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1058发布日期:2019-03-19 23:2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尿失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6年7月25日提交的名称为“应力性尿失禁装置(stressincontinencedevice)”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62/366,468的权益。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尿失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背景,应很好理解,女性骨盆区域包括女性生殖系统、女性胃肠系统和女性泌尿系统的部分。女性骨盆区域示于图1中,包括阴道200、子宫颈210、子宫212、尿道208、膀胱214和耻骨联合216。阴道200包括离开人体的阴道口218,并包含从阴道口218延伸到子宫颈210的阴道腔202。阴道腔202的长度在大多数女性中在约4至约6英寸的范围内。子宫颈210是子宫的入口,位于阴道腔202的上部和子宫212之间。阴道腔202具有内部周缘220。

阴道腔202的内部周缘220由右侧壁222、左侧壁(未示出)、前壁206和后壁204构成。这四个壁涵盖了整个360度的内部周缘220。前壁206的位置最靠近尿道208,而尿道208位于耻骨联合216和阴道200之间。

阴道腔202通常分成三个大致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代表总长度的约三分之一。每个部分的长度约为2英寸。阴道腔202的下三分之一部236因为其邻近尿道208,而成为用于缓解女性尿失禁的最重要的部分。阴道腔202的下三分之一部236是一受放置阴道插入装置(其可以缓解女性尿失禁的状况)影响的位置,而不论该装置的大部分在插入后位于阴道202的何处。在直立的女性中,阴道腔202的中三分之一部237相对于阴道腔202的下三分之一部236发生水平偏移,其中阴道腔202的下三分之一部236大致平行于尿道208。尿道208位于阴道腔202的下三分之一部236和耻骨联合216之间,耻骨联合216是位于人体躯干的前部附近的骨结构,并且可被称为膀胱颈区。

尿道208(也称为尿道管)是位于阴道腔202前面的中空管状结构。尿道208从离开人体的第一开口226延伸到位于膀胱214的下表面处的第二开口228。在尿道208进入膀胱214的地方形成尿道膀胱后角。大多数女性的尿道208具有约1.5英寸的长度。尿道208用于从人体排出暂时存储在膀胱214中的尿液。尿道208具有沿其内部周缘长度定位的多个尿道括约肌232。尿道括约肌232位于开口228下方并且是环状肌肉,其通常保持尿道208收缩以防止尿液通过。尿道括约肌232通过正常生理机能的松弛允许尿液自动从身体中排出。

耻骨尾骨肌233起源于耻骨联合216并延伸到尾骨234的下部范围,在肌肉的中心有一个通道,直肠235、阴道200和尿道208从其中通过。穿过耻骨尾骨肌233的通道的后部正常通过直肠235和阴道200的软组织为尿道208的后部提供支撑,这有助于保持尿道208收缩以防止尿液通过。当耻骨尾骨肌233由于分娩而伸展或通常由于正常的衰老过程而松弛时,对尿道208的后部的支撑减少,可能发生尿液无意识地流过尿道208,这特别发生在咳嗽或其他腹部收缩期间对膀胱214施加压力时。这种情况称为应力性尿失禁。更换或补充对尿道208后侧的支撑可以有助于防止尿液无意识地流过尿道208。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尿失禁装置,该尿失禁装置可插入人类使用者的阴道腔内并从其中取出,以对尿道施加压力。该尿失禁装置包括具有中央芯部的远端主体构件、位于中央芯部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弓形臂和位于中央芯部的第二相对侧上的第二弓形臂。第一弓形臂和第二弓形臂在插入期间朝向中央芯部向内弯曲至第一压缩位置,并且远离中央芯部向外扩展到第二使用位置,以填充阴道腔的中三分之一部和上三分之一部的空间,以便将尿失禁装置保留在阴道腔中。尿失禁装置还包括近端压力构件,其从主体构件延伸以相对于主体构件进行弹性运动;其中压力构件施加压力来支撑尿道以控制尿失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尿失禁装置,所述尿失禁装置包括附接到第一弓形臂和第二弓形臂的绳索,所述绳索用于从阴道腔取出所述尿失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尿失禁装置,所述尿失禁装置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由连接到第一弓形臂和第二弓形臂以及中央芯部和压力构件的单根柔性绳索构成,以便当拉动绳索时,所述弓形臂朝向所述中央芯部移动到第一压缩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尿失禁装置,其中所述主体构件为s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尿失禁装置,其中所述尿失禁装置是对称的,使得在配置期间所述主体构件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可以放置成与阴道腔的后壁直接接触,以便如果倒置插入,所述尿失禁装置不会对人类使用者造成任何伤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尿失禁装置,其中随着所述压力构件从主体构件延伸到所述压力构件的未耦接的第二端部时,所述压力构件的厚度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尿失禁装置,其中所述压力构件的未耦接的第二端部进一步包括在其相对侧面上的突出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尿失禁装置,其中随着所述压力构件远离所述主体构件延伸,所述压力构件的厚度逐渐减小。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阐述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插入了本尿失禁装置的女性骨盆区域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尿失禁装置的顶透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尿失禁装置的底视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尿失禁装置处于其松弛取向的侧正视图。

图5是图2中所示的尿失禁装置处于其弯曲取向的侧正视图。

图6是根据一替代实施方式的尿失禁装置的透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尿失禁装置的底视图。

图8是尿失禁装置的一替代实施方式的顶透视图。

图9是已取出绳索的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底视图。

图10是已取出绳索的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顶视图。

图11是已取出绳索的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方式。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用各种形式来实施。因此,在此公开的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仅仅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或使用本发明的基础。

参考图1至图5,并且考虑到如上参照图1所述的女性骨盆解剖结构,本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适于定位成使得第二端部10b位于耻骨尾骨肌233的平面内,而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的其余部分位于阴道腔202的中部和上部。

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包括:远端的主体构件12,其形状和尺寸适于定位在阴道腔202的后壁204上;和,近端的压力构件14,其从主体构件12延伸,用于相对于主体构件12移动,以便压力构件14可用于施加支撑到在耻骨尾骨肌233的近似平面中的阴道腔202的下三分之一部236的前壁206,最终施加支撑到尿道208以控制尿失禁。具体地,一旦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适当地定位在阴道腔202内,则压力构件14就会因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的解剖弯曲和固有的回弹性,而将压力施加到阴道腔202的前壁206上,最终施加到尿道208上以控制尿失禁。因为压力构件14的回弹性和直立女性的阴道腔202的解剖形状,压力构件14呈现出类似弹簧的效果,这是由于压力构件14随着其朝向应力性尿失禁装置的第二端部10b延伸时的厚度可变,导致在尿道208上施加压力。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由柔性、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或弹性体材料构成,诸如聚烯烃、醋酸纤维、硅酮、聚氨酯、abs或各种热塑性弹性体,和/或产生所需弹簧状压力以支撑尿道的材料的组合。

主体构件12位于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的第一端部10a处,压力构件14位于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b的第二端部10b处。主体构件12沿其上表面16和下表面18基本上是平的,使得上表面16位于第一平面中,而下表面18位于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应理解,尽管主体构件12被描述为基本上是平的,但是主体构件的表面可为波状外形以允许壁厚一致用于注射成型,但上表面和下表面通常位于两个平行的平面中。最重要的是,根据本发明,中央芯部20被构造成在使用时通常保持笔直,而压力构件14发生弯曲。如基于以下公开内容将要了解的,主体构件12被构造成具有基本上对称的结构,以便主体构件12的上表面16或下表面18可以在配置期间放置成与阴道腔202的后壁204直接接触,且没有不利影响。

主体构件12基本上由三个元件组成,即,中央芯部20、第一弓形臂22和第二弓形臂24。中央芯部20是细长构件,其包括第一端部26和第二端部28。中央芯部20还包括上表面30、下表面32、在上表面30和下表面32之间延伸的第一横向侧壁34和第二横向侧壁36,以及第一端壁38。

第一弓形臂22包括固定到中央芯部20的第一端部26的第一端部42,以及位于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28附近的第二端部44。第一弓形臂22大约延伸约90度至140度,优选为125度的弧度。当第一弓形臂22从其第一端部42朝第一弓形臂22的第二端部44延伸时,第一弓形臂22包括圆形横截面轮廓。尽管这里公开了圆形横截面轮廓,但是应理解,第一弓形臂可以具有卵形或矩形横截面。

第一弓形臂22在其第二端部44处设有圆形凸出部46。圆形凸出部46包括分别与中央芯部20的上表面30和下表面32对齐的上表面48和下表面50。圆形凸出部46还包括在其上表面48和下表面50之间延伸的弯曲的外壁52。

第二弓形臂24包括固定到中央芯部20的第一端部26的第一端部54,以及位置邻近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28的第二端部56。第二弓形臂24大约延伸约90度至140度,优选125度的弧度。当它从其第一端部54朝第二弓形臂24的第二端部56延伸时,第二弓形臂24包括圆形横截面轮廓。与第一弓形臂22一样,第二弓形臂24也可以具有卵形或矩形横截面。

第二弓形臂24在其第二端部56处设有圆形凸出部58。圆形凸出部58包括分别与中央芯部20的上表面30和下表面32对齐的上表面60和下表面62。圆形凸出部58还包括在其上表面60和下表面62之间延伸的弯曲的外壁64。尽管公开了位于第一弓形臂和第二弓形臂的端部的圆形凸出部,但是凸出部可以呈现各种形状,只要它们具有光滑的圆角边缘从而不会引起不适便可。

根据图6和图7中所示的替代实施方式,第二弓形臂24'的取向可以发生改变(而第一弓形臂22'仍如上文所述),使得第二弓形臂24'连接在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28'处并延伸到中央芯部20'的第一端部26'。具体地,第二弓形臂24′包括固定到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28'的第一端部54',以及位置邻近中央芯部20'的第一端部26'的第二端部56′。第一弓形臂22'和第二弓形臂24'的弓形形状形成基本上为s形的主体构件。

除了重新定向第二弓形臂24'之外,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位于中央芯部20'的第一端部处沿第二横向侧壁36′的凹槽21′。当第二弓形臂24'被朝向中央芯部20压缩以便插入如下所述的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时,凹槽21′的形状和尺寸适于接收在第二弓形臂24'的第二端部56'处的圆形凸出部58′。

第一弓形臂22和第二弓形臂24的弓形形状允许在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插入阴道中(或从阴道中取回)(即,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的插入和取回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弓形臂22和第二弓形臂24相对于中央芯部20发生弯曲,然后扩展以填充阴道腔202的中三分之一部237和上三分之一部238中的空间,以便将装置10保留在阴道200中(即,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的展开状态)。第一弓形臂22和第二弓形臂24进行同样的弯曲,以允许以折叠状态从阴道200中取出。

如上所述,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包括压力构件14,其以允许压力构件14相对于主体构件12发生受控弯曲的方式从主体构件12延伸,用于向阴道腔202的前壁206并最终向尿道208施加支撑以控制尿失禁,这取代了由于穿过耻骨尾骨肌233的通道的拉伸而导致的支撑损失。尽管根据本发明实现了压力构件14相对于主体构件12的弯曲,但是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在处于其松弛配置时基本上是平的,而当如图1所示使用时将会呈现弯曲配置。弯曲的能力提供了沿阴道腔202的前壁206提供支撑所必需的固有偏压(即,由压力构件14的回弹性产生的储存能量)。

压力构件14是细长构件66,包括与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28耦接的第一端68和未耦接的第二端部70。细长构件66也包括上表面72、下表面74、在上表面72和下表面74之间延伸的第一横向侧壁76和第二横向侧壁78,以及位于第二端部70处的端壁79。

压力构件14的第一端部68固定到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70。在中央芯部20和压力构件14的接合处限定了弯曲点,其中压力构件14在使用中沿其长度从该弯曲点弯曲,允许以产生根据本发明所需的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的固有偏压的方式,来实现主体构件12和压力构件14之间的相对运动。由于主体构件12位于阴道腔202的后壁204上,因此压力构件14在中央芯部20和压力构件14的接合处开始弯曲会产生相对运动,使得压力构件14的第二端部70移动到与阴道腔202的前壁206接触。

压力构件14的形状允许以受控方式施加压力。具体地,压力构件14的第二端部68沿其上表面72和下表面74设有细长突出部80、82。上突出部80在压力构件14的上表面72上延伸所需距离,而下突出部82在压力构件14的下表面74上延伸所需距离。

上突出部80和下突出部82的形状相似。这些突出部各自在邻近压力构件14的第二端部70的位置处,从压力构件14的第一侧壁76延伸到第二侧壁78。尽管上突出部80和下突出部82的侧壁84、86基本上是平的,但是当沿着压力构件14的纵向轴线(即,在压力构件14的第一端部68和第二端部70之间延伸的轴线)截取的横截面观察时,在侧壁84、86之间延伸的表面具有半圆形轮廓。应理解,尽管在各图中示出了优选的突出部,但是突出部向外延伸的程度可以根据特定的解剖学需要而变化。

还应理解,压力构件14的厚度优选地随着其从第一端部68延伸到第二端部70而逐渐减小,以便具有将压力施加到尿道208上的强度。该锥形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用以施加所需的压力。

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被设计成使得如果倒置插入,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任何伤害。具体地,因为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对于装置的总平面(即,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平面)是对称的(当如图4中所示未受应力时),所以无论哪一侧向上,该装置都会相同地反应和起作用;即,没有顶部或底部。考虑到这一点,应理解,在本公开全文中使用诸如上、下等相对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参考公开本发明所采用的各种附图。

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进一步设有致动机构88,用于控制第一弓形臂22和第二弓形臂24相对于中央芯部20的弯曲,以便允许将第一弓形臂22和第二弓形臂24拉向中央芯部20,以减小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的轮廓,使得更容易穿过阴道口。致动机构88由连接到第一弓形臂22和第二弓形臂24以及中央芯部20和压力构件14的单根柔性绳索90组成。绳索90包括固定到沿第一弓形臂22长度的中心位置的第一端部92,和固定到沿第二弓形臂24长度的中心位置的第二端部94。绳索90的剩余部分穿过形成在中央芯部20和压力构件14中的各种通道,以便形成环形部分96(即,绳索90的在第一端部92和第二端部94之间的中心段),该环形部分96可以由使用者操纵以使第一弓形臂22和第二弓形臂24受控地运动。

中央芯部20设有在中央芯部20的第一横向侧壁34和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28之间延伸的第一横向通道98,其中第一横向通道98过渡到在压力构件14的上表面72中形成的第一导槽100。中央芯部20还设有在中央芯部20的第二横向侧壁36和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28之间延伸的第二横向通道102,其中第二横向通道102过渡到在压力构件14的上表面72中形成的第二导槽104。第一横向通道98和第二横向通道102设有入口106、108,允许在其穿过时观察绳索90。

考虑到绳索90从其第一端部92延伸到其第二端部94,第一端部92固定到沿第一弓形臂22内表面的中心部分。然后,绳索90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一侧壁34上的孔110并进入第一横向通道98。绳索90在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28中的孔111处离开第一横向通道98,并且延伸到第一导槽100中。在离开第一导槽100时,绳索90形成环形部分96,然后延伸到第二导槽104中。在穿过第二导槽104之后,绳索90延伸穿过形成在中央芯部20的第二端部28中的孔112并进入第二横向通道102。然后,绳索90延伸穿过第二横向通道102,直到其在形成于中央芯部20的第二横向侧壁36中的孔114处,离开第二横向通道102。绳索90从第二横向侧壁36延伸到其第二端部94,第二端部94固定到第二弓形臂24的内表面。

根据如图8和图9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并且与先前描述的实施方式一样,该替代实施方式提供了尿失禁装置410,其适于定位成使得第二端部410b位于耻骨尾骨肌233的平面内,而尿失禁装置410的其余部分位于阴道腔202的中部和上部。

尿失禁装置410包括:远端的主体构件412,其形状和尺寸适于定位在阴道腔202的后壁204上;以及,近端的压力构件414,其从主体构件412延伸以用于相对于主体构件412移动,使得压力构件414可用于在耻骨尾骨肌233的近似平面中向阴道腔202的下三分之一部236的前壁206施加支撑,并最终向尿道208施加支撑以控制尿失禁。特别地,一旦尿失禁装置410正确地定位在阴道腔202内,压力构件414就由于尿失禁装置410的解剖弯曲和固有的回弹性,而将压力施加在阴道腔202的前壁206上并最终施加在尿道208上以控制尿失禁。由于压力构件414的回弹性和直立女性阴道腔202的解剖形状,压力构件414呈现出类似弹簧的效果,这是由于压力构件414随着朝向应力性尿失禁装置的第二端部410b延伸其厚度可变,这导致在尿道208上施加压力。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尿失禁装置410由柔性、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或弹性体材料构成,诸如聚烯烃、醋酸纤维、硅酮、聚氨酯、abs或各种热塑性弹性体和/或产生所需弹簧状压力以支撑尿道的材料的组合。

主体构件412位于尿失禁装置410的第一端部410a,并且压力构件414位于尿失禁装置410b的第二端部410b。主体构件412基本上是平的,使得其上表面416主要位于第一平面中,而其下表面418主要位于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应理解,尽管主体构件412被描述为基本上是平的,但是主体构件的表面可为波状外形以允许所需的弯曲,用于从人类使用者的阴道腔插入和取回。最重要的是,根据本发明,中央芯部420构造成在使用时保持大致直的,而压力构件414发生弯曲。如将基于以下公开内容所了解的,主体构件412构造成使得主体构件412的上表面416或下表面418可以在配置期间放置成与阴道腔202的后壁204直接接触,且没有不利影响。

主体构件412大体上由三个元件组成,即,中央芯部420、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中央芯部420是细长构件,其包括第一端部426和第二端部428。中央芯部420还包括上表面430、下表面432、在上表面430和下表面432之间延伸的第一横向侧壁434和第二横向侧壁436,以及第一端壁438。如将基于以下公开内容所了解的,随着从其第一端部426延伸到其第二端部428时,中央芯部420包括弯曲构造。当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从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426延伸时,该弯曲构造允许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实现理想位置。

第一弓形臂422包括第一端部442和第二端部444,其中第一端部442固定到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第二端444的位置邻近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附近,但在中央芯部420的与第一弓形臂422的第一端部442延伸的位置相对的一侧。第一弓形臂422从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沿逆时针方向远离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和第二端部428延伸,以形成越过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的环,其中第一弓形臂422终止于邻近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附近的第二端部444。因此可以认为第一弓形臂422由此位于中央芯部420的第一侧面。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弓形臂422大约延伸约350°的环。

当第一弓形臂422从其第一端部442延伸到第一弓形臂422的第二端部444时,第一弓形臂422包括矩形横截面轮廓。尽管这里公开了矩形横截面轮廓,但是应理解,第一弓形臂可以具有卵形或圆形横截面。

第一弓形臂422在其第二端部444处设有圆形凸出部446。圆形凸出部446包括上表面448和下表面450。孔452形成在圆形凸出部446中并且从上表面448延伸到下表面450。

第二弓形臂424包括第一端部454和第二端部456,其中第一端部454固定到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第二端部456的位置邻近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和第一弓形臂422的第一端部442,并在中央芯部420的第二弓形臂424的第一端部454从其延伸的同一侧上。也就是说,当如图1中所示观察时,第二弓形臂424从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沿逆时针方向远离第一端部426并朝向中央芯部420的第二端部428延伸,以形成对于其区段的一部分沿着中央芯部420的弯曲定位的环,其中第二弓形臂424终止于其位于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附近的第二端部456。因此可以认为第二弓形臂424由此位于中央芯部420的第二侧面上,该第二侧面与第一弓形臂422所在的第一侧面相对。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弓形臂424大约延伸约350°的环。基于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的弓形取向以及其经由中央芯部420彼此的连接,形成了基本上为s形的主体。

当第二弓形臂424从第二弓形臂424的第一端部454延伸到第二端部456时,第二弓形臂424包括矩形横截面轮廓。尽管这里公开了矩形横截面轮廓,但是应理解,第一弓形臂可以具有卵形或圆形横截面。

第二弓形臂424在其第二端部456处设有圆形凸出部458。圆形凸出部458包括上表面460和下表面462。孔454形成在圆形凸出部458中并且从上表面460延伸到下表面462。

与先前的实施方式一样,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的弓形形状允许在将尿失禁装置410插入阴道中(或从阴道中取回)(即,尿失禁装置410的插入和取回状态)期间,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相对于中央芯部420发生弯曲,然后扩展以填充阴道腔202的中三分之一部237和上三分之一部238中的空间,以便将尿失禁装置410保留在阴道200中(即,尿失禁装置410的配置状态)。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同样弯曲以允许以折叠状态下从阴道200中取出。

尿失禁装置410包括压力构件414,压力构件414以允许压力构件414相对于主体构件412受控弯曲的方式从主体构件412延伸,用于向阴道腔202的前壁206并最终向尿道208施加支撑以控制尿失禁,这取代了由于穿过耻骨尾骨肌233的通道的拉伸而导致的支撑损失。尽管根据本发明实现了压力构件414相对于主体构件412的弯曲,但是尿失禁装置410在处于松弛配置时基本上是平的,并且在使用时将呈现弯曲配置,其类似于参考图5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所示的配置。弯曲的能力提供了沿着阴道腔202的前壁206提供支撑所必需的固有偏压(即,由压力构件414的回弹性产生的储存能量)。

压力构件414是细长构件466,其包括与中央芯部420的第二端部428耦接的第一端部468和未耦接的第二端部470。细长构件466也包括上表面472、下表面474、在上表面472和下表面474之间延伸的第一横向侧壁476和第二横向侧壁478,以及在第二端部470处的端壁479。

压力构件414的第一端部468固定到中央芯部420的第二端部470。在中央芯部420和压力构件414的接合处限定了弯曲点,从该弯曲点,压力构件414在使用时沿其长度弯曲,允许以产生根据本发明所需的尿失禁装置410的固有偏压的方式实现主体构件412和压力构件414之间的相对运动。由于主体构件412位于阴道腔202的后壁204上,因此在中央芯部420和压力构件414的接合处开始的压力构件414的弯曲会产生相对运动,使得压力构件414的第二端部470移动到与阴道腔202的前壁206接触。

压力构件414的形状允许以受控方式施加压力。特别地,压力构件414的第二端部468沿其上表面472和下表面474设有细长的突出部480、482。上突出部480在压力构件414的上表面472上延伸所需距离,而下突出部482在压力构件414的下表面474上延伸所需距离。

上突出部480和下突出部482的形状相似。这些突出部各自在邻近压力构件414的第二端部470的位置处,从压力构件414的第一侧壁476延伸到第二侧壁478。尽管上突出部480和下突出部482的侧壁484、486基本上是平的,但是当沿着压力构件414的纵向轴线(即,在压力构件414的第一端部468和第二端部470之间延伸的轴线)截取的横截面观察时,在侧壁484、486之间延伸的表面具有半圆形轮廓。应理解,尽管在各图中示出了优选的突出部,但是突出部向外延伸的程度可以根据特定的解剖学需要而变化。

也应理解,压力构件414的厚度优选地随着压力构件414从第一端部468延伸到第二端部470而逐渐变小,以便具有将压力施加在尿道208上的强度。该锥形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以施加所需的压力。

与先前的实施方式一样,尿失禁装置410设计成使得如果倒置插入,尿失禁装置410将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任何伤害。无论哪一侧向上,该装置都会相同地反应和起作用;即,没有顶部或底部。

尿失禁装置410进一步设有致动机构488,其用于控制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相对于中央芯部420的弯曲,以便允许将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拉向中央芯部420,以减小应力性尿失禁装置410的轮廓,使得更容易穿过阴道口。致动机构488由连接到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以及中央芯部420和压力构件414的单根柔性绳索490组成。绳索490包括固定到第一弓形臂422中的孔452的第一端部492和固定到第二弓形臂424中的孔464的第二端部494。绳索490的其余部分穿过形成在中央芯部420和压力构件414中的各种通道,以便形成环形部分496(即,绳索490的第一端部492和第二端部494之间的中心段),该环形部分496可以由使用者操纵以使第一弓形臂422和第二弓形臂424受控地运动。

中央芯部420在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部426处设有第一通道(或绳索引导件)498,以及沿中央芯部420的弯曲形成的导槽500。第二通道(或绳索引导件)502形成在压力构件414的第二端部468处。

考虑到绳索490从其第一端部492延伸到其第二端部494,第一端部492固定到第一弓形臂422中的孔452。然后,绳索490延伸穿过中央芯部420的第一端426处的第一通道(或绳索引导件)498,沿着沿中央芯部420的弯曲形成的导槽500,延伸到第二通道(或绳索引导件)502中。在离开第二通道(或绳索引导件)502时,绳索490形成环形部分496,然后延伸进入第二通道(或绳索引导件)502,沿着沿中央芯部420的弯曲形成的导槽500,穿过第一通道(或绳索引导件)498,最终固定到第二弓形臂424中的孔464。

在实践中,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将预先包装在插件(未示出)中。尽管未示出,但是预期插件将简单地是“管状结构”,在其中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被拉成预折叠取向以便于初始放入阴道中。然而,该装置需要用柱塞将其“推出”管子以保持阴道里。还预期通过首先拉动环形部分96、496,使得其远离压力构件14、414移动,导致第一弓形臂22、422和第二弓形臂24、424被向内拉向中央芯部20、420,从而可以将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配置在阴道腔202内。尽管预期使用致动机构88、488,但是也应理解,第一弓形臂22、422和第二弓形臂24、424也可以在插入期间只是向内弯曲,并且一旦正确定位就向后弯曲。也应理解,结合图6至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从致动机构88、488有意的向内弯曲将是更重要的,因为第一弓形臂22'、422可能在插入期间“卡住”。

然后,可以将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插入阴道腔402内,并且定位成使下表面18、418与阴道腔202的后壁204接触。将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插入阴道200中,其中支撑构件12、412(即,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a的第一端部10a、410a)首先进入阴道200中。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的近端(即,第二端部10b、410b)上的压力构件14、414最后进入阴道200。在进入阴道200期间压缩的第一弓形臂22、422和第二弓形臂24、424在阴道200深部展开,其在直立的女性中位于盆底肌上方,但大致平行于盆底肌。这使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保持在阴道200中。然后,压力构件14、414位于阴道的深部。

一旦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正确地定位在阴道腔202内,环形部分96、496就被释放,从而允许第一弓形臂22、422和第二弓形臂24、424远离中央芯部20、420向外移动。然后,压力构件14、414经驱动,以移动成以向其施加压力的方式与阴道腔202的前壁206接触,最终将压力施加到尿道208以控制尿失禁;其中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位于阴道腔202内,使得压力构件14、414可以用于在耻骨尾骨肌233的近似平面中,向阴道腔202的下三分之一部236的前壁206施加压力支撑,并最终向尿道208施加压力支撑以控制尿失禁。

具体地,直立女性的阴道200向下弯曲并穿过盆底肌。直立女性中的阴道200的弯曲(其从阴道深处以大致向下和向前的方向延伸)也使压力构件14、414在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的近端弯曲,使得压力构件14、414落在盆底肌的平面中。由于在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中产生的弯曲,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恢复其直线状态的自然趋势导致压力构件14、414在基本上垂直于尿道208的内腔方向上,将支撑力施加在尿道208的后侧上。该支撑模仿盆底肌的自然支撑,其在正常、健康的生理条件下防止膀胱通过尿道208的意外松弛。因为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相对于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的两个大致“平坦”侧面之间的平面通常是对称的,所以在插入阴道200期间,无论装置的两个大致“平坦”侧面中的哪一个侧面面向前方,都存在所描述的情况。位于阴道200中的应力性尿失禁装置10、410与耻骨联合216之间的配合允许尿道208自身被压缩,由此提供了缓解尿液不自主地从膀胱流出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并不意图通过这种公开来限制本发明,而是旨在覆盖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和替代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