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取样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567发布日期:2019-02-19 18:56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医用取样拭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医用取样拭子。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检测和监控是展开治疗的第一步,而对患者提供的需检测样本的采集和传递则关系着检测结果是否能够客观、正确。在众多采集和传递患者样本的技术中,利用医用采样拭子进行采样并传递至相关测试中心的方法已经广为应用。常用的医用采样拭子包括拭子杆和拭子头,拭子杆为手持部位,拭子头为固定在拭子杆一端的能够有效吸附生物样本的部分,在应用时,握着拭子杆将拭子头伸入采样部位,如口腔、宫颈等部位,待拭子头将待测试样本吸附后取出,然后将吸附有待测样本的拭子头置于保存液中,送至检测中心。

医用取样拭子在采集医用样本上广为应用,如用于作为基因检测采样用的一次性采样拭子,主要用于唾液采集,拭子头采集到唾液样本后,再将含有样本的拭子头置于细胞保存液中进行保存。随着医学的进步,医用取样拭子已经从最原始的拭子杆+采样头的形式基础上,开发出了更符合现在医学要求的取样拭子,如体积更小更轻便的取样拭子、占用空间小使用便利的取样拭子。推拉式的取样拭子因其储存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但是推拉式的取样拭子绝大多数采用简单的套管式结构,套管存在过松或者过紧的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了许多不便利。目前有一些针对该结构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如将两套管中间加装连起来的固定绳或者针对套管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不仅需要设计新的产品结构,还需要加设其他的部件,提升成本的同时还带来了其他问题。除了使用不便以外,拭子杆+采样头的医用取样拭子在使用过程中,尤其在取样结束后把采样头折断进行保存的过程中容易使采样头受到污染,一旦采样头被人手或者其他物件接触沾染上外部环境中的物质,则会严重影响基因检测的结果。而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拭子杆与采样头之间的连接由于批量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波动性,上述问题无法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便于使用的医用取样拭子,该取样拭子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不需要对拭子的采样头进行折断而使得取样后的拭子保留原样进行后续处理,提升了取样过程的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医用取样拭子便于携带、安全性强、制备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医用取样拭子,包括拭子杆,还包括:

固定端盖,所述固定端盖内设卡槽用于卡紧拭子杆尾部;

握持管,所述握持管为套设于拭子杆尾端上的中空管,所述握持管尾端与所述固定端盖固定连接、首端与拭子杆卡接;

滑动管套,所述滑动管套为套设于拭子杆首端上的中空管,所述滑动管套内壁与所述握持管外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盖内卡槽与所述拭子杆尾部呈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过盈量为0.05-0.1mm。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盖开口端设有延伸的连接孔道与所述握持管尾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孔道内设有与所述拭子杆呈间隙配合的滑接部,所述间隙量为0.1-0.2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道外径小于所述固定端盖外围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滑接部为设于所述连接孔道内壁上的滑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管尾端与所述固定端盖通过卡接、螺旋连接、销接、铆接、胶黏剂粘连、过盈配合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管内径由尾端自首端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管首端设有V型卡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套管与拭子杆头部相邻侧管口设有封闭膜。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管长度大于滑动管套长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便于使用的医用取样拭子,该取样拭子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不需要对拭子的采样头进行折断而使得取样后的拭子保留原样进行后续处理,提升了取样过程的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医用取样拭子便于携带、安全性强、制备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医用取样拭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取样拭子的固定端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取样拭子的固定端盖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取样拭子的握持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取样拭子的握持管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取样拭子的滑动管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医用取样拭子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6所示。

如附图1和附图2,实施例中医用取样拭子主要包括拭子杆1,还包括固定端盖2,固定端盖内设卡槽用于卡紧拭子杆尾部。还包括握持管3,握持管3为套设于拭子杆尾端上的中空管,握持管尾端与固定端盖2固定连接、首端与拭子杆卡接。还包括滑动管套4,滑动管套4为套设于拭子杆首端上的中空管,滑动管套内壁与握持管外壁滑动连接。滑动套管内壁与握持管外壁的滑动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适用的滑动连接方式,如在握持管外壁上设置滑槽、在滑动套管内壁上设置相对应的滑片结构,只要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中两者能够相对滑动的功能即可,并不限定滑动连接的具体结构。

整体看来,拭子杆尾部固定于固定端盖内,拭子杆尾端则套接握持管,握持管上滑动连接滑动管套,即滑动管套也同样套接于拭子杆上,握持管与滑动套管一方面起到的是固定并保护拭子杆的作用,避免拭子杆与外部环境接触,另一方面,滑动套管滑动连接于握持管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滑动并调整位置。该取样拭子的使用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01:取样拭子的原始位置如附图2所示,取样时将滑动套管向拭子杆尾端(如图2,向右)滑动,漏出左侧的拭子杆上的采样头;

S02:利用漏出的采样头进行采样;

S03:采样完毕后,再将滑动套管向拭子杆首端(如图2,向左)滑动,从而使拭子杆的采样头被保护起来,便于后续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的取样拭子使用方便,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的拭子头一样要利用一定的外力将拭子头掰除,只需滑动滑动套管即可。

实施例中取样拭子的具体结构细节如下:

为便于进行拭子杆的固定,固定端盖2内卡槽与拭子杆尾部呈过盈配合连接,过盈量为0.05-0.1mm为宜。如附图3、附图4所示,固定端盖2开口端设有延伸的连接孔道201与握持管尾端固定连接,连接孔道内壁设有与拭子杆呈间隙配合的滑接孔202,间隙量为0.1-0.2mm。该间隙配合的滑接孔与过盈配合的固定端盖内卡槽为相适配的结构,在该医用取样拭子装配的过程中,由于是要将拭子杆尾端插入固定端盖卡槽内,由于两者为过盈配合,直接插入非常困难,故设置上述与拭子杆呈间隙配合的滑接孔作为引导插入的孔道结构,便于拭子在装配过程中能够轻松快速地固定卡接于固定端盖的卡槽内。为便于使用过程中的握持,将连接孔道外径设于小于所述固定端盖外围尺寸。

如附图5-6所示,握持管尾端302与固定端盖可采用卡接、螺旋连接、销接、铆接、胶黏剂粘连、过盈配合等常见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为进一步利用握持管卡紧取样拭子的拭子杆,将握持管内径由尾端自首端逐渐缩小,而且在握持管首端设有V型卡接口301用于固定拭子杆。握持管长度宜大于滑动管套长度,一方面节省滑动套管的材料,另一方面减少滑动套管的长度可有效减少使滑动套管沿握持管外壁滑动所需要的力,便于使用。

进一步改进,滑动套管与拭子杆头部相邻侧管口设有封闭膜,该封闭膜可采用医用无菌塑胶薄膜,拭子装配好以后可有效对其进行封闭,使用时利用拭子采样头即可轻易戳开。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取样拭子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不需要对拭子的采样头进行折断而使得取样后的拭子保留原样进行后续处理,提升了取样过程的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医用取样拭子便于携带、安全性强、制备工艺简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