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感应自动剪切的锐器盒盒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5511发布日期:2019-06-13 15:5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红外感应自动剪切的锐器盒盒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红外感应自动剪切的锐器盒盒盖。



背景技术:

锐器盒以减少医护人员锐器伤为目的,临床上用于盛装使用后的废弃针头、刀片、玻璃安瓿等。锐器盒在国内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有诸多不足。在临床工作中,分离针头放入锐器盒,常常是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医务人员不规范使用锐器盒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常采用自带安全剪或在锐器盒旁边备用剪刀等方法分离输液器上的头皮针,但自带剪刀或配置剪刀等方式可能污染医务人员工作服,增加院内感染机率,甚至威胁到医务人员自身及患者的人身安全。

此外,锐器盒在密封之前一直处于敞口状态,废弃针头、安瓿等容易从倾倒的锐器盒里滑出,可能引起针刺伤和医源性污染,同时残留在针头及安瓿中的药液可能因药物本身的挥发性或周围环境因素等的影响而形成气溶胶,污染周围的空气,危害医务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红外感应自动剪切的锐器盒盒盖,可安全有效自动分离针头,并可使锐器盒保持密闭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红外感应自动剪切的锐器盒盒盖,包括盒盖、红外感应装置、控制芯片和直线电机,所述盒盖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封闭开口的一对切割刀片,两个切割刀片的刀刃交错可开合,至少一个切割刀片连接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红外感应装置设于盒盖顶面,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区位于开口上方,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和直线电机均与控制芯片电联接。

其中,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包括红外线感应器。

或者,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包括红外光发射装置和红外光接收装置,所述开口位于红外光发射装置与红外光接收装置之间,所述红外光发射装置可发出若干束红外线。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周沿等间隔设有至少三个固定扣。

其中,所述固定扣包括可翻转的扣臂,扣臂下端内侧有扣爪。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扣通过伸缩臂与盒盖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内设有一个水平滑槽,其中一个切割刀片安装在水平滑槽中并与直线电机连接,另一个切割刀片与盒盖固接。

或者,所述盒盖内设有两个水平滑槽,所述两个切割刀片分别安装在其中一个水平滑槽中,两个水平滑槽分别连接有1个直线电机。

进一步的,滑槽内安装有滑轮轨道,滑轮轨道上安装有滑轮,切割刀片与滑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片包括刀柄和刀刃体,所述刀刃体与刀柄卡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切割刀片的刃口角度为6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安全有效快速自动分离针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针刺伤;

2.可使锐器盒保持密闭状态,防止危害医务人员及患者安全;

3.盒盖可重复利用,可很大程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开口封闭时实施例1的三维图;

图2是开口打开时实施例1的三维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截面图;

图4是使用时状态一的示意图;

图5是使用时状态二的示意图;

图6是使用时状态三的示意图;

图6是使用时状态三的示意图;

图7是开口封闭时实施例2的三维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截面图;

图中:1-盒盖、2-开口、3-切割刀片、4-红外线感应器、5-红外光发射装置、6-红外光接收装置、7-固定扣、8-水平滑槽、9-开关、 10-直线电机、11-电池、12-控制芯片、31-刀柄、32-刀刃体、71- 扣臂、72-扣爪、73-伸缩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红外感应自动剪切的锐器盒盒盖,包括盒盖1、红外感应装置、控制芯片12和直线电机10,所述盒盖1上设有开口2,开口2处设有可封闭开口2的一对切割刀片 3,两个切割刀片3的刀刃交错可开合,即两片刀片闭合时形状类似剪刀刀刃闭合状体,即切割刀片3刀刃位置为上下位,且有重叠面。至少一个切割刀片3可水平往复移动,切割刀片3的水平往复移动由直线电机10驱动,红外感应装置设于盒盖1顶面,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区位于开口2上方,红外感应装置和直线电机10通过导线均与控制芯片12电联接。盒盖1内设有电池11,电池11为锂电池,为装置提供电源,盒盖1上设有电池盒,电池11安装在电池盒中,电池盒上设有开关9。

本实施例中盒盖1内设有一个水平滑槽8,其中一个切割刀片3 安装在水平滑槽8中并与直线电机10连接,另一个切割刀片3与盒盖1固接。水平滑槽8可约束切割刀片3滑动时所前进后退轨迹,保住切割刀片3在闭合时能够起到剪切作用。当然可以在滑槽8内安装不锈钢的轨道(图中未示出),将切割刀片3安装在轨道上并与轨道滑动连接,作为优选,轨道为滑轮规定,轨道上安装有滑轮,切割刀片3与滑轮连接,即保证切割刀片3进退的灵敏性又减少轨道的磨损。

本实施例中红外感应装置包括红外光发射装置5和红外光接收装置6,开口2位于红外光发射装置5与红外光接收装置6之间,红外光发射装置5可发出若干束红外线。当打开开关9,在开口2上方可形成光幕。

在不改变现有锐器盒的基础上,可在盒盖1周沿等间隔设有三个固定扣7,通过固定扣7可与现有锐器盒扣接。三个固定扣7等间隔设置,采用三角形原理,以保证剪切器固定稳当。当然固定扣7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常不宜少于3个。固定扣7可直接选用生活中饭盒锁扣的结构。其中,固定扣7包括可翻转的扣臂71,扣臂71 下端内侧有扣爪72,固定扣7为pvc塑料材质。通过固定扣7将盒盖1盖在并固定在现有锐器盒的上盖外,当锐器盒中的锐器装到一定程度后,将盒盖1取下可重复利用,而装有锐器的锐器盒可按照现有程序直接处理,可降低成本。

为适用不同大小的锐器盒,固定扣7通过伸缩臂73与盒盖1连接,伸缩臂73一端与盒盖1连接,伸缩臂73另一端与扣臂71连接。伸缩臂73可选有弹性材质,也可选用弹簧,当外力大于弹力时可实现伸缩。

切割刀片3包括刀柄31和刀刃体32,刀刃体32与刀柄31卡接。刀柄31上设有卡槽,卡槽主要起链接刀柄31和刀刃体32的作用,使两者保持一体。当刀刃体32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时,可以更换刀刃体32部分。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刀刃在长时间应用中磨损不能使用后,无需更换整个刀具甚至整个剪切器,而只需将刀刃体部分进行更换后便可继续使用,即节约成本又节约更换时间。

切割刀片3材质为不锈钢。刀柄31为长方形,刀柄31长度约 3.5cm-5.5cm,宽度约3-5cm,刀柄31一边连接直线电机10,一边连接刀刃体32。刀刃体32长约1.5cm-2cm,宽度同刀柄31,刀刃边缘设置同儿童安全剪体,刃口角度为60°—90°。两片刀片的整体面积可设计为相同,面积约为15cm2-30cm2,长度约5cm-7cm,宽度约 3cm-5cm。当两个切割刀片3闭合重叠时,重叠部分长约0.5cm-1cm,宽度同刀刃体32的宽度。

当未使用时,两个切割刀片3处于闭合状态,即开口2为封闭状态。如图4、5所示,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感应区内有物品放入时,将信号以电信号形式传输给控制芯片12,控制芯片12接收到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处理转换,输出控制信号至直线电机10,启动直线电机 10带动其中一个切割刀片3水平移动从而使两个切割刀片3打开,此时可继续向下伸入物品。红外感应装置探测到有物品后,控制芯片在1s后传输控制信号到直线电机10,使直线电机10进行反转,切割刀片3水平移动复位,如图6所示,两个切割刀片3闭合,将物品剪断,同时将开口2封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7、8所示,红外感应装置包括红外线感应器4,采用热稀释电红外线感受器,感知灵敏面积范围为314cm2-707cm2,探测半径为10cm-15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区别在于:盒盖1内设有两个水平滑槽8,两个切割刀片3分别安装在其中一个水平滑槽8中,两个水平滑槽8分别连接有1个直线电机10。

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感应区内有物品放入时,将信号以电信号形式传输给控制芯片12,控制芯片12接收到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处理转换,输出控制信号至直线电机10,启动直线电机10带动两个切割刀片3向相反方向水平移动从而使两个切割刀片3打开,此时可继续向下伸入物品。红外感应装置探测到有物品后,控制芯片在1s后传输控制信号到直线电机10,使直线电机10进行反转,两个切割刀片3水平移动复位,将物品剪断,同时将开口2封闭。

通过在锐气盒入口处增加一可拆卸的自动剪切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将可拆卸的自动剪切器置于锐器盒开口处,在未使用时剪切器开口保持封闭,一旦有使用后头皮针或空针需要放入时,放入的针头等物质由可拆卸的自动剪切器最上端的红外线感应器感知,后启动控制版上的程序,控制版启动合闭的刀具,使锐器盒开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自行在1s后关闭,关闭时剪切下头皮针针头,同时将盖口封闭。

本实用新型可安全有效快速自动分离输液器上的头皮针,提高工作效率及和锐器盒的正确使用率,可使锐器盒保持密闭状态,防止危害医务人员及患者安全;盒盖可重复利用,可很大程度降低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