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擦拭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3541发布日期:2019-05-22 03:01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湿式擦拭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括氯系处理剂的湿式擦拭物(wetwiper)。



背景技术:

用于擦拭和杀菌这两个意图的湿式擦拭物是已知的。这样的湿式擦拭物(其以布帛用杀菌剂浸渍的状态而包装)是便利的,因为在从包装体取出湿式擦拭物之后,可立即使用湿式擦拭物而不用在每次使用之前制备杀菌剂。

作为这样的湿式擦拭物中的杀菌剂,常规地一直使用酒精。然而,不利的是,酒精在将病毒例如诺洛病毒(norovirus)灭活的效果方面是不足的。而且,不利的是,酒精在杀菌效果方面也是不足的。此外,不利的是,用酒精浸渍导致由水溶性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构成的污染物的溶解度的降低,其结果是使擦拭效率降低。

日本专利特开no.2015-110544(专利文献1)描述了将浸渍有次氯酸钠的棉花处理片材(sheet)和浸渍有包含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磷酸盐的亚氯酸水的棉花处理片材用于擦拭。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特开no.2015-110544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给出如下结果:浸渍有次氯酸钠的棉花处理片材在刚浸渍之后呈现出杀菌效果,但是在将棉花处理片材储存七天之后,杀菌效果降低(表25至45)。而且,专利文献1提出了包括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磷酸盐的亚氯酸水具有杀菌效果;然而,制造包括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磷酸盐的亚氯酸水的工艺非常复杂。此外,专利文献1提出了当使用通过用经稀释的亚氯酸水浸渍处理片材获得的湿片材处理地板表面上的呕吐物时存在杀菌效果;然而,对于擦拭物擦除污染物或微生物(细菌,microbe)的效率没有任何记载。

同时,本发明人已经构思到如下想法:如果可将湿式擦拭物着色,则可基于颜色区分所述湿式擦拭物待要擦拭的各个位置,使得所述湿式擦拭物的便利性将显著改善。然而,由于用于粘合着色所需的色料的粘合剂树脂起到使次氯酸钠的效果降低的作用,所以难以将这样的湿式擦拭物长期储存。

本发明具有提供如下新型湿式擦拭物的目的:即使所述湿式擦拭物长期储存时也保持杀菌效果和擦拭/清洁效果。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下面所述的湿式擦拭物。

[1]湿式擦拭物,其包括:布帛;和包含在所述布帛中的氯系处理剂,其中,

所述布帛由选自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和无机纤维的至少一种纤维构成,且

所述氯系处理剂包括亚氯酸(hclo2)、亚氯酸根离子(clo2-)和二氧化氯(clo2)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氯成分。

[2]根据[1]的湿式擦拭物,其中所述湿式擦拭物容纳在包装体中。

[3]根据[1]或[2]的湿式擦拭物,其中所述布帛包括再生纤维。

[4]根据[3]的湿式擦拭物,其中所述再生纤维为人造丝(rayon)和莱赛尔纤维(lyocell)的至少一种。

[5]根据[1]至[4]任一项的湿式擦拭物,其中所述布帛为非织造布。

[6]根据[5]的湿式擦拭物,其中所述非织造布为具有18-110mm纤维长度的短纤维非织造布。

[7]根据[5]或[6]的湿式擦拭物,其中所述非织造布具有20-20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且具有0.2-1.5mm的厚度。

[8]根据[1]至[7]任一项的湿式擦拭物,其中所述布帛被着色。

[9]根据[1]至[8]任一项的湿式擦拭物,其中所述布帛包括选自聚氨酯、丙烯酸类、聚乙烯、聚烯烃、石油树脂、沥青、异戊二烯系烃、丁二烯橡胶和氯乙烯的至少一种粘合剂树脂。

[10]根据[9]的湿式擦拭物,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为水乳化性聚合物。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新型湿式擦拭物:即使所述湿式擦拭物长期储存时也保持杀菌效果和擦拭/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试验例1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和图1(b)显示试验例8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

图2(a)显示试验例2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和图2(b)显示试验例9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

图3(a)显示试验例3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和图3(b)显示试验例10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

图4(a)显示试验例4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和图4(b)显示试验例11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

图5(a)显示试验例5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和图5(b)显示试验例12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

图6(a)显示试验例6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和图6(b)显示试验例13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

图7(a)显示试验例7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和图7(b)显示试验例14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

图8显示试验例15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

图9显示试验例16中游离残留氯浓度的测量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包括:布帛;和包含在所述布帛中的氯系处理剂,其中所述氯系处理剂包括亚氯酸和亚氯酸根离子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氯成分。

<氯系处理剂>

借助有效氯成分,氯系处理剂呈现出杀菌、消毒和漂白(下文中称为“杀菌等”)的效果以及擦拭/清洁的效果。在本发明中,氯系处理剂包括亚氯酸(hclo2)、亚氯酸根离子(clo2-)和二氧化氯(clo2)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氯成分,并且优选地包括亚氯酸(hclo2)和亚氯酸根离子(clo2-)。亚氯酸(hclo2)和亚氯酸根离子(clo2-)因它们具有高的杀菌效果而是适宜的。

这样的氯系处理剂的实例包括其中亚氯酸盐(例如亚氯酸钠或亚氯酸钾)或亚氯酸溶解在溶剂中的溶液。所述溶液的ph优选为2.0-7.0、更优选为3.0-5.0、和进一步优选为3.5-4.5。亚氯酸(hclo2)、亚氯酸根离子(clo2-)和二氧化氯(clo2)的存在比率随所述溶液的ph而变。所述溶液的ph优选地落在2.0-7.0的范围内,因为具有高杀菌效果的未离解的亚氯酸(hclo2)和高度稳定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处在良好的平衡中。

所述溶剂的实例包括水、非水溶剂等。非水溶剂的实例包括:二醇,例如丙二醇、丁二醇、二缩三乙二醇、己二醇、聚乙二醇、乙氧基二甘醇和一缩二丙二醇;醇,例如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三甘油酯,乙酸乙酯,丙酮和三醋精;以及它们的组合。

氯系处理剂可包括表面活性剂、螯合剂、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稳定剂等。

氯系处理剂中有效氯成分的含量优选地大于或等于50ppm、更优选地大于或等于100ppm、和进一步优选地大于或等于500ppm。由于有效氯成分的含量大于或等于50ppm,在杀菌等方面的性能得以更加改善。此外,当有效氯成分的含量大于或等于500ppm时,清洁本领(清洁力)得以更加改善。而且,有效氯成分的含量优选地小于或等于1000ppm,因为可抑制皮肤刺激。

湿式擦拭物中氯系处理剂的含量优选地大于或等于100质量份、更优选地大于或等于200质量份、和进一步优选地大于或等于300质量份,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布帛。由于湿式擦拭物中氯系处理剂的含量大于或等于100质量份,在杀菌等方面的性能得以更加改善。另一方面,湿式擦拭物中氯系处理剂的含量优选地小于或等于1000质量份、更优选地小于或等于800质量份、和进一步优选地小于或等于700质量份,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布帛。由于湿式擦拭物中氯系处理剂的含量小于或等于1000质量份,可抑制用湿式擦拭物擦拭的作业性的降低。氯系处理剂优选地均匀地包含在所述布帛中。

由于在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中使用包含亚氯酸(hclo2)、亚氯酸根离子(clo2-)和二氧化氯(clo2)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氯成分的氯系处理剂,即使湿式擦拭物长期储存时也保持杀菌等的效力。即使湿式擦拭物长期储存,例如储存30天以上时,也保持杀菌等的效力。而且,由于杀菌等的效力得以保持,因擦拭而带进湿式擦拭物的布帛中的微生物不太可能生长,从而防止被擦拭物品的再污染。

本发明中使用的包含亚氯酸(hclo2)、亚氯酸根离子(clo2-)和二氧化氯(clo2)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氯成分的氯系处理剂具有低的与布帛的反应性,并且即使氯系处理剂与布帛接触地储存时也不太可能被消耗。因此,即使长期储存时杀菌等的效力也得以保持。另一方面,作为本发明人考察的结果,已经发现,当使用次氯酸(hclo)或次氯酸根离子(clo-)作为有效氯成分制造湿式擦拭物时,次氯酸(hclo)或次氯酸根离子(clo-)与布帛中包括的纤维或粘合剂树脂反应,结果是杀菌效果随时间的经过而降低。

而且,由于所述布帛的强度在即使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长期储存时也得以保持,因此可抑制原本会由所述布帛的强度降低而导致的如下的每一个:擦拭作业性降低、擦拭强度降低、以及来自布帛的物质污染被擦拭物品。

<布帛>

所述布帛由选自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和无机纤维的至少一种纤维构成。

合成纤维为例如由选自已知的纤维形成树脂的至少一种合成树脂构成的纤维,所述已知的纤维形成树脂例如:聚酯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酯弹性体;丙烯酸类树脂和烯烃树脂;以及聚酰胺树脂例如尼龙6、尼龙66、尼龙610、芳族聚酰胺和聚酰胺弹性体;聚乙烯醇树脂;以及聚氨酯系、聚烯烃系、丙烯腈系和类似聚合物(其各自具有纤维形成能力),以及它们的改性树脂。

半合成纤维的实例包括醋酸酯、三醋酸酯等。再生纤维的实例包括人造丝、莱赛尔纤维、铜氨纤维(cupra)、等。无机纤维的实例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在它们中,优选地包括再生纤维,因为再生纤维在液体吸收性、液体保留性和污染物刮除性能方面是优异的。优选地包括人造丝和莱赛尔纤维的至少一种。而且,再生纤维是优选的还因为再生纤维具有低的与本发明中使用的氯系处理剂的反应性并且即使其长期储存时也可保持杀菌等的效力。

所述纤维可为通用纤维、中空纤维、异型横截面纤维(modifiedcross-sectionfiber)和超细纤维之一。可向纤维加入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除臭剂、抗真菌剂、抗微生物剂、各种类型的稳定剂等。

当所述纤维为合成纤维时,纤维可按照如下形成:通过使树脂在大于或等于其熔点的温度下熔融并且将其从挤出机挤出而形成纱的熔融纺丝法;将聚合物溶液从孔推出并且使溶剂蒸发的干式溶液纺丝法;或使聚合物溶液在非溶剂中成形为纱的湿式溶液纺丝。

当所述纤维为超细纤维时,所述布帛可由超细纤维形成用纤维形成并且然后可被加工成超细的,或可由超细纤维直接形成。超细纤维形成用纤维的实例包括海岛型纤维、多层积层型纤维、放射型积层型纤维等。当所述布帛为非织造布时,海岛型纤维是优选的,因为海岛型纤维在针刺时较不受损并且在超细纤维的细度方面获得均一性。尽管下面描述了其中使用海岛型纤维作为超细纤维形成用纤维的一种实例;但是下述步骤可使用不同的布帛和不同的超细纤维形成用纤维例如多层积层型纤维、放射型积层型纤维等实施。

海岛型纤维为由至少两种类型的聚合物构成的多成分复合纤维,并且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在该横截面中,在类型上与海成分聚合物(可被除去的聚合物)不同的岛成分聚合物分散在海成分聚合物中。将海成分聚合物抽出或分解并且因此被除去,从而将海岛型纤维转化成包括由保留的岛成分聚合物构成的多根聚集的超细纤维的纤维束。

可使用其中所述海成分和所述岛成分互换的海岛型纤维。换言之,可使用其中海成分聚合物为构成纤维的树脂并且岛成分聚合物为可被除去的聚合物的海岛型纤维。通过将岛成分聚合物抽出或分解并且由此除去,将海岛型纤维转化为由保留的海成分聚合物构成的多孔中空纤维。

用于将纤维形成为布帛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采用织造(梭织,weaving)、针织和非织造的任意者。织造的实例主要包括其中经纱和纬纱按一定图案交织的方法,例如平织、斜织、缎纹织造等。替代地,可使用其中以产生结节(knot)的方式一针接着一针进行的针织方法。

在非织造的情形中,将纤维延伸和卷曲,并且然后将其切割成一定的纤维长度(18-110mm)以获得短切纤维(staple),然后使用梳棉机(card)、交叉铺网机、无定向成网机(randomwebber)、缠结装置等将其形成为短纤维非织造布。替代地,可使用例如熔喷法或闪速纺丝法(flashspinningmethod)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将纤维形成用聚合物从熔融纺丝喷嘴排出之后立即用高速气体吹向纤维形成用聚合物而使纤维变细。替代地,可使用电纺丝方法或造纸方法形成纳米纤维。此外,通过使用纺粘方法等形成的长纤维可在移动式网等的捕获表面上积聚而不被切断,从而形成基本上由未延伸的长纤维构成的长的非织造布。而且,如果需要,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一种以上的布帛可使用交叉铺网机等放置成彼此重叠的多个层,并且然后可通过针刺、高速流体、高温流体等而缠结,从而制造具有高重量、高比重或优异的形状保持性的布帛。获得的布帛优选地具有10-100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并且可在布帛中或在布帛表面上包含高分子弹性体。

作为本发明的布帛,为了高效地除去污染物并改善擦拭性质,具有18-110mm的纤维长度的短纤维非织造布是优选的。而且,非织造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20-200g/m2、和更优选为30-150g/m2。非织造布的厚度优选为0.2-1.5mm、和更优选为0.2-1.0mm。这些重量和厚度范围是优选的,因为当重量和厚度落在其各自范围内时,所得湿式擦拭物具有这样的柔软度:湿式擦拭物可容易地折叠使用并且可用手的力量沿着被擦拭物品容易地改变形状。

本发明的布帛可被着色。因为布帛被着色,所以有利地,当使用湿式擦拭物擦除污染物时可容易地在视觉上识别污染物。而且,因为所述布帛被着色,所以有利地,湿式擦拭物可通过颜色进行区分。例如,在该情形中,湿式擦拭物擦拭的位置可按照湿式擦拭物的颜色进行区分。尽管着色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示例性的着色方法为借助粘合剂树脂将着色剂附着到布帛纤维的表面。根据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即使布帛包括粘合剂树脂,杀菌等的效力也被保持。

用于使布帛着色的着色剂的实例包括:颜料,例如水锌矿、铅白、二氧化钛、硫酸钡、铅丹、氧化铁、锌黄、群青蓝、普鲁士蓝、酞菁、氰亚铁酸盐和氰铁酸盐;以及生物物质例如血红素或叶绿素。在这些中,在配体中包含氰根离子(氰化物离子)的络合物由于其优异的着色性质而尤为适合。更优选地,使用氰亚铁酸盐或氰铁酸盐。其实例包括六氰铁酸(iii)铁(ii)、六氰铁酸(ii)铁(iii)(氰亚铁酸铁)、氰亚铁酸铁铵(ferricammoniumferrocyanide)、氰亚铁酸铜、氰亚铁酸银、铁蓝等。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氨酯、丙烯酸类、聚乙烯、聚烯烃、石油树脂、沥青、异戊二烯系烃、丁二烯橡胶、氯乙烯等。在这些中,尤其优选地使用水乳化性聚碳酸酯系聚氨酯弹性体、包含软成分和硬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及异戊二烯系烃。而且,所述粘合剂树脂优选为水乳化性聚合物,因为水乳化性聚合物有可能以细颗粒的形式被附着。

<包装体>

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优选地容纳在包装体中。尽管包装体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包装体优选地由可抑制氯系处理剂的挥发并且具有高的对于氯系处理剂的耐受性的材料构成。作为包装体的形式,使用设置有用可重复地打开和关闭的盖子盖住的开口的包装体是适合的。例如,多个这样的湿式擦拭物被折叠、堆放、和容纳在这样的包装体中。

容纳在包装体中的湿式擦拭物通常在被使用之前长期地储存。根据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即使湿式擦拭物被储存1年或更久的时期也保持杀菌效果。

<用于制造湿式擦拭物的方法>

用于制造湿式擦拭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示例性制造方法为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造如上所述的布帛;制备氯系处理剂;用氯系处理剂浸渍布帛;以及将湿式擦拭物容纳在包装体中并且将包装体密封。

<应用>

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可用于多种擦拭对象物和被擦拭物品。擦拭对象物的实例包括血液、体液、细菌、真菌、病毒和其它生物物质。可出于杀菌、卫生处理、灭活和消毒的意图,使用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将它们擦除。擦拭对象物的其它实例包括脂肪、蛋白质和油斑。可出于清洁的意图,使用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将它们擦除。

被擦拭物品没有特别限制。被擦拭物品的实例包括设备、仪器(装置、器具、触摸面板、控制面板、扶手等)、家具、小物件、地板或壁、以及手指。特别地,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可适用于在食品制造场所和医疗场所中不能用水清洗的设备和仪器。

根据本发明的湿式擦拭物,即使湿式擦拭物长期地储存时也保持杀菌效果和擦拭/清洁效果。而且,由于杀菌等的效力被保持,因擦拭而带进湿式擦拭物的布帛中的微生物不太可能生长,从而防止被擦拭物品的再污染。

[实施例]

[样品制备]

<氯系处理剂1(亚氯酸处理剂)的制备>

作为氯系处理剂1,制备亚氯酸钠(naclo2)水溶液。

<氯系处理剂2(次氯酸处理剂)的制备>

作为氯系处理剂2,制备次氯酸钠(naclo)水溶液。

<酒精系消毒剂1的制备>

作为酒精系消毒剂1,制备具有70%乙醇的水溶液。

<各自充当浸渍对象物的纤维原棉(原料,未加工纤维,rawstock)、非织造布、粘合剂树脂和碎屑(chip)的制备>

制备下述的原棉1-3、非织造布1-4、粘合剂树脂1以及碎屑1和2。原棉1-3各自可作为湿式擦拭物布帛的材料使用。非织造布1-4各自可作为湿式擦拭物布帛本身使用。碎屑1和2各自可作为湿式擦拭物布帛的树脂材料使用。粘合剂树脂1可作为用于使布帛着色的材料使用。

原棉1:人造丝原棉(1.7分特的细度;40mm的纤维长度)

原棉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原棉(1.7分特的细度;51mm的纤维长度)

原棉3:聚丙烯/聚乙烯皮-芯纤维(1.7分特的细度;51mm的纤维长度)

非织造布1:人造丝非织造布(80质量%的人造丝;1.7分特的细度;40mm的纤维长度;6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0.50mm的厚度)

非织造布2:莱赛尔纤维非织造布(100质量%的莱赛尔纤维;1.7分特的细度;38mm的纤维长度;6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0.53mm的厚度)

非织造布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非织造布(100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7分特的细度;51mm的纤维长度;6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0.65mm的厚度)

粘合剂树脂1:水乳化性丙烯酸酯共聚物

碎屑1: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碎屑(商品名:evale112,由kuraray提供)

碎屑2:聚乙烯醇碎屑(商品名:poval105,由kuraray提供)

非织造布4:人造丝非织造布(由kuraraykuraflex提供;80质量%的人造丝;1.7分特的细度;40mm的纤维长度;20质量%的粘合剂树脂(水乳化性丙烯酸酯共聚物);76g/m2的单位面积重量;0.57mm的厚度)。

[评价试验]

<试验例1-7:氯系处理剂1的有效氯成分的浓度随经过时间的变化>

将2.0g的在表1中所示的各浸渍对象物引入到100ml氯系处理剂1中、避光、保持在20℃、和使用搅拌器连续地搅拌(300rpm)。如表1中所示地调节氯系处理剂1的亚氯酸钠(naclo2)的浓度和ph。在从刚引入之后的时刻到引入之后预定天数(10天、14天和30天的任一个)的时期内通过亚氯酸钠dpd比色法测量氯系处理剂1的游离残留氯浓度。在试验例1-7的每一个中,通过碘化钾/dpd比色法测量的游离残留氯浓度为亚氯酸(hclo2)和亚氯酸根离子(clo2-)(其各自均为有效氯成分)的总浓度。

<试验例8-16:氯系处理剂2的有效氯成分的浓度随经过时间的变化>

将2.0g的在表1中所示的各浸渍对象物引入到100ml氯系处理剂2中、避光、保持在20℃、和使用搅拌器连续地搅拌(300rpm)。如在表1中所示地调节氯系处理剂2的次氯酸钠(naclo)的浓度和ph。在从刚引入之后的时刻到引入之后14天的时期内,通过dpd比色法测量氯系处理剂2的游离残留氯浓度。在试验例8-16的每一个中,通过dpd比色法测量的游离残留氯浓度为次氯酸(hclo)和次氯酸根离子(clo-)(其各自均为有效氯成分)的总浓度。

试验例1-16的结果在图1-9中显示。图1-9中带有“/”的记号各自表示“浸渍对象物/氯系处理剂”。而且,图1(b)至图3(b)各自显示在从其引入起经过14天之后的氯系处理剂2(次氯酸处理剂)的ph值。

<试验例17:检查杀菌效果>

将非织造布4各自通过在洁净工作台(cleanbench)内用紫外射线照射2小时后而杀菌。将非织造布4(50mm×50mm)各自放置在置于经杀菌的皮氏培养皿上的聚乙烯膜(60mm×60mm)上。将所述非织造布各自用0.6ml的试验液体(生理盐水溶液(对照)、氯系处理剂1(600ppm的naclo2;4.0的ph)、氯系处理剂2(200ppm的naclo;6.0的ph)或酒精系消毒剂1)通过将试验液体滴到非织造布上进行浸渍。然后,将皮氏培养皿盖住并且在25℃下静置6小时。为了防止其中的液体挥发,将0.5ml生理盐水溶液放在皮氏培养皿的角落处。在经过6小时之后,将0.3ml微生物液体(供应的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nbrc12732(staphylococcusaureusnbrc12732))滴到所述非织造布上,并且将皮氏培养皿盖住且在25℃下静置1小时。在经过1小时之后,引入10ml的包含0.7质量%浓度的吐温80的生理盐水溶液(其包含3质量%的na2s2o3)以从非织造布洗出微生物。取样0.1ml已经洗出的液体以制作10x稀释系列,并且采用琼脂平板方法基于形成的菌落数量测量活微生物的数量。计算活微生物数量的对数减少值(相对于在浸渍有生理盐水溶液(对照)的非织造布中的活微生物数量),并且将其视为抗菌活性值。大于或等于2.0的抗菌活性值为体现抗菌活性的指标。结果显示在表2中。

<试验例18:检查杀菌效果>

除了如下之外以和试验例17中相同的方式实施试验:试验例18中使用的试验液体各自包含加入到生理盐水溶液(对照)、氯系处理剂1(600ppm的naclo2;4.0的ph)、氯系处理剂2(200ppm的naclo;6.0的ph)或酒精系消毒剂1的0.2质量%的聚胨(多蛋白胨)。然后,测量活微生物的数量以计算抗菌活性值。这里,聚胨作为模拟污染物(pseudocontaminant)加入。结果显示在表2中。

[表2]

<试验例19:检查擦拭/清洁效果>

1.模拟污染物的制备

(1)将0.9ml的以2.5%(重量/体积)的酪蛋白酸钠水溶液和0.1ml的以0.2%(重量/体积)的姜黄色素乙醇溶液进行混合以获得污染物源液。

(2)使用微量移液器将1μl的污染物源液滴到不锈钢板的表面上。

(3)将具有滴落在其上的污染物源液的不锈钢板在干燥器中在120℃干燥2小时,从而制备模拟污染物。

2.清洁实验

(1)作为擦拭物的布帛,使用非织造布1(30mm×30mm)。

(2)作为试验液体,制备:a)蒸馏水;b)酒精系消毒剂1;c)氯系处理剂2(200ppm的naclo;6.0的ph);和d)氯系处理剂1(600ppm的naclo2;4.0的ph)。

(3)使用未浸渍有任何试验液体的布帛和浸渍有0.2ml各试验液体的布帛的每一个以约200gf的按压力擦除不锈钢板上的模拟污染物。

3.残留污染物的量化

将擦拭前不锈钢板表面上的模拟污染物的质量(w0)和擦拭后不锈钢板表面上的模拟污染物的质量(w1)量化以计算模拟污染物的除去率。基于下式计算模拟污染物除去率:

除去率(%)={(w0-w1)/w0}×100

结果显示在表3中。用于计算除去率的模拟污染物的量化使用以姜黄色素充当指标的荧光检测法进行。姜黄色素为荧光染料。

[表3]

[结果]

如由图1至图7理解的,在氯系处理剂1(亚氯酸处理剂)和浸渍对象物之间的反应性在各材料中非常低,且游离残留氯浓度即使在从引入起经过10天之后也保持为约85-90质量%,相对于引入时的游离残留氯浓度(图1(a)至图7(a))。另一方面,与氯系处理剂1(亚氯酸处理剂)相比,氯系处理剂2(次氯酸处理剂)具有高的与各浸渍对象物的反应性(图1(b)至图7(b)、图8和图9)。具体地,当对象物为原棉1(人造丝)、非织造布1(人造丝)、非织造布2(莱赛尔纤维)和粘合剂树脂1时,氯系处理剂2(次氯酸处理剂)具有高的与所述浸渍对象物的反应性(图1(b)、图4(b)、图5(b)和图7(b))。而且,发现氯系处理剂2(次氯酸处理剂)的ph随时间经过大幅下降(图1(b)、图2(b)和图3(b))。

如由表2中所示的结果理解的,氯系处理剂1(亚氯酸处理剂)不管是否已经加入作为模拟污染物的聚胨均呈现出抗菌活性,而氯系处理剂2(次氯酸处理剂)当未加入聚胨时呈现出抗菌活性,但是当加入聚胨时未呈现出足够的抗菌活性。酒精系消毒剂1不管是否加入聚胨均未呈现出抗菌活性。

如由表3中所示的结果理解的,包括氯系处理剂1(亚氯酸处理剂)的湿式擦拭物具有比包括蒸馏水的湿式擦拭物的模拟污染物除去率高的模拟污染物除去率。另一方面,包括氯系处理剂2(次氯酸处理剂)的湿式擦拭物具有与包括蒸馏水的湿式擦拭物的模拟污染物除去率相当的模拟污染物除去率。应注意,包括酒精系消毒剂1的湿式擦拭物具有比包括蒸馏水的湿式擦拭物的模拟污染物除去率低的模拟污染物除去率。据推测这是因为乙醇使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