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血液透析带卡夫导管局部防移动、防扭转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8174发布日期:2019-08-09 21:28阅读:5240来源:国知局
用于血液透析带卡夫导管局部防移动、防扭转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的说是用于血液透析带卡夫导管局部防移动扭转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范围内ESRD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高发的代谢性疾病更是促进其发病率的暴涨,而肾源紧缺使得肾替代治疗的人群也是逐年快速递增。肾替代治疗的人群中,透析技术的成熟使得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均导致带cuff深静脉导管的留置成为满足血液净化的需要一种选择。深静脉导管的留置目前全球的专家共识认为,首选右侧颈内静脉,然后才会选择其他部位。但是就是右侧的颈内静脉留置的效果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失败率和早期发生并发症也是屡见不鲜。从一个临床操作人员的角度,我觉得患者在留置右侧颈内静脉带卡夫(Cuff)导管时,虽然已经有很多厂家在进一步完善设计,但临床角度,我发现在留置导管后,在患者肢体、体位、生活过程等改变,在用新置导管进行透析过程中的牵拉等因素都可能使在位的导管脱离原位而导致血流量不佳甚至导管滑脱的严重并发症,这对患者充分透析治疗影响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用于血液透析带卡夫导管局部防移动、防扭转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的卡夫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跟皮下组织长在一起,防止导管在位、引血流量良好情况下导管尖端位置移动,保证导管流量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体位改变导致体内部分导管的转位。同时,还可以对初次置管和导管长期使用过程中因导管尖端移位导致的流量不佳进行导管局部塑型并固定,以维持充足的血流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用于血液透析带卡夫导管局部防移动、防扭转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导管固定器和一个导管塑型固定器,在导管固定器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截面为圆弧状的通孔,通孔用于包裹住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固定器外表面的设有半环形凹槽,在半环形凹槽内设有能够与身体长在一起的卡夫,在导管固定器的两侧对称延伸有固定耳,在固定耳上开设有穿线孔。

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圆弧形通孔是便于包裹住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颈部皮下隧道血管入口处部分,形状类似能够更好的贴合,提高使用的牢靠性,设置的半环形凹槽则便于卡夫的安装,该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且在导管入血管处固定导管位置,能够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并能够防止隧道感染向内蔓延入血,且卡夫可以跟皮下组织长在一起,防止新置导管在体位改变、肢体活动及立即使用时被牵拉影响血流量,并且短期内的减少导管血流通畅,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用于血液透析带卡夫导管局部防移动、防扭转固定装置,在导管固定器的一端延伸有台阶,在台阶上套设有用于限定留置导管在体内位置和形状的导管塑型固定器,在导管的拐角侧管路很容易出现流量不畅的情况,该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管拐角的程度而改善血流,能够支撑导管并保持导管的使用状态。

前述的用于血液透析带卡夫导管局部防移动、防扭转固定装置,导管塑型固定器部分为万向管,万向管的截面为圆弧状,方便调节角度,提高使用的人性化程度。

前述的用于血液透析带卡夫导管局部防移动扭转固定装置,导管固定器、万向管截面内孔的圆弧周长大于其二分之一的周长,便于包裹住导管,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圆弧形通孔是便于包裹住位于颈部皮下隧道血管入口处部分的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形状类似能够更好的贴合,提高使用的牢靠性,设置的半环形凹槽则便于卡夫的安装,该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且在导管入血管处固定导管位置,能够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并能够防止隧道感染向内蔓延入血,且卡夫(Cuff)可以跟皮下组织长在一起防止新置导管在体位改变、肢体活动及立即使用时被牵拉影响血流量,并且短期内的减少导管血流通畅,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使每次血液净化过程(一般4小时)血流通畅稳定,减少因导管血流量不稳定所造成的大量计划外失血和导管的功能不良,从而为维持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所需的良好导管通路提供更为实用而便利的处理手段和方法,同时也可以避免体位改变导致体内部分导管的转位,安全性更高。同时,针对初次置管位置不佳血流量不畅和导管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类似情况,在经过导管尖端位置调整后将导管塑型固定器连接于导管固定器上,就可以将导管皮下段塑型固定成某种形状和位置,以维持该形状和位置下导管内通畅而充足的血流量;在台阶面上套设有导管塑型固定器,在导管的拐角侧管路很容易出现流量不畅的情况,该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管拐角的程度而改善血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管固定器,2-通孔,3-半环形凹槽,4-卡夫,5-穿线孔,6-台阶,7-导管塑型固定器,8-固定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血液透析带卡夫导管局部防移动、防扭转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导管固定器1和一个导管塑型固定器,在导管固定器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截面为圆弧状的通孔2,形状类似能够更好的贴合,提高使用的牢靠性,通孔2用于包裹住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固定器1外表面的设有半环形凹槽3,在半环形凹槽3内设有能够与身体长在一起的卡夫4,设置的半环形凹槽则便于卡夫的安装,在导管入血管处固定导管位置,能够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并能够防止隧道感染向内蔓延入血,且卡夫可以跟皮下组织长在一起防止新置导管在体位改变、肢体活动及立即使用时被牵拉影响血流量,并且短期内的减少导管血流通畅,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在导管固定器1的两侧对称延伸有固定耳8,在固定耳8上开设有穿线孔5,通过穿线孔能够将导管固定器与身体固定,提高工作效率;

在导管固定器1的一端延伸有台阶6,在台阶6上套设有用于限定留置导管在体内位置和形状的导管塑型固定器7,导管塑型固定器7为万向管,万向管的截面为圆弧状,在导管的拐角侧管路很容易出现流量不畅的情况,该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管拐角的程度而改善血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更高,能够支撑导管并保持导管的使用状态,导管固定器1、万向管截面内孔的圆弧周长大于其二分之一的周长,便于包裹住导管,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的卡夫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跟皮下组织长在一起,防止导管在位、引血流量良好情况下导管尖端位置移动,保证导管流量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体位改变导致体内部分导管的转位。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