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游离体摘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2883发布日期:2019-05-17 20:0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节游离体摘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关节游离体摘除器。



背景技术:

关节游离体又名关节鼠,其是指关节有退形病变或损伤时,从关节内的组织上脱落下来的组织碎片,最常见于膝关节;游离体可因关节活动而改变其在关节腔内的位置而得名关节鼠,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交锁等,如不及时取出会造成关节功能紊乱,并进一步加重软骨等其他组织结构的损害,因此需要将其从关节腔内摘除;目前临床上没有专门用于游离体摘除的工具,而只能使用普通血管钳或髓核钳夹取。但是关节游离体的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同时表面光滑,普通器械难以将其将其捕捉;另外,在充满生理盐水的关节腔内操作,游离体可能漂浮液体中,使用普通工具更难准确夹住。即使夹持成功,也容易因为用力过大而使游离体碎裂或滑脱。

公开号为CN2043641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5年6月3日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关节游离体取出器,包括取出器主体,固定钳柄,活动钳柄,吸流导管,导向环台,通孔,连接杆,钳头,吸液管,限位台,回位弹簧,橡胶软管,所述连接杆为细长中空圆柱形,所述钳头通过铰接杆铰接在连接杆内,所述钳头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前端分别设有第一磁铁、第二磁铁,所述钳头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后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拉线、第二拉线,所述第一拉线、第二拉线之间设有挡线板,所述第一拉线、第二拉线通过连接杆后端的拉线孔伸出并与拉线环固定,所述固定钳柄上设有腕带,所述腕带端部设有魔术贴。虽然该发明比普通工具合理,但也是利用钳夹原理来夹持游离体,而且钳臂张口范围有限,对于大的游离体可能无法夹紧,对于小的游离体同样存在困难,且设计较复杂,临床上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直径的关节游离体难以捕捉及夹持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游离体摘除器,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各种直径的游离体快速、准确的抓取,实现了关节游离体的快速摘除,且操作简单、能节省外科医生的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关节游离体摘除器,包括相互铰接的固定钳柄和活动钳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柄前端设置有下钳头,所述固定钳柄前端还铰接有与下钳头相适配的上钳头,所述上钳头还与活动钳柄铰接;所述上钳头与下钳头啮合后形成封闭的储物腔。

所述固定钳柄前端设置有中空的固定夹持臂,活动钳柄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滑动安装于固定夹持臂内;所述固定夹持臂和连杆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上钳头和下钳头为相互配合的半椭球形。

所述上钳头和下钳头上设置有漏孔,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内表面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上钳头和下钳头为相互配合的环形钢圈,所述上钳头和下钳头上套置有过滤网。

所述下钳头边缘设置有卡接上钳头的卡槽,卡槽内设置有防滑圈。

所述下钳头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夹持臂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固定钳柄和活动钳柄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上钳头和下钳头,所述上钳头与下钳头啮合后形成封闭的储物腔,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启闭将关节腔内的关节游离体篓取到上钳头与下钳头形成的储物腔内,与传统的摘除方式相比,其避免摘取工具与关节游离体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因用力过猛而导致的关节游离体滑落或破碎,大大提高了关节游离体的摘除成功率;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篓取的方式摘除关节游离体,因此可以一次性取出多个关节游离体,大大提高了摘除效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2、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夹持臂和连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实现上钳头和下钳头之间的自动开启,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3、本实用新型的上钳头和下钳头为相互配合的半椭球形,在保证能够顺利进入人体的条件下,提高上钳头和下钳头与人体接触面的平滑性,避免出现尖角对人体组织的伤害,提高对人体的保护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上钳头与下钳头上设置有漏孔和过滤网,将篓取的生理盐水与关节游离体分离,同时通过过滤网避免部分细小关节游离体通过漏孔重新回到关节腔内,提高摘除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钳头和下钳头为相互配合的环形钢圈,上钳头和下钳头上设置有过滤网,提高上钳头和下钳头的柔性,从而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医护质量。

6、本实用新型的下钳头边缘设置有卡槽,提高上钳头与下钳头之间的密闭性,避免关节游离体从上钳头与下钳头连接处的缝隙回流到关节腔内,提高摘除效果;卡槽内设置有防滑圈,保证上钳头与下钳头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上钳头和下钳头提前开启,导致关节游离体回流甚至损坏人体组织。

7、本实用新型的下钳头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夹持臂连接,方便根据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上、下钳头,扩大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固定钳柄,2、活动钳柄,3、下钳头,4、上钳头,5、储物腔,6、固定夹持臂,7、连杆,8、限位环,9、复位弹簧,10、漏孔,11、过滤网,12、卡槽,13、防滑圈,14、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关节游离体摘除器,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钳柄1,所述固定钳柄1上铰接有活动钳柄2,所述固定钳柄1前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夹持臂6,活动钳柄2前端铰接有连杆7;所述固定夹持臂6为中空结构,连杆7滑动安装于固定夹持臂6内,固定夹持臂6和连杆7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环8,限位环8之间抵靠有复位弹簧9;所述固定夹持臂6上还固定设置有下钳头3,铰接有上钳头4,所述上钳头4还与连杆7铰接;所述上钳头4与下钳头3为相互配合的半椭球形,且上钳头4与下钳头3啮合后形成封闭的储物腔5。

所述上钳头4和下钳头3上设置有漏孔10,漏孔10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菱形;所述上钳头4和下钳头3内表面还设置有过滤网11。

所述下钳头3边缘设置有卡接上钳头的卡槽12,卡槽12内设置有防滑圈13。

所述下钳头4通过连接螺栓14与固定夹持臂6相连。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例,其上钳头4和下钳头3为相互配合的环形钢圈,所述上钳头4和下钳头3上均套置有过滤网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下钳头篓取关节腔内的关节游离体,在通过上钳头将下钳头封闭,从而将关节游离体快速摘除,本实用新型以篓取的方式摘除关节游离体,与传统的摘除方式相比,关节游离体不与摘除工具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因用力过猛而导致的关节游离体滑落或破碎,大大提高了关节游离体的摘除成功率;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篓取的方式摘除关节游离体,因此可以一次性取出多个关节游离体,大大提高了摘除效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