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穿伤止血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6533发布日期:2018-08-10 19:2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贯穿伤的止血气囊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一些军事冲突和突发性交通事故已经重新引发了人们开发更好的贯穿伤止血剂的兴趣。在这些情形中,不受控制的大出血是病人的主要死因。有医学专家认为,可预防的死亡病例的80%源于非控制性出血。问题在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应对很深的贯通伤,这些伤口往往太严重以至于无法包扎,或者受伤的部位不便使用止血带。目前贯穿伤的止血治疗,主要还是采用止血带,油脂和纱布填充止血等方法。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最简单,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的目的。然而,如止血带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而且有很多部位的贯穿伤是无法使用止血带止血的。油脂和纱布填充等常规止血方法由于救治效果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贯穿伤的止血救治,因而迫切需要研发新的止血方法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大范围直径(20-100mm)贯穿伤的内部压迫止血气囊装置,气囊柔软、弹性高、能适应不同伤口形状并可以表面载药。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贯穿伤止血气囊装置,包括中心软管、套在所述中心软管中段外部的气囊、与中心软管进气端连接的快插接头、与中心软管出气端连接的放气阀,所述气囊表面设置有褶皱结构,褶皱结构的沟槽内填塞止血药粉,中心软管为空心结构,表面开有导气孔,用于连通气囊内腔,中心软管进气端内设置有鸭嘴式单向阀。

进一步的,本发明装置中,气囊由硅橡胶材质制成,气囊通过密封胶将两端固定在中心软管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装置中,褶皱结构均匀的分布在气囊的圆周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装置中,止血药粉具有凝血功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装置中,快插接头上设置有密封盖。

进一步的,本发明装置中,褶皱结构外部包裹有淀粉薄膜,用于防止止血药粉泄露。

进一步的,本发明装置中,中心软管的进气端还连接有充气设备。

与传统纱布填充止血对比,基于气囊的止血装置具有明显优点,如压力可调节,受压均匀、可适应于不同的几何创面、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以及柔软、弹性与人体组织接近的材料特性。本发明的用于贯穿伤止血气囊装置,在使用前气囊内部为负压状态,褶皱结构使得气囊内缩均匀压覆在空心管上,使得整个装置初始表面直径小于20mm,且在连接充气装置之前,快插接头左侧有密封盖保证整体装置内部气密性,同时快插接头可以实现不同充气的装置的快速连接充气,从而实现止血的快速性。

本发明的用于贯穿伤止血气囊装置,放气阀可以通过旋钮减小气囊内部气压。中心管内鸭嘴式单向阀放置于充气入口处,与充气设备相连,可以保证气体单方向流动,防止使用时因接口脱落导致的气囊内气压不稳定。另外、内部中心管较硬,作为气囊的附着物,可以将气囊送至伤口更深处,两端胶封固定,保证整体全柔性的同时,可以约束气囊的轴向膨胀。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硅橡胶具有类肤的材料特性,柔软、弹性好、无色无味、不易老化,硅橡胶气囊膨胀能对不同伤口形状有良好的贴合性。

(2)褶皱状的表面结构能使得增加气囊表面积的情况下,在气囊腔内负压时,气囊内收压覆在中心管上,保证止血器整体直径较小。而本身表面积较大能使得气囊有更大的膨胀极限,所以这样的气囊结构使得止血器能应用于大范围直径伤口的止血。

(3)褶皱状的表面结构使得本身有一些沟槽用于填充止血药物以实现止血时的药物治疗。

(4)在体积约束时,可以产生足够大的张力用于伤口内表面压迫止血,充气结束后断开气源即可实现恒定均匀压力输出。

(5)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取出,相对于传统的纱布填塞止血,该方法对病人二次伤害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气囊褶皱结构的正轴测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气囊本体的左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气囊和中心软管、快插接头、放气阀装配后使用前状态的正轴测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气囊和中心软管、快插接头、放气阀装配后使用前状态的右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贯穿伤口止血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有:气囊1、褶皱结构101、止血药粉102、淀粉薄膜103、中心软管2、软管内部鸭嘴式单向阀201、软管表面通气口202、快插接头3、密封盖301、放气阀4、旋钮开关401、进气接口402,出气接口403、充气装置5、通气软管501、快充气球502、伤口6、外部包裹纱布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贯穿伤止血的气囊装置,包括表面为褶皱状的气囊1、气囊内部固定支撑的中心软管2、快插接头3、放气阀4、充气装置5。硅胶的气囊1表面有周向的褶皱结构101,褶皱结构101的沟槽内填塞止血药粉102,整段气囊1通过密封胶将两端固定在中心软管2上,中心软管2为空心结构,表面开有导气孔202,用于连通气囊1内腔。中心软管2左侧进气口内嵌入鸭嘴式单向阀201,可以保证气体单方向流动,防止使用时因接口脱落导致的气囊1内气压不稳定。放气阀4通过进气接口403与中心软管2连接,出气接头402通入外部空气,两接口通过旋钮开关401实现导通。充气装置5由气吹502和出气管501组成。

气囊主体如图2、图3所示,中间段直径较大,表面具有褶皱结构101,表面可以放置一些用于凝血的止血药粉102。气囊1两端收缩于直径较小的圆柱形状,中间空心,方便通过密封胶固定在中心软管2上。中心软管2较硬,作为气囊1的附着物,可以将气囊1送至伤口更深处,两端胶封固定,保证整体全柔性的同时,可以约束气囊1的轴向膨胀。

止血装置在使用前状态如图4、图5所示,由气囊1、中心软管2、快插接头3、放气阀4组成。相对于图1,使用前气囊1内部处于负压状态,气囊1由于内外气压差以及表面褶皱结构101向中心软管2收缩,均匀压覆在中心软管2上,从而减小整个止血装置的直径,,使得整个装置初始表面直径小于20mm。外部包裹可以生物溶解的淀粉薄膜103,用于防止止血药粉102露出。放气阀4的旋钮开关401初始时处于闭合状态,密封盖301用于初始状态时止血装置另一端的密封。

本发明工作时,将气囊1塞入贯穿伤口6,外部包裹纱布7,用于限制气囊1的轴向膨胀。使用时,拔掉密封盖301,连接充气装置5,气囊1膨胀,撑破淀粉薄膜103,止血药粉102向四周撒在伤口6内表面,最终气囊1挤压伤口6,效果如图6所示。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伤口6情况,通过放气阀4的旋钮开关401,减小气囊1内部气压,从而减小气囊1输出压力,最终完全放掉气体,取出整个装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穿伤止血气囊装置,包括可充气膨胀的褶皱状气囊主体、气囊内部支撑软管、止血装置快插接头、放气阀和充气装置。褶皱状气囊固定在中心软管上,且气囊表面沟槽填塞有止血药粉。中心软管上有通气孔、内部嵌入单向阀。褶皱状的气囊本体初始直径较大在内部负压情况下可以向中心软管收缩以减小止血装置尺寸,本装置可用于直径20‑100mm的贯穿伤内部挤压止血,膨胀后的气囊结构可对伤口的出血点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实现几何形状自适应及接触压力自适应;气囊外侧表面止血材料可对伤口起到药物止血的作用,实现对闭合结构的适形及伤口贴合。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松;陈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1.26
技术公布日:2018.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