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T管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5674发布日期:2018-10-09 19:36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T管塞。



背景技术:

胆管手术通常需要在胆管内置管引流,术后数日,如果胆流通畅,无胆漏,但尚未达到拔管条件时,须闭管,并带管出院。待术后2-6周时回院复查,符合或达到拔管条件时拔除。患者带管时间长,导管也较长,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

目前临床常用的闭管方法有以下几种:(1)接引流袋并夹闭;(2)T管末端予纱块及橡皮筋捆扎;(3)用缝线捆扎反折的末端后予纱布包裹;(4)其他方法,例如有文献报道,将注射器针头帽塞入T管连接口,予纱块捆扎。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以下缺点:易脱管、易致感染、胆汁渗漏、易污染、患者不舒适及使用不方便。国内暂未见医用T管塞,国外有类似的管道塞,但仍存在体积大、较重、质硬、易磨损皮肤等缺点。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107999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医用T管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T管塞,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塞芯;所述手柄呈圆柱形,所述塞芯呈倒圆锥形;所述塞芯的较大直径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塞芯的较小直径的一端具有一段与T管大小相吻合的空腔。但是现有的医用T管塞还存在着不能针对不同直径的T管变换使用,不方便拔下和未设置标注T管的信息卡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医用T管塞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T管塞,以解决现有的医用T管塞不能针对不同直径的T管变换使用,不方便拔下和未设置标注T管的信息卡的问题。一种医用T管塞,包括塞头,T管夹结构,塞块结构,信息卡结构,拉环结构,塞盖结构,连接绳,挡板塞,密封条和夹片,所述的塞头螺纹连接在塞块结构的下表面;所述的T管夹结构胶接在连接绳的下端;所述的塞块结构螺纹连接在挡板塞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信息卡结构套接在连接绳的外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拉环结构螺纹连接在塞盖结构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塞盖结构胶接在挡板塞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绳一端胶接在T管夹结构的左侧中间位置,另一端系接在拉环结构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条分别胶接在塞块结构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夹片横向胶接在挡板塞的左端;所述的塞块结构包括下塞块,螺纹柱,螺纹孔,凹槽和上塞块,所述的下塞块通过螺纹柱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的螺纹柱分别胶接设置在下塞块和上塞块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上塞块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凹槽纵向开设在上塞块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T管夹结构包括T管夹,穿孔,卡头,固定板,凸起和固定凸起,所述的穿孔开设在固定凸起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卡头一体化设置在T管夹的左上端;所述的固定板一体化设置在T管夹的右上端;所述的凸起一体化设置在固定板的内侧;所述的固定凸起一体化设置在T管夹上部的下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信息卡结构包括信息卡,固定牌,母扣,连接贴,子扣和防护条,所述的信息卡插接在固定牌的正表面;所述的母扣卡接在连接贴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贴胶接在固定牌的上表面;所述的子扣镶嵌在固定牌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条分别纵向胶接在固定牌的正表面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拉环结构包括拉环,橡胶层,连接轴和连接杆,所述的橡胶层胶接在拉环的内表面;所述的连接杆通过连接轴连接在拉环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塞盖结构包括塞盖体,备用塞和连接槽,所述的备用塞胶接在塞盖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槽开设在塞盖体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卡头卡接在凸起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凹槽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的塞盖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竖向一字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的下塞块和上塞块分别采用呈倒圆锥形的硅胶塞块;所述的下塞块和上塞块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母扣和子扣卡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绳具体采用圆柱形PVC塑料绳。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的连接杆螺纹连接在连接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塞块和上塞块的设置,有利于根据不同孔径的T管进行更换配合使用,保证起到很好的堵塞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信息卡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记录病人的个人信息,保证在诊治过程中准确使用相应的药物或器材。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T管夹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对T管的固定,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条的设置,有利于保证T管塞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防止漏液现象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塞盖的外表面设置有竖向一字防滑纹路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摩擦力,方便对T管塞的插入和拔出。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拉环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对插入到T管内的T管塞进行拔出,而且可以起到挂环的作用,方便对T管进行悬挂放置。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塞块和上塞块分别采用呈倒圆锥形的硅胶塞块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很好的防脱管的效果。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备用塞的设置,有利于将T管的另一端进行插接堵塞,起到备用的作用。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夹片的设置,有利于在堵塞T管之前将T管夹进行固定,方便操作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塞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T管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塞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塞头;2、T管夹结构;21、T管夹;22、穿孔;23、卡头;24、固定板;25、凸起;26、固定凸起;3、塞块结构;31、下塞块;32、螺纹柱;33、螺纹孔;34、凹槽;35、上塞块;4、信息卡结构;41、信息卡;42、固定牌;43、母扣;44、连接贴;45、子扣;46、防护条;5、拉环结构;51、拉环;52、橡胶层;53、连接轴;54、连接杆;6、塞盖结构;61、塞盖体;62、备用塞;63、连接槽;7、连接绳;8、挡板塞;9、密封条;10、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T管塞,包括塞头1,T管夹结构2,塞块结构3,信息卡结构4,拉环结构5,塞盖结构6,连接绳7,挡板塞8,密封条9和夹片10,所述的塞头1螺纹连接在塞块结构3的下表面;所述的T管夹结构2胶接在连接绳7的下端;所述的塞块结构3螺纹连接在挡板塞8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信息卡结构4套接在连接绳7的外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拉环结构5螺纹连接在塞盖结构6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塞盖结构6胶接在挡板塞8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绳7一端胶接在T管夹结构2的左侧中间位置,另一端系接在拉环结构5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条9分别胶接在塞块结构3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夹片10横向胶接在挡板塞8的左端;所述的塞块结构3包括下塞块31,螺纹柱32,螺纹孔33,凹槽34和上塞块35,所述的下塞块31通过螺纹柱32连接在螺纹孔33内;所述的螺纹柱32分别胶接设置在下塞块31和上塞块35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孔33开设在上塞块35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凹槽34纵向开设在上塞块35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T管夹结构2包括T管夹21,穿孔22,卡头23,固定板24,凸起25和固定凸起26,所述的穿孔22开设在固定凸起26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卡头23一体化设置在T管夹21的左上端;所述的固定板24一体化设置在T管夹21的右上端;所述的凸起25一体化设置在固定板24的内侧;所述的固定凸起26一体化设置在T管夹21上部的下表面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信息卡结构4包括信息卡41,固定牌42,母扣43,连接贴44,子扣45和防护条46,所述的信息卡41插接在固定牌42的正表面;所述的母扣43卡接在连接贴44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贴44胶接在固定牌42的上表面;所述的子扣45镶嵌在固定牌42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条46分别纵向胶接在固定牌42的正表面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拉环结构5包括拉环51,橡胶层52,连接轴53和连接杆54,所述的橡胶层52胶接在拉环51的内表面;所述的连接杆54通过连接轴53连接在拉环51的下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塞盖结构6包括塞盖体61,备用塞62和连接槽63,所述的备用塞62胶接在塞盖体6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槽63开设在塞盖体61的内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卡头23卡接在凸起25的下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凹槽34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塞盖体61的外表面设置有竖向一字防滑纹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下塞块31和上塞块35分别采用呈倒圆锥形的硅胶塞块;所述的下塞块31和上塞块35相对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母扣43和子扣45卡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绳7具体采用圆柱形PVC塑料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杆54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的连接杆54螺纹连接在连接槽63内。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T管直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上塞块35和下塞块31螺纹连接配合设置,左手握住需要堵塞的T管,右手用力拧动塞盖体61,带动上塞块35和下塞块31一起向T管内部进入,当无法再进入T管内停止用力,将T管夹21套接在T管的外表面,并将卡头23卡接在凸起25的下表面,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可以在信息卡41上记录患者信息或者T管内药物的信息,并将连接贴44绕过连接绳7,将母扣43扣接在子扣45上起到固定作用,在需要将T管塞拔出时可以用力勾住拉环51向外用力拉出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