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针防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6853发布日期:2020-10-17 00:5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针防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针防烫器。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温针炙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可,但是有时受炙的人需平卧或俯卧在床上,炙灰很容易撒落在床单或上撒落在地上,这都给后续清理工作带来麻烦。本实用新型可防止艾灰随处撒落方便收集,改善了环境,且医护人员通过透明本体查看,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温针防烫器,包括透明本体、支撑杆、防烫装置,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防烫装置连接。所述透明本体上设有多个通风孔和多个固定所述防烫装置的圆形插孔。包括高度调节装,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防烫装置包括折叠伸缩臂和接灰铲。所述折叠伸缩臂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折叠伸缩臂的螺纹端与所述的圆形插孔连接,并通过塑胶旋钮固定,所述折叠伸缩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灰铲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底座,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方便接到温灸时产生的灸灰,既能有效避免炙灰对人体烫伤,减少清理灸灰的工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医护人员也不用时时查看患者。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且容易固定,方便移动,使人能够轻松进行施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器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器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器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温针防烫器,包括透明本体1、支撑杆2和防烫装置4,所述透明本体1与所述支撑杆2连接,所述透明本体1与所述防烫装置4连接。所述透明本体1上设有多个通风孔7和多个固定所述防烫装置4的圆形插孔8。

进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一种温针防烫器包括高度调节装置9,所述高度调节装置9安装于所述支撑杆2上,所述透明本体1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9固定连接。所述防烫装置4包括折叠伸缩臂5和接灰铲6。所述折叠伸缩臂5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折叠伸缩臂5的螺纹端与所述的圆形插孔8连接,并通过塑胶旋钮固定,所述折叠伸缩臂5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灰铲6可拆卸连接。

更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一种温针防烫器还包括底座3,所述透明本体1与所述底座3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将温针防烫器移至炙针附近并调节伸缩臂到合适位置就可实现收集炙灰的目的,可根据需要多个温针防烫装置同时使用,这样即防止艾灰掉落在地上污染环境又方便收集,且医护人员通过透明本体查看,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且容易固定,方便移动,使人能够轻松进行施灸。



技术特征:

1.一种温针防烫器,包括透明本体、支撑杆、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防烫装置连接;通过所述透明本体可以查看艾灰掉落情况并及时清理掉落的艾灰;

所述透明本体上设有多个通风孔和多个固定所述防烫装置的圆形插孔;

所述防烫装置包括折叠伸缩臂和接灰铲;

所述折叠伸缩臂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折叠伸缩臂的螺纹端与所述的圆形插孔连接,并通过塑胶旋钮固定,所述折叠伸缩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灰铲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防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防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温针防烫器,包括透明本体、支撑杆、防烫装置,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防烫装置连接。所述透明本体上设有多个通风孔和多个固定所述防烫装置的圆形插孔。包括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防烫装置包括折叠伸缩臂和接灰铲。所述折叠伸缩臂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折叠伸缩臂的螺纹端与所述的圆形插孔连接,并通过塑胶旋钮固定,所述折叠伸缩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灰铲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底座,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且容易固定,方便移动,使人能够轻松进行施灸。

技术研发人员:吴苏雅;林远方;于会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12.19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