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的保健用新型远红外护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9415发布日期:2018-09-14 22:3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的保健用新型远红外护颈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医疗保健护理领域。



背景技术:

颈椎病痛已经成为当今比较常见的病痛炎症,目前这个炎症主要出现在两大人群中:其一是老年人群,其二是青壮年人群。老年人群中出现的颈椎问题是由于人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形成的,大多数属于生理性病变、或者由于其他病痛引发的。而青壮年人群中的颈椎问题,主要是现代社会中电脑办公和手机的普遍使用,由长时间低头状态造成颈椎处于疲劳状而导致的一种机械性疲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少有志于解决颈椎炎症带给患者病痛的生产厂商和发明创造者提出了不少具有保健、保暖功能的护颈。期望借助于具有各种相应功能的护颈,克服因颈部功能退化、或者伤痛等原因引起的颈椎部位的病痛。

据本申请人对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各类保健、保暖护颈产品的调查: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具有保健、保暖护颈产品为近些年在市场上比较多见的利用托玛琳材料、炭素材料、玉石、磁石等材料制作的护颈。这一类护颈产品通常在护颈内面(直接包裹贴近脖颈的一面)上布置呈点状或矩阵状分布的托玛琳(或者为玉石、磁石)点状体,让这些能产生一定量远红外射线的材料隔着一层覆盖的织物对颈部释放出远红外射线,从而给佩戴者带来保健、保暖作用。

目前这一类具有远红外射线发射功能的护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需要配置外电源的远红外护颈,通过配置的微型电源通电后让远红外材料对使用者的脖颈部位释放远红外射线。中国专利文献cn203828124u公开的“远红外便携疗护颈”可以认为是这一类产品的代表,虽然这种“远红外便携疗护颈”选用在护颈带提上设置的一远红外加热片发射出远红外射线对颈部进行加热理疗,但是它必须通过配置的一个移动电源;一旦离开了移动电源,该护颈就达不到远红外理疗的作用。

第二类,是目前市场上常见到的在一块复合人体工程学的垫体、以及依附于该垫体上的远红外发热材料构成,该发热材料由缀设在垫体上的多颗扁圆形块体构成。这些扁圆形块体多半由电气石、远红外陶瓷材料、纳米碳材料或者磁石等材料构成。这种结构形式的远红外护颈,可以以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cn20652626403u(远红外护颈垫)、cn202077621u“远红外自发热磁疗性可拆装护颈”为代表。虽然这种远红外纳米护颈不用配置外接电源,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但是其点状分布的扁圆形发热颗粒由于是固定设置在垫体上的,不仅其设置位置极难与人体颈部经络穴位匹配,而且点状分布的扁圆型远红外块体所发射出的远红外的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长时间使用也会造成人体相应部位的不适应感,不利于长期使用。

第三类为中国专利文献cn205516025u公开的一种“具有远红外线功能的护颈”。这种具有远红外线功能的护颈提出的护颈本体包括:由互相贴合的弹力平布层和远红外线网布层组成的护颈的前半部和后半部,通过在远红外线网布层上设置填充的远红外线陶瓷粉构成护颈的远红外发射层。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多年来对远红外保健技术的跟踪及研究,上述各种将远红外线用于制作的护颈,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健疗效作用,但是普遍地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一、对于目前较为流行于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将远红外材料做成扁圆型颗粒、并将其呈矩阵状态布置于基座上的这种保健护颈而言,虽然其远红外发射的功效尚可,但是由于这种明显突出与基底上的颗粒装的结构,既不适宜于长时间地裹紧在人腿的脖颈部位,同时由于这种点状分布的远红外发射点,不一定符合和覆盖人体经络的分布,因此实际疗效的发挥尚未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境界。

二、对于采用面状分布的远红外护颈、以及其他多种远红外护颈而言,还存在远红外发射材料选择方面的缺陷,即目前选用的远红外发射材料均具有一定的缺陷,目前已公开的远红外护颈多般选用远红外陶瓷作为远红外源,还有的一些选用磁铁、竹炭粉和砭石等作为单一的选材。因此这种选材上的单一性不仅造成了远红外射线功率上的局限性,同时也会影响使用效果。

此外,目前普遍使用的远红外护颈一般均比较厚实,佩戴者使用时感觉鼓鼓囊囊、无法长时间使用,觉得不太方便。

因此,提供一种保健效果更为理想、使用更为方便的具有保健保暖功能的护颈就成为市场的需求和厂商的开发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远红外保健用新型护颈,企望通过设置在护颈上的相应的远红外材料对人体颈部位置进行热疗和疏通颈部的经络,减轻患者颈部由于僵硬造成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远红外保健用新型远红外护颈,企望通过设置在护颈上的相应的远红外材料对人体颈部位置进行加强血液循环和疏通颈部的经络,减轻患者颈部由于僵硬造成的痛苦。

这种一次性使用的保健用新型远红外护颈,由配有不干胶贴覆圈的护颈本体a、以及依附在护颈本体内层相应层位上的远红外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材料由粒径小于6000目、各占25%重量份的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的超细粉混合组成。

所述的护颈本体以富有自然弹性的丝绸织物层为底层,以油光纸为面层,以表面布有远红外超细粉的医用压敏胶层为功能层,由此构成具有自然拉伸和收缩功能的保健保暖功能的护颈本体;所述的丝绸织物层的外圈设有不干胶圈。

所述的丝绸织物层的厚度为0.1mm,所述的医用压敏胶层的厚度为0.5mm。

所述的远红外超细粉由喷枪均匀地喷洒在医用压敏胶的表层,其层厚在0.2-0.5mm。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一次性使用的保健用新型远红外护颈与目前已经在市场上流通、以及经文献公开的各类同功能的远红外护颈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本技术方案提出的远红外护颈,由于采用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的超细粉复合组成远红外源,因此无论是在产生的远红外线的频率的宽度和医用效果方面更为全面;

2)由于采用具有良好弹性的丝绸作为基底材料,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用医用压敏胶层构成远红外材料的复合载物层,因此使整个护颈本体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附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a-护颈本体1-不干胶贴覆圈2-压敏胶层3-丝绸织物层4-油光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并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一次性使用的保健用新型远红外护颈的发明核心在于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其一,充分利用了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这四种材料所具备的天然中药材的药用性能和各自具有独特的物理学的光电特性。

其中的碧玺学名电气石,不仅自身具有能量还能打通神经系统及促进气血循环、吸收辐射的功能;同时碧玺具有生物电作用,其表面始终流动着与人体生物电基本吻合的0.06ma的微电流,因此具有随时补充和调节人体生物电的作用,从而对人体起到康体保健作用。

其中的砭石是一种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的天然矿石,在中医学上具有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作用。

磁石属于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一族的磁铁矿石,在我国传统中医中认为:磁石具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的功效,主治肝阳眩晕,惊悸失眠、目昏翳障、耳鸣耳聋和肾虚喘逆的作用。

其二,将上述四种矿物原料的混合物构成的超细粉通过和医用压敏胶粘接构成的复合垫衬层,从而使位于医用压敏胶表层的超细远红外材料之间会产生相互之间的摩擦作用,激发出远红外有益于人体的远红外射线和相应的热能,以富有弹性的丝绸作为载体将上述混合矿物粉互相作用产生的4-20um波长强度的远红外射线直接作用于脖颈的相应部位上。利用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作为远红外射线的发生源,使其能对佩戴者的脖颈部位的相应位置产生灼热感,同时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对位于脖颈部位的人体经络和穴位进行疏通的远红外线。

这种一次性使用的远红外保健用护颈,由配有不干胶贴覆圈1的护颈本体a、以及依附在护颈本体内层相应层位上的远红外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材料由粒径小于6000目、各占25%重量份的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的超细粉混合组成。

所述的护颈本体a以富有自然弹性的丝绸织物层3为底层,以油光纸4为面层,以表面布有远红外超细粉的医用压敏胶层2为中间层,由此构成具有自然拉伸和收缩功能的一次性使用的远红外保健用新型远红外护颈;所述的丝绸织物层3的外圈设有不干胶圈1。

这种一次性使用的远红外保健用护颈,富有弹性的薄型结构充分利用了丝绸和医用压敏胶所具有的延展性,既不妨碍脖颈的正常弯曲引起的扩张,同时又能使脖颈处于正常扭转状态,并便于随身携带。

所述的丝绸织物层3的厚度为0.1mm,所述的医用压敏胶层2的厚度为0.5mm。

所述的远红外超细粉由喷枪均匀地喷洒在医用压敏胶的表层,其层厚在0.2-0.5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方案的进一步拓展,所述的远红外超细粉也可以直接与医用压敏胶混合在一起使用,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通过对上述四种原料的调配,经检测超细粉产生的远红外线的波长在4-20um或者在4-26um范围内调节,同时产生800个/m3以上的负氧离子。

由于这种远红外超细粉全面地分布在护颈本体的医用压敏胶的面上,它和脖颈部分的接触属于面接触,不仅有效克服了现有各种圆点状分布的远红外护颈存在的远红外射线覆盖面的缺失;而且能够使这种充分混合的远红外超细粉四种组成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得到强化,能够更为理想地散发出远红外线能量;不仅能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杀菌消炎得到提高;同样也使其疏通经络的功效进一步强化;显然这对于消除颈椎疲劳和炎症是极为有益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一次性使用的远红外保健护颈,由于其使用时的总厚度仅为1-1.5mm,因此在使用时具有很好的贴身感,即使运动中也不会有不舒服的异物感。

图1给出的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远红外保健用新型远红外护颈,使用时只要将整个护颈本体a上面覆盖的油光纸4在撕开,将内层面覆盖在脖颈的上面,利用护颈本体a外圈设置在丝绸织物层3为底层外圈的不干胶圈1直接粘贴在脖颈上。使用完毕以后直接撕下来就可以在回贴在塑料纸上,再可以使用2-3次。

以上仅是本申请人依据技术方案和实施例给出的本发明的基本介绍,并不代表本发明的全部。任何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依照本发明的基本创意做出的不具备实质性改进,均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