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状体核娩出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8108发布日期:2018-11-27 21:2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晶状体核娩出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状体核娩出镊。



背景技术: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推广和普及,晶状体核采用超声粉碎后吸除,但对于核硬度过高或者患者自身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低等不适宜行超声乳化手术的情况,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仍是首选的手术方式。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状体核的娩出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也是难点之一,手术过程中主要采用圈齿、各种劈核钩或者手术医生自制器械进行晶状体核的娩出,国外学者曾采用套环将晶状体核一劈为二,分两块将核取出,但对于硬度过高的核,此方法在眼内狭窄的空间操作风险较大,易损伤角膜内皮细胞或前后囊膜。目前临床常用的圈齿,手术过程中需伸入晶状体核的下方,将核块的中心部位托住,利用向上和向外的力量脱出核块,这种方式术中需向晶状体的上下方注入大量玻璃酸钠以尽量减少核块脱出的过程中与角膜内皮面和囊袋面的接触,但因前房空间狭窄,较硬的晶状体厚度大,术中不可避免的会损伤角膜内皮层,而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同时若前囊膜或后囊膜术中发生撕裂,人工晶状体将无法植入其生理位置甚至无法I期植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晶状体核娩出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晶状体核娩出镊,包括镊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镊柄上端连接有镊杆,所述镊杆上端连接有折弯杆,所述折弯杆上端连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顶端设置有垂直于夹持杆的齿尖;所述镊杆包括沿镊柄中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镊杆和第二镊杆,所述第一镊杆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折弯杆包括设置在第一镊杆上端的第一折弯杆和设置在第二镊杆上端的第二折弯杆,所述夹持杆包括设置在第一折弯杆上端的第一夹持杆和设置在第二镊杆上端的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底端设置有导向限位槽,所述第二夹持杆底端设置有与导向限位槽相配合的导向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限位块为底边设置在第二夹持杆内侧面的等腰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齿尖内侧面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个数为2个。

作为优选,所述镊杆外侧面设置有摩擦纹。

作为优选,所述镊柄底部设置圆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对传统手术镊端部进行加长改造,并在端部设置垂直齿尖,为了增加加长后夹持部的稳定性,在其底部增设导向限位部件,防止因过长导致的不稳定性,避免娩出过程对眼内其他组织的损伤,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镊柄底部设置圆形通孔,方便挂取存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晶状体核娩出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晶状体核娩出镊主视图;

以上各图中,1、镊柄;21、第一镊杆;22、第二镊杆;31、第一折弯杆;32、第二折弯杆;41、第一夹持杆;42、第二夹持杆;411、导向限位槽;422、导向限位块;5、齿尖;51、防滑纹;6、摩擦纹;7、限位块;8、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晶状体核娩出镊,包括镊柄,在镊柄上设置有镊杆,在镊杆上端连接有折弯杆,在折弯杆上端连接有夹持杆,在夹持杆顶端设置有垂直于夹持杆的齿尖;如图1和图2所示,在镊柄1上设置有沿镊柄1中轴线对称分布的的第一镊杆21和第二镊杆22,在第一镊杆21和第二镊杆22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折弯杆31和第二折弯杆32,在第一折弯杆31和第二折弯杆32的上端分别过渡连接有第一夹持杆41和第二夹持杆42,而在夹持杆的顶端端头部分设置有分别垂直于两根夹持杆的齿尖5,从图2中可以看到,第一镊杆21和第二镊杆22与镊柄1的中轴线呈一定角度设置,角度大小范围在5°~15°,根据不同患者自由选择;在镊杆上的折弯杆平行于镊柄1中轴线设置,而夹持杆如图1所示,与折弯杆呈45度角设计,并且在第一夹持杆41和第二夹持杆42的顶端均设置有一个垂直于夹持杆的齿尖5,其垂直方向图中所示为向下,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向上设置,这样的设计便于术中齿尖5向上的娩出镊伸入晶状体核的下方少许向上刺入核块,齿尖5向下的娩出颞伸入晶状体核的上方向下刺入核块,两把娩出镊同时向切口方向用力,可轻松的将晶状体核块娩出,配合使用能够保证术中无需伸入前房过多,上下方向同时用力,可保持晶状体核块处于其生理位置,避免娩出过程中对眼内其他组织的损伤。

特别的,因为在夹持部与镊杆之间增设了将镊杆角度调整回平行于镊柄1中轴线的折弯杆,所以杆体长度较长,而且夹持杆本身直径较细,为了保证手术时夹持的稳定性,在第一夹持杆41的底部,也就是与第一折弯杆31的圆弧过渡连接处上方设置有一个导向限位槽411,与其配合的则是设置在第二折弯杆42相同水平线位置上的的导向限位块422,导向限位块422为底边设置在第二夹持杆42内侧面的等腰三角形,与导向限位槽411配合,使得长、细的夹持部能够按照正常使用要求对准,不至于错位镊合,从而在手术中影响眼内组织,起到导向和限位双重作用。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更好,在两个齿尖5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垂直于夹持杆的横向防滑纹51,两个镊杆的外侧面同样设置有防止手滑的摩擦纹6;并且,在第一镊杆2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纵向排列的限位块7,防止两个镊杆过渡靠拢造成两个夹持部断裂,因为第一镊杆21和第二镊杆22底端连接在一起具有10~30°,但是夹持杆是平行设置的,所以是存在这样风险的,有了限位块7的存在,就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有,在镊柄1底部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8,方便整个装置的挂取和存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