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7844发布日期:2018-11-27 21:2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硬膜外麻醉或腰部麻醉时,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保持侧卧姿势,再取正中入路穿刺,即从脊柱椎间隙正中位经过皮肤、下皮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最后通过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然后医护人员方可进行麻醉。

现有技术中,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无穿刺受力功能,医护人员直接按压连接管进行穿刺工作,因管道壁狭窄,受力面积小,穿刺压力大,穿刺效果差,同时缺少穿刺深度定位功能,依靠目测无法准确判断穿刺深度,利用仪器观察也很难把握,不可控性高,所以需要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穿刺,便捷定位,可控性强,稳定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包括穿刺单元、深度定位单元以及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导管、穿刺针以及连接管,所述穿刺针安装在导管左侧,且穿刺针右端穿过导管与连接管相连接,所述连接管安装在导管内表面,所述穿刺单元安装在导管环形侧面,所述穿刺单元包括圆环、推杆、按板以及回位弹簧,所述圆环通过螺栓固定在导管环形侧面,所述推杆装配在圆环右端面,且推杆左端穿过圆环,并延伸至圆环左侧,所述按板安装在推杆右端,且按板设置在连接管右侧,所述回位弹簧右端设置在圆环左端面,且回位弹簧安装在推杆环形侧面,所述深度定位单元装配在导管环形侧面,所述深度定位单元包括限位板、圆孔、弧形槽、摩擦片以及堵块,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导管环形侧面,所述圆孔开设在限位板右端面,且圆孔内表面安装导管,所述弧形槽开设在限位板环形侧面,所述摩擦片以及堵块均装配在弧形槽内,所述堵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摩擦片外端,且堵块外端延伸至限位板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右端面加工通孔,且通孔内装配推杆。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按板以及回位弹簧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推杆对称安装在圆环右端面,两组所述按板分别固定在两组推杆右端,且两组按板右端面均加工防滑纹,两组所述回位弹簧分别装配在两组推杆环形侧面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左端安装有截止块,且截止块右端面固定回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内表面呈环形等距加工有两组以上球槽,且两组以上球槽内均装配滚珠,所述连接管通过滚珠与导管相连接,所述连接管右端安装注射器。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槽、摩擦片以及堵块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弧形槽对称开设在圆孔前后两端,两组所述摩擦片分别安装在两组弧形槽内,两组所述堵块分别装配在两组弧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圆环、推杆、按板以及回位弹簧,该设计实现了穿刺受力的功能,方便进行麻醉前的穿刺工作,节约人力,同时穿刺方向稳定,提高了穿刺效果,进而提高了麻醉质量,避免了传统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中,因缺少穿刺受力功能,导致麻醉前的穿刺作业中,需要医护人员按压连接管壁,因连接管壁受力面积小,容易造成穿刺方向偏差大,导致麻醉效果差的情况。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限位板、圆孔、弧形槽、摩擦片以及堵块,该设计实现了穿刺深度定位的功能,便于控制穿刺深度,进而提高麻醉剂注射的准确性,解决了传统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中,因缺少穿刺深度定位功能,利用窥镜以及显示屏判断穿刺深度时,可控性低,容易因医护人员力度不均,造成穿刺深度出现偏差,为手术带来不便的问题。

因添加了通孔,该设计便于推杆的安装,因添加了防滑纹,该设计便于推动按板,因添加了截止块,该设计便于安装回位弹簧,因添加了球槽以及滚珠,该设计降低了连接管与导管之间的摩擦,节约人力,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穿刺,便捷定位,可控性强,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中穿刺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中深度定位单元的示意图;

图中:1-穿刺单元、2-深度定位单元、3-导管、4-穿刺针、5-连接管、11-圆环、12-推杆、13-按板、14-回位弹簧、21-限位板、22-圆孔、23-弧形槽、24-摩擦片、25-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带有方向定位功能的导管,包括穿刺单元1、深度定位单元2以及主体组件,主体组件包括导管3、穿刺针4以及连接管5,穿刺针4安装在导管3左侧,且穿刺针4右端穿过导管3与连接管5相连接,连接管5安装在导管3内表面。

穿刺单元1安装在导管3环形侧面,穿刺单元1包括圆环11、推杆12、按板13以及回位弹簧14,圆环11通过螺栓固定在导管3环形侧面,推杆12装配在圆环11右端面,且推杆12左端穿过圆环11,并延伸至圆环11左侧,按板13安装在推杆12右端,且按板13设置在连接管5右侧,回位弹簧14右端设置在圆环11左端面,且回位弹簧14安装在推杆12环形侧面,该设计实现了穿刺受力的功能,方便进行麻醉前的穿刺工作,节约人力,同时穿刺方向稳定,提高了穿刺效果。

深度定位单元2装配在导管3环形侧面,深度定位单元2包括限位板21、圆孔22、弧形槽23、摩擦片24以及堵块25,限位板21设置在导管3环形侧面,圆孔22开设在限位板21右端面,且圆孔22内表面安装导管3,弧形槽23开设在限位板21环形侧面,摩擦片24以及堵块25均装配在弧形槽23内,堵块25通过螺钉固定在摩擦片24外端,且堵块25外端延伸至限位板21外侧,该设计实现了穿刺深度定位的功能,便于控制穿刺深度,进而提高麻醉剂注射的准确性。

圆环11右端面加工通孔,且通孔内装配推杆12,推杆12、按板13以及回位弹簧14均设有两组,两组推杆12对称安装在圆环11右端面,两组按板13分别固定在两组推杆12右端,且两组按板13右端面均加工防滑纹,两组回位弹簧14分别装配在两组推杆12环形侧面左侧,推杆12左端安装有截止块,且截止块右端面固定回位弹簧14,导管3内表面呈环形等距加工有两组以上球槽,且两组以上球槽内均装配滚珠,连接管5通过滚珠与导管3相连接,连接管5右端安装注射器,弧形槽23、摩擦片24以及堵块25均设有两组,两组弧形槽23对称开设在圆孔22前后两端,两组摩擦片24分别安装在两组弧形槽23内,两组堵块25分别装配在两组弧形槽23内。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医护人员首先将导管3安装在限位板21上的圆孔22内,然后医护人员沿着导管3环形侧面向左移动限位板21,当限位板21向左运动到合适位置时,医护人员停止移动限位板21,并同时向内按压两组堵块25,两组堵块25向内运动带动两组摩擦片24同时沿着两组弧形槽23向内运动,当两组摩擦片24均与圆孔22内的导管3相接触,并将导管3固定在两组摩擦片24之间时,医护人员停止按压堵块25,实现限位板21装配在导管3环形侧面,该设计实现了穿刺深度定位的功能,便于控制穿刺深度,进而提高麻醉剂注射的准确性。

医护人员将导管3安置在穿刺部位,然后医护人员利用拇指向左按压按板13,同时利用其它四指握住圆环11,按板13向左运动带动截止块向左运动,截止块向左运动迫使回位弹簧14拉伸,当按板13向左运动到与连接管5相接触时,按板13继续向左运动带动连接管5向左运动,连接管5向左运动实现滚珠在球槽内滚动,进而降低连接管5运动时的摩擦力,连接管5向左运动带动穿刺针4向左运动,进而实现穿刺针4刺入患者皮肤内,当截止块向左运动到与限位板21相接触时,医护人员停止推动按板13,并释放拇指,推杆12以及按板13在回位弹簧14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达到穿刺的目的,该设计实现了穿刺受力的功能,方便进行麻醉前的穿刺工作,节约人力,同时穿刺方向稳定,提高了穿刺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