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345发布日期:2019-02-12 21:3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



背景技术:

痛觉通常用大头针的针尖以均匀的力量轻刺病人皮肤,让病人立即陈述具体的感受。为了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病人应闭目接受测试。测试时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检查后记录感觉障碍的类型(正常、过敏、减退、消失等)和范围。但是用大头针直接轻刺病人的皮肤,力度不好把握。

同时,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时需要对病人做体格检查,皮肤痛觉检查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脊髓疾病平面的界定需要准确的痛觉检查,而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医生手持医用针头或大头针在患者皮肤上根据经验稍稍用力扎病人皮肤以检测患者的痛觉,此种检查方法存在一些弊端:1、锋利的针头常刺破患者皮肤,容易造成感染,增加病人痛苦。2、由于是手持针头扎病人不同部位的皮肤以检查各个部位痛觉,很难掌握相同的力度以至造成检查的结果不可靠。

并且,即便是采用设备参与检查,由于针头不易替换,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即便是替换检查针,装配、替换过程亦十分繁琐,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包括有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上连接送针引导装置,所述送针引导装置包括有刺探引导管,所述刺探引导管内设置有送针通道,所述刺探引导管的上部尾端,设置有送料定位装置,所述刺探引导管与连接装置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

进一步地,上述的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其中,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可调试定位卡扣,所述送针引导装置与可调试定位卡扣相连。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其中,所述可调试定位卡扣内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上分布有若干防滑凸块,所述防滑凸块与送针引导装置相接触。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其中,所述送针通道为平行于刺探引导管走向的中空内腔。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其中,所述送料定位装置包括有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电机上连接有顶料杆,所述顶料杆能插入送针通道。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有浮动引导头,所述浮动引导头的内壁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刺探引导管外壁分布有辅助螺纹,刺探引导管与浮动引导头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其中,所述浮动引导头内设置有缓冲弹簧。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其中,所述刺探引导管的下部顶端分布有尖锐端。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设有独立的送针引导装置,实现检查针的自动输送、自动替换,满足了使用的安全卫生需要。

2、采用送料定位装置,保证使用期间检查针不出现松动,不影响使用。

3、采用送针通道进行检查针的送针引导,保证输送到位,便于后续使用。

4、设有独立的缓冲组件,实现使用期间的探测缓冲,提高使用舒适度和精确性。

5、整体结构简单,可满足多数感知探测设备的配合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刺探引导管 2可调试定位卡扣

3送料电机 4顶料杆

5浮动引导头 6缓冲弹簧

7尖锐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的带有缓冲机构的一次性检查针设备,包括有连接装置,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连接装置上连接送针引导装置,送针引导装置包括有刺探引导管1。考虑到实施期间检查针的顺利输送,且输送到位后可被适当定位,刺探引导管1内设置有送针通道,刺探引导管1的上部尾端,设置有送料定位装置。同时,考虑到在使用期间,为了不对检查不会造成过大的按压针刺刺激,刺探引导管1与连接装置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实现稳定连接,且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安装位置,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可调试定位卡扣2,送针引导装置与可调试定位卡扣2相连。同时,为了在使用期间不会因为遭受外力而意外脱落,可调试定位卡扣2内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上分布有若干防滑凸块,防滑凸块与送针引导装置相接触。

进一步来看,为了保证检查针的顺利输送,使用完毕后可及时被后续的新针所顶出替代,送针通道为平行于刺探引导管1走向的中空内腔,中空内腔的直径大于检查针的横截面直径。同时,考虑到检查针可按需送料,在检查后进行及时替换,满足使用的安全卫生。并且,考虑到检查针的顺利输送,能按照检查流程来输送,满足调配控制的需要,送料定位装置包括有送料电机3,送料电机3上连接有顶料杆4,顶料杆4能插入送针通道。这样,不会出现检查针的卡壳。

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拥有较佳的浮动缓冲效果,缓冲组件包括有浮动引导头5,浮动引导头5的内壁设置有连接螺纹,刺探引导管1外壁分布有辅助螺纹,刺探引导管1与浮动引导头5螺纹连接。同时,为了便于实施,浮动引导头5内设置有缓冲弹簧6。由此,在缓冲弹簧6的作用下,浮动引导头5可带动刺探引导管1在上下方向,实现一定幅度的浮动,减少不当刺激产生。

同时,为了对检查针的前端进行有效的辅助定位,不至于在使用期间出现不必要的松动,刺探引导管1的下部顶端分布有尖锐端7。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设有独立的送针引导装置,实现检查针的自动输送、自动替换,满足了使用的安全卫生需要。

2、采用送料定位装置,保证使用期间检查针不出现松动,不影响使用。

3、采用送针通道进行检查针的送针引导,保证输送到位,便于后续使用。

4、设有独立的缓冲组件,实现使用期间的探测缓冲,提高使用舒适度和精确性。

5、整体结构简单,可满足多数感知探测设备的配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