽里设有一组升降扶手,在轮椅的靠背外侧面上设有四个可卡连一组X形调节安全带的卡槽,在安全带的内侧面下部连有一个可装入灸疗盒或振动式按摩器的套袋。

进一步完善是,所述轮椅为人力推动轮椅或是带有微控制器、语音模块、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红外寻迹传感器模块、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指示灯、麦克风和扬声器的智能声控移动轮椅,在轮椅为人力推动时,一对前轮为万向移动轮,一对后轮为手推移动轮或万向移动轮,在轮椅为智能声控移动时,一对前轮为万向移动轮,一对后轮的内部都置有驱动电机,其设在靠背上边的控制板为上面带有麦克风与扬声器的智能显示控制屏。

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轮椅上的自动平起身与抬曲腿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它们是由设在轮椅底端框架内的一组电机推杆装置和左、右支撑腿内侧所设的两组传动链条与靠背的左、右两侧所设的靴状推拉臂和为凹型托腿板后端所设的两个连杆连接组成。

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轮椅上的大小便收集装置为一个位于座板中间便口下面或踏板车后端板上的活动式方便桶或是一套位于座板中间便口上下的二便收集盒、收集套袋、便口冷暖替换配垫、驱动电机、链式便口开合机构、水箱、冲洗机、风干机、控制器连接组成的二便收集器。

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轮椅上的踏板车前端板面上所设的足部运动按摩装置是由拱形支架、行星转动齿轮、中心齿轮盘、驱动电机与活动插接在中心齿轮盘两面方口槽内的按摩踏轴连接组成,其位于踏板车板中间凹槽里的电热板为一块方形石墨烯恒温加热板,位于电热板上面可前后移动和提起的足浴桶为一个方形金属桶。

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多功能理疗机的传动机构是由四个轴承、两根转轴、四个链轮、一个被动齿轮、两副链条与二十四根连杆组成的齿轮链条式传动机构,其中医外疗器具共有六种,它们分别是两组砭石按摩棒、两组牛角刮痧板、两组中药热熨包、两组滚动式涂药器、两组磁铁排针与两组丝网灸疗筒,都是通过其下部所连的磁铁片分别与二十四根连杆中间所设的两组共计十二个铁质套盒对应磁性连接;所述多功能理疗机的凹形机体内部和外端还设有五种电子理疗部件,它们分别是设在凹形机体的后端板内壁上的一套石墨烯电热板和设在凹形机体的上端板外中间的一套颈部振动按摩器,以及设在凹形机体的上端板外两边套盒里的一套音乐治疗机和一套脑波发生器与两组负离子氧气发生器,其音乐治疗机上的耳麦和脑波发生器上的干式电极、感应器与负离子氧气发生器上的输氧管分别连接在一个C形头环的内侧和外端。

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护理床的床面是由轮椅上的靠背、座板、凹型托腿板与床头上的头枕、左右两节可伸缩移动的床边面,以及它们上面对应连接的冷暖替换配垫或一组为三段拼接中间带有加热管、传感器和便口垫的智能床垫连接组成,其轮椅与床头是由人力对接分开或是由床头和轮椅之间所设的电磁锁紧机构自动对接分开。

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护理床的各种功能是由轮椅的下端框架内所设蓄电池组或/和床头的靠板外端所连的外接电源提供电源,由各控制板直接控制或由与各执行控制部件和控制电路连接的中央处理器与操控器件远端遥控,其操控器件是安装了操控软件的智能手机或计算机,通过USB口上安装的无线网卡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有益的效果: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疗养护理床即可实现安全转移、自动转换、代步出行、接大小便、自动平起身与抬曲腿六种一般护理功能,也能具有吃饭与喂药用板、存药储物用柜、洗脸盆与擦身盆放置台多种实用功能,同时还能实现移动按摩、自动刮痧、自动涂药、自动针灸、移位热熨、能量石磁波理疗背部多种中医外疗功能,又能实现音乐治疗、脑波调理、氧疗、颈部按摩、背部红外热疗、腹部灸疗或振动按摩、足疗、足部运动按摩多种身心理疗功能,其结构紧湊,功能多样,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在护理床为智能显示控制护理床时,其床头上还设有翻身机构、T型支架、传感器,又可实现自动翻身、助眠灯调节、输液用架、智能声控、自动监测和网络远端监控及上网视频娱乐功能,在连接相应的控制系统的情况下,还可在疗养机构的内部实现闭路监控管理,可满足不同瘫痪失能病者在不同场所的不同需求。

其轮椅与床头可人工或自动对接分开,安装与检修及转移和转换方便快捷,完全不受正常房间门尺寸限制,在无特殊情况下,所有失能病者都可以在家庭里护理,无需聘请专业的护理人员照顾护理,可节省大量的护理费用,其冷暖替换配垫或床垫面为拼连式,可拆换清洗,干净卫生,冬暧夏凉,其多功能理疗机具有自动刮痧、涂药、按摩、针灸和移位热熨多种中医外疗和多种不同电子理疗功能,可明显减少失能病者的疗养费用,能改善失能病者生活质量和提升身心健康的功能,无论是在家庭、医院、社区或疗养院、养老院、康复中心里面都能方便使用,省时省力,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的一种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理疗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床头中部凹处的翻身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上的二便收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底端框架内的电机推杆装置平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上的踏板车平面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上的安全带平面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在为声控移动轮椅时的系统结构。

其中图中1.轮椅、2.床头、3.头枕、4.大小便收集装置、5.移动轮、6.蓄电池组、7.控制板、8.升降扶手、9.支撑腿、10.凹型托腿板、11.座板、12.靠背、13.踏板车、14.足部运动按摩装置、15.电热板、16.足浴桶、17.床架、18.床边、19.床头柜、20.振动式按摩器、21.多功能理疗机、22.凹型机体、23.驱动电机、24.传动机构、25.中药热熨包、26.灸疗筒、27.按摩棒、28.刮痧板、29.涂药器、30.排针、31.方便桶、36.靠板、37.翻身架、38.翻身拨轮、39.翻身电动缸、40.翻身电动缸座、41.翻身拨块、42.链式便口开合机构、43.二便收集盒、44.收集套袋、45.电机推杆装置、46.链条、47.靴状推拉臂、48.连杆、49.拱形支架、50.行星转动齿轮、51.中心轮盘、52.按摩踏轴、53.转轴、54.磁铁片、55.铁质套盒、56.音乐治疗机、57.脑波发生器、58.负离子氧气发生器、59.C形头环、60.餐桌面板、61.T形支架、62.护栏、63.冷暖替换配垫、64.智能床垫、65.外接电源、66.助眠灯、67.显示器、68.套袋、69.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与图3-图7、图9-图10所示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在为智能控制护理床时的设计方案,其护理床主要由轮椅1本体与床头2两大部分连接组成,所述轮椅1上设有自动平起身与抬曲腿机构、大小便收集装置4、蓄电池组6和控制板7,在轮椅1的靠背12内侧所设两块活动靠板36外侧面上设有两组振动式按摩器20,在其支撑腿9的内侧与为凹型托腿板10和座板11的下部设有一个上面带有足部运动按摩装置14、电热板15、足浴桶16的踏板车13;所述床头2为凹型,在床头2的左、右端床架17前部与后侧分别设有两节可向前后伸缩移动的床边18和一个可向左右推拉移动的床头柜19,在床头2的后端靠板36外侧面上设有一组由凹形机体22、驱动电机23、齿轮链条式传动机构24、中医外疗部件、控制部件和控制板7连接组成的多功能理疗机21,其中医外疗部件包括按摩棒27、刮痧板28、涂药器29、排针30、灸疗筒26与中药热熨包25,其多功能理疗机21与床头2的靠板36为活动式连接,可单独取下放在轮椅1的靠背12内侧自动进行中医外疗和电子理疗。

所述床头2上的靠板36为空心套板,在靠板36的里面套连一块条形餐桌面板60,在床头2的外边设有一对上护栏62,在床头2的前部床架17里的未节床边18面上凹槽里分别设有一个可升降的下护栏62,在上护栏62的内侧面安装有一块床头控制板7,其控制板7为一组内侧安装带有音频、视频和紧急呼叫系统与中央处理器的智能显示控制屏,在靠板36的上面插连一个带有生命体征参数显示器67、摄像头、助眠灯66、输液瓶卡槽和挡光板的T形支架61,在床头2上部的头枕3下面设有多个非接触式的监测传感器,在床头2的中部床架17里设有一组由左、右翻身架37、翻身拨轮38、翻身电动缸39、翻身电动缸座40,翻身拨块41组成的翻身机构,其位于轮椅1的靠背12内侧中间所设立柱两边的两块活动靠板36可与设在床头2中部床架17里所设的左、右翻身架37、翻身拨轮38、翻身电动缸39、翻身电动缸座40、翻身拨块41一起联动翻身,其床头控制板7为主机控制板7,可闭环控制床头2与轮椅1上的所有执行控制部件,其生命体征参数显示器67和中央处理器与各传感器连接,可对应显示体温、湿度、呼吸、心跳、血氧饱和度、血压、血脂、血糖及病者头像、病历、床号多种信息和参数,其餐桌面板60可与升降扶手8或下护栏62组合使用。

所述轮椅1是带有微控制器、语音模块、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红外寻迹传感器模块、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指示灯、麦克风和扬声器等连接组成的智能声控移动轮椅1,其一对前轮为万向移动轮5,一对后轮的内部都置有驱动电机23,其位于靠背12上角边的控制板7为上部带有麦克风和扬声器的智能显示控制屏,手足失能病者无需动手动脚操作,只需输入对应声音口令,就可控制轮椅1的各种功能。

所述轮椅1的座板11两边所设凹槽里设有一组升降扶手8,在轮椅1的靠背12外侧面上设有四个可卡连一组X调节形安全带69的卡槽,在安全带69的内侧面下部连有一个可装入灸疗盒或振动式按摩器20的套袋68,可保证转移安全,有灸疗或按摩腹部的功能。

所述轮椅1上的自动平起身与抬曲腿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它们是由设在轮椅1底端框架内的一组电机推杆装置45和左、右支撑腿9内侧所设的两组传动链条46与靠背12的左、右两侧所设的靴状推拉臂47和为凹型托腿板10后端所设的两个连杆48连接组成,其联动机构采用了滑轮连杆复合传动方式,由其两组三角状传动链条46分别联接左右两侧的靴状推拉臂47下端和电机推杆装置45上的螺纹移动杠两头,有启动平稳,转换方便的特点。

所述轮椅1上的大小便收集装置4是由设在座板11中间便口上下的二便收集盒43、收集套袋44、便口冷暖替换配垫63、驱动电机23、链式便口开合机构42、水箱、冲洗机、风干机、控制器连接组成的二便收集器,可护理意识清醒,能说话的所有失能病者,只需在护理床或轮椅1上的智能控制板7外输入“方便”口令,既能实现在护理床上平躺或轮椅1上座位大小便的需要。

所述轮椅1上的踏板车13前端板面上所设的足部运动按摩装置14是由拱形支架49、行星转动齿轮50、中心齿轮盘51、驱动电机23与活动插接在中心齿轮盘51两面方口槽内的按摩踏轴52连接组成,其位于踏板车13中部板中间凹槽里的电热板15为一块方形石墨烯恒温加热板,位于电热板15上面可前后移动和提起的足浴桶16为一个方形金属桶,可实现足部运动、足底按摩和足浴功能。

所述多功能理疗机21的齿轮链条式传动机构24是由四个轴承、两根转轴53、四个链轮、一个被动齿轮、两副链条46与二十四根连杆48组成,其中医外疗器具共有六种,它们分别是两组砭石按摩棒27、两组牛角刮痧板28、两组中药热熨包25、两组滚动式涂药器29、两组磁铁排针30与两组丝网灸疗筒26,都是通过其下部所连的磁铁片54分别与二十四根连杆48中间所设的两组共计十二个铁质套盒55对应磁性连接;所述多功能理疗机21的凹形机体22内部和外端还设有五种电子理疗部件,它们分别是设在凹形机体22的后端板内壁上的一套石墨烯电热板15和设在凹形机体22的上端板外中间的一套颈部振动式按摩器20,以及设在凹形机体22的上端板外两边套盒里的一套音乐治疗机56和一套脑波发生器57与两组负离子氧气发生器58,其音乐治疗机56上的耳麦和脑波发生器57上的干式电极、感应器与负离子氧气发生器58上的输氧管分别连接在一个C形头环59的内侧和外端,其C形头环59可卡在凹型机体22的前端板上所设的凹槽里。

所述护理床的床面是由轮椅1上的靠背12、座板11、凹型托腿板10与床头2上的头枕3、左右两节可伸缩移动的床边18面,以及它们上面对应连接一组为三段拼接中间带有加热管、传感器和便口垫的智能床垫64连接组成,其轮椅1与床头2是由床头2和轮椅1之间所设的电磁锁紧机构自动对接分开。

所述护理床的各种功能是由轮椅1的下端框架内所设蓄电池组6或/和床头2的靠板36外端所设的外接电源65提供电源,由各控制板7直接控制或由与各执行控制部件和控制电路连接的中央处理器与操控器件远端遥控,其操控器件是安装了操控软件的智能手机或计算机,通过USB口上安装的无线网卡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功能多,智能化程度高,可具有安全转移、自动转换、代步出行、接大小便、自动平起身与抬曲腿、自动翻身多种护理功能,同时又具有自动足部运动按摩及足浴功能,还具有背部的自动刮痧、自动涂药、自动针灸、移动按摩、移位热熨六种中医外疗功能和多种身心电子理疗功能,可满足手、足功能都失能的病者在疗养机构或家庭里自我疗养和护理使用。

实施例2:如图2与图4、图7-图9所示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在为手动控制护理床时的设计方案,其护理床也同样由轮椅1本体与床头2两大部分连接组成,所述轮椅1上也一样设有自动平起身与抬曲腿机构、大小便收集装置4、蓄电池组6和控制板7与升降扶手8,所述床头2也一样为凹型,一样在床头2的左、右端床架17前部与后侧分别设有两节可向前后伸缩移动的床边18和一个可向左右推拉移动的床头柜19,一样在床头2的靠板36内部套联一块餐桌面板60,一样分别在床头2外侧与末节床边18上设置一对上、下护栏62,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轮椅1的靠背12内侧的靠板36为一块固定靠板36,其靠板36外侧面上所设的自动理疗装置为一组多功能理疗机21,在床头2的后端靠板36外侧面上所设的自动理疗装置为两组振动式按摩器20,在床头2中部床架17里未设置翻身机构41,在床头2的靠板36上部未设置T形支架61,在床头2上部的头枕下面未设置传感器,其轮椅1的靠背12上角边与床头2上的上护栏62内侧面上所设的控制板7均为手动按压式控制板7,轮椅1和床头2的疗养护理功能均为独立控制,轮椅1的一对前轮为万向移动轮5,一对后轮为手推移动轮5,其大小便收集装置4是位于踏板车13后端板上面的一个方便桶31,其护理床的床面是由轮椅1的靠背12、座板11、凹状托腿板10和床头2上部的头枕3和左右床边18面以及它们上面对应拼联的冷暖替换配垫63连接组成,其轮椅1与床头2是依靠人力对接分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理床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可具有安全转移、自动转换、代步出行、接大小便、自动平起身与抬曲腿多种护理功能,同时又具有自动足部运动按摩及足浴功能,还具有背部的自动刮痧、自动涂药、自动针灸、移动按摩、移位热熨六种中医外疗功能和多种身心电子理疗功能,可满足足部功能失能的病者在疗养机构或家庭里自我疗养和护理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