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氏滴管液面报警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7802发布日期:2018-06-05 17:49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莫非氏滴管液面报警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莫非氏滴管液面报警夹。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有病就医观念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医院就诊,通常会使用到输液的治疗方式。病人输液过程中每分钟滴数无法准确控制,往往出现液体滴数或快或慢的现象,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每分钟滴数,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引起并发症。同时大多数住院病人采用两通或三通的输液袋,输液管经常进空气,不仅给病人增加输液风险,也给护士增加工作量,降低患者的住院满意度。

一直以来,在临床中,护士都借用表来人工计数每分钟滴数,或者因患者自行调节滴数,对于需要严格控制滴数的患者(如年老、心衰等病人)来说,会造成一定误差。也有使用输液泵控制滴数,但机器大且较贵,不方便患者普遍使用。另外患者在使用两通或者三通输液器输液时,要注意保持莫非氏滴管里的液面在一定的高度,否则容易进空气。然而许多病人或其家属疏忽,未能及时发现液面已经下降到输液器软管,又急忙放流下一瓶,导致空气进入输液器软管,此时只得呼叫护士帮忙排气。护士因人手不足巡视不到位,自己或者家属看护疏忽,或者打瞌睡等,经常出现输液器进空气的现象,病人呼不停,护士跑不停。

另外,在输液时,护士给患者取错药输错液的事也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输错液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莫非氏滴管液面报警夹,能够方便且有效控制输液每分钟滴数及提醒患者输液器有即将进空气的危险,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莫非氏滴管液面报警夹,包括主夹体、固定夹和控制器;所述主夹体的头部内侧设有用于检测莫非氏滴管内液面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莫非氏滴管中液滴的计数传感器,所述主夹体的头部外侧设有报警器、显示器和报警指示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液位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报警器、显示器和报警指示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主夹体合拢时刚好夹住莫非氏滴管;所述固定夹合拢时刚好夹住输液管,所述固定夹与主夹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夹体的头部内侧覆盖有防滑橡胶层。

优选地,所述液位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主夹体的头部内侧设有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病床呼救器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优选地,所述主夹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器、液位传感器、计数传感器、报警器、显示器和报警指示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主夹体的外侧设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接口。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输液袋上的射频电子标签和设于主夹体内的射频读卡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读卡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射频读卡器的电源输入端。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主夹体外侧的多个输液模式滴速阀值选择按钮、用于减小阀值的微调按钮和用于增加阀值的微调按钮,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输液模式滴速阀值选择按钮和微调按钮。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主夹体外侧的输液计数按钮,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输液计数按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精确的自动测量莫非氏滴管的滴速,并对滴速进行显示,方便护士、患者调节合适的滴速,解决了人工计数判断滴速不准、调节不便的问题;

2、实时的自动对莫非氏滴管内的液面进行监测,一旦检测到莫非氏滴管内的液位低于一定高度,输液管有进空气的风险时,可及时提醒患者、家属或者护士更换输液瓶或输液袋,防止发生意外。

3、采用多种方式,确保主夹体稳定地设于莫非氏滴管上,且具有充电功能,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4、采用两级报警提示,当液位低于一定高度时进行第一次报警,主要提醒患者和家属,当液位再次降低到一定高度时进行第二次报警,主要联动病床呼救器提醒护士;

5、通过射频电子标签与报警夹的配对识别,可防止病人输错液;

6、针对常规的输液和输血的滴速范围设置专用的滴速阀值选择按钮,使操作更快捷,能快速调节到需要阀值范围,同时可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的情况再通过微调按钮进行进一步的精细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主夹体,11-控制器,12-液位传感器,13-计数传感器,14-报警器、15-显示器,16-报警指示灯,17-蓄电池,20-防滑橡胶层,30-锁紧螺母,40-固定夹,50-莫非氏滴管,51-输液管,60-射频电子标签,61-射频读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莫非氏滴管液面报警夹,包括主夹体10、固定夹40和控制器11;所述主夹体10的头部内侧设有用于检测莫非氏滴管50内液面的液位传感器12、用于检测莫非氏滴管50中液滴的计数传感器13,所述主夹体10的头部外侧设有报警器14、显示器15和报警指示灯16,所述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液位传感器12和计数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报警器14、显示器15和报警指示灯16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主夹体10合拢时刚好夹住莫非氏滴管50;所述固定夹40合拢时刚好夹住输液管51,所述固定夹40与主夹体10固定连接。

主夹体可由夹片枢接,并通过弹簧来控制,类似生活中使用的常规的夹子,仅将夹头部分设置成弧形即可。使用时,将主夹体夹持于莫非氏滴管上,由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莫非氏滴管内液体的液面高度,一旦液面低于一定高度,即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报警指示灯进行提示。其中,报警器可以选用常规的蜂鸣器,报警指示灯可选用红绿两色LED灯,当液面高于一定高度时LED灯发绿光,当液面低于一定高度时LED灯发红光。

由计数传感器监测莫非氏滴管内液滴的滴落,并将计数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一定时间内液滴的滴数,计算出液滴的滴速,并通过滴数显示器对滴速进行显示,以方便、患者、家属、护士调节滴速。

为使报警夹在小尺寸的莫非氏滴管上也能稳定固定,采用固定夹辅助,将固定夹夹住输液管,通过弹簧或其它机构连接固定夹和主夹体,即可将主夹体固定住,防止主夹体无法稳定夹持小尺寸的莫非氏滴管,避免了主夹体掉落导致无法监测液面和滴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夹体10的头部内侧覆盖有防滑橡胶层20。

增加防滑橡胶层可防止报警夹从莫非氏滴管上滑落,进一步增强报警夹的稳固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位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

利用红外线经过莫非氏滴管中的空气部分和液体部分的反馈信号的差别判断液面位置,将主夹体设于莫非氏滴管上时,使红外线传感器对应一定的高度,当液面低于该高度时,控制器即可根据红外线感应器的反馈信号识别出液面过低进行提醒。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夹体10的头部内侧设有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液位传感器12。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病床呼救器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采用两级报警提示,当液位低于较高的液位传感器时进行第一次报警,主要提醒患者和家属,当液位再次降低到低于较低的液位传感器时进行第二次报警,主要联动病床呼救器提醒护士。即使第一次报警时,患者和家属没注意更换输液袋,当液位再次降低到一定高度时,也能通过第二次报警避免发生意外。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夹体10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7,所述蓄电池17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器11、液位传感器12、计数传感器13、报警器14、显示器15和报警指示灯16的电源输入端,所述主夹体10的外侧设有与蓄电池17电连接的充电接口。

内置蓄电池于主夹体内,并于主夹体上提供充电接口,通过蓄电池为各电子器件供电,可反复充电使用,使用寿命长,降低成本。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输液袋上的射频电子标签60和设于主夹体10内的射频读卡器61,所述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读卡器61的信号输出端,所述蓄电池17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射频读卡器61的电源输入端。

射频电子标签采用非接触式射频芯片,射频读卡器采用非接触式射频芯片读卡器,一般输液袋距莫非氏滴管的距离在40cm-60cm,本实施例中,也选择识别距离为40cm-60cm的射频设备。

病人住院输液时,可根据诊断情况将所需输液的药液配置提前写入与病人绑定的报警夹的控制器内,在配置输液的药液时,将药液配置写入射频电子标签中,再将射频电子标签贴于输液袋上。

患者输液时,启动报警夹后,控制器通过射频读卡器读取输液袋上射频电子标签内储存的药液配置,与控制器内预先储存的药液配置进行对比,如对比匹配成功,表明药液正确,进行正常输液时的液位、滴速监控;如对比匹配失败,表明药液错误,立即进行报警。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主夹体10外侧的多个输液模式滴速阀值选择按钮、用于减小阀值的微调按钮和用于增加阀值的微调按钮,所述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输液模式滴速阀值选择按钮和微调按钮。

至少包括输液滴速阀值选择按钮和输血滴速阀值选择按钮,其中输液滴速阀值选择按钮按下后,控制器将阀值设为50滴/分钟,输血滴速阀值选择按钮按下后,控制器将阀值设为15滴/分钟,还可通过身高按钮进行进一步微调。

当监测到实际滴速高于或低于阀值一定范围时,则报警提示进行滴速调节。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主夹体10外侧的输液计数按钮,所述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输液计数按钮。

该输液计数按钮用于记录已输液的袋数或瓶数,每输一瓶均按下输液计数按钮通过控制器进行计数,并由显示器进行显示,避免出现漏输、少输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