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调节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225发布日期:2019-04-13 00:4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分泌调节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分泌调节带。



背景技术: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或组织细胞能合成并分泌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腺体因具有内分泌功能,统称为内分泌腺,由于女性有月经等特殊生理过程,日常生活中又肩负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往往会引发痛经等症状,给女性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缓解症状,女性通常会用热水袋放置在下腹部,用以温暖盆腔,达到促进血液流通、减少痛经的作用;然而在热水袋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热水,且热水袋无法佩戴在下腹部的位置,存在使用麻烦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内分泌调节带,其能够对女性的下腹部进行持续加热,且能够佩戴在下腹部处,从而能够给女性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内分泌调节带,包括一端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壳体,壳体的内侧壁上贴合有隔热棉,隔热棉的内底部上固定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朝向开口端一侧的隔热棉中设置有导热板,导热板与电加热板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导热板朝向开口端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沿导热板长度方向分布的导热翅片,壳体的开口端固定有用于封闭壳体的端盖,端盖上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状分布的散热孔,壳体的两端均固定有绑带,其中一根绑带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有母扣,另一根绑带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有可与母扣配合卡接的子扣。

本实用新型的内分泌调节带,其中,端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卡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环形卡台配合卡接的环形卡槽;通过采用这种配合结构,具有端盖与壳体装配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内分泌调节带,其中,导热翅片为波浪形状结构;通过将导热翅片设置为波浪形状结构,这样一来,能够增大导热翅片与壳体内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热量传递到壳体内部的空气中并通过端盖上的散热孔散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内分泌调节带,其中,导热板朝向导热硅胶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可供导热硅胶嵌入的若干道沿导热板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通过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大导热板与导热硅胶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使得导热板吸收导热硅胶及电加热板中的热量。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子扣和母扣配合卡接的方式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下腹部处,并使得端盖一侧与下腹部紧贴,然后对电加热板进行通电,电加热板通电后将热量依次传递给导热硅胶和导热板,导热板和导热翅片将热量传递到壳体内部的空气中并通过端盖上的散热孔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女性下腹部的加热;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女性的下腹部进行持续加热,且能够佩戴在下腹部处,从而能够给女性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内分泌调节带,包括一端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壳体1,壳体1的内侧壁上贴合有隔热棉2,隔热棉2的内底部上固定有电加热板3,电加热板3朝向开口端一侧的隔热棉2中设置有导热板4,导热板4与电加热板3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5,导热板4朝向开口端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沿导热板4长度方向分布的导热翅片41,壳体1的开口端固定有用于封闭壳体1的端盖6,端盖6上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状分布的散热孔61,壳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绑带7,其中一根绑带7远离壳体1的一端固定有母扣8,另一根绑带7远离壳体1的一端固定有可与母扣8配合卡接的子扣9;端盖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卡台62,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环形卡台62配合卡接的环形卡槽11;通过采用这种配合结构,具有端盖与壳体装配方便的优点;导热翅片41为波浪形状结构;通过将导热翅片设置为波浪形状结构,这样一来,能够增大导热翅片与壳体内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热量传递到壳体内部的空气中并通过端盖上的散热孔散发出去;导热板4朝向导热硅胶5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可供导热硅胶5嵌入的若干道沿导热板4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42;通过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大导热板与导热硅胶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使得导热板吸收导热硅胶及电加热板中的热量;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子扣和母扣配合卡接的方式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下腹部处,并使得端盖一侧与下腹部紧贴,然后对电加热板进行通电,电加热板通电后将热量依次传递给导热硅胶和导热板,导热板和导热翅片将热量传递到壳体内部的空气中并通过端盖上的散热孔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女性下腹部的加热;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女性的下腹部进行持续加热,且能够佩戴在下腹部处,从而能够给女性带来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

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