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及标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77828发布日期:2018-10-16 20:1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及标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及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疾病的多发多变,通过人们自身各项指标的监测来反映人们的健康水平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此,各式各样的可穿戴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在各种健康监测设备中,有些监测指标,如心电图的相关指标,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多次重复监测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使用者对该种监测设备进行多次的穿戴,在每次穿戴监测设备时,由于没有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帮助,大部分使用者不能够将监测设备的信息采集装置,如电极片贴附于人体的正确位置,这会导致监测信息不准确,不能正确地反映人们的健康水平。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会通过事先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在皮肤上画出一些标记,以辅助使用者在使用监测设备时正确地进行定位,但是,该标记不能够在人体皮肤上长时间的停留,随着人们正常的生活活动,标记就会变淡甚至消失,这无法满足需要长时间且重复进行佩戴的健康监测设备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及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通过该标记方法在生物体的表面上制作的标记,不易脱落,同时也能够在使用过后去除,以利于可穿戴监测设备的定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包括胶黏剂及色素,所述色素的质量占图案材料总质量的0.05%~0.45%。

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剂为医用级皮肤粘接的有机硅压敏胶。

进一步地,所述色素为食品级或医用级色素。

进一步地,所述图案材料还包括导电颗粒,所述导电颗粒的质量占图案材料总质量的30%~80%。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颗粒为钛、钽、铌、锆、银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纳米导电颗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种图案材料,所述图案材料包括胶黏剂及色素,所述色素的质量占图案材料总质量的0.05%~0.45%;

将该图案材料涂覆于生物体表面;

以及,将该图案材料固化。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通过加热、振动及加压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对所述图案材料进行固化。

进一步地,当通过振动方法对所述图案材料进行固化时,振动的频率为20-200hz,振幅为0.1μm-1.5μm。

进一步地,当通过加热方法对图案材料进行固化时,加热温度为30-45℃。

进一步地,当通过加压方法对图案材料进行固化时,压力为0.5-20n。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时间为1-10s。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图案材料及标记方法,可以在生物体表面上形成标记,被监测者在需要再次佩戴可穿戴监测设备时,可以根据标记确认佩戴位置,使监测的结果更加准确。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中各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及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通过该标记方法在生物体的表面上制作的标记,不易脱落,同时也能够在使用过后去除,以利于可穿戴设备的定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该图案材料用于在生物体表面形成的标记,该图案材料包括胶黏剂及色素,在该图案材料中,色素质量占总图案材料质量的0.05%~0.45%。

在本发明中,该图案材料可以粘附于皮肤上,以形成标记。在被监测者使用可穿戴监测设备前,专业人员,如医生,可以在被监测者的皮肤上涂上上述图案材料,然后通过振动、压力以及加热等方法,对该图案材料进行固化,使该图案材料粘附于皮肤上,形成标记,被监测者在需要再次佩戴可穿戴监测设备时,可以根据标记确认佩戴位置,使监测的结果更加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胶黏剂可以为医用级用于皮肤粘接的有机硅压敏胶,如道康宁公司的mg-2402或mg-2502型号的有机硅皮肤胶黏剂。由于有机硅压敏胶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药品、耐水及耐油的性能,因此,有机硅压敏胶能够较好地粘附于被监测者的皮肤上,不会因为被监测者在日常活动中接触水、油等物质而发生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色素为食品级或医用级色素,如偶氮类、氧蒽类和二苯甲烷类等的一种或多种人工合成色素,或者胡萝卜素、姜黄素或葡萄皮红等的一种或多种天然色素,同样可以是人工合成素色及天然色素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若可穿戴监测设备对生物体表有导电功能,在该图案材料中还可以有导电颗粒,如钛、钽、铌、锆、银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纳米导电颗粒,纳米导电颗粒的质量占图案材料总质量的30%~80%。

上述的图案材料可以在固化后较好地粘附于生物体表,不会随着被监测者的日常活动而发生脱落,当完成监测后,可以通过一定的溶剂,如道康宁公司型号为mg-2001、q7-9180(1.0cst)、ti-1050fluid(1.5cst)的溶剂及异丙醇溶液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擦拭标记部位,使标记与生物体表分离,此时,标记不会在生物体表上留下任何的痕迹。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中各步骤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种图案材料,该图案材料包括包括胶黏剂及色素,在该图案材料中,色素的质量占图案材料总质量的0.05%~0.45%;

将该图案材料涂覆于生物体表面;

以及,将该图案材料固化,以形成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加热、振动及加压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对涂覆于生物体表面的图案材料进行固化。

更为具体地,当通过振动方法对图案材料进行固化时,振动的频率为20-200hz,振幅为0.1μm-1.5μm。

当通过加热方法对图案材料进行固化时,加热温度为30-45℃。

当通过加压方法对图案材料进行固化时,压力为0.5-20n。

上述的固化时间可以为1-10s。

通过上述固化方法,可以较好地将图案材料粘附于生物体表面,以在生物体表面形成不容易脱落的标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装置,该装置内至少设置有加热单元、振动单元及加压单元中的一种,以及用于将图案材料涂覆于生物体表面的触点。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标记装置通过加热单元向外提供的加热温度为30-45℃;通过振动单元向外提供的振动频率为20-200hz,振幅为0.1μm-1.5μm;通过压力单元向外提供的压力为0.5-20n。

触点可以为印章型或者笔型。通过印章型的触点,可以直接将图案材料印于生物体表面上;通过笔型的触点,可以将图案材料画于生物体表面上。在将图案材料涂覆于生物体表面的同时,对图案材料进行固化。

本发明的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在通过印章或标记笔,配合使用相关图案材料,在能达到位置标记、标志位导电功能,且无副作用的。并且具有长时间很好的附着效果,不再需要改标记图案时可非常容易清除。另外,在使用温度、加压、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微震动,能增加图案材料对标记体的附着力、同时具有加速完成图案标记,缩短标记所费时间。该过程是温和的,对标记体是无害的,不会产生不适反应。

以下为本发明中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的具体应用:图案材料由道康宁公司的mg-2402型号的有机硅皮肤胶黏剂、葡萄皮红色素以及纳米银颗粒均匀搅拌而成,其中有机硅皮肤胶黏剂、葡萄皮红色素及纳米银颗粒的质量比为1:0.03:0.4。通过印章型的标记装置,蘸取图案材料,并将图案材料印于生物体表面上,其中振动单元提供频率为60hz的振动,加热单元提供42℃的加热温度,使图案材料固化,即可形成标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