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开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291发布日期:2019-04-29 12:1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开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开睑器。



背景技术:

开睑器是眼科手术中比较常用的仪器,起到支撑眼睑的作用,目前比较常见的开睑器基本都是“V”字型,需要医生手握开睑器的把手,才能实现开睑效果,此操作多存在不便,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给了一种多种能开睑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开睑器功能单一,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主要包括有缺口的调节环,与调节环缺口端固定连接的开睑钩,所述调节环为具有弹性的环带,所述开睑钩为中空结构,所述开睑钩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睑钩、连接杆、下睑钩,所述开睑钩上,靠近与调节环连接处的下侧设输液口,所述输液口与输液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另一侧与冲洗液袋连接,所述开睑钩与眼部接触曲面上侧设有出液口,所述开睑钩上,靠近与调节环连接处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冲洗针,所述冲洗针为中空结构,所述冲洗针自由端设有冲洗口,所述冲洗针设冲洗控制阀门。

作为进一步地选择,所述冲洗针包括互相连接的竖直部和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套在所述竖直部上段。

作为进一步地选择,所述开睑器包括收集袋,所述收集袋与所述调节环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选择,所述收集袋的开口内边与患者眼部形状相对应。

作为进一步地选择,所述U型开睑钩与眼部接触曲面设有波浪形凸起。

作为进一步地选择,所述输液管上设有压力泵与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撑开眼睑后,可同时进行冲洗工作;冲洗袋中放置冲洗液或药液;增设压力泵,利于冲洗液的压力,冲洗液经压力泵加压,分别通过U型开睑钩上的出液口及冲洗针的冲洗口进入患者眼部;通过冲洗控制阀门控制冲洗针是否流出冲洗液,操作简单。收集袋上口内边与患者眼部形状相对应,便于直接收集多余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使用方便,将开睑器戴于患者头部,便实现开睑功能,可为医生留下较大的操作面。实现充分冲洗,可通过阀门控制冲洗功能;便于收集多余的冲洗液。冲洗针设有可活动的弯曲部,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弯曲部实现完善冲洗,通过冲洗针上的冲洗控制阀门,实时控制冲洗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睑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冲洗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开睑钩;11-上睑钩;12-连接杆;13-下睑钩;14-出液口;2-调节环;3-输液口;4-输液管;41-阀门;42-压力泵;5-冲洗袋;6-冲洗针;61-竖直部;62-弯曲部;63-冲洗口;7-收集袋。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有缺口的调节环2,与调节环2缺口端固定连接的开睑钩1,调节环2为具有弹性的环带,与人体后脑勺外轮廓适配,佩戴后通过调节环2的拉力,使得开睑钩1发挥开睑作用。开睑钩1呈中空结构,开睑钩1由依次连接的上睑钩11、连接杆12、下睑钩13组成,开睑钩1与眼部接触曲面设有波浪形凸起,开睑钩1与调节环2连接处的下侧设输液口3,输液口3与输液管4一端固定连接,输液管4另一侧与冲液袋5连接,开睑钩1与眼部接触曲面上侧设有出液口14,开睑钩1与调节环2连接处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冲洗针6,冲洗针6为中空结构,冲洗针6自由端设有冲洗口63,冲洗针6下端设有冲洗控制阀门(未在图中画出)。开睑器还包括收集袋7,收集袋7与所调节环2固定连接,收集袋7的开口内边与患者眼部形状相对应,用来收集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多余液体。

如图2所示,冲洗针6包括互相连接的竖直部61和弯曲部62,所述弯曲部62套在所述竖直部61上段。使用者可以转动弯曲部62,冲洗眼部不同部位,冲洗效果良好。为了增加密封效果,可在连接处增设密封垫,密封垫设置方式属于现有技术。

如图1所示,输液管4上设有压力泵42与控制阀门41,控制阀门41关闭的时候,本实用新型仅是开睑器,打开控制阀门41,可实现冲洗。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