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创口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4831发布日期:2019-06-05 23:2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创口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创口冲洗器。



背景技术:

在创伤外科以及骨科手术中,对创伤伤口进行处理是保证伤口痊愈的重要步骤。而对创伤伤口的处理就是对伤口进行止血、清创、清除异物和坏死软组织,以减少感染。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是各类枪式手持冲洗器对创口进行高压冲洗,但现有冲洗器的内部结构复杂,造成进液和出液装置所占体积大,进而导致医护人员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冲洗器容易出现疲惫状态,影响清洗效果,不利于患者的痊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创口冲洗器存在的内部结构复杂、体积大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创口冲洗器,包括壳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驱动装置、柱塞泵和冲洗喷管,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和柱塞泵位于壳体内,所述柱塞泵的侧壁通过进液弯头连通着进液管,冲洗喷管连接着排液管,进液管和排液管均位于壳体内,所述柱塞泵由柱塞和中空的泵筒组成,泵筒由筒体一和筒体二两部分连通组成,柱塞插入筒体一内并由驱动装置带动在筒体一内作抽吸和压缩运动,筒体二与筒体一连通的一端为同心双层筒结构,另外一端与冲洗喷管连接。

所述同心双层筒的内外管夹层通过进液弯头连通着进液管,内外管夹层与柱塞、筒体一之间形成储液腔,同心双层筒与筒体一连通处设有单向阀,柱塞抽吸,储液腔内形成负压,单向阀关闭,液体由进液管进入储液腔;柱塞压缩,推动储液腔内液体通过单向阀进入冲洗喷管。

所述单向阀的阀体开关端伸入同心双层筒的内管,且阀体开关端是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扁平状结构。

所述驱动装置由一级锥齿轮、二级齿轮、三级齿轮依次啮合组成,一级锥齿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三级齿轮由齿轮圆盘和固定在齿轮圆盘上的圆柱块组成,圆柱块与齿轮圆盘不同轴,柱塞一端的柱塞环套在圆柱块上,柱塞环在三级齿轮的带动下作左右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冲洗喷管为可更换的同心圆管结构,同心圆管的内管与进液管连接,同心圆管的内外管之间的夹层连接着排液管,排液管连接负压源,进液管和排液管均设于壳体内。

所述壳体呈枪形,厚度为31mm,枪形的手柄处设有滑动式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一次性创口冲洗器,柱塞泵体采用同心圆管设计,结构紧凑巧妙、体积小,厚度仅为31mm,方便医护人员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手持,即使是长时间的手术也可轻松完成,同时清洗效果也高于普通的冲洗器,便于应用和推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次性创口冲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柱塞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电机;3、一级锥齿轮;4、二级齿轮;5、开关;6、三级齿轮;7、冲洗喷管;8、排液管;9、柱塞泵;10、进液管;11、进液弯头;12、负压管嘴;13、喷嘴卡扣;

9.1、柱塞环;9.2、柱塞;9.3、储液腔;9.4、泵筒;9.5、单向阀;9.6、筒体一;9.7、筒体二;9.8、同心双层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次性创口冲洗器,包括壳体1,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2、驱动装置、柱塞泵9和冲洗喷管7,所述电机2、驱动装置和柱塞泵9位于壳体1内,所述柱塞泵9的侧壁通过进液弯头11连通着进液管10,冲洗喷管7连接着排液管8,进液管10和排液管8均位于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9由柱塞9.2和中空的泵筒9.4组成,泵筒9.4由筒体一9.6和筒体二9.7两部分连通组成,柱塞9.2插入筒体一9.6内并由驱动装置带动在筒体一9.6内作抽吸和压缩运动,筒体二9.7与筒体一9.6连通的一端为同心双层筒9.8结构,另外一端与冲洗喷管7连接。

一次性创口冲洗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清洗液由进液管10、进液弯头11进入同心双层筒9.8的内外管夹层,储存在储液腔9.3内,柱塞9.2抽吸,储液腔9.3内形成负压单向阀9.5关闭,液体由进液管10进入储液腔9.3,柱塞9.2压缩,推动储液腔9.3内液体通过单向阀9.5进入冲洗喷管7,由冲洗喷管7高压喷射在创口处进行冲洗。冲洗喷管7可以根据具体清创要求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一次性创口冲洗器,柱塞泵体采用同心圆管设计,结构紧凑巧妙、体积小,厚度仅为31mm,方便医护人员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手持,即使是长时间的手术也可轻松完成,同时清洗效果也高于普通的冲洗器,便于应用和推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同心双层筒9.8的内外管夹层通过进液弯头11连通着进液管10,内外管夹层与柱塞9.2、筒体一9.6之间形成储液腔9.3,同心双层筒9.8与筒体一9.6连通处设有单向阀9.5,柱塞9.2压缩推动储液腔9.3内液体通过单向阀9.5进入冲洗喷管7,柱塞9.2抽吸,储液腔9.3内形成负压,单向阀9.5关闭,液体由进液管10进入储液腔9.3。

所述单向阀9.5的阀体开关端伸入同心双层筒9.8的内管,且阀体开关端是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扁平状结构。优选的,如图2所示,单向阀9.5为截面呈├形、沿中心轴线开设通孔的结构,├形竖直部分的直径大于同心双层筒9.8夹层外径,水平部分沿同心双层筒9.8内管轴线放置,呈扁平的鸭嘴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单向阀9.5的阀体开关端必须是由弹性材质制成,柱塞9.2抽吸,储液腔9.3内形成负压,单向阀9.5关闭,液体由进液管10进入储液腔9.3,柱塞9.2压缩,推动储液腔9.3内的液体冲击单向阀9.5,单向阀9.5鸭嘴部分打开,液体由筒体二9.7进入冲洗喷管7。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由一级锥齿轮3、二级齿轮4、三级齿轮6依次啮合组成,一级锥齿轮3安装在电机2输出轴上,三级齿轮6由齿轮圆盘和固定在齿轮圆盘上的圆柱块组成,圆柱块与齿轮圆盘不同轴,柱塞9.2一端的柱塞环9.1套在圆柱块上,柱塞环9.1在三级齿轮6的带动下作左右直线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采用的是三级动力传动,传动省力,不需要大功率的原动力。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冲洗喷管7为可更换的同心圆管结构,同心圆管的内管与进液管10连接,同心圆管的内外管之间的夹层连接着排液管8,排液管8连接负压源,进液管10和排液管8均设于壳体1内。冲洗喷管7通过喷嘴卡扣13、负压管嘴12与排液管8连接,冲洗喷管7前端的吸盘在负压作用下,将创口处冲洗后的污物经吸盘、同心圆管内外夹层和排液管8排出。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壳体1呈枪形,厚度为31mm,枪形的手柄处设有滑动式开关5。相较于现有的冲洗器的厚度,31mm的厚度,是申请人在经过多次实验,对壳体内的结构做多次改进,设计出了现在的同心双管结构,进而得出的最优厚度,经试验,该厚度方便医护人员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手持;滑动式开关5在手术过程中更为方便,只需上下互动即可打开或者关闭创口冲洗器,相比现有的手持弹簧握力式开关,更加省力。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