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7978发布日期:2019-02-01 19:5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学领域取用血管中的少量血液进行检验血液的检验方法有很多,用途也很广泛,所以毛细采血管的应用也就用量较大。

目前市场上的毛细采血管为玻璃制成,且结构单一,不易消毒,采血量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解决毛细采血管结构单一,采血量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包括细管部,

所述细管部内壁上设置有亲水涂层;

所述的细管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细管部外壁上设置有凸起或凹陷的所述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与所述细管部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刻度线为弧形或环形。

优选的,所述细管部为热塑性透明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细管部为医用PE、PP、PET、PVC或PU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容量为20uL、40uL、60uL。

优选的,所述细管部的顶端设置有使所述细管部外径逐渐缩小的弧面。

优选的,所述细管部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斜面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细管部内壁上设置有亲水涂层;细管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刻度线。亲水涂层使得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吸血效果更好,刻度线与细管部一体注塑成型使得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的取量更加精确,省去了玻璃采血管涂画刻度线的步骤,避免了涂画刻度线偏移造成的取量误差,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2)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容量为20uL、40uL、60uL,容量更加多样化。

(3)细管部的顶端设置有使所述细管部外径逐渐缩小的弧面,使得采血管更容易插进吸球,并与上端口的外壁接触更加密封。

(4)细管部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斜面凸起,环形斜面凸起的设置使得吸球与细管部紧密贴合,解决了吸球老化导致吸血效果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凸起刻度线的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管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凹陷刻度线的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有弧面的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带有斜面凸起的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细管部,11-弧面,12-斜面凸起,2-亲水涂层,31-凸出刻度线,32-凹陷刻度线,4-上端口,5-采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包括细管部1,细管部1内壁设置有亲水涂层2,细管部1外壁设置有刻度线3。

亲水涂层2的材质为商品,可以选择上海禄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ioniCoat肝素涂层;亲水涂层2的设置以能够均匀附着在细管部1内壁为目的,多种方法均可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涂覆或浸渍方式,本实施例采用浸渍的方法实现。

细管部1的材质为热塑性透明塑料材质,可以选用医用PE、PP、PET、PVC或PU,本实施例采用PVC。

如图1和图3所示,细管部1上设置有刻度线。如图1所示,刻度线为凸出刻度线31,凸出刻度线31与细管部1一体注塑成型,刻度线与细管部1一体注塑成型使得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的取量更加精确,省去了玻璃采血管涂画刻度线的步骤,避免了涂画刻度线偏移造成的取量误差,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容量为20uL。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包括细管部1,如图2,细管部1内壁设置有亲水涂层2,细管部1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亲水涂层2的材质为商品,可以选择上海禄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ioniCoat肝素涂层;细管部1的材质为热塑性透明塑料材质采用PP。

如图3所示,刻度线设置为凹陷的,凹陷刻度线32由细管部1外壁凹陷形成,凹陷刻度线32与细管部1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中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容量为40uL。

实施例3

如图4和图2所示,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包括细管部1,细管部1内壁设置有亲水涂层2,细管部1外壁设置有刻度线,亲水涂层2的材质为商品,可以选择上海禄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ioniCoat肝素涂层; 细管部1的材质为热塑性透明塑料材质采用PE;

如图4所示,如图3所示,刻度线设置为凹陷的,凹陷刻度线32由细管部1外壁凹陷形成,凹陷刻度线32与细管部1一体注塑成型。

如图4所示,细管部1的顶端设置有使细管部1外径逐渐缩小的弧面11,弧面11的设置使得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上端口4小于采血口5,当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自动采血量不足时,需要借助吸球吸上端口4,以达到需要的采血量,弧面11的设计使得采血管更容易插进吸球,并与上端口4的外壁接触更加密封。

本实施例中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容量为60uL。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端”、“上端”为当正常使用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时的方位。

实施例4

如图5和图2所示,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包括细管部1,细管部1内壁设置有亲水涂层2,细管部1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亲水涂层2的材质为商品,为选择上海禄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ioniCoat肝素涂层;细管部1的材质为热塑性透明塑料材质,本实施例选用PET。

如图5所示,细管部1上设置有凹陷刻度线32,凹陷刻度线32由细管部1外壁凹陷形成,凹陷刻度线32与细管部1一体注塑成型。细管部1的外壁上端设置有环形斜面凸起12,吸球通常为橡胶材质,容易老化,使得吸球与细管部1的接触较差,导致吸取血液的效果不好,环形斜面凸起12的设置使得吸球与细管部1紧密贴合,解决了吸球老化导致吸血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医用一次性末梢微量血液转移管容量为60uL。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