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侧俯卧位的分娩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8762发布日期:2019-07-27 11:0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侧俯卧位的分娩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产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侧俯卧位的分娩垫。



背景技术:

自由体位分娩属于自然分娩,目前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分娩趋势,是指产妇在产程中自由选择感觉舒适的体位(卧、坐、趴、跪、蹲、站、走等姿势),采取符合生理并能缓解疼痛或不适的体位,在助产士指导和助产工具的帮助下,使全身放松、情绪稳定,从而促进自然分娩。其中,卧位分为侧卧位和侧俯卧位。产妇侧俯卧位可以调节胎位,纠正胎头位置异常,促进产程进展,最终顺利分娩。但是产妇侧俯卧位膨隆的腹部会与产床床面密切接触,造成腹部压力增加,产妇担心胎儿受压,全身紧张不能放松舒适度欠佳,因此不易有效的保持正确分娩姿势,从而影响产程进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侧俯卧位的分娩垫,产妇采用侧俯卧位进行胎位调整时,不会因为膨隆腹部与产床床面之间密切接触,造成腹部压力增加,不能有效的保持正确分娩姿势,影响产程进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侧俯卧位的分娩垫,所述分娩垫上设有供产妇膨隆腹部放置的挖空区域。

产妇在采用侧俯卧位进行胎位调整时,将产妇膨隆腹部放置的挖空区域,避免产妇身体的压力压迫到腹部,不需担心胎儿受压,全身放松,能够有效的保持正确分娩姿势,促进产程进展,最终顺利分娩。

优选的,所述挖空区域内侧设有多个相互套设用于适应不同膨隆腹部尺寸的环形垫,所述环形垫包括外圈和供产妇膨隆腹部放置的内圈,所述外圈与相邻环形垫的内圈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环形垫的内圈与产妇膨隆腹部接触的一周设有用于减少产妇腹部压力的保护圈。

优选的,所述挖空区域与产妇膨隆腹部接触的一周设有用于减少产妇腹部压力的保护圈。

优选的,所述保护圈比接产垫软。

优选的,所述挖空区域为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便于侧俯卧位的分娩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便于侧俯卧位的分娩垫,产妇在侧俯时能够把膨隆腹部轻松放置在分娩垫的挖空区域,腹部无压力,提升产妇的舒适度,使身体腰背在侧俯卧时能够完全舒展放松,能够有效的保持正确分娩姿势,调节胎位,纠正胎头位置异常,同时缓解产妇的痛苦和疲劳,促进产程进展,最终顺利分娩。

2、本实用新型中的分娩垫中供放置产妇膨隆腹部的挖空区域适合不同大小的膨隆腹部尺寸,产妇在产程过程中只需要根据膨隆腹部尺寸调整挖空区域中的内圈的尺寸即可,这样分娩垫的使用更加方便,所适用的范围也就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侧俯卧位的分娩垫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中分娩垫和环形垫套设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1中分娩垫和环形垫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挖空区域;2、保护圈;3、环形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便于侧俯卧位的分娩垫,分娩垫上设有供产妇膨隆腹部放置的挖空区域1。产妇在采用侧俯卧位进行胎位调整时,将腹部放置在挖空区域1,避免产妇身体的压力压迫到腹部。

为了适应产妇膨隆腹部的形状和不同大小,挖空区域1为椭圆形,挖空部1的内侧设有多个相互套设的环形垫3,环形垫3包括外圈和供产妇腹部放置的内圈,外圈与相邻环形垫3的内圈相互配合。当产妇的腹部比较小时,可以在挖空部1中留有一个或两个环形垫3,减小椭圆形的大小。

如图3所示的环形垫3截图,环形垫3的内圈以及挖空区域1与产妇腹部接触的一周设有用于减少产妇腹部压力的保护圈2,保护圈2比产床垫软,使产妇的不会因为长时间俯卧造成腹部压迫,使产妇不适。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1中的挖空区域1位于分娩垫中部的正中间,但是产妇在采用侧俯卧位时不能保证腹部位于分娩垫的正中间,实际位置会出现偏差,故在本实施例中的挖空区域1位于分娩垫的一侧。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