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0264发布日期:2018-11-13 20:3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的病人都要佩戴一个气管套管,每天要按需取下内套管消毒,目前全国所有医院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的气管套管,沿用至今未发现排异反应,但是临床使用时需要4-6小时取下内套管进行煮沸或者消毒液浸泡消毒,既不能保证消毒效果,又增加护士工作量,患者戴管出院回到家,自行消毒内套管有很多原因是不方便的,同时消毒内套管期间外套管有被痰痂堵塞的危险,更换外套管麻烦且有风险。据调查,国内气管切开病人拔管前需试堵管,但是临床堵管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正规堵管方式,缺乏规范。常用的方法有棉签裹胶布堵管,药瓶的橡胶瓶塞堵管,20ml注射器内筒堵管,带气囊导尿管堵管,引流袋管口堵管,输液器的茂菲氏管堵管等等,没有一项专门的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气管支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外套管、内套管、转盘、定位缺口、盖子、卡扣、端环、定位柱、插孔;所述的外套管内插设有内套管,内套管的上端设置有转盘,转盘的外边缘设置有定位缺口,转盘上连接有盖子,盖子上连接有卡扣;所述的外套管的上端设置有端环,端环上设置有定位柱和插孔;所述的卡扣与插孔扣接;所述的定位柱与定位缺口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子通过连接带与转盘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套管采用环氧乙烷和灭菌工艺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套管采用金属或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内套管套在外套管上使用,不和人体直接接触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在病人需要堵管时,可翻转盖子,堵住内套管的管口,进行堵管,痰液多无法堵管或者患者不适应时,可随时打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平时不堵管的时候,盖子通过卡扣可以卡在外套管上端的插孔内,可以防止盖子翻转挡住气管口影响呼吸。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管支撑装置,内套管为一次性的,带有堵管功能,它经过环氧乙烷灭菌,不用清洗消毒,拔除旧的内套管可以直接更换新的内套管,避免外套管堵塞,方便耐用,既规避风险又减轻护士工作,在患者戴管出院回家还可以提高护理安全性,减轻病人及家属负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套管1、内套管2、转盘3、定位缺口4、盖子5、卡扣6、端环7、定位柱8、插孔9、连接带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外套管1、内套管2、转盘3、定位缺口4、盖子5、卡扣6、端环7、定位柱8、插孔9;所述的外套管1内插设有内套管2,内套管2的上端设置有转盘3,转盘3的外边缘设置有定位缺口4,转盘3上连接有盖子5,盖子5上连接有卡扣6;所述的外套管1的上端设置有端环7,端环7上设置有定位柱8和插孔9;所述的卡扣6与插孔9扣接;所述的定位柱8与定位缺口4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子5通过连接带10与转盘3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套管2采用环氧乙烷和灭菌工艺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套管1采用金属或硅胶制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内套管2套在外套管1上使用,不和人体直接接触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在病人需要堵管时,可翻转盖子5,堵住内套管2的管口,进行堵管,痰液多无法堵管或者患者不适应时,可随时打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平时不堵管的时候,盖子5通过卡扣6可以卡在外套管1上端的插孔9内,可以防止盖子5翻转挡住气管口影响呼吸。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卡扣6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如常用的机械密封条塑料卡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气管支撑装置,内套管为一次性的,带有堵管功能,它经过环氧乙烷灭菌,不用清洗消毒,拔除旧的内套管可以直接更换新的内套管,避免外套管堵塞,方便耐用,既规避风险又减轻护士工作,在患者戴管出院回家还可以提高护理安全性,减轻病人及家属负担,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