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729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骨科领域用医疗器械,特别针对胫骨平台处骨折时使用的钢板,具体涉及为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



背景技术:

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因交叉韧带的过分牵拉或强烈的外力作用,致使后交叉韧带附着点处发生撕脱性骨折,此时形成的骨块多较小,通常需要经胫骨后侧开口,进行复位后的固定。

使用传统的钢板尺寸较大,吻合性不够,最关键的因素为撕脱性骨折形成的骨块较小,现有的钢板不能很好的实现对骨块的复位及固定,经常出现固定后的骨块移动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虽然现有技术存在应用胫骨平台后外侧接骨板,如:用于后交叉韧带止点处骨折的胫骨平台后外侧接骨板

201010607699.x;虽都是应用在胫骨平台上器械,但胫骨平台后外侧与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在胫骨平台上的位置不同,需要解决的使技术问题也不相同,设计思路也不相同,因此不能将现有技术应用于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方面,不能解决对骨块的有效复位固定的目的。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器械对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复位操作复杂,骨块固定不牢固等问题,设计一种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对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复位操作复杂,骨块固定后易移位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的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

一种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其包括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位置形状吻合的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包括上端与胫骨平台后侧弧形吻合的固定部及下端的与胫骨部位吻合的固定柄;固定柄与固定部水平线成65-75°倾角设置;固定部上部内侧面设置与内侧面垂直的2-4个固定短杆;固定部两侧设置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的缝线孔,在固定部上设置1-3个固定孔;在固定柄上设置2-4个固定孔;并设置对应个数的固定钉。上述结构使用时将钢板吻合到骨折部位,首先通过固定短杆将骨折部位牵回复位到合适位置;后将固定钉固定在对应骨处;最后利用缝合线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起到很好的复位固定骨块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缝线孔设置在固定部两侧中部偏下位置。此位置设置可以很好的将钢板与韧带进行有效缝合,进而可以很好的固定位置。

进一步,在固定部两侧分别设置侧翼,侧翼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胫骨平台的吻合固定。进一步,侧翼后端与固定部相同。

进一步,在每侧侧翼上设置1-2个固定孔,其中优选设置1个固定孔。

进一步,在固定部分上设置2-4个斜向下设置的锁定孔,其中优选为3个;并设置对应数目的锁定孔钉;通过设置锁定孔使骨折骨块与下方经过连接,进一步起到很好的固定及防骨块位置改变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锁定孔的倾斜角度为以与固定部垂直水平面为参照向下倾斜20-40°;其中优选的倾斜角度为30°。此种倾斜角度可以非常好连接骨折骨块及胫骨,起到好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所述锁定孔的孔径范围为1.6-2.6mm;其中优选孔径尺寸为2.0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锁定骨块,并有效保护骨块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的玄长度为20-30mm;其中优选为25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对大部分胫骨平台进行复位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及固定柄的厚度范围为2-4mm;其中优选为3mm;此种厚度可以保证结构的韧性与轻便性。

进一步,所述固定孔的的方向为垂直固定部及固定柄部分;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孔的孔径尺寸为1.7-3mm的孔,其中优选孔径尺寸为2.4mm。此种孔径设计可以保证不对胫骨及骨块造成的的影响,且固定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上设置1-3个固定孔,其中优选设计为2个,每个固定孔的水平间距为3-10mm;其中优选为8mm。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上的固定孔与固定短杆位置交错不重叠;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各结构间不相互干扰。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上的固定孔设置在锁定孔的下方,且固定孔与锁定孔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固定短杆长度为8-12mm;其中优选长度为10mm;此种固定短杆长度可以很好的实现对骨块的复位与固定。所述固定短杆直径为1.2-1.5mm,其中优选为1.5mm。

进一步,所述固定柄上设置2-4个固定孔;另设置一个供固定钉滑动的滑动孔;此种角度设置可以实现对钢板整体位置的微调。

进一步,所述固定柄长度范围为40-70mm;其中优选长度为60mm;此种长度可以以比较小的尺寸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进一步,固定柄与固定部水平线成70°倾角设置。

进一步,所述固定柄的宽度为6-10mm,其中优选宽度为8mm;此种宽度可以保证在柄上设置固定孔后柄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最大垂直宽度的范围为8-12mm;其中优选宽度为10mm。

进一步,固定钉的长度为25-35mm;其中优选长度为30mm;锁定孔钉的长度为30-40mm,其中优选长度为35mm。此种长度设置就可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及锁定,且能有效防止对骨结构的损伤。

进一步,在固定柄与固定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一可拆卸的手持杆;手持杆后端设置手持部。手持杆的设置可以方便在外侧实现对钢板的操作,不会因微型钢板的问题影响置入。

进一步,所述连接处设置手持杆螺纹孔,手持杆底部设置对应的螺纹段。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进行组装。

进一步,所述手持杆垂直连接处设置。垂直设置可以不干扰对其他部位的操作。

进一步,所述手持杆包含一垂直连接段的垂直部分,垂直部分后连接与垂直部分垂直的水平部分;手持部设置在水平部分,此种设置方便抓握与对整个器械的操作,操作时手持杆所呈平面垂直钢板纵向直线,此种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手持杆对其他部分的干扰。

使用时,通过手持手持杆实现对整个钢板的操作;首先先将钢板的固定短杆接触骨折骨块,后牵拉骨折骨块进行复位,复位后在将钢板吻合在胫骨平台后侧及胫骨处,因为固定短杆的设置,可以初步避免复位后的骨块的移动;后先将固定钉固定到可滑动孔处,通过调节到达最佳的位置后进行固定,后通过缝线孔将钢板与韧带部分进行缝合,进一步达到防止骨块移动的目的,后将锁定孔钉设置与锁定孔内;最后将固定钉设置在固定孔内,实现对整个钢板的最终固定。

上述结构具有复位固定目的,可以有效减少具体操作过程中医生的工作量,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以有效的对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的撕脱性骨折进行复位并进行有效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包含水平部分手持杆的器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不包含水平部分手持杆的器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手持杆但包含螺纹孔器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手持杆也无螺纹孔器械正侧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无手持杆也无螺纹孔器械后侧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无手持杆也无螺纹孔且不包含固定钉与锁定孔钉的器械正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无手持杆也无螺纹孔且不包含固定钉与锁定孔钉的器械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无手持杆也无螺纹孔且仅包含锁定孔钉的器械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包含水平部分的手持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不包含水平部分的手持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部;11、固定短杆;12、缝线孔;13、固定孔;14、固定钉;15、锁定孔;16、锁定孔钉;17、侧翼;2、固定柄;21、滑动孔;3、手持杆;31、手持部;32、螺纹段;33、螺纹孔;34、垂直部分;35、水平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

一种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其包括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位置形状吻合的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包括上端与胫骨平台后侧弧形吻合的固定部1,及下端的与胫骨部位吻合的固定柄2;固定柄2与固定部1水平线成70°倾角设置;固定部1上部内侧面设置与内侧面垂直的3个固定短杆11;固定部1两侧设置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的缝线孔12,在固定部1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在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并设置对应个数的固定钉14;上述结构使用时将钢板吻合到骨折部位,首先通过固定短杆11将骨折部位牵回复位到合适位置;后将固定钉14固定在对应骨处;最后利用缝合线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起到很好的复位固定骨块的目的。缝线孔12设置在固定部1两侧中部偏下位置。此位置设置可以很好的将钢板与韧带进行有效缝合,进而可以很好的固定位置。

固定部1的玄长度为25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对大部分胫骨平台进行复位固定。固定部1及固定柄2的厚度为3mm;此种厚度可以保证结构的韧性与轻便性。

固定孔13的的方向为垂直固定部1及固定柄2部分;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进行固定。固定孔13的孔径尺寸为2.4mm。此种孔径设计可以保证不对胫骨及骨块造成的的影响,且固定效果好。

每个固定孔13的水平间距为8mm。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与固定短杆11位置交错不重叠;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各结构间不相互干扰。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设置在锁定孔15的下方,且固定孔13与锁定孔15交错设置。

固定短杆11长度为10mm;此种固定短杆11长度可以很好的实现对骨块的复位与固定。固定短杆11直径为1.5mm。

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另设置一个供固定钉14滑动的滑动孔21;此种角度设置可以实现对钢板整体位置的微调。固定柄2长度为60mm;此种长度可以以比较小的尺寸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固定柄2的宽度为8mm;此种宽度可以保证在柄上设置固定孔13后柄结构的稳定性。固定部最大垂直宽度的为10mm。

固定钉14的长度为30mm;此种长度设置就可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及锁定。

实施例2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

一种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其包括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位置形状吻合的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包括上端与胫骨平台后侧弧形吻合的固定部1,及下端的与胫骨部位吻合的固定柄2;固定柄2与固定部1水平线成70°倾角设置;固定部1上部内侧面设置与内侧面垂直的3个固定短杆11;固定部1两侧设置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的缝线孔12,在固定部1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在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并设置对应个数的固定钉14;上述结构使用时将钢板吻合到骨折部位,首先通过固定短杆11将骨折部位牵回复位到合适位置;后将固定钉14固定在对应骨处;最后利用缝合线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起到很好的复位固定骨块的目的。缝线孔12设置在固定部1两侧中部偏下位置。此位置设置可以很好的将钢板与韧带进行有效缝合,进而可以很好的固定位置。

在固定部1两侧分别设置侧翼17,侧翼17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胫骨平台的吻合固定。侧翼17后端与固定部1相同。在每侧侧翼17上设置1-2个固定孔13,其中优选设置1个固定孔13。

固定部1的玄长度为25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对大部分胫骨平台进行复位固定。固定部1及固定柄2的厚度为3mm;此种厚度可以保证结构的韧性与轻便性。

固定孔13的的方向为垂直固定部1及固定柄2部分;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进行固定。固定孔13的孔径尺寸为2.4mm。此种孔径设计可以保证不对胫骨及骨块造成的的影响,且固定效果好。

每个固定孔13的水平间距为8mm。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与固定短杆11位置交错不重叠;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各结构间不相互干扰。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设置在锁定孔15的下方,且固定孔13与锁定孔15交错设置。

固定短杆11长度为10mm;此种固定短杆11长度可以很好的实现对骨块的复位与固定。固定短杆11直径为1.5mm。

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另设置一个供固定钉14滑动的滑动孔21;此种角度设置可以实现对钢板整体位置的微调。固定柄2长度为60mm;此种长度可以以比较小的尺寸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固定柄2的宽度为8mm;此种宽度可以保证在柄上设置固定孔13后柄结构的稳定性。固定部最大垂直宽度的为10mm。

固定钉14的长度为30mm;此种长度设置就可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及锁定。

实施例3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

一种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其包括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位置形状吻合的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包括上端与胫骨平台后侧弧形吻合的固定部1,及下端的与胫骨部位吻合的固定柄2;固定柄2与固定部1水平线成70°倾角设置;固定部1上部内侧面设置与内侧面垂直的3个固定短杆11;固定部1两侧设置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的缝线孔12,在固定部1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在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并设置对应个数的固定钉14;上述结构使用时将钢板吻合到骨折部位,首先通过固定短杆11将骨折部位牵回复位到合适位置;后将固定钉14固定在对应骨处;最后利用缝合线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起到很好的复位固定骨块的目的。缝线孔12设置在固定部1两侧中部偏下位置。此位置设置可以很好的将钢板与韧带进行有效缝合,进而可以很好的固定位置。

在固定部1两侧分别设置侧翼17,侧翼17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胫骨平台的吻合固定。侧翼17后端与固定部1相同。在每侧侧翼17上设置1-2个固定孔13,其中优选设置1个固定孔13。

在固定部1分还上设置3个斜向下设置的锁定孔15,并设置对应数目的锁定孔钉16;通过设置锁定孔15使骨折骨块与下方经过连接,进一步起到很好的固定及防骨块位置改变的目的。锁定孔15的倾斜角度为以与固定部1垂直水平面为参照向下倾斜30°。此种倾斜角度可以非常好连接骨折骨块及胫骨,起到好的固定效果。锁定孔15的孔径范围为2.0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锁定骨块,并有效保护骨块结构。

固定部1的玄长度为25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对大部分胫骨平台进行复位固定。固定部1及固定柄2的厚度为3mm;此种厚度可以保证结构的韧性与轻便性。

固定孔13的的方向为垂直固定部1及固定柄2部分;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进行固定。固定孔13的孔径尺寸为2.4mm。此种孔径设计可以保证不对胫骨及骨块造成的的影响,且固定效果好。

每个固定孔13的水平间距为8mm。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与固定短杆11位置交错不重叠;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各结构间不相互干扰。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设置在锁定孔15的下方,且固定孔13与锁定孔15交错设置。

固定短杆11长度为10mm;此种固定短杆11长度可以很好的实现对骨块的复位与固定。固定短杆11直径为1.5mm。

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另设置一个供固定钉14滑动的滑动孔21;此种角度设置可以实现对钢板整体位置的微调。固定柄2长度为60mm;此种长度可以以比较小的尺寸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固定柄2的宽度为8mm;此种宽度可以保证在柄上设置固定孔13后柄结构的稳定性。固定部最大垂直宽度的为10mm。

固定钉14的长度为30mm;锁定孔钉16的长度为35mm。此种长度设置就可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及锁定。

实施例4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

一种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其包括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位置形状吻合的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包括上端与胫骨平台后侧弧形吻合的固定部1,及下端的与胫骨部位吻合的固定柄2;固定柄2与固定部1水平线成70°倾角设置;固定部1上部内侧面设置与内侧面垂直的3个固定短杆11;固定部1两侧设置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的缝线孔12,在固定部1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在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并设置对应个数的固定钉14;上述结构使用时将钢板吻合到骨折部位,首先通过固定短杆11将骨折部位牵回复位到合适位置;后将固定钉14固定在对应骨处;最后利用缝合线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起到很好的复位固定骨块的目的。缝线孔12设置在固定部1两侧中部偏下位置。此位置设置可以很好的将钢板与韧带进行有效缝合,进而可以很好的固定位置。

在固定部1两侧分别设置侧翼17,侧翼17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胫骨平台的吻合固定。侧翼17后端与固定部1相同。在每侧侧翼17上设置1-2个固定孔13,其中优选设置1个固定孔13。

在固定部1分还上设置3个斜向下设置的锁定孔15,并设置对应数目的锁定孔钉16;通过设置锁定孔15使骨折骨块与下方经过连接,进一步起到很好的固定及防骨块位置改变的目的。锁定孔15的倾斜角度为以与固定部1垂直水平面为参照向下倾斜30°。此种倾斜角度可以非常好连接骨折骨块及胫骨,起到好的固定效果。锁定孔15的孔径范围为2.0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锁定骨块,并有效保护骨块结构。

固定部1的玄长度为25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对大部分胫骨平台进行复位固定。固定部1及固定柄2的厚度为3mm;此种厚度可以保证结构的韧性与轻便性。

固定孔13的的方向为垂直固定部1及固定柄2部分;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进行固定。固定孔13的孔径尺寸为2.4mm。此种孔径设计可以保证不对胫骨及骨块造成的的影响,且固定效果好。

每个固定孔13的水平间距为8mm。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与固定短杆11位置交错不重叠;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各结构间不相互干扰。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设置在锁定孔15的下方,且固定孔13与锁定孔15交错设置。

固定短杆11长度为10mm;此种固定短杆11长度可以很好的实现对骨块的复位与固定。固定短杆11直径为1.5mm。

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另设置一个供固定钉14滑动的滑动孔21;此种角度设置可以实现对钢板整体位置的微调。固定柄2长度为60mm;此种长度可以以比较小的尺寸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固定柄2的宽度为8mm;此种宽度可以保证在柄上设置固定孔13后柄结构的稳定性。固定部最大垂直宽度的为10mm

固定钉14的长度为30mm;锁定孔钉16的长度为35mm。此种长度设置就可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及锁定。

在固定柄2与固定部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一可拆卸的手持杆3;手持杆3后端设置手持部31。手持杆3的设置可以方便在外侧实现对钢板的操作,不会因微型钢板的问题影响置入。连接处设置手持杆3螺纹孔33,手持杆3底部设置对应的螺纹段32。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进行组装。手持杆3垂直连接处设置。垂直设置可以不干扰对其他部位的操作。

实施例5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

一种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骨折微型解剖固定钢,其包括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位置形状吻合的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包括上端与胫骨平台后侧弧形吻合的固定部1,及下端的与胫骨部位吻合的固定柄2;固定柄2与固定部1水平线成70°倾角设置;固定部1上部内侧面设置与内侧面垂直的3个固定短杆11;固定部1两侧设置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的缝线孔12,在固定部1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在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并设置对应个数的固定钉14;上述结构使用时将钢板吻合到骨折部位,首先通过固定短杆11将骨折部位牵回复位到合适位置;后将固定钉14固定在对应骨处;最后利用缝合线将钢板与韧带进行缝合,起到很好的复位固定骨块的目的。缝线孔12设置在固定部1两侧中部偏下位置。此位置设置可以很好的将钢板与韧带进行有效缝合,进而可以很好的固定位置。

在固定部1两侧分别设置侧翼17,侧翼17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胫骨平台的吻合固定。侧翼17后端与固定部1相同。在每侧侧翼17上设置1-2个固定孔13,其中优选设置1个固定孔13。

在固定部1分还上设置3个斜向下设置的锁定孔15,并设置对应数目的锁定孔钉16;通过设置锁定孔15使骨折骨块与下方经过连接,进一步起到很好的固定及防骨块位置改变的目的。锁定孔15的倾斜角度为以与固定部1垂直水平面为参照向下倾斜30°。此种倾斜角度可以非常好连接骨折骨块及胫骨,起到好的固定效果。锁定孔15的孔径范围为2.0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锁定骨块,并有效保护骨块结构。

固定部1的玄长度为25mm;此种尺寸设置可以很好的对大部分胫骨平台进行复位固定。固定部1及固定柄2的厚度为3mm;此种厚度可以保证结构的韧性与轻便性。

固定孔13的的方向为垂直固定部1及固定柄2部分;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进行固定。固定孔13的孔径尺寸为2.4mm。此种孔径设计可以保证不对胫骨及骨块造成的的影响,且固定效果好。

每个固定孔13的水平间距为8mm。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与固定短杆11位置交错不重叠;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各结构间不相互干扰。固定部1上的固定孔13设置在锁定孔15的下方,且固定孔13与锁定孔15交错设置。

固定短杆11长度为10mm;此种固定短杆11长度可以很好的实现对骨块的复位与固定。固定短杆11直径为1.5mm。

固定柄2上设置2个固定孔13;另设置一个供固定钉14滑动的滑动孔21;此种角度设置可以实现对钢板整体位置的微调。固定柄2长度为60mm;此种长度可以以比较小的尺寸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固定柄2的宽度为8mm;此种宽度可以保证在柄上设置固定孔13后柄结构的稳定性。固定部最大垂直宽度的为10mm。

固定钉14的长度为30mm;锁定孔钉16的长度为35mm。此种长度设置就可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及锁定。

在固定柄2与固定部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一可拆卸的手持杆3;手持杆3后端设置手持部31。手持杆3的设置可以方便在外侧实现对钢板的操作,不会因微型钢板的问题影响置入。连接处设置手持杆3螺纹孔33,手持杆3底部设置对应的螺纹段32。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进行组装。手持杆3包含一垂直连接段的垂直部分34,垂直部分34后连接一与垂直部分34垂直的水平部分35;手持部31设置在水平部分35,此种设置方便抓握与对整个器械的操作,操作时手持杆3所呈平面垂直钢板纵向直线,此种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手持杆3对其他部分的干扰。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