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9532发布日期:2019-02-19 19:1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昏迷患者或心跳停止患者在排除气道异物,采用徒手方法使呼吸道畅通后,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在遇到紧急情况下需要对昏迷病人进行人工呼吸,直接式人工呼吸可能会存在细菌,卫生情况较差,而使用一般的人工呼吸装置气密性较差,不利于患者恢复意识。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遇到紧急情况下需要对昏迷病人进行人工呼吸,直接式人工呼吸可能会存在细菌,卫生情况较差,而使用一般的人工呼吸装置气密性较差,不利于患者恢复意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吹气口,所述吹气口的顶部设置有柔软胶垫,所述柔软胶垫与所述吹气口通过环保粘胶紧密粘接,所述吹气口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贯穿连接轴连接所述吹气口内腔,所述进气管道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吹气口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管道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侧面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密封圈通过环保粘胶紧密粘接,所述过滤器的前端设置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直径是所述进气管道的两倍,所述橡胶软管的右侧设置有呼吸器,所述呼吸器与所述过滤器之间通过所述橡胶软管连通,所述过滤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底部均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顶部均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下方设有挡圈,所述第二壳体的挡圈上活动设有除菌层,所述第三壳体的挡圈上活动设有过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器的侧面设置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采用透明环保PVC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贴合部的两侧设置有暗扣,所述贴合部通过所述暗扣与所述呼吸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嘴,所述气嘴的中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贯通安装于所述气嘴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嘴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咬合部,所述咬合部与所述气嘴一体化成型设计,所述气嘴采用医用等级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采用硬质塑料制成,所述连接口与所述连接头之间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除菌层与过滤层的厚度与所述连接口底部到挡圈顶部的距离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设置有吹气口,吹气口顶部设置有柔软胶垫可以与使用者的脸部紧密贴合,使得气密性更好,此外还设置有呼吸器,呼吸器设置有咬合部,患者可以通过咬合部相对固定住,使得人工呼吸效率更高,同时装置设置有过滤器,可以对灰尘以及细菌有效祛除,防止对患者造成感染,而且过滤器为可拆卸式过滤器,方便了对除菌层与过滤层的清洗,该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工呼吸效率高,同时气密性好更加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吹气口;2-连接轴;3-进气管道;4-过滤器;5-橡胶软管;6-呼吸器;7-密封圈;8-柔软胶垫;9-除菌层;10-过滤层;11-贴合部;12-暗扣;13-咬合部;14-出气口;15-气嘴;16-第一壳体;17-第二壳体;18-第三壳体;19-挡圈;20-连接头;21-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吹气口1,所述吹气口1的顶部设置有柔软胶垫8,所述柔软胶垫8与所述吹气口1通过环保粘胶紧密粘接,所述吹气口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3,所述进气管道3贯穿连接轴2连接所述吹气口1内腔,所述进气管道3通过所述连接轴2与所述吹气口1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管道3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的侧面设置有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与所述密封圈7通过环保粘胶紧密粘接,所述过滤器4的前端设置有橡胶软管5,所述橡胶软管5的直径是所述进气管道3的两倍,所述橡胶软管5的右侧设置有呼吸器6,所述呼吸器6与所述过滤器4之间通过所述橡胶软管5连通,所述过滤器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壳体16、第二壳体17与第三壳体18,所述第一壳体16与第二壳体17底部均设有连接头20,所述第二壳体17与第三壳体18顶部均设有连接口21,所述连接口21下方设有挡圈19,所述第二壳体17的挡圈19上活动设有除菌层9,所述第三壳体18的挡圈19上活动设有过滤层10。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器6的侧面设置有贴合部11,所述贴合部11采用透明环保PVC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贴合部11的两侧设置有暗扣12,所述贴合部11通过所述暗扣12与所述呼吸器6固定连接,进而可使得贴合部11与呼吸器6固定相对紧密不易破损。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器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嘴15,所述气嘴15的中部设置有出气口14,所述出气口14贯通安装于所述气嘴15中间位置,以便于具有良好的出气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气嘴15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咬合部13,所述咬合部13与所述气嘴15一体化成型设计,所述气嘴15采用医用等级塑料制成,安全性较高,使用更加放心。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4采用硬质塑料制成,连接口21与所述连接头20之间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除菌层9与过滤层10的厚度与所述连接口21底部到挡圈19顶部的距离相同,可以打开方便对过滤器4内部的过滤层10以及除菌层9进行清洗除尘。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先将患者保持仰卧位,微微抬起患者头部,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异物,使患者的气道打开,之后将呼吸器6置入患者口中,使患者的牙齿尽量咬住咬合部13,之后使用者佩戴好设备,调整柔软胶垫8的角度,使得气密性大大提高,之后捏住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对准吹气口1用力吹气,之后空气通过进气管道3进入过滤器4内部,通过过滤器4过滤掉口水唾沫等物,之后空气通过除菌层9,采用臭氧杀菌技术祛除细菌,之后相对干净的空气进入患者口中,之后放开患者的鼻子,如此往复几次,同时配合其他急救手段使患者苏醒。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