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平移的铲式病人输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221发布日期:2019-04-16 23:0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可升降平移的铲式病人输送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升降平移的铲式病人输送车。



背景技术:

病人在手术治疗、检查的全过程中,其中有一个将病人从病床转运到手术台或转运去做各项检查和治疗,再转运到病床的转运环节,其转运过程对病人的心理准备和手术后的身体恢复具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手术前的转运都是通过人工来搬运,或者用担架来将病人抬到手术台或检查、治疗的设备上,但是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患者的病情不明,匆忙搬运往往会加重患者的痛苦,甚至造成二次损伤,而过于谨小慎微的操作,又可能延误最佳救护时机;而且在手术、检查或治疗后,如果转运不平稳,可能会导致病人的手术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平移的铲式病人输送车,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对病人平稳搬运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可升降平移的铲式病人输送车,其包括车面板,车面板为矩形,在邻近其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供手穿过的长条形握手孔,在车面板长边的一侧设置有护栏,在护栏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输液瓶挂杆的输液杆插管。车面板上放置有采用工程塑胶板制成的担架面板,车面板底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架,上支架的底面上设置有缓冲装置,上支架通过固定连接于下支架上的升降机及防摆动固定器支撑于下支架上,下支架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防摆动固定器包括防摆动支架、并排间隔可转动安装于防摆动支架上的两个H型轮以及夹持在两个H型轮之间的移动杆,移动杆固定连接于上支架上,防摆动支架固定连接于下支架上。移动杆被固定在在两个H型轮之间只能上下移动,从而避免了车面板的倾斜,可转动的H型轮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移动杆和H型轮之间的摩擦力,使车面板的升降更顺滑。

进一步地,H型轮的两端分别嵌入装配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可转动安装于转动轴上,转动轴穿过H型轮固定于防摆动支架上。

进一步地,升降机为涡轮丝杆升降机,其包括升降丝杆,升降丝杆的顶部固定于上支架上。通过升降丝杆的上下移动实现车面板的可升降功能以配合不同高度的手术床或病床。

进一步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于上支架底面上的支承部和套装于支承部上的压缩弹簧。缓冲装置能有效地缓和冲击力,防止在升降机下降过程中,车面板底部碰到硬的东西产生振动,影响到输送车上的病人。

进一步地,升降机支撑于上支架的中心部位,两个防摆动固定器并排支撑于上支架的两端。升降机在对车面板举升过程中,两个防摆动固定器可以防止车面板向两端倾斜,保证了本输送车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上支架和下支架均采用角钢或槽钢焊接而成。角钢和槽钢均为常用且强度均较理想的加工材料,采用此材料加工,能够达到成本低廉、结构牢固、易于推广应用的作用。

进一步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片。

进一步地,上支架的宽度介于所述车面板宽度的1/2~3/4之间,且上支架固定于车面板设置有护栏一侧的底面。此设计既能满足上支架支撑车面板的强度,并且能够在移动躺在病床或手术床上的病人时,可以把车面板尽可能多地插入病人的背下,以减轻搬运病人的劳动强度和增加使用此输送车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输送车用于移动、输送病人,可以在病人不动、平躺的状态下,通过升降机将车面板升至与病人背面齐平,将担架面板插入病人背部下,将车面板在万向轮的作用下插入担架面板下方,通过推动担架面板将病人平移到车面板上,然后利用万向轮的转动将病人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所以本输送车可实现最少由一人便可将病人平行移动到其他地方,给病人减轻了痛苦和尴尬,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彻底改变了原有病人的输送方式,并且本输送车结构简单牢固、经久耐用、维修方便。

带有刹车的万向轮可以随时根据需要阻止移动的输送车继续前进,增加了输送车的可控制性。只在车面板的一侧设置有护栏,将病人从未设置护栏的一侧平移到车面板上,另一侧的护栏可以防止病人从车面板上掉下,在输送过程中也会给病人一种安全感;输液杆插管用于固定输液瓶挂杆,对于需要移动正在输液的病人不需要有人帮忙举着输液瓶,只需把输液瓶挂在输液瓶挂杆上,将挂杆插入输液杆插管中即可,对于不需要输液的病人,便可取掉输液瓶挂杆以免对病人造成干扰;车面板上设置的长条形握手孔可以供护理人的手插入,即可推动也可拉动输送车前进。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升降平移的铲式病人输送车的立体图。

图2为可升降平移的铲式病人输送车去掉车面板和担架面板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防摆动固定器的爆炸图。

其中,1、车面板;11、长条形握手孔;12、护栏;13、输液杆插管;2、上支架;3、升降机;31、升降丝杆;32、手轮;4、防摆动固定器;41、防摆动支架;42、H型轮;43、移动杆;44、滚动轴承;45、转动轴;5、下支架;6、万向轮;7、担架面板;8、缓冲装置;81、支承部;82、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图3所示,该可升降平移的铲式病人输送车包括车面板1,车面板1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板制成且为矩形,其长1.8米,宽0.6米,厚5毫米,在邻近其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供手穿过的长条形握手孔11,握手孔11为条形孔形状,长宽以人手轻松穿过为准,以防钢板边缘伤到手,可以在握手孔11内侧嵌入塑胶套。

车面板1长边的一侧设置有护栏12,在护栏12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输液瓶挂杆的输液杆插管13,输液杆插管13上部外径大于下部外径,小径端设置有紧定螺钉,可将输液杆插管13直接插在车面板1上设置的通孔里,该通孔的直径大于输液杆插管13的小径端而且小于其大径端。

车面板1上放置有采用工程塑胶板制成的担架面板7,其长1.7米,宽0.5米,由于工程塑胶板的强度高,在满足承受一个普通人重量的基础上可以将担架面板7制得足够薄,以方便在不动平躺病人的情况下将担架面板7插入病人背下。在车面板1上也设置有与车面板1上的握手孔方向垂直的握手孔,以方便在移动病人时护理人员施力。

车面板1底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架2,上支架2通过角钢和槽钢拼焊接而成,用以增加车面板1的强度,上支架的宽度介于所述车面板宽度的1/2~3/4之间,优选为0.3米,且上支架固定于车面板设置有护栏一侧的底面。上支架2通过固定连接于下支架5上的升降机3及防摆动固定器4支撑于下支架5上,升降机3支撑于上支架2的中心部位,两个防摆动固定器4并排支撑于上支架2的两端,以防止车面板1倾斜。下支架3采用角钢拼焊而成。

升降机3为涡轮丝杆升降机,蜗轮丝杆升降机是由蜗轮减速机和升降丝杆组成,其减速部件是蜗杆传动,利用蜗杆带动蜗轮实现减速。蜗轮中心是内螺纹结构,相当于升降丝杆的螺母,和升降丝杆相匹配,升降速度等于蜗杆输入转速除以蜗轮蜗杆的减速比,然后乘以升降丝杆的螺距。

升降丝杆31的顶部固定于上支架2上,通过转动涡轮丝杆升降机上的手轮32来控制升降丝杆31的上升和下降,上升或下降到任何位置均能够实现自动锁定功能,即使没有制动装置也可保持载重从而避免打滑。

防摆动固定器4包括并排间隔可转动安装于防摆动支架41上的两个H型轮42以及夹持在两个H型轮42之间的移动杆43,移动杆43与H型轮之间紧配合,移动杆43固定连接于上支架2上,防摆动支架41固定连接于下支架5上。H型轮42的两端分别嵌入装配有滚动轴承44,滚动轴承44可转动安装于转动轴45上,转动轴45可以用非全螺纹的螺杆代替,转动轴45穿过H型轮42固定于防摆动支架41上。

下支架5底面固定连接有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轮6,万向轮6通过四个螺钉固定于下支架的四个角上。上支架2的底面上设置有缓冲装置8,缓冲装置8包括固定于上支架2底面上的支承部81和套装于支承部81上的压缩弹簧8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