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医药膏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715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医药膏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医药膏,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回医药膏及其在含有石墨烯的药膏贴剂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出血性创伤,民间成为红伤,具有创口开放、出血量大的特点,造成了容易滋生细菌、失血及疼痛。治疗时不仅需要快速止血,还需要进行抗菌、消炎和止痛的治疗。一般的治疗方法为涂抹药膏、药粉再包扎的方法。后来出现了创可贴等药膏贴剂,如目前出现的云南白药创可贴、邦迪创可贴等,可以直接快速的贴服患处,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但是这些创可贴使用的药膏一般为纯中药制剂或者纯西药制剂,很难同时实现抗菌消炎、止血止疼的效能。回医药是祖国中医中药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以宁夏中药为主要成分,结合其他地区的药材,形成具备特色的回医回药。回医回药在我国的中医中药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不仅采用回医特点的疗法,也充分利用了宁夏位于高原区,日照时间长的特点,生产的中药具有特殊的疗效,形成了回药的特点。本发明利用宁夏中药为主要成分,结合其它中药成分及西药成分,开发了一种专门用于抗菌消炎止血的回医药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医药膏,是以宁夏回医中药材为主,与其他药材配伍,可以达到抗菌消炎、止血止疼之功效。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回医药膏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回医药膏,是以银柴胡、十大功劳、远志、甘草、穿山龙、水飞蓟、苦豆子提取液浓缩作为中药提取物;以枸杞、桑叶、羌活、红景天、雷丸的纳米级提取物作为中药粉;再辅以具有止血效用的环磷腺苷葡胺作为止血剂,混合超声分散后浓缩制得;其中中药提取物、中药粉和环磷腺苷葡胺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0∶48∶0.1。上述所述的回医药膏,优选方案为:(1)所述中药提取物的中药饮片质量份数比为:银柴胡、十大功劳、远志、甘草、穿山龙、水飞蓟、苦豆子为100∶68∶54∶89∶41∶26∶10;(2)所述纳米级中药粉的中药饮片质量份数比为:枸杞、桑叶、羌活、红景天、雷丸为100∶28∶34∶15∶21。在上述所述的回医药膏中,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1)所述银柴胡、十大功劳、远志、甘草以水为提取介质分别回流提取,分别得到提取液,备用;(2)水飞蓟、苦豆子以乙醇为提取介质分别回流提取,分别得到提取液,备用;(3)穿山龙提取时以银柴胡水提取液和水飞蓟乙醇提取液的混合液作为提取介质进行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4)所述中药提取物为将上述(1)、(2)、(3)得到的全部提取液于常温下混合,常温常压下超声处理3~5分钟,超声功率为200w,频率30khz;常温减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要达到60%,得到浓缩药液为中药提取物。在上述所述的回医药膏中,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1)所述水提取处理的工艺为:原料饮片清洗后纯水浸泡30分钟,浴比1:25,微波干燥后,以沸水入料,水量淹没饮片,保温于0.3mpa压力下回流处理10分钟,然后保温常压回流处理15分钟,回流液自然冷却得到水提取液;(2)所述乙醇提取处理的工艺为:原料饮片清洗后纯水浸泡30分钟,浴比1:25,微波干燥后,以95%乙醇常温入料,用量淹没饮片,然后1分钟内调节温度为回流温度,处理20分钟,自然冷却得到乙醇提取液;(3)所述对穿山龙进行提取的工艺为:将上述银柴胡提取液和水飞蓟乙醇提取液全部常温混合,常温入料,然后15分钟内调节温度为回流温度,处理10分钟,自然冷却得到银柴胡/水飞蓟/穿山龙提取液。上述所述的回医药膏,优选方案为:所述枸杞、桑叶、羌活、红景天、雷丸饮片分别清洗后,混合一起加入纯水中浸泡30分钟,浴比1∶30;然后进行破壁处理、超声处理、压滤处理,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浓缩后的浓缩物经过超重力处理、冷冻干燥、辐照灭菌得到纳米级中药粉。上述所述的纳米级中药粉的粒度在90-120纳米之间。上述所述的破壁处理是在38000rpm的转速下,处理时间为10~15分钟;所述超声处理功率选择为1000w,频率选择80khz,时间选为25分钟;所述超重力处理转速选择为25000rpm,浓缩物的进入流量控制在80ml/min;所述冷冻干燥温度选择为-80℃,压力选择为2pa,初始蒸发液层厚度0.5mm,蒸发至冻干粉状态为完成。上述所述的回医药膏的成膏是在冰水浴条件下进行,将提取得到的纳米级中药粉和环磷腺苷葡胺按比例加入中药提取物中,超声分散3小时,超声功率为500w,频率60khz;减压浓缩至比重1.3-1.4范围内,得到回医药膏。一种所述的回医药膏的应用,用于制备抗菌、止血的外用制剂。上述所述的回医药膏的应用,所述抗菌、止血外用药剂为药膏贴剂。上述的回医药膏贴剂所述药膏贴剂包括回医药膏以及拖布。所述拖布包括依次连接的衬布层、衬条层、石墨烯纤维层、药膏吸附网层以及贴合层。所述贴合层在其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透气孔,每个透气孔均贯穿所述贴合层。所述衬布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回医药膏位于药膏吸附网层上。上述的回医药膏贴剂中,所述石墨烯纤维层包括两端部和中间部,所述石墨烯纤维层的中间部呈条状并列布置;所述衬条层为两个衬条,以衬布层沿纵向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所述两个衬条分设在衬布层中心线两侧;所述药膏吸附网为棉织物、丝织物、棉丝织物、聚碳酸酯纤维织物或者聚酯纤维织物其中之一或者混纺织物;所述衬条呈月牙状的弧形;所述透气孔的孔型呈三角形、圆形以及菱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发明的效果如下:1.本发明公开的药膏中,尤其是首次使用了纳米级中药粉与中药提取物混合,并基于纳米级中药粉与提取物的结合,发挥各自中药的优势还解决了各自相互影响的问题。比如桑叶可以中和雷丸的低毒性,羌活、红景天的配合可以提高抗氧化能力以及消肿效果,十大功劳则可中和银柴胡、苦豆子的寒性,甘草与远志配伍可以减缓痛楚,并结合穿山龙可消肿。配以西药成分环磷腺苷葡胺作为止血剂,各种药材有效成分结合起来形成药膏对体外破伤具有良好疗效。2、本发明采用微波干燥中药,而不是常规电加热,可保证中药有效成分不被破坏,而且微波处理后药材内部的微观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对于后续提取有利,更容易使得中药成分急速析出。通过分别提取避免在提取时各有效成分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药效损失或者产生副作用,同时利用同时提取的手段在提取穿山龙的有效成分时,中和银柴胡/水飞蓟/穿山龙的有毒成分,从而得到的膏药毒性低、疗效好。3、本发明在低温下混合中药粉与提取液,避免了有效成分互相之间的反应,也避免了药效的损失,制备的药膏保持在低温,在使用时取出,结合通孔以及体温的作用,可以使得药膏快速回热并发挥作用。4、本发明利用破壁处理可从细胞层次细化中药有效成分的析出,结合超声处理,目的不是传统的提高分散性,而是进一步超声破碎粒子,提高破壁处理的粉碎效果,从而提高了杂质去除率并提高粉碎处理效果。5、本发明利用超重力旋转床,在超重力作用下,对中药混合物进行处理,使得中药成核,形成纳米级产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颗粒过大、不利于效果发挥等问题。而现有技术中未见超重力对聚合物处理的报道,并且由于聚合物成核过程不存在反应性,而且聚合物本身韧性、粘度、成核性都较为特异,一般认为不适合利用超重力方法处理聚合物得到纳米产品,在制药领域应用较少。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对这一领域的突破。6、本发明的回医药膏应用的药膏贴剂,由于合理设置有石墨烯纤维层、在贴合层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从而能够有效抑制因药膏与人体皮肤接触以及暴露在外界所可能产生的细菌;本发明药膏吸附网的透气度一方面利于药膏在其上的装载效果,更主要的是利于药膏贴使用过程中,气体分子以及水分子的交换,避免湿气,为药性发挥打下基础。7、本发明创造性的在拖布中设置衬条,通过限定对提升拖布的力学性能有关键作用,避免了拖布的收缩,也利于拖布对药物的负载;石墨烯纤维层可以由纤维浸渍石墨烯得到,具有物理杀菌除臭、自然吸汗除味、自发热、远红外微循环的作用,与药膏结合后,能有效降低膏药的过敏率,解决膏药需要的热效应等辅助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贴剂实施例一的抑菌药膏托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贴剂实施例一的贴合层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贴剂实施例一的石墨烯纤维层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贴剂实施例一的衬条平面形状及布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衬布;2为衬条;3为石墨烯纤维层;4为药膏吸附网层;5为贴合层;6为贴合层透气孔;7为衬布透气孔;30为石墨烯纤维层两端部;31为石墨烯纤维层中间部;32为中间部水平纤维条;33为间隙;34为两端部纵向纤维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ⅰ)药膏制备实施例本发明的回医药膏,是以银柴胡、十大功劳、远志、甘草、穿山龙、水飞蓟、苦豆子提取液浓缩后作为中药提取物;以枸杞、桑叶、羌活、红景天、雷丸提取纳米级中药粉;以环磷腺苷葡胺作为止血剂,,混合处理后制得。一、首先要制备提取药液,分别称取100克银柴胡、68克十大功劳、54克远志、89克甘草、41克穿山龙、26克水飞蓟、10克苦豆子中药饮片备用。(1)银柴胡、十大功劳、远志、甘草、穿山龙、水飞蓟、苦豆子中药饮片分别用清水清洗,再分别加入纯水中浸泡,加水水温为常温,浴比为1:25,各浸泡30分钟后,分别取出并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得到清洁干燥的银柴胡、十大功劳、远志、甘草、穿山龙、水飞蓟、苦豆子饮片。(2)提取银柴胡水提取液:以水作为提取介质,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清洁干燥的银柴胡饮片加入回流器中,加入沸腾的净水,水量淹没饮片即可,保温保持0.3mpa的压力回流处理10分钟,然后保温常压回流处理15分钟,得到回流液,待回流液自然冷却,得到银柴胡水回流提取液,备用。(3)提取十大功劳水提取液:以水作为提取介质,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清洁干燥的十大功劳饮片加入回流器中,加入沸腾的净水,水量淹没饮片即可,保温保持0.3mpa的压力回流处理10分钟,然后保温常压回流处理15分钟,得到回流液,待回流液自然冷却,得到十大功劳水回流提取液,备用。(4)提取远志水提取液:以水作为提取介质,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清洁干燥的远志饮片加入回流器中,加入沸腾的净水,水量淹没饮片即可,保温保持0.3mpa的压力回流处理10分钟,然后保温常压回流处理15分钟,得到回流液,待回流液自然冷却,得到远志水回流提取液,备用。(5)提取甘草水提取液:以水作为提取介质,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清洁干燥的甘草饮片加入回流器中,加入沸腾的净水,水量淹没饮片即可,保温保持0.3mpa的压力回流处理10分钟,然后保温常压回流处理15分钟,得到回流液,待回流液自然冷却,得到甘草水回流提取液,备用。(6)提取水飞蓟乙醇提取液:以95%的乙醇作为提取介质,将清洁干燥的水飞蓟饮片加入回流器,再加常温乙醇,乙醇用量以淹没饮片即可,加热1分钟内达到常压回流温度,保持该温度并在常压下处理20分钟,得到回流液,待回流液自然冷却,得到水飞蓟回流提取液,备用。(7)提取苦豆子乙醇提取液:以95%的乙醇作为提取介质,将清洁干燥的苦豆子饮片加入回流器,再加常温乙醇,乙醇用量以淹没饮片即可,加热使一分钟内达到常压回流温度,保持该温度并在常压下处理20分钟,得到回流液,待回流液自然冷却,得到苦豆子回流提取液,备用。(8)提取穿山龙提取液:将得到的银柴胡水提取液和得到的水飞蓟乙醇提取液全部进行常温混合,作为提取介质。将清洁干燥的穿山龙饮片加入回流器中,再加入上述混合介质。在15分钟内升温至常压回流温度,保温回流10分钟,该提取液中含有银柴胡、水飞蓟和穿山龙的有效成分,自然冷却后,备用。(9)混合提取物并浓缩:将得到三份水提取液、一份乙醇提取液及混合提取液于常温下混合,超声处理3分钟,使用超声功率为200瓦,频率为30千赫;超声处理的目的是在常温下充分的混合。然后进行减压浓缩,至浓缩得到固含量为60%的中药提取物;收得量为150克。该提取物作为中药提取物,备用。二、制备纳米中药粉(1)分别称取中药饮片枸杞100克;桑叶28克;羌活34克;红景天15克;雷丸21克,清水常温分别清洗干净,然后一起加入纯水中常温浸泡30分钟,浴比1∶30,即加水量为5940毫升。(2)将上述中药饮片和浸泡的水一同放入破壁机进行破壁处理,破壁处理的时间为10分钟,转速为38000rpm。(3)接着再将经破壁处理的混合物液体超声处理25分钟,功率1000w,频率80khz。(4)然后再经压滤机进行压滤处理,得到混合液。(5)混合溶液经过浓缩减压后,得到密度为1.1-1.2的浓缩物。(6)浓缩物进行超重力处理,超重力处理的转速为25000rpm,浓缩物的进液流量控制在80ml/min。(7)将经过超重力处理的浓缩液冷冻真空蒸发,保持蒸发液层厚度0.5mm进行冷冻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的温度为-80℃,真空度为2pa。然后再进行辐照杀菌,得到中药粉60克。此时得到的中药粉的粒径在90-120纳米之间,制得纳米级中药粉。三、成膏:在冰水浴条件下,即保持零摄氏度的低温,将上述得到的纳米级中药粉48克、环磷腺苷葡胺0.1克加入100克的中药提取物中,保持在该低温环境下,超声分散3小时,超声处理功率为500w,频率60khz;再经过减压常温浓缩,可以得到120克,此时收得物为稠膏状态,密度为1.3-1.4之间,颜色棕褐色,即为本发明回医药膏。回医药膏应用实施例,本发明的回医药膏应用中的药膏贴剂,是将本发明的上述回药药膏制成药膏贴剂,以实现抗菌止血的功能。(ⅱ)药膏应用实施例:制成一种回医药膏帖剂,包括药膏制备实施例中制得的回医药膏以及药膏拖布。药膏拖布结构见附图1-4,药膏拖布包括依次紧贴连接的衬布1、衬条2、石墨烯纤维层3、药膏吸附网层4以及贴合层5构成。其中相邻各层之间紧贴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粘合、压合等各种紧贴连接方式,至于其它连接方式也可使用。所述贴合层5作为拖布的最内层,也就是皮肤接触层,要求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膏药的穿透渗透性,在其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透气孔6,每个透气孔6均贯穿所述贴合层5,以使药膏吸附网层4与外界(患者皮肤)通过该若干透气孔6连通。贴合层5与药膏吸附网层4依靠药膏本身的粘性粘结紧贴连接。所述药膏吸附网层4为本发明拖布的药膏载体,本实施例中,所述药膏吸附网层4由经线和纬线状的蚕丝纤维交叉制成。是药膏的有效性部分,具有较强的药膏吸附作用,使用时药膏靠自身的粘性吸附在该层上。其位于贴合层5的外侧。当然该药膏吸附网层4也可以使用棉纤维织物、化学纤维织物如聚碳酸酯纤维织物或者聚酯纤维织物及混纺纤维织物制成。所述石墨烯纤维层3设置在药膏吸附网层4的外侧,也可以通过药膏本身的粘性与药膏吸附网层4紧贴连接。所述石墨烯纤维层3包括两端部30和中间部31,所述石墨烯纤维层3的中间部31呈条状并列间隔布置,石墨烯纤维条32呈水平间隔排列,并在中间形成缝隙33。中间部31的纤维条3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墨烯纤维层3的两端部30,两端部30则由位于两侧的纵向纤维条34构成,整体形成一种条状栅结构。所述的两个衬条2水平排列在衬布1和石墨烯纤维层3之间,所述石墨烯纤维层3与衬条2的的固定方式为:衬条2通过粘结材料与石墨烯纤维层3的下侧之间紧贴固定连接,或者是所述衬布1与石墨烯纤维层3之间通过粘合材料粘合紧贴连接,同时将衬条2固定在衬布1和石墨烯纤维层3之间。以衬布1沿纵向中心线为基准,所述的两个衬条2分设在衬布1中心线两侧。所述衬条2呈月牙状的弧形,且两个衬条2对向设置,构成一未闭合的扇叶轮廓结构。所述衬布1上设有若干透气孔7,且透气孔7的孔型呈圆形,当然,将透气孔7设置呈单一形状加工更加方便,但是,将透气孔7设置成多种形状也是可实施的。在上述的拖布中,将本发明药膏制备实施例得到的药膏以均匀分布的吸附在药膏吸附层上。(ⅲ)药膏对比例一:药膏除不含环磷腺苷葡胺外,其余和本发明药膏实施例一样。(ⅳ)药膏对比例二:药膏制备时,枸杞、桑叶、羌活、红景天、雷丸分别用水回流提取,制备提取物,不采用纳米中药粉的形式,其余一样。(ⅴ)药膏对比例三:全部中药采用采用常规煮沸提取工艺,时间加为5倍,其余一样。将上述三个对比例的药膏按照实施例的药膏用量及托布制成相应的对比例药膏贴剂,进行对比试验。(ⅵ)药膏贴剂对比例:与药膏贴剂实施例相比,拖布不含石墨烯纤维层,其余一样。对比试验。药膏帖对比杀菌试验方法:参照《消毒剂杀菌试验规范》(q/km-zj-2008)。1、制作实验用的相应菌种的标准均悬液;2、制作多个1厘米正方形无纺布菌片;3、每个菌片以10微升标准菌悬液涂布菌片,阴干;4、将上述的各实施例、对比例的药膏帖分别贴服到相应的涂菌无纺布菌片上;同时用无纺布代替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药膏帖做空白试验。5、24小时揭掉膏药贴和空白试验无纺布;6、将菌片放入定量无菌水中清洗;7、测定清洗之无菌水中含菌数量;8、以试验用清洗无菌水中含菌数量与空白对比试验清洗无菌水中含菌数量的比值进行百分对比,比值为a。24小时杀菌率为1-a。重复上述试验三次,取平均值。上述的药膏贴剂对比试验的结果:(ⅱ)药膏应用实施例的贴剂,抗菌试验结果: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92%,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96%;对l929细胞24小时杀死率为8%。对于成人1厘米左右的伤口(志愿者20人)的止血时间,平均为24.4秒,最少15秒,最多45秒。见表一。(ⅲ)药膏对比例一的药膏贴剂,抗菌试验结果: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8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82%,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89%;对l929细胞24小时杀死率为8%;对于成人1厘米左右的伤口(志愿者20人)的平均止血时间均超过2分钟以上,其中4人止血时间超过4分钟。见表二。(ⅳ)药膏对比例二的药膏贴剂,抗菌试验结果: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8.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8.34%,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8.14%;对l929细胞24小时杀死率为26%;对于成人1厘米左右的伤口(志愿者20人)的平均止血时间均为57秒,最少36秒,最多92秒。见标三。(ⅴ)药膏对比例三的药膏贴剂,抗菌试验结果: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1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24%,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08%;对l929细胞24小时杀死率为12%;对于成人1厘米左右的伤口(志愿者20人)的平均止血时间为88.7秒,最少55秒,最多122秒。见表四。(ⅵ)药膏贴剂对比例药膏贴剂,抗菌试验结果: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5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47%,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52%;对l929细胞24小时杀死率为9%;对于成人1厘米左右的伤口(志愿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43秒,最少25秒,最多7秒。见表五。通过上述对比试验看可以说明,本发明的药膏的有效率远高于采用传统方法制得的药膏。本发明的药膏贴剂的效果远高于传统方法制得贴剂。表一(本发明药膏贴剂止血时间统计)序号部位创口大小时间1上臂0.8172小臂0.9153手背0.9154肚皮0.8255后背0.7276上臂1.0317小腿1.0458大腿1.1179臀部1.02210臀部1.22011脚背0.93112手背0.91813小臂0.81814手腕0.81515前胸0.92716后腰1.22917膝盖1.04418手背0.93519手背0.92120小臂0.816合计/平均488/24.4表二(对比例一的药膏贴剂止血时间)序号部位创口大小时间1手背1.01252后背0.91973肚皮1.1超过四分钟不计4小臂0.8超过四分钟不计5手背0.71906上臂0.81867小腿0.91558臀部0.91449上臂0.816510臀部0.817711前胸0.923512脚背1.118913小臂1.019914后腰0.712215膝盖0.914316小臂0.915617手背1.1超过四分钟不计18大腿0.9超过四分钟不计19手背1.221120手腕0.8216合计/平均不计算表三(对比例二的药膏贴剂止血时间)序号部位创口大小时间1肚皮1.0922上臂0.9373手背1.2394小臂0.8885小腿0.7656后背0.9447臀部1.0558臀部0.8379上臂0.94910手背0.86511大腿0.97112脚背1.08213膝盖1.05714小臂0.86215后腰0.93616小臂0.98217手背1.24418前胸0.95619手背1.04220手腕0.837合计/平均1140/57表四(对比例三的药膏贴剂止血时间)序号部位创口大小时间1肚皮1.01202后背0.91083手背1.1554小臂0.8595小腿0.7626上臂0.8897臀部1.01108手背0.9679上臂0.96510臀部0.89311大腿0.97812脚背1.28813小臂1.09914小臂0.812215膝盖0.910016后腰0.95817手背1.26218前胸0.87319手背1.07720手腕0.884合计/平均1669/83.45表五(药膏贴剂对比例止血时间)序号部位创口大小时间1小腿1.0252臀部0.9363后背1.1454小臂0.8435手背0.7376上臂0.8297手背0.9318肚皮0.9359上臂0.84210臀部0.93311前胸0.94412脚背1.23213手腕1.07614手背0.75615膝盖0.86316小臂0.95517大腿1.14718小臂0.95819手背1.13920后腰0.834合计/平均860/43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