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灯光效果的补水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753发布日期:2018-11-16 21:1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具有灯光效果的补水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补水仪。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人也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美容,因此近年催生了美容器具行业的快速发展。补水仪是一种专门用于给脸部皮肤补水润肤的美容器具,常用可以起到美肤、润肤的作用,受到广大女性朋友的喜爱。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12620023提出一种补水仪,包括透光水箱,该透光水箱包括杀菌室及雾化室,杀菌室的顶部中央设有紫外灯装置,雾化室的底部设有雾化装置。该补水仪虽然对喷出水雾具有杀菌功能,但至少存在如下缺陷:①组成结构较为复杂,实现成本较高,且不便于生产制造;②透光水箱体积较大,不具便携特性,从而不便于用户使用;③由于补水仪的使用者多为爱美的女性,现有补水仪性能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实际感官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补水仪,该补水仪局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及使用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补水仪,其包括:

不透光的外壳,该外壳包括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该下壳体11的侧壁上设有出雾口110;

设于上壳体12内的储水组件2,该储水组件2包括:顶部具有加水口、底部具有出水口24的透光水箱21;与透光水箱21底部相连的水箱底板23;固定在出水口24处的微孔雾化片25,该微孔雾化片25与出雾口110相连通;

设于透光水箱21底部下方的发光元件4;

设于下壳体11内的电控组件3,微孔雾化片25及发光元件4均与电控组件3电性相连;

用于将发光元件4发出的灯光光线对外传播以产生具有美观的灯光效果的透光饰件22,该透光饰件22包括与透光水箱21的加水口相连的饰件底座222以及连接饰件底座222的饰件本体221。

其中,饰件底座222的外侧壁具有外螺纹223,加水口的内侧壁具有内螺纹212,通过外螺纹223与内螺纹212配合相连将透光饰件22固定在透光水箱21的加水口处。

其中,饰件底座的内侧壁上设有利于灯光光线进入饰件本体的导光槽,或/和,饰件本体的外表面设置为便于灯光光线从饰件本体的表面向外扩散的凹凸表面。

其中,该微孔雾化片25的周边套设有一个密封圈26,并通过压板27将微孔雾化片25压置在出水口24处,且压板27具有一个让微孔雾化片25外露的通孔271,该通孔271与下壳体11的出雾口110连通。

其中,上壳体12的内侧面设有若干个内扣位121,在透光水箱2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卡持部211,通过每个内扣位121分别与其中一个卡持部211扣合相连将上壳体12扣合连接在透光水箱21的外侧面。

其中,该上壳体12的侧壁设有用于观察透光水箱21中液位高度的透明水尺13。

其中,电控组件3包括控制电路板31、通过电池固定座33固定在控制电路板31上的蓄电池32,由蓄电池32与控制电路板31电性相连,且微孔雾化片25及发光元件4均通过控制电路板31与蓄电池32电性相连。

其中,蓄电池32与控制电路板31之间具有开关15,该开关15设置在下壳体11的开关固定槽111中。

其中,控制电路板31的两侧边具有多个第一固定槽311,电池固定座33的周边具有若干固定片331,通过固定片331插接在第一固定槽311之中将电池固定座33与控制电路板31固定相连。

其中,控制电路板31的上端部设有第二固定槽312,水箱底板23的下端部设有与第二固定槽312扣合相连的卡扣231,通过卡扣231扣合在第二固定槽312之中将电控组件3与储水组件2固定相连。

其中,下壳体11的内侧壁设有卡凸112,而水箱底板23具有固定槽232,该卡凸112与固定槽232扣合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特征实质性的解决了现有补水仪存在结构复杂且不能满足使用者感官需求的技术问题,并具有相应的有益技术效果:

1.在透光水箱的下方设置由蓄电池提供电源的发光元件,并在透光水箱的加水口设置密封加水口的透光饰件,通过透光饰件将发光元件发出的灯光光线对外折射,从而在使用补水仪时能够产生具有美感的灯光效果,满足使用者实际的感官需求。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补水仪的各部分采用模块化加工制造,各部分之间具有装配简单的特点。

3.当透光水箱内的液位较低或耗尽时,使用者打开透光饰件,从透光水箱顶部的加水口往透光水箱内加水或美容液,提供上加水操作,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

4.内置蓄电池提供动力,且整体外形美观且体积较小,满足人们便携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补水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水组件与电控组件相连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透光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储水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补水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补水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外壳1,下壳体11,出雾口110,开关固定槽111,卡凸112,上壳体12,内扣位121,透明水尺13,开关15,储水组件2,透光水箱21,卡持部211,内螺纹212,透光饰件22,饰件本体221,饰件底座222,外螺纹223,导光槽224,水箱底板23,卡扣231,固定槽232,出水口24,微孔雾化片25,密封圈26,压板27,通孔271,电控组件3,控制电路板31,第一固定槽311,第二固定槽312,蓄电池32,电池固定座33,固定片331,发光元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补水仪,该补水仪包括:由下壳体11与上壳体12组成的外壳,下壳体11与上壳体12均由不透光材料制成;设于上壳体12内的储水组件2;设于下壳体11内的电控组件3,该电控组件3与储水组件2固定相连;设置在储水组件2下方的发光元件4,其发出的灯光光线穿透储水组件2产生灯光效果。该下壳体11的侧壁上设有出雾口110以及开关固定槽111,在开关固定槽111中设有扣合相连的开关15。该上壳体12的侧壁设有用于观察储水组件2中透光水箱21的水位高度的透明水尺13。

储水组件2包括:顶部具有加水口的透光水箱21,该透光水箱21的加水口设有透光饰件22,该透光饰件22与透光水箱21的加水口盖合相连或螺合相连;与透光水箱21底部相连的水箱底板23,储水组件2通过水箱底板23与电控组件3相连,且发光元件4设于透光水箱21的底部下方且固定在水箱底板23上或固定在控制电路板31的上端部;透光水箱21的底部具有出水口24,在出水口24处设有微孔雾化片25,该微孔雾化片25与电控组件3电性相连,该微孔雾化片25的周边套设有一个密封圈26,并通过压板27将微孔雾化片25压置在出水口24处,且压板27具有一个让微孔雾化片25外露的通孔271,该通孔271与下壳体11的出雾口110连通。打开透光水箱21的透光饰件22就可以从加水口往透光水箱21内加水或美容液,水或美容液从透光水箱21通过出水口24被微孔雾化片25振荡雾化成细小的雾珠,雾珠从通孔271流至出雾口110并从出雾口110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光饰件22包括用于对发光元件4产生灯光光线产生具有美感灯光效果的饰件本体221和用于将饰件本体221与透光水箱21的加水口密封相连的饰件底座222,该饰件底座222连接在饰件本体221的下方。该饰件底座222的外侧壁具有外螺纹223,透光水箱21的加水口内侧壁具有内螺纹212,通过外螺纹223与内螺纹212配合相连实现透光饰件22密封固定在透光水箱21的加水口处。并且,为了提高饰件本体221对发光元件4产生灯光光线的传播能力,一方面,在饰件底座222的内侧壁上设有有利于灯光光线进入饰件本体221的导光槽224,另一方面,将饰件本体221的外表面设置为规则的凹凸表面从而便于灯光光线从饰件本体221向外扩散产生具有美观的灯光效果。

电控组件3包括控制电路板31、通过电池固定座33固定在控制电路板31上的蓄电池32,由蓄电池32给控制电路板31提供工作电源。其中,控制电路板31的两侧边具有多个第一固定槽311,电池固定座33的周边具有若干固定片331,通过固定片331插接在第一固定槽311之中,让电池固定座33固定在控制电路板31上;控制电路板31的上端部设有第二固定槽312,水箱底板23的下端部设有与第二固定槽312扣合相连的卡扣231,通过卡扣231扣合在第二固定槽312之中从而将电控组件3与储水组件2固定相连。

结合图5所示,上壳体12呈锤形筒状,上壳体12套设在储水组件2外部。上壳体12的内侧面设有若干个内扣位121,在透光水箱2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卡持部211,当上壳体12套设在储水组件2外部时,上壳体12的每个内扣位121分别与透光水箱21外侧面的其中一个卡持部211扣合相连。结合图6所示,下壳体11也呈筒状,下壳体11的内侧壁上设有卡凸112,而水箱底板23具有与卡凸112相适配的固定槽232。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补水仪的各部分采用模块化加工制造,装配简单。通过水箱底板23下端部的卡扣231扣合在控制电路板31上端部的第二固定槽312之中,将电控组件3与储水组件2固定相连;再将电控组件3插入下壳体11中,直到水箱底板23的固定槽232与卡凸112扣合相连,从而将储水组件2、电控组件3及下壳体11三者固定相连,此时微孔雾化片25通过压板27的通孔271正对着出雾口110;最后,将上壳体12扣合连接在透光水箱21的外部,组装完成。组装完成的补水仪结构见图7和图8所示。

其中,控制电路板31具有驱动微孔雾化片25工作的驱动电路(有关微孔雾化片25的驱动电路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展开描述),微孔雾化片25与控制电路板31上的驱动电路电性相连。该驱动电路与蓄电池32电性相连,由蓄电池32给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开关15电性连接在驱动电路与蓄电池32之间,通过开关15切换从而接通/断开驱动电路与蓄电池32之间的连接;同时,蓄电池32通过开关15与发光元件4电性相连。

当通过开关15切换接通驱动电路与蓄电池32之间的连接时,微孔雾化片25产生高频振荡,透光水箱21内的水或美容液通过出水口24被微孔雾化片25振荡雾化成细小的雾珠,雾珠从通孔271流至出雾口110并从出雾口110排出。使用者手持补水仪对准需要身体需要补水的部位,从而起到补水美容功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透明水尺13观察透光水箱21内的液位高度,当透光水箱21内的液位较低或耗尽时,使用者让透光饰件22与透光水箱21顶部的加水口相分离,从透光水箱21顶部的加水口往透光水箱21内加水或美容液,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

另外,使用者通过开关15接通蓄电池32与驱动电路时,蓄电池32同时给发光元件4(比如发光元件4为LED灯珠)供电,发光元件4发出灯光。由于发光元件4设置在透光水箱21的下方,透光水箱21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而外壳由不透光材料制成,故发光元件4发出的灯光光线不会从上壳体12对外发散产生光线损失,灯光光线只能从透光水箱21下方朝向透光水箱21的加水口传播,从而灯光光线进入饰件底座222的导光槽224,导光槽224将灯光光线聚集引导进入饰件本体221,并通过饰件本体221的外表面向外折射,从而在使用补水仪过程中产生具有美感的灯光效果,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