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用儿科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170发布日期:2019-02-12 21:4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用儿科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用儿科座椅。



背景技术:

儿科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在体格、智力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生长发育水平;研究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研究儿童中各种疾病患儿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儿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

现在随着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儿童的抵抗力有比较弱,这使得许多儿童患病,有的患病儿童需要去医院进行输液,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目前,各级医院儿科在给患儿输液时还没有专用椅,由于儿童比较爱动,容易从座椅上摔落,而且现有的医用座椅的高度比较固定,不能满足不同身高的儿童;再给儿童输液时,儿童可能会因为误碰输液管而出现输液不均的情况,影响输液的正常进行;再者,现有护士再给儿童更换输液瓶时,因输液瓶固定杆的高度比较固定,导致不同身高的护士在更换输液瓶时也存在不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用儿科座椅,能减小儿童从座椅上摔落的概率,通过调节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长量能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不同身高的儿童的脚能放在垫板上,垫板的使用方便儿童将脚放在垫板上,使得儿童在输液时更加舒适;在给儿童输液时,能减小儿童因为误碰输液管而出现输液不均的几率,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再者,护士再给儿童更换输液瓶时,输液瓶的高度可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护士更换输液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输液用儿科座椅,包括座椅本体、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支撑板和滚轮;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椅背、承重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侧面前部的中上部设有矩形挡条,所述椅背后端面的右上部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输液瓶固定盘,所述输液瓶固定盘的上端面纵向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倒圆台空腔;所述承重板底部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中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前部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承重板的上端面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数量为4,且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侧面前部的中上部均横向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挡条插接在所述矩形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椅背后端面的右上部设有安装板,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端面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值大于所述承重板的宽度值和垫板的宽度值之和。

优选的,所述矩形挡条的长度值大于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水平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用儿科座椅,通过设有矩形挡条,能减小儿童从座椅上摔落的概率。通过调节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长量能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不同身高的儿童的脚能放在垫板上,垫板的使用方便儿童将脚放在垫板上,使得儿童在输液时更加舒适。在给儿童输液时,通过调节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长量能调节输液瓶的安装高度,能减小儿童因为误碰输液管而出现输液不均的几率,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再者,护士再给儿童更换输液瓶时,能对输液瓶的高度可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护士更换输液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椅本体、2-第一电动伸缩杆、3-第二电动伸缩杆、4-支撑板、5-滚轮、6-椅背、7-承重板、8-左挡板、9-右挡板、10-矩形挡条、11-输液瓶固定盘、12-倒圆台空腔、13-垫板、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输液用儿科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第一电动伸缩杆2、第二电动伸缩杆3、支撑板4和滚轮5;座椅本体1包括椅背6、承重板7、左挡板8和右挡板9;左挡板8和右挡板9侧面前部的中上部设有矩形挡条10,椅背6后端面的右上部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顶部连接有输液瓶固定盘11,输液瓶固定盘11的上端面纵向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倒圆台空腔12;承重板7底部的中部与支撑板4上端面的中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3相连接,支撑板4上端面的前部设有垫板13,垫板13与承重板7的上端面通过弹簧14相连接,支撑板4的底部设有滚轮5,滚轮5的数量为4,且滚轮5设置在支撑板4底部的四角位置。

具体的,左挡板8和右挡板9侧面前部的中上部均横向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挡条10插接在矩形通孔内;椅背6后端面的右上部设有安装板,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端面的中部;支撑板4的宽度值大于承重板7的宽度值和垫板13的宽度值之和;矩形挡条10的长度值大于左挡板8和右挡板9之间的水平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用儿科座椅,通过设有矩形挡条10,能减小儿童从座椅上摔落的概率。而且通过调节第二电动伸缩杆3的伸长量能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不同身高的儿童的脚能放在垫板13上,垫板13的使用方便儿童将脚放在垫板13上,弹簧14和垫板13相互配合使得儿童在输液时更加舒适。在给儿童输液时,通过调节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伸长量能调节输液瓶的安装高度,也能使得输液管被拉紧,能减小儿童因为误碰输液管而出现输液不均的几率,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再者,现有护士再给儿童更换输液瓶时,通过调节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伸长量,能对输液瓶的高度可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护士更换输液瓶。输液瓶固定盘11的上端面纵向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倒圆台空腔12用来盛放输液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