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导入管抓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1301发布日期:2018-10-26 19:2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不仅可调节和计量宽度,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调节支撑力,且具有照明功能的经鼻导入管抓捕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临床上,将鼻胆管从患者的口腔植入后,需要将鼻胆管的尾端从患者的口腔内插入至患者的鼻腔内,之后再将鼻胆管的尾端从患者的鼻孔拉出固定,此时,医生需要先将一根经鼻导出管从患者的鼻腔插入至口腔内,再将经鼻导出管位于口腔内的头端与鼻胆管位于口腔内的尾端相对接,之后再将经鼻导出管从鼻腔内拉出,此时,鼻胆管也将被经鼻导出管一并从患者的鼻腔内被带出,此时即可完成鼻胆管的固定,但整个操作过程的问题在于,位于患者口腔内的经鼻导出管会蜷缩成一团,很难从口腔内拉出,患者又处于全麻状态,无法配合,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将鼻胆管的尾端对折成一个套环,再将套环伸入至患者的口腔内,将患者口腔内的经鼻导出管套入并拉出,因此,对折的鼻胆管很容易出现折痕,导致鼻胆管的内直径变窄导致引流不畅,同时,由于鼻胆管本身质地较为柔软,支撑力不够,一旦进入口腔后容易变形,很难维持套环形状,给经鼻导出管的抓捕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不仅可调节和计量宽度,同时调节支撑力,且具有照明功能的经鼻导入管抓捕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经鼻导入管抓捕器,包括主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握管内侧壁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壁,主握管外侧壁的中下段处设置有一圈握垫,主握管外侧前壁的中上段处设置有滑轨,滑轨前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A,所述的滑轨内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内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的左侧设置有螺纹栓A,螺纹栓A的后端设置在螺纹孔A内,所述的螺纹栓A的右侧,且位于滑动槽内设置有螺纹栓B,螺纹栓B的前端处,且位于滑动板的前侧设置有照明电筒,照明电筒外侧后壁的中点位置设置有螺纹孔B,所述的螺纹栓B的前端设置在螺纹孔B内,所述的照明电筒顶端处设置有LED灯头,照明电筒内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的照明电筒外侧前壁的中点位置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的照明电筒的底端处设置有螺纹帽,所述的滑动槽的上方,且位于滑动板的后壁上设置有刻度计,所述的滑动板的右端处设置有滑动管,滑动管底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卡壁,两个螺纹卡壁的外侧壁上共同设置有一个固定螺母,所述的主握管与滑动管内共同设置有一根外套管,外套管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短管,所述的固定短管与外套管相连且相通,所述的固定短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壁,固定短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壁,固定短管通过外螺纹壁设置在外套管内底端的螺纹壁上,所述的外套管内设置有支撑导丝,支撑导丝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头,所述的螺纹头通过内螺纹壁设置在固定短管内,所述的螺纹头的底端设置有转柄。

所述的固定螺母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齿。

所述的转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不仅可调节和计量宽度,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调节支撑力,且具有照明功能,便于经鼻导出管在口腔内的抓捕操作,无需将鼻胆管对折制成套环,避免了鼻胆管因出现折痕导致的引流不畅,给鼻胆管的植入和固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导丝与螺纹头和转柄的结构关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短管与内螺纹壁的结构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短管与外螺纹壁的结构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管与螺纹壁的结构关系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螺纹卡壁与固定螺母的结构关系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栓A与螺纹孔A的结构关系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栓B与螺纹孔B的结构关系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经鼻导入管抓捕器,包括主握管1,所述的主握管1内侧壁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壁12,主握管1外侧壁的中下段处设置有一圈握垫2,主握管1外侧前壁的中上段处设置有滑轨3,滑轨3前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A8,所述的滑轨3内设置有滑动板4,滑动板4内设置有滑动槽6,滑动槽6内的左侧设置有螺纹栓A7,螺纹栓A7的后端设置在螺纹孔A8内,所述的螺纹栓A7的右侧,且位于滑动槽6内设置有螺纹栓B25,螺纹栓B25的前端处,且位于滑动板4的前侧设置有照明电筒20,照明电筒20外侧后壁的中点位置设置有螺纹孔B26,所述的螺纹栓B25的前端设置在螺纹孔B26内,所述的照明电筒20顶端处设置有LED灯头21,照明电筒20内设置有电池仓22,电池仓22内设置有电池23,所述的照明电筒20外侧前壁的中点位置设置有电源开关27,所述的照明电筒20的底端处设置有螺纹帽24,所述的滑动槽6的上方,且位于滑动板4的后壁上设置有刻度计5,所述的滑动板4的右端处设置有滑动管9,滑动管9底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卡壁10,两个螺纹卡壁10的外侧壁上共同设置有一个固定螺母11,所述的主握管1与滑动管9内共同设置有一根外套管13,外套管1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短管14,所述的固定短管14与外套管13相连且相通,所述的固定短管1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壁15,固定短管1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壁16,固定短管14通过外螺纹壁15设置在外套管13内底端的螺纹壁12上,所述的外套管13内设置有支撑导丝17,支撑导丝17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头18,所述的螺纹头18通过内螺纹壁16设置在固定短管14内,所述的螺纹头18的底端设置有转柄19。

所述的固定螺母11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齿。

所述的转柄1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齿。

使用前,可根据需要选择硬度合适的支撑导丝,再将支撑导丝整体送入至外套管内,利用转柄将螺纹头拧入至固定短管内的内螺纹壁上,以此可将螺纹头固定在固定短管内,从而可实现将支撑导丝固定在外套管内,以防支撑导丝在外套管内滑动,外套管的质地柔软,可有效避免硬度较硬的支撑导丝与患者的口腔内壁直接接触,防止患者的口腔黏膜受损出血,之后再将外套管的头端从主握管的底端送入至主握管内,使外套管的头端再从主握管的顶端伸出,之后再将外套管的头端从滑动管的顶端送入至滑动管内,再使外套管的头端从滑动管的尾端经两个螺纹卡壁之间伸出,使外套管同时位于滑动管和主握管内,之后通过外螺纹壁将固定短管拧入螺纹壁内,使固定短管能够被固定在主握管内的尾端处,从而可实现将外套管固定在主握管内,再将固定螺母拧在两个螺纹卡壁上,使两个螺纹卡壁之间的间距缩小并夹紧外套管,使外套管在滑动管内被固定,根据患者口腔的大小及内部环境,可通过调整外套管的头端从滑动管尾端伸出的长度,来调节滑动管的顶端与主握管顶端之间外套管被弯折成套环的大小,滑动板可在滑轨内左右平移,以此可调节主握管与滑动管之间的距离,用于调节滑动管的顶端与主握管顶端之间外套管被弯折的角度,将螺纹栓A拧入螺纹孔A内后,螺纹栓A可将滑动板卡紧,使滑动板能够被固定,以免滑动板在滑轨内无故平移,刻度计用于计量主握管与滑动管之间的间距,将螺纹栓B拧入螺纹孔B内后,可将照明电筒固定在滑动板上,操作时,先将经鼻导出管的头端经患者的鼻腔送入至患者的口腔内后,再利用电源开关将LED灯头打开,电池仓内的电池可为LED灯头提供电能,操作人员可手握握垫,将滑动管的顶端与主握管的顶端之间,外套管被对折成套环的部分送入至患者的口腔内,此时,LED灯头发出的光线可射入患者口腔内部,便于口腔内经鼻导出管的抓捕工作,待外套管对折成套环的部分将口腔内的经鼻导出管套入后,再将外套管的套环部分连同经鼻导出管一并从口腔内拉出即可,当需要更换电池仓内的电池时,可将螺纹帽从照明电筒的底端处拧下,将电池仓内的电池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不仅可调节和计量宽度,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调节支撑力,且具有照明功能,便于经鼻导出管在口腔内的抓捕操作,无需将鼻胆管对折制成套环,避免了鼻胆管因出现折痕导致的引流不畅,给鼻胆管的植入和固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