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式医用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204发布日期:2019-06-26 01:2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式医用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病房所用的设备带固定在墙壁上,形成一排或者多排。设备带上设置插座和氧气终端等部件。各种电线、输气管等均布设在安全带内,因为空间小不方便排线。而且,突出墙壁的设备带容易损坏,或者在病人不注意时容易碰撞。而且,由于是固定安装,所以都要按照插座等部件位置摆放病床,病人需要使用时也需要在特定位置或者接上较长的电线、数据线才行,很不方便。尤其当某一个病床上方的某个器件坏了以后,需要尽快维修,否则该病床的相应功能就减弱了。而且,针对每个病床都需要分别设置一套器件,极大地浪费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式医用治疗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各个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式医用治疗系统,固定在病床床头的墙壁上,包括:

紧贴墙壁固定的墙式框架;

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墙式框架上的多块装饰板;

安装于各病床正上方的墙式框架,并探出各对应装饰板的多个照明灯;以及

固定在所述墙式框架上,并位于每两个病床之间的多个柱体;

其中,每个所述柱体正面安装有两个墙面医用气体终端,两侧安装有阅读灯、多个墙面插座、墙面网口和墙面电铃。

优选的,所述墙式框架内布置有电源线、网线、电铃线和传输氧气管,

所述墙面插座、墙面网口、墙面电铃和所述墙面医用气体终端分别连接电源线、网线、电铃线和传输氧气管。

优选的,所述柱体上方的所述墙式框架上沿水平方向安装一个移动式画框终端,

所述移动式画框终端包括画框埋墙底盒、气座底箱、两个滑动导轨机构、框体、至少一个氧气吸引终端、至少一个网络插座、至少一个电源插座和呼叫铃,其中,

所述画框埋墙底盒预埋入墙式框架内;

所述画框埋墙底盒内设有连通管,该连通管从墙式框架内引出网线、电源线、电铃线和传输氧气管;

所述气座底箱焊接在所述画框埋墙底盒的表面,并通过所述连通管相互连通;

两个所述滑动导轨机构水平固定在所述气座底箱的上下两边;

所述框体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动导轨机构上;

所述框体表面布设有所述氧气吸引终端、所述网络插座、所述电源插座和所述呼叫铃;

所述网络插座、所述电源插座、所述呼叫铃和所述氧气吸引终端分别连接从所述连通管引出的网线、电源线、电铃线和传输氧气管。

优选的,所述滑动导轨机构包括L型框体固定板、L型导轨连接板、门型导轨连接板、导轨座和滑动块,其中,

所述L型框体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底面的端部,另一端通过盘头螺钉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L型导轨连接板的一端;

所述L型导轨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

所述导轨座固定在所述气座底箱的上端或下端;

所述门型导轨连接板的中心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所述导轨座上;

所述门型导轨连接板的两端罩住所述滑动块;

所述门型导轨连接板的两端和所述滑动块之间均排列有一组滚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墙式的医用治疗系统,将各类线布设到墙式框架内部,不会因为空间过小布线困难。而且墙面一体,不会被病人磕碰。除每个床位的各类插座、氧气终端外,还设有一个移动的终端,能够多个病床之间共用,避免了固定式设备的一系列问题。而且,通过具体设计滑动导轨机构的结构,确保滑动连接的顺利和稳定,确保不会脱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墙式医用治疗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式画框终端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式画框终端的正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移动式画框终端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墙式医用治疗系统,固定在病床床头的墙壁上,包括:紧贴墙壁固定的墙式框架1;可拆卸的安装在墙式框架1上的多块装饰板2;安装于各病床正上方的墙式框架1,并探出各对应装饰板2的多个照明灯3;固定在墙式框架1上,并位于每两个病床之间的多个柱体4。

每个柱体4正面安装有两个墙面医用气体终端5,两侧安装有阅读灯、多个墙面插座、墙面网口和墙面电铃。墙式框架1内布置有电源线、网线、电铃线和传输氧气管,墙面插座、墙面网口、墙面电铃和墙面医用气体终端5分别连接电源线、网线、电铃线和传输氧气管。

柱体4上方的墙式框架1上沿水平方向安装一个移动式画框终端6。移动式画框终端6包括画框埋墙底盒61、气座底箱62、两个滑动导轨机构63、框体64、至少一个氧气吸引终端65、至少一个网络插座66、至少一个电源插座67和呼叫铃68。

画框埋墙底盒61预埋入墙式框架1内,画框埋墙底盒61内设有连通管611,该连通管611从墙式框架内引出网线、电源线、电铃线和传输氧气管。气座底箱62焊接在画框埋墙底盒61的表面,并通过连通管611相互连通。

两个滑动导轨机构63水平固定在气座底箱62的上下两边。框体64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导轨机构63上。具体地,滑动导轨机构63包括L型框体固定板631、L型导轨连接板632、门型导轨连接板633、导轨座634和滑动块635。L型框体固定板631的一端固定连接框体64底面的端部,另一端通过盘头螺钉和螺母固定连接L型导轨连接板632的一端。L型导轨连接板6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块635。导轨座634固定在气座底箱62的上端或下端。门型导轨连接板633的中心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导轨座634上。门型导轨连接板633的两端罩住滑动块635。门型导轨连接板633的两端和滑动块635之间均排列有一组滚珠636,通过滚珠636实现相互间的滑动。门型导轨连接板633的两端内折形成折弯部6331,该折弯部6331延伸至滑块635的后方,对滚珠636限位的同时防止脱轨。

框体64表面布设有氧气吸引终端65、网络插座66、电源插座67和呼叫铃68。网络插座66、电源插座67、呼叫铃68和氧气吸引终端65分别连接从连通管611引出的网线、电源线、电铃线和传输氧气管。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