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椎矫正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6694发布日期:2019-04-30 18:4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椎矫正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脊椎矫正椅。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工作压力以及工作的时间都在快速的增加,尤其是上班族中的白领,每天的工作性质就是对着电脑,在工作的时候由于工作强度和个人习惯,人们很少起来走动加上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无形中给脊柱很大的压力是造成现在脊柱疾病多发的重要原因。

脊柱疾病通常是造成脊柱的变形从而压迫脊柱周围的神经组织与肌肉组织造成人体的不适,病症较轻的脊柱疾病一般采用物理疗法,通过物理器具将人体的脊柱矫正并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慢慢使其恢复,但长时间保持矫正姿势会让人感觉不适,而且矫正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同时病患强制矫正很有可能会造成病患在矫正过程中的受到二次伤害,。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椎矫正椅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椎矫正椅,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脊柱矫正装置矫正效果不好,矫正力度不够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矫正椅的椅体,椅体后侧设有竖向放置的靠背板,靠背板前端面上有水平且可上下移动的横板,横板的前端面上沿其法线方向安装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支杆,两支杆的上方设有与靠背板相垂直的横杆,横杆上连接有竖向的拉簧,拉簧下端经绳索连接有颈部固定装置;

靠背板上设有置于横板下方的方形通槽,方形通槽内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置于横板下方的凸轮,电机的下部设有两个铰接在一起的支撑杆,支撑杆可围绕铰接位置转动,两个支撑杆的下端贯穿靠背板并置于椅座板上,椅座板上设有可阻碍支撑杆左右滑动的阻挡装置。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将脊椎从肩膀位置分开进行矫正给予患者每段脊椎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使得病患在脊柱矫正的过程中更加舒适与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矫正椅的椅体1,椅体1后侧设有竖向放置的靠背板2,靠背板2前端面上有水平且可上下移动的横板3,横板3的前端面上沿其法线方向安装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支杆4,两支杆4的上方设有与靠背板2相垂直的横杆5,横杆5上连接有竖向的拉簧6,拉簧6下端经绳索7连接有颈部固定装置;

靠背板2上设有置于横板3下方的方形通槽8,方形通槽8内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电机9,电机9上连接有置于横板3下方的凸轮10,电机9的下部设有两个铰接在一起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可围绕铰接位置转动,两个支撑杆11的下端贯穿靠背板2并置于椅座板上,椅座板上设有可阻碍支撑杆11左右滑动的阻挡装置。

为了实现更便捷的使用效果,所述靠背板2上设有置于横板3后侧的第一通槽12,靠背板2的后侧设有与横板3相平行的固定杆13,横板3与固定杆13之间经连接块14连接,通过固定杆13与连接块14与横板3相连接,经连接块14连接横板3与固定杆13能够满足横板3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脱离靠背板2。

为了实现支杆4的左右滑动,所述横板3与支杆4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水平的滑槽15,支杆4与横板3相接触的一端设有置于滑槽15内的滑块16,滑块16不脱离滑槽15,通过滑槽15与滑块16的配合关系实现了支杆4在横板3上滑动的过程中给不会脱离横板3。

为了实现更便捷的使用效果,所述颈部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宽绳套17,两个绳套17可分离,通过两个绳套17分别固定患者的下颚与后脑位置实现颈部脊椎的固定。

为了实现更便捷的使用效果,所述阻挡装置包括椅座板上开设有置于靠背板2左右两侧的矩形槽18,矩形槽18的槽口朝上且矩形槽18的前后两端的槽壁上均布有多个一一对应固定孔19,固定孔19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固定销20,通过移动固定销20在不同固定孔19内的位置可实现在不同位置固定支撑杆11,从而实现支撑杆11支撑电机9在不同的高度固定的作用,从而配合不同高度人的需求。

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根据不同人的人进行调整,移动位于横板3前端面上的两个支杆4,支杆4上的滑块16在滑槽15内滑动,使得两个支杆4之间的宽度满足人体能够伸开胳膊将腋下置于两个支杆4上,支杆4的上边面为了实现病人的舒适度可调整为弧形状,调整好两个支杆4之间的宽度后,通过向靠背板2两侧移动或向靠背板2中间移动实现电机9的高度位置。

以使电机9向上运动为例,首先向靠背板2中间挤压支撑杆11,两个支撑杆11围绕铰接点转动,两个支撑杆11的下端分别在其对应的矩形槽18内滑动,当滑动到适合位置后,此时取出固定销20置于支撑杆11外侧距离支撑杆11最近的固定孔19内,并实现固定销20将支撑杆11固定在矩形槽18内,两个支撑杆11向中间靠拢的过程中,会使得电机9在方形通槽8内向上滑动,在电机9在方形通槽8向上滑动的过程中,由于支撑杆11的支撑作用能有效的保证电机9向上运动过程的稳定性,电机9对的上移会使得凸轮10上移并实现起推进形成的增大并实现根据不同人身高做出调整的需求。

在对病患脊椎矫正的过程中,首先病患坐在椅座上,抬起双臂并使得腋下置于两个支杆4上,并使得两支杆4能够将病患臀部抬起的高度,然后将颈部固定装置固定在病患的颈部,并使得拉簧6拉伸并具有反弹的趋势和弹性势能,此时打开电机9,电机9的转动带动凸轮10转动,凸轮10的转动带动固定杆13向上运动,固定杆13向上运动经连接块14带动横板3向上运动,从而驱动两个支杆4将人体向上抬起,从过程中上端的颈部固定装置向上运动并实现绳索7的放松,绳索7的放松实现拉簧6的反弹作用收缩,此过程中实现颈部脊椎的放松,当凸轮9的图里位置朝下转动时,人体的自重会带动两个支杆4向下运动,两个支杆4的下移会实现横板3的下移,从而实现人体整个的下降此时颈部固定两个宽绳套17,被拉紧并实现绳索7的收紧并实现拉簧6被拉伸此过程为颈部脊椎被拉伸的过程。

本装置对比传统矫正设备有以下好处:传统的脊椎矫正装置为一体化对整个颈椎进行直接的牵引,此过程中由于被牵引脊椎的病患没有施力点所以在整个牵引过程中是比较难受的,本装置在牵引脊椎的过程中,以腋下会受力点将病患的脊椎分为上下两端进行牵引,在凸轮9向上推动固定杆13带动横板3向上运动并经过支杆将病患躯体抬起的过程中,确切的说是将病患的臀部向上拉动并使其脱离椅座,在此过程中由于自身的重力,不再受到双脚的支撑而呈现出一种自热垂直状态在自身重力下经肩部一下脊椎进行矫治,此过程中颈部颈椎由于身体的上升暂时放松,并会出现暂时的放松状态,会使得血液循环加快,当凸轮9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身体自动支杆4下移,身体下移并实现臀部接触椅座,而此时由于躯体整体下降,颈部固定装置下移,经绳索7被拉伸,拉簧6被拉伸,颈部脊椎通过颈部固定装置被矫正。

通过将颈椎分成两段进行矫正,每段颈椎都给与病患一定的休息实现使得颈椎在矫正的过程中有张有弛,矫正过程中不会因为矫正时间过长而造成患者脊椎二次受伤。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将脊椎从肩膀位置分开进行矫正给予患者每段脊椎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使得病患在脊柱矫正的过程中更加舒适与人性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