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用康复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8042发布日期:2019-04-03 00:3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用康复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带,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用康复带,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心脏的保护应时时注意,除了控制饮食、控制情绪外,药物的保健很重要,除了吃药,体外的药物保健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中药保健康复带使用极为普遍,其通常的使用方式是在康复带上设置药物袋,药物袋内的中药成分在体温的作用下自然释放。

普通的现有的康复带只有一个环胸带,使用时环绕绑在人体的胸部,容易滑脱,现有的康复带大多不能调节大小,太松或太紧都会影响病人使用,药物更换不便,通常要拆开中药护理器后再放入药物,效率低下,药物不能够额外的加热,依靠体温很难去充分激发药物中的药物成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能够额外增温和防脱离自由松紧的康复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心内科用康复带,包括主体、胸带和药袋,所述主体上连接胸带,所述胸带上设置调节扣,所述胸带一端连接第一卡扣,所述胸带另一侧连接多向卡槽,所述主体顶端连接肩带,所述肩带一端与第二卡扣连接,所述主体上设置透气孔,所述主体上设置药袋,所述药袋上端与发热条连接,所述药袋中间设置弹性连接体,所述药袋底端设置通孔,所述主体上设置调节开关,所述主体上连接电源。

优选的,为了使康复带能够完全覆盖心脏区域,同时减少康复带的贴敷面积,减少使用者的不适感,所述主体设置为三角状,主体与心内科区域相匹配,主体的一侧凸起为倾斜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主体底端可与胸围贴合,对称的胸带可提供稳定的支撑,所述主体底端连接对称的胸带,两侧的胸带为水平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多向卡槽与多个卡槽卡接,形成稳定的贴合,避免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的偏移,影响治疗效果,所述胸带的一端连接多向卡槽,多向卡槽的一侧为水平设置一侧为垂直设置,多向卡槽与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相匹配。

优选的,为了使药袋内装的药物避免掉落,底部的通孔保证药物的药力快速的通过主体,进入体内,所述药袋为倾斜设置,药袋开口方向朝上,药袋的中间位置设置弹性连接体,药袋的底部设置均匀分布的通孔。

优选的,为了使发热条能够稳定的发热,电源为发热条提供稳定的电力,线路设置体内,避免线路的杂乱,所述发热条、调节开关和电源为电性连接,连接线路设置在主体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体设置为三角形,与心脏部位相贴合,同时在主体的底端设置平行的胸带,在倾斜的顶端设置肩带,胸带与肩带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让主体能够稳固的贴合心脏区域,避免了康复带的脱落,在胸带上设置有调节扣,可更据需求调节胸带的长度,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适,主体上设置均匀分布的透气孔,增加康复带的透气性。

2、本实用新型在主体上设置药袋,药袋为开口设置,便于药物的拿取更换,提高装置的便利性,在药物带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弹性连接体,让药物袋具有弹性,以适用不同厚度的药物包,同时提供加紧作用,避免药物包的脱落,在药物带的内部设置多个发热条,发热条可通过调节开关控制不同的发热条,进而控制不同的发热度,更据需求进行调节,增加药物药力的穿透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药袋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胸带;3、调节扣;4、第一卡扣;5、多向卡槽;6、肩带;7、第二卡扣;8、透气孔;9、药袋;10、发热条;11、弹性连接体;12、通孔;13、调节开关;14、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心内科用康复带,包括主体1、胸带2和药袋9,主体1上连接胸带2,胸带2为对称设置,胸带2围绕胸围进行固定,对装置进行横向的固定,胸带2上设置调节扣3,调节扣3可对胸带2进行长度的调节,便于调节长度,以适用不同胸围的患者,胸带2一端连接第一卡扣4,胸带2另一侧连接多向卡槽5,第一卡扣4与多向卡槽5卡接,便于装置的连接,主体1顶端连接肩带6,肩带6围绕肩部,对主体1进行垂直方向的固定,肩带6一端与第二卡扣7连接,第二卡扣7与多向卡槽5卡接,肩带6与胸带2形成一个三角固定方式,让主体1连接紧密,避免了主体1的偏移,主体1上设置透气孔8,增加主体的透气性,避免使用者紧贴主体1的皮肤不适,主体1上设置药袋9,药袋9为开口设置,便于药包的放置,药袋9上端与发热条10连接,发热条10给药包增温,增加药物药力的穿透力,药袋9中间设置弹性连接体11,弹性连接体11让药袋9增加了弹性,让药袋9的容纳体积可变,可用于不同大小的药包,药袋9底端设置通孔12,便于药力的穿透,主体1上设置调节开关13,可对多个发热条10进行控制,可控制不同的发热度,可更据需要调节,主体1上连接电源14,为发热条10提供稳定的发热能源。

实施例2

此外,参照图1和图2,基于上述实施例,主体1设置为三角状,主体1与心内科区域相匹配,主体1的一侧凸起为倾斜设置,使康复带能够完全覆盖心脏区域,同时减少康复带的贴敷面积,减少使用者的不适感,主体1底端连接对称的胸带2,两侧的胸带2为水平设置,使主体1底端可与胸围贴合,对称的胸带2可提供稳定的支撑,胸带2的一端连接多向卡槽5,多向卡槽5的一侧为水平设置一侧为垂直设置,多向卡槽5与第一卡扣4和第二卡扣7相匹配,使多向卡槽5与多个卡槽卡接,形成稳定的贴合,避免主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的偏移,影响治疗效果,药袋9为倾斜设置,药袋9开口方向朝上,药袋9的中间位置设置弹性连接体11,药袋9的底部设置均匀分布的通孔12,使药袋9内装的药物避免掉落,底部的通孔12保证药物的药力快速的通过主体1,进入体内,发热条10、调节开关13和电源14为电性连接,连接线路设置在主体1内部,使发热条10能够稳定的发热,电源14为发热条10提供稳定的电力,线路设置体内,避免线路的杂乱。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主体1上的药袋9放入药物,主体1底部连接的平行的胸带2围绕使用者胸部,通过第一卡扣4与多向卡槽5卡接,进行横向的固定,肩带6环绕肩部,通过第二卡扣7与多向卡槽5卡接,对主体1进行稳固连接,通过调节开关13对不同的发热条10启动,进而控制不同的发热度,激发药物中的药力,增加药力的穿透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