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2796发布日期:2019-06-29 01:37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针。



背景技术:

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患者输液部位太高导致药液不能依靠自身的重力而流入患者体内,或是由于药液输完而未及时将输液针拔掉,导致患者的血液回流,给患者带来血液的损失。

现有的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针结构较为复杂,且止回血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针存在的止回血的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针,包括上端的中空针杆和下端的中空针尖,中空针杆的内径大于中空针尖的内径,中空针杆和中空针尖不同轴设置,所述中空针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施力块;

所述中空针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半球形铰接头,半球形铰接头上密封连接有弹性橡胶筒,半球形铰接头铰接有圆形轻质片,圆形轻质片贯穿弹性橡胶筒,所述圆形轻质片与弹性橡胶筒的贯穿处密封设置;

圆形轻质片的直径与所述中空针杆的内径相等,圆形轻质片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圆形轻质片且使得圆形轻质片与所述中空针杆内侧壁呈一定角度的支撑结构,半球形铰接头上端面还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挡板,挡板上开设有若干滤孔。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圆形轻质片下表面的支撑柱,支撑柱水平设置,支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圆形轻质片下表面上,支撑柱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柱的长度为所述中空针杆内径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限定,所述圆形轻质片的活动端设置有软质橡胶层。

进一步限定,所述中空针杆的下端为弧形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药液的压力大于静脉血管中血液的压力时,圆形轻质片与中空针杆的内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药液能够正常通过且流入患者的静脉血管内,实现患者的正常输液;由于采用的是圆形轻质片,故而当患者的静脉血液的压力略微大于药液的压力时,圆形轻质片就能绕着铰接点旋转,圆形轻质片的活动端就能与中空针杆的内侧壁过盈配合,由于挡板的抵挡作用,即使静脉血管的压力远远大于药液的压力,圆形轻质片也不会往上翻起,让静脉血液流回输液器中;采用圆形轻质片,使得反应灵敏,能够快速阻止血液的回流。

2圆形轻质片下表面设置支撑柱,避免药液的压力太大将圆形轻质片的活动端压得太低,血液压力增大时,不能将力全部作用于圆形轻质片的下表面,从而很难将圆形轻质片往上压且与中空针杆的内侧壁过盈配合,从而失去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

3.支撑柱的长度为中空针杆内径的三分之一,一方面能够支撑圆形轻质片,使得圆形轻质片与中空针杆的内侧壁有一定的夹角,当血液的压力稍微高于药液的压力时,就能够推动圆形轻质片绕铰接点旋转且与中空针杆内侧壁过盈配合,防止血液回流;另一方面,当药液压力大于血液的压力时,圆形轻质片能够与中空针杆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便于药液能够顺利留下。

4.软质橡胶层用于防止圆形轻质片与中空针杆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时发生摩擦或将中空针杆的内侧壁过盈配合的部位挤变形。

5.中空针杆的下端为弧形结构便于药水能够顺利流入中空针尖,实现药水的顺利输入。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空针杆;2-中空针尖;3-施力块;4-弹性橡胶筒;5-支撑柱;6-半球形铰接头;7-圆形轻质片;8-软质橡胶层;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针,包括上端的中空针杆1和下端的中空针尖2,中空针杆1的内径大于中空针尖2的内径,中空针杆1和中空针尖2不同轴设置,所述中空针杆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施力块3;

所述中空针杆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半球形铰接头6,半球形铰接头6上密封连接有弹性橡胶筒4,半球形铰接头6铰接有圆形轻质片7,圆形轻质片7贯穿弹性橡胶筒4,所述圆形轻质片7与弹性橡胶筒4的贯穿处密封设置;

圆形轻质片7的直径与所述中空针杆1的内径相等,圆形轻质片7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圆形轻质片7且使得圆形轻质片7与所述中空针杆1内侧壁呈一定角度的支撑结构,半球形铰接头6上端面还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挡板9,挡板9上开设有若干滤孔。

如图1所示,当药液的压力大于患者静脉血管内血液的压力时,圆形轻质片7被往下压,从而与中空针杆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药液能够顺利流入中空针尖2内,进而注入患者的静脉血管内;当血液的压力大于药液的压力时,血液流入中空针尖2内,进而进入中空针杆1内作用于圆形轻质片7的下表面,圆形轻质片7绕着半球形铰接头6向上旋转,圆形轻质片7的活动端与中空针杆1内侧壁过盈配合且停止旋转,从而防止血液继续往输液器中流入,挡板9避免圆形轻质片7过渡向上旋转从中空针杆1内侧壁上脱落下来,使得圆形轻质片7与中空针杆1内侧壁之间形成空隙,血液继续往输液器中回流,不能起到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

弹性橡胶筒4避免圆形轻质片7与半球形铰接头6相互的铰接处,在圆形轻质片7旋转的过程中,圆形轻质片7的铰接端与半球形铰接头6之间形成缝隙,而使得血液回流,不能起到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圆形轻质片7下表面的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圆形轻质片7下表面上,支撑柱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柱5的长度为所述中空针杆1内径的三分之一。

如图1所示,圆形轻质片7下表面设置支撑柱5,支撑柱5水平设置,避免药液的压力太大将圆形轻质片7的活动端压得太低,血液压力增大时,不能将力全部作用于圆形轻质片7的下表面,从而很难将圆形轻质片7往上压且与中空针杆1的内侧壁过盈配合,从而失去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

支撑柱5的长度为中空针杆1内径的三分之一,一方面能够支撑圆形轻质片7,使得圆形轻质片7与中空针杆1的内侧壁有一定的夹角,当血液的压力稍微高于药液的压力时,就能够推动圆形轻质片7绕铰接点旋转且与中空针杆1内侧壁过盈配合,防止血液回流;另一方面,当药液压力大于血液的压力时,圆形轻质片7能够与中空针杆1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便于药液能够顺利留下。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圆形轻质片7的活动端设置有软质橡胶层8。

如图1所示,软质橡胶层8用于防止圆形轻质片7与中空针杆1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时发生摩擦或将中空针杆1的内侧壁过盈配合的部位挤变形且能起到密封的作用。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空针杆1的下端为弧形结构。

如图1所示,中空针杆1的下端为弧形结构便于药水能够顺利流入中空针尖2,实现药水的顺利输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