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鼻饲包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217发布日期:2018-12-18 21:1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鼻饲包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鼻饲包托盘。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如昏迷、口腔疾患、早产儿、病情危重的婴弱儿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治疗过程中往往采用鼻饲法进行营养灌输。

现有的鼻饲法在临床执行时,所需物品是相互独立的,需要护理人员逐一准备,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且难免造成物品准备不全,影响操作;同时,放在病人颌下的治疗盘稳定性欠佳,容易使治疗盘滑落,影响护理操作。现有部分一次性鼻饲包,采用塑料袋包装,运输途中容易引起塑料包内各类器具的散落,且塑料包内较为尖锐的硬质器具极易戳穿塑料包而导致污染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鼻饲包托盘,能够配合纸质或塑料材质的封盖,实现对鼻饲法操作所需器具的收纳,避免所用器具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而导致污染,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节省鼻饲法操作器具准备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鼻饲包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托盘本体上设置有凹陷的第一容置腔、液体推注器容置腔、治疗碗容置腔和胃管容置腔;胃管容置腔呈连通的环形,且第一容置腔、液体推注器容置腔和治疗碗容置腔均位于环形的胃管容置腔的内侧,在环形的胃管容置腔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容置腔、液体推注器容置腔和治疗碗容置腔的外部还设置有上表面高度与托盘本体的高度相同的若干个连接部。

所述的托盘本体采用医用塑料制成。

所述的托盘本体上设置有撕取端凸台。

撕取端凸台的上表面高度大于托盘本体的高度。

所述的胃管容置腔还连接有矩形的胃管接头容置腔,胃管接头容置腔的两侧设置有凸台定位部。

所述的胃管容置腔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胃管限位块组,胃管限位块组包括两侧对称设置两个胃管限位块。

所述的液体推注器容置腔包括推注器针头容置腔、推注器针管容置腔和推注器推杆容置腔,推注器针管容置腔内设置有两侧对称的两个推注器针管限位块。

所述的第一容置腔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压条连接器插孔,第一容置腔通过两侧设置的压条连接器插孔连接有压条连接器;压条连接器包括矩形的压条本体和与压条本体两侧连接的连接片,两个连接片的末端设置有与压条连接器插孔相匹配的插头;压条本体上开设有棉签插孔、镊子插孔和压舌板插孔。

所述的连接部的上端面形状为条形和/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鼻饲法在临床执行所需的多种器具统一放置托盘本体内,且通过多处特殊设计的托盘本体结构保证各个器具在托盘本体上对应的容置腔内稳定牢固的存放,防止较为尖锐的硬质器具戳穿纸质或塑料材质的上封盖从而导致污染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所用器具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而导致污染,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节省鼻饲法操作器具准备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鼻饲包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托盘本体1上设置有凹陷的第一容置腔2、液体推注器容置腔3、治疗碗容置腔4和胃管容置腔5;第一容置腔2、液体推注器容置腔3、治疗碗容置腔4和胃管容置腔5分别与所放置的器具形状相匹配。托盘本体1可以与纸质或塑料材质的上封盖采用粘合方式进行固定封盖,以实现对鼻饲法在临床执行所需的多种器具的密封存放。粘合方式可采用如热压粘合等现有粘合技术。

第一容置腔2内用于放置棉签、镊子、压舌板、纱布、医用石蜡棉球、无纺布围单、医用橡胶手套和胃管胶布。

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2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压条连接器插孔6,第一容置腔2通过两侧设置的压条连接器插孔6连接有压条连接器;压条连接器用于对棉签、镊子、压舌板、纱布、医用石蜡棉球、无纺布围单、医用橡胶手套和胃管胶布等进行按压定位,防止上述器具在运输过程中散落或戳穿上封盖,导致污染。压条连接器包括矩形的压条本体7和与压条本体7两侧连接的连接片8,两个连接片8的末端设置有与压条连接器插孔6相匹配的插头9。使用时,将两个连接片8末端设置的插头9分别插入对应的压条连接器插孔6内即可。压条本体7上开设有棉签插孔10、镊子插孔11和压舌板插孔12,棉签、镊子和压舌板分别插设在棉签插孔10、镊子插孔11和压舌板插孔12内,即可实现对易戳穿损坏上封盖的棉签、镊子和压舌板的定位,同时也能够对纱布、医用石蜡棉球、无纺布围单、医用橡胶手套和胃管胶布进行按压定位,使上述器具稳定地存放在第一容置腔2内。

液体推注器容置腔3用于放置有液体推注器,液体推注器容置腔3包括推注器针头容置腔13、推注器针管容置腔14和推注器推杆容置腔15,推注器针管容置腔14内设置有两侧对称的两个推注器针管限位块16,以实现对液体推注器的良好定位。

治疗碗容置腔4用于放置治疗碗。

胃管容置腔5呈连通的环形,且第一容置腔2、液体推注器容置腔3和治疗碗容置腔4均位于环形的胃管容置腔5的内侧,胃管容置腔5用于放置胃管。本实施例中,胃管容置腔5的两侧还间隔设置有胃管限位块组17,胃管限位块组17包括两侧对称设置两个胃管限位块,多组胃管限位块组17能够有效地防止胃管从胃管容置腔5内滑脱。胃管容置腔5还连接有矩形的胃管接头容置腔18,胃管接头容置腔18的两侧设置有凸台定位部19,胃管的胃管接头卡设在胃管接头容置腔18的两个凸台定位部19之间,对胃管的胃管接头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在环形的胃管容置腔5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容置腔2、液体推注器容置腔3和治疗碗容置腔4的外部还设置有上表面高度与托盘本体1高度相同的若干个连接部21,若干个连接部21用于加强托盘本体1与上封盖的有效粘合面积,避免由于设置第一容置腔2、液体推注器容置腔3、治疗碗容置腔4和胃管容置腔5这几个大面积的凹陷部,而导致托盘本体1与上封盖的粘接不牢,造成托盘本体1与上封盖分离而引起污染现象的发生。连接部21的设置还可以有效避免外部压力按压导致上封盖破裂的现象发生。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的上端面形状为条形和/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中,托盘本体1采用医用塑料制成,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K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等。托盘本体1的一个角(可为托盘本体1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上设置有撕取端凸台20,撕取端凸台20的上表面高度大于托盘本体1的高度,以便于医护人员将托盘本体1与上封盖揭开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