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面罩及鼻炎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237发布日期:2019-02-12 21:4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雾面罩及鼻炎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雾面罩及鼻炎治疗仪。



背景技术:

喷雾疗法是将中药的溶液或极细粉末经由汽化器、喷雾器或雾化器等形成药物蒸气、雾粒或气溶胶,供呼吸道吸入或局部喷洒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鼻喷雾疗法近年来在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应用甚广,医院多采用大头口腔喷雾口含嘴或传统氧气面罩进行鼻喷雾,但口腔喷雾口含嘴不符合鼻子的生理形态,使用起来较为不便。氧气面罩喷雾符合鼻子生理形态,降低了药液的浪费,但长期鼻喷雾还可能因吸入大量药物大分子颗粒而引起肺部疾病。

因此,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喷雾面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面罩及鼻炎治疗仪,其旨在改善现有的喷雾面罩存在吸入大量药物大分子颗粒而引起肺部疾病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喷雾面罩,喷雾面罩包括:

面罩本体;

过滤塞;过滤塞安装于面罩本体,过滤塞包括相互连接的颗粒层、过滤层;颗粒层由多层滤布连接而成,过滤层由多层滤布连接而成;颗粒层滤布的孔径大于过滤层滤布的孔径;颗粒层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所述颗粒层滤布围设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颗粒层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由颗粒层滤布围设而成;颗粒层凸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连接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容纳腔内交叉设置有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管远离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管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面罩本体还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内安装有单向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过滤塞与面罩本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面罩本体设置有柔性件,柔性件设置于面罩本体鼻翼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过滤塞的四周设置有包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鼻炎治疗仪,鼻炎治疗仪包括:

上述的喷雾面罩;

喷雾灌,喷雾灌的出口与喷雾面罩的过滤塞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面罩及鼻炎治疗仪的有益效果是:

药物经过过滤塞进行过滤之后才进入鼻腔内。过滤塞能够将药物中的颗粒物过滤。过滤塞包括相互连接的颗粒层、过滤层。由于颗粒层、过滤层滤布的孔径不相同。因此,大分子颗粒进入颗粒层,然后停留在颗粒层,小分子药物透过过滤层后进入鼻腔内。过滤塞分两层设置,使大分子药物进入过滤塞但是不进入鼻腔内,减轻刺激和呛鼻。避免大分子药物将进药管路堵住;同时药物分子不会将过滤塞封堵。此外,大分子颗粒停留在颗粒层内,后来的气流通过过滤层能将大分子颗粒内的部分药效带入至鼻腔内,使大分子的药物的药效得到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塞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喷雾面罩;110-面罩本体;111-柔性件;120-过滤塞; 121-颗粒层;122-过滤层;123-容纳腔;124-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面罩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雾面罩100,主要用于鼻喷雾疗法。

在本实施例中,喷雾面罩100包括面罩本体110、过滤塞120;过滤塞120安装于面罩本体110,过滤塞120包括相互连接的颗粒层 121、过滤层122(见图2);颗粒层121由多层滤布连接而成,过滤层122由多层滤布连接而成;颗粒层121滤布的孔径大于过滤层122 滤布的孔径。颗粒层121设置有容纳腔123;容纳腔123由颗粒层121 滤布围设而成。

在使用鼻喷雾疗法时,长期使用喷雾面罩100可能会吸入大量药物大分子颗粒而引起肺部疾病。在本实施例中,药物经过过滤塞120 进行过滤之后才进入鼻腔内。过滤塞120能够将药物中的颗粒物过滤。过滤塞120包括相互连接的颗粒层121、过滤层122。由于颗粒层121、过滤层122滤布的孔径不相同。因此,大分子颗粒进入颗粒层121,然后停留在颗粒层121,小分子药物透过过滤层122后进入鼻腔内。过滤塞120分两层设置,使大分子药物进入过滤塞120但是不进入鼻腔内,减轻刺激和呛鼻。避免大分子药物将进药管路堵住;同时药物分子不会将过滤塞120封堵。此外,大分子颗粒停留在颗粒层121内,后来的气流通过过滤层122能将大分子颗粒内的部分药效带入至鼻腔内,使大分子的药物的药效得到利用。容纳腔123的设置有利于大分子药物聚集,在清洗过滤塞120时,有利于将容纳腔123 内的大分子颗粒清除。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塞120与面罩本体110可拆卸连接;有利于更换过滤塞120,可以将过滤塞120取下进行清洗、杀菌等。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塞120通过缝制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塞120与面罩本体110可以通过粘结或者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过滤塞120与面罩本体110可以为固定连接,或者过滤塞120与面罩本体110一体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对过滤塞120与面罩本体110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塞120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塞12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与图3。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塞120为圆柱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过滤塞120也可以设置为椭圆形、棱柱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

承上所述,过滤塞120包括相互连接的颗粒层121、过滤层122;颗粒层121由多层滤布连接而成,过滤层122由多层滤布连接而成;颗粒层121滤布的孔径大于过滤层122滤布的孔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滤布的材质均为无纺布,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滤布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棉布泡沫棉等。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颗粒层121设置有容纳腔123;容纳腔123由颗粒层121滤布围设而成;颗粒层121凸设有与容纳腔 123连通的连接管124。

换言之,颗粒层121内设置有容纳腔123,颗粒层121与连接管 124连接,连接管124与容纳腔123连通。连接管124主要用于与储药容器(图中未示出)进行连接。储药容器内的药物通过连接管124 进入过滤塞120内。连接管124内的药物先进入容纳腔123内,在颗粒层121的滤布的作用下,大部分的大分子颗粒停留在容纳腔123 内。小分子药物通过过滤层122过滤后进入鼻腔。

容纳腔123的设置有利于大分子药物聚集,在清洗过滤塞120 时,有利于将容纳腔123内的大分子颗粒清除。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容纳腔123内交叉设置有滤网 (图中未示出)。交叉设置的滤网有利于分散大分子颗粒,避免大分子颗粒将连接管124堵塞。此外,滤网有利于大分子颗粒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连接管124向容纳腔123内流入药物时,有利于大分子颗粒的药效分子被携带至鼻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24远离容纳腔12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24上设置有内螺纹。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管124上可以设置外螺纹。储药容器通过管路与连接管124进行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管124 也可以与储药容器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管124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图中未示出)。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通过连接管124进入鼻腔内药物的流量。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调节阀中的流量通过手动进行控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流量调节阀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过滤塞120的四周设置有包边。进一步地,过滤塞120靠近鼻腔的一面设置有包边,包边的材料为软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包边的材料可以为泡沫棉。包边的设置可以减小过滤塞120的棱角对鼻翼的摩擦。增加喷雾面罩100的舒适度。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罩本体1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

在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10的材料为棉布。在其他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10的材料也可以为无纺布、碳纳米纤维等。本实用新型不对面罩本体110的形状以及材料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10设置有与过滤塞120匹配的通孔,过滤塞120与面罩本体110通过粘连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10也可以设置用于安装过滤塞120的安装槽。换言之,过滤塞120不直接与鼻腔接触。通过面罩本体110的内衬与过滤塞120接触。

在其他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10还设置有排气管(图中未示出),排气管主要用于排除呼出的气体。排气管内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使气体能够从面罩本体110的内部排除至面罩本体110的外部;且单向阀阻止气体从面罩本体110的外部进入面罩本体110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10设置有柔性件111,柔性件111设置于面罩本体110鼻翼两侧。柔性件111与面罩本体11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柔性件111为柔性的铝合金条。柔性件111一端设置于面罩本体110鼻翼的一侧,柔性件111的另一端设置于面罩本体110鼻翼的另一侧。柔性件111形状能够被任意捏合,使柔性件111 约束面罩本体110,从而减小束面罩本体110与鼻翼之间的空隙。避免进入面罩本体110的药物从束面罩本体110与鼻翼之间的空隙溢出,减少药物的浪费。此外,侧卧使用面罩本体110时,改变柔性件 111的形状,使面罩本体110与鼻翼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柔性件111也可以为其他易弯折的材料,例如铜片等。此外,柔性件111也可以不连接于面罩本体110的表面。例如,柔性件111也可以设置于面罩本体 110内,穿设于面罩本体110内部。

为了戴面罩本体110时,便于固定面罩本体110,在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10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面罩本体110的固定带,固定带相对的两端分别与面罩本体110的两侧连接。固定带为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为松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面罩100的主要优点在于:

药物经过过滤塞120进行过滤之后才进入鼻腔内。过滤塞120 能够将药物中的颗粒物过滤。过滤塞120包括相互连接的颗粒层121、过滤层122。由于颗粒层121、过滤层122滤布的孔径不相同。因此,大分子颗粒进入颗粒层121,然后停留在颗粒层121,小分子药物透过过滤层122后进入鼻腔内。过滤塞120分两层设置,使大分子药物进入过滤塞120但是不进入鼻腔内,减轻刺激和呛鼻。避免大分子药物将进药管路堵住;同时药物分子不会将过滤塞120封堵。此外,大分子颗粒停留在颗粒层121内,后来的气流通过过滤层122能将大分子颗粒内的部分药效带入至鼻腔内,使大分子的药物的药效得到利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一种鼻炎治疗仪,鼻炎治疗仪包括上述的喷雾面罩100、喷雾灌;喷雾灌的出口与喷雾面罩100的过滤塞120 连接。

具体地,喷雾灌与喷雾面罩100的连接管124通过螺纹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喷雾灌与喷雾面罩10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连接;或者,喷雾灌与喷雾面罩100通过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