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8609发布日期:2019-07-06 11:5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脱落的吸氧管。



背景技术:

对于呼吸衰竭的病人,吸氧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救治手段。吸氧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现有吸氧管大多采用双孔出氧的方式。临床上其使用方法是将吸出氧孔塞入鼻腔内,并使用胶带将导管固定在人体面部,避免因人体摆动从而带动导管将出氧孔带出鼻腔。胶带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使用胶带容易发生过敏等现象,且留在面部的胶渍难于清除。当胶带脱落后,需由医护人员重新固定新的胶带,使用不方便。

鉴于此,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脱落的吸氧管,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脱落的吸氧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氧管,包括输氧管、与所述输氧管可拆卸连接的吸氧管本体、设于所述吸氧管本体且与输氧管连通的间隔设置的两个鼻塞,所述吸氧管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均包括挂耳式固定扣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第一伸缩套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氧管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挂耳式固定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所述吸氧管本体通过铆钉固定,且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可绕所述铆钉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挂耳式固定扣包括固定扣本体及包裹于所述固定扣本体外的泡棉层,所述第二连接管插设于所述固定扣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吸氧管本体包括第一吸氧管、第二吸氧管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氧管和第二吸氧管的第二伸缩套管,两个所述鼻塞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吸氧管和第二吸氧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套管和第二伸缩套管均为波纹管式伸缩管。

进一步地,沿鼻塞插入鼻腔方向,其截面积逐渐扩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氧管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氧管,设置有与吸氧管本体连接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分别通过挂耳式固定扣固定于患者耳部,其中连接挂耳式固定扣与吸氧管本体的连接管分为两段,并通过第一伸缩套管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面部特征调整第一伸缩套管,使挂耳式固定扣挂设于患者耳部,从而为吸氧管本体提供向上的拉力,防止鼻塞从鼻腔滑落。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氧管,吸氧管本体包括第一吸氧管、第二吸氧管及连接第一吸氧管和第二吸氧管的第二伸缩套管,使用时根据人体特征,微调整第二伸缩套管,使设于第一吸氧管和第二吸氧管的两个鼻塞插入鼻腔后位于鼻腔内的合理位置,不仅可防止鼻塞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摆动至脱落现象,还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优选的,当鼻塞设计为自其插入鼻腔方向截面积逐渐扩大结构,可进一步防止鼻塞从鼻腔内脱落。

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氧管,挂耳式固定扣包括固定扣本体及包裹与固定扣本体外的泡棉层,使用时泡棉层直接与人体耳部接触,增加其佩戴舒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请阅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吸氧管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吸氧管100,包括输氧管11、吸氧管本体12、鼻塞13、第一固定装置14和第二固定装置15,其中,吸氧管本体12与输氧管11可拆卸连接,鼻塞13数量为两个,设于吸氧管本体12上,第一固定装置14和第二固定装置15分别固定于吸氧管本体12,用于佩戴于人体两侧的耳部。

本实施方式中,输氧管11呈Y型,其包括主管111和与主管111连接的两个支管112,两个支管112分别与吸氧管本体12的两端连接,实现双孔进氧方式。

吸氧管本体12包括第一吸氧管121、第二吸氧管122、第二伸缩套管123及分别设于第一吸氧管121和第二吸氧管122的两个出氧管124,第二伸缩套管1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吸氧管121和第二吸氧管122连接,且第一吸氧管121和第二吸氧管122分别与两个支管112对应可拆卸连接,使用过程中由输氧管11向吸氧管本体12输送氧气供患者吸氧。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第二伸缩套管123的长度,调整两个出氧管124的相对位置。

鼻塞13的数量为两个,与两个出氧管124一一对应,且鼻塞13套装于出氧管124端部,在吸氧过程中,鼻塞13位于人体鼻腔内。优选的,沿鼻塞13插入鼻腔方向,其截面积逐渐扩大,由此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可防止鼻塞13滑落。

第一固定装置14和第二固定装置15的结构相同,以下对第一固定装置14进行详细描述,第二固定装置15的结构参照第一固定装置14即可。

第一固定装置14包括挂耳式固定扣141和连接管142,其中,连接管142一端与吸氧管本体12连接,另一端与挂耳式固定扣141连接,挂耳式固定扣141卡设于人体耳部实现佩戴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挂耳式固定扣141包括固定扣本体1411及包裹于固定扣本体1411外的泡棉层1412,连接管142插设于固定扣本体1411内。固定扣本体1411采用塑料制成,材质轻,不易损坏,其形状固定不变。

通过在固定扣本体1411外层设置泡棉层1412,使泡棉层1412直接与人体接触,可增加佩戴舒适感。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管142包括第一连接管1421、第二连接管1422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管1421和第二连接管1422的第一伸缩套管1423。其中,其一连接管1421与第一吸氧管121连接,第二连接管1422插设于固定扣本体1411内实现固定连接。通过调整第一伸缩套管1423的长度,实现调整连接管142的长度,使挂耳式固定扣141恰好固定于患者的耳部,从而为吸氧管本体12提供向上的拉力,防止鼻塞13从鼻腔滑落。

优选的,第一固定装置14和第二固定装置15与吸氧管本体12通过铆钉固定,使连接管142可绕铆钉转动,从而可调整第一固定装置14和第二固定装置15的角度。使用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睡姿等因素调整第一固定装置14和第二固定装置15的角度,使挂耳式固定扣141佩戴更舒适。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伸缩套管1423和第二伸缩套管123优选的采用波纹管式伸缩管,其具有质量轻、便于安装的特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的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