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6240发布日期:2018-06-15 21:32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植物、动物到人体的生物学实验证明了生物信号(微波)辐射场(以下简称生物场),是生命体即生物物质存在的另外一种形式;是生物体与内外环境交流生物信息能量的基本载体;同时也为生物场的应用展现了广阔空间。现在医学上的许多检测和治疗设备都是根据生物体辐射的不同信号发明和制造的;比如:心、脑电图的检测,就是依赖于脑组织、心脏辐射的电、磁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大脑和心脏组织和功能的变化;人体的DNA、细胞、组织、器官保持着相对独立,它们辐射的信号也同样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因此生物场可以反应生物体不同层次、结构、功能的信息;组成生物场的信号,又可以反作用于生物体相对应的功能和结构,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功能或转移遗传信息。中国古人以及国内外大量生物学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生物体的DNA、细胞、组织、器官会辐射不同的信号,形成多层次、异常复杂的生物场,对自体或其它生命体的生命活动有着不同的、重要的影响。(参见袁心洲,生物场的探索与发现,《前沿科学》,2017(06),第11卷,总篇42篇,P79-85)

利用生物信号的辐射传递,为人类康复提供更多选择,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通过采用波导系统与电场、磁场、聚焦、谐振、反射相结合的多种方法,实现生物信号的处理、增强、最大信噪比(不失真)、方便、全方位给人体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实现高效、舒适、无害、无痛苦的恢复人体自愈能力,实现治疗人体细胞、器官、组织的疾病,逆转衰老,延长生命,与现代医疗形成互补。

本发明的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包括底反射板1、底座2和舱体3;舱体3为底部设有底部开口的筒状腔体,其底部开口与底座2的顶部开口相配合并固定在一起;底座2为梯形横截面的腔体,且底面设置有底反射板1;底反射板1为弧形板,其凹面与舱体3的底部开口相对;舱体3内部的下方设有支架5,支架5固定在舱体3与底座2的连接处,支架5内部设有托板12用于放置生物信号处理系统4,床11设置在支架5上;所述的生物信号处理系统4包括箱体4-1及其内部的生物信号处理器4-6;所述的生物信号处理器4-6由前波导器4-6-4、长波导管组4-6-5、磁场振荡器4-6-6、聚焦反射器4-6-7、后波导器4-6-8、短波导管组4-6-9、双头喇叭4-6-10和外壳4-6-11组成,前波导器4-6-4、磁场振荡器4-6-6、聚焦反射器4-6-7和后波导器4-6-8依次排列在外壳4-6-11内并与外壳4-6-11轴线垂直,后波导器4-6-8位于双头喇叭4-6-10的中间;长波导管组4-6-5由多个长波导管组成,每个长波导管穿插在前波导器4-6-4内并与外壳4-6-1轴线平行;短波导管组4-6-9由多个短波导管组成,每个短波导管穿插在后波导器4-6-8上并与外壳4-6-1轴线平行;双头喇叭4-6-10由两个喇叭体及其之间的圆环组成,每个喇叭体的底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构成一体结构,后波导器4-6-8位于圆环内部;其中前波导器4-6-4朝向底座2,后波导器4-6-8朝向舱体3顶部。

上述的磁场振荡器4-6-6由驱动电机、驱动轴和固定在驱动轴上的3~8个叶片组成;驱动电机的两极与控制板4-6-1的两端连接,控制板4-6-1的两极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4-6-3的两极连接,导线上设有开关4-6-2;所述的控制板4-6-1、开关4-6-2和直流电源4-6-3位于外壳4-6-11外部。

上述的生物信号处理系统4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生物信号处理器4-6,方便加工、组装、检查和拆卸。

上述的箱体4-1顶部设有上盖板4-2,内部设有泡沫箱4-3填充在箱体4-1和生物信号处理器4-6之间,侧板开设有通孔4-4;组成箱体4-1的各侧板通过螺钉4-5固定在一起;泡沫箱4-3由泡沫部分和粘接在顶部的泡沫箱盖4-3-1构成,泡沫部分内部的空腔4-3-2及泡沫部分用于消除驱动电机发出的噪音;通孔4-4用于生物信号处理系统4中的导线穿过。

上述的舱体3两端分别设有前舱门6和后舱门19,侧舱门9并通过侧舱门折页24与舱体3相连接,顶部设有排气扇7,显示屏8设置在前舱门6的凹槽内并通过密封胶固定,显示屏8与计时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和湿度测量装置装配在一起;侧舱门9与舱体3上的上气动支杆10装配在一起用于开闭侧舱门9,上气动支杆10是通过铰链座分别与舱体3和舱门9相连接,铰链座采用螺钉固定,侧舱门9外壁上设有侧舱门把手23;前舱门6和后舱门19朝向舱体3内的一侧均为球缺形凹面;后舱门19通过前舱门折页18装配在舱体3上;前舱门6固定在舱体3上。

上述的底座2包括框架,框架底部设有脚轮26,底座2的一个长侧面为侧面反射板25,另一个长侧面作为反射门20,两个端面为端面反射板14,侧面反射板25和端面反射板14均通过拉铆钉加导电胶固定在底座2的底座支架上;底座2内部一端设有电气箱13用于放置直流电源4-6-3、控制板4-6-1、温度测量装置和湿度测量装置,底座2内部设有储物架用于放置生命信号辐射源15;底座2一端的端面反射板14上设有有进气扇16;反射门20通过反射门折页17装配在底座2框架上,外壁上设有反射门把手21;反射门20与底座2的框架上的下气动支杆22装配在一起用于开闭反射门20,下气动支杆22是通过铰链座分别与底座2的框架和反射门20相连接,铰链座采用螺钉固定。

上述的支架5与床11通过螺丝螺母装配在一起,便于床11的拆卸和固定。

上述的叶片带有5~8度螺旋升角,每个叶片上设有磁片,磁片的材质为铁氧体,磁片的形状为片状,固定在叶片的定位槽上,采用导电胶固定,磁片中心处设有十字形通孔用于通过非电磁信号,各磁片与驱动轴垂直。

上述的叶片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

上述的驱动电机转速4000~8000转/分钟。

上述的前波导板和后波导板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上述的长波导管和短波导管的内径为0.5~3mm。

上述的聚焦反射器4-6-7是由基板及其中部的圆锥状壳体构成的一体结构,圆锥状壳体的圆锥角角度为80°~100°,圆锥状壳体的尖端朝向后波导器4-6-8一侧,圆锥状壳体的直径为聚焦反射器4-6-7外形尺寸的1/3~1/4;其中聚焦器反射器4-6-7基板上均匀分布有N个直径0.5~3mm的通孔,聚焦反射器4-6-7的基板与外壳4-6-11轴线垂直,其外沿固定在外壳4-6-11内部;聚焦反射器4-6-7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

上述的双头喇叭4-6-10中的两个喇叭体的圆锥角角度为80°~100°,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

上述的控制板4-6-1主要由单片计算机芯片和MOS管irf3205驱动单元组成来实现控制驱动电机的目的;其中单片计算机集成了PWM模块,通过软件算法控制,用来产生占空比0~100%可调的数字PWM信号;MOS管irf3205驱动单元主要通过大功率MOS管将单片计算机输出的可调数字PWM信号功率放大,并且集成了反电动势保护模块反向肖特基二极管,防止电动机的感生反向电动势击穿MOS管驱动单元,两部分配合使驱动电机在转速范围内任意调速。

上述的外壳4-6-11材质是采用树脂或塑料材料注塑成型,其外部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或者包裹铜皮、铜带或铝箔,形成完整的屏蔽体,其内部设有定位台阶将各部件固定,。

上述的底反射板1、侧面反射板25、反射门20和端面反射板14的材质为厚度10~12mm的复合材料板,或者为厚度1~2mm的非磁性金属板,内表面喷涂或电镀有金、银、铜或铝材质的薄膜,构成镜面,薄膜厚度为0.03~0.05mm;底反射板1、侧面反射板25、反射门20和端面反射板14共同构成电磁屏蔽、反射和聚焦生物信号的空间。

本发明的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的使用方法为:

将生命信号辐射源置于底座内;将生命信号受体置于舱体内;闭合开关,通过直流电源向驱动电机供电,生命信号辐射源的信号经过底座内部各反射板的聚焦,再通过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后,传输到舱体内,经舱体内壁的聚焦传递给生命信号受体。

上述方法中,当生命信号受体为人体时,根据人体生化检测和微电磁信号的检测,选择可食用植物做生物信号辐射源(供体),置于底座内,关闭反射门;将人体通过扶梯置于舱体内的床上,关闭后舱门和侧舱门;通过在显示屏的提示设定计时装置,启动直流电源,控制磁场振荡器的转数为4000~8000转/min,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将采集处理后的生命信号发射给舱体内的人体。

上述方法中,通过进气扇和排气扇控制空气在生物信息养生自愈康复舱内流通。

上述方法中,设定好的保健时间到,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停止工作,打开侧舱门,生物信号受体出来后,进行紫外线定时消毒杀菌,之后打开侧舱门和后舱门进行排风。

上述方法中,人体不采用任何药物和其它治疗手段,接受生物信号后身体得到康复,实质上是生物信息能量激发了生物受体自身的自愈能力,细胞功能得到康复,所以称此机器为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

本发明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在植物发育、生长过程中向外辐射的信号可以被生物信号处理系统采集、处理后发射给生物受体,而且处理后的信号不失真,受体接受源自不同可食用植物的辐射的生物信号,在较短时间内,会产生明显的、不同的生物效应;从植物、动物,到人体的可重复性的实验表明:生物信号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有别于分子、离子、可以表达生命信息的信号,应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供体信号不受电磁等信号的干扰,可以实现无接触、无介入、无分子转移、跨越空间,深入到生物体受体细胞内部,定向改善细胞功能。该信号的能量处于电子伏特的低能量范畴,它不能破坏细胞内的分子结构,也不能改变基因,因此将在改善生物体细胞生理功能、养生、慢病、疑难病治疗以及抗衰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中国医学认为:“气”是生命之本,特别是“元气”决定生命的健康和生死,现代科学则认为:生物信息决定生命,生物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生物物理信号即生物场;生命体功能和结构的变化都会引起生物体微电磁信号的改变,反过来生物体微电磁信号的变化也能够影响生物体功能和结构的改变;生物信息疗法即补偿生物信息(能量)正是基于上述原理,通过发明的专用设备采集处理生物信号,并且根据生物体细胞的不同需要,通过补偿不同的生物信号来调整生物体的电磁信号达到纠正细胞乃至器官、组织的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实现生物体养生、治疗、抗衰老,国内外大量亚临床实验均取得成功,而且没有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装置各部件的功能为:设定孔径0.5~3mm的波导管作为通道,能够阻挡大部分低频和大部分高频电磁波信号的通过;通过磁场振荡器叶片旋转时会形成多个震荡磁场和金属反射面,能够反射并吸收泄露进来的高频或超高频电磁波和其它电磁信号。

采取上述办法实现了禁止各类电磁信号、电磁波的通过,经过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2009年,曾经过青岛41电子研究所在微波暗室内,在170GHz范围以下的检测没有发现电磁信号通过,(见《生物电磁波揭秘》,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5月第二版,P193)。

当生物信号进入震荡加能系统后,由波尔磁子能量公式:E=±μB以及eU=1/2mv2可以知道生物信号在穿越电磁场过程中可以获得外场加速的能量;

由Fm=±μBdB/dz可知生物信号在特定的震荡磁场里可以增加自旋能量;由薛定谔的波动方程:生物信号可以在无限深方势井中获得能量,并且可以穿越无限深方势井实现定向发射;根据Ψ12=Ψ1+Ψ2,可以实现相应的概率分布:P12=│Ψ1+Ψ2│2;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生物信号震荡加能系统,可以增加其概率幅,增加能量,实现了生物信号功率密度的多级“放大”;由于屏蔽和吸收了电磁信号以及外来信号的干扰,在生物信号的传输过程中没有系统内电磁信号的干扰,因此实现了处理后生物信号的最大信噪比,即生物信号只获得了能量,而不失真。

经过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处理的信号得到加强,在舱体内还有没有经过处理的生物信号,可以从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周边发射到舱体内壁上被聚焦到处于焦点区的人体上,不同层面的生物信号可从不同的方面发挥改善细胞生理功能的作用,获得更好的自愈康复效果。

多项可重复性的实验表明:在我们的发明的装置里,供体和受体无接触、无介入、无分子转移、没有分子也没有其它射线或的辐射,受体接受经新发明处理的供体生物信号以及生物供体辐射的全部信号后,细胞生理功能得到恢复,能促进细胞的再生,慢病或疑难病得到自愈。(参见“生命健康需要信息营养”,《美国自然科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六期,P140-141;“天然物理疗法,补偿植物信息能量-保健医疗的新途径”,《中国健康月刊》2009,5月,第29卷,第5期,P203-205;“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刻不容缓”,《医学信息》,2010年6月第23卷第6期,P328~329;“补偿生物信息能量---生命健康长寿的新发现”,《辽宁省老教授协会通讯》第21期,P46页,《生物电磁波揭秘》,P261~292,2011年,台湾大康出版社;生物场探索与发现,《前沿科学》季刊,2017-2第11卷,p79~86)。

现代科学技术证明:地球上的任何物质在大于摄氏负273度以上,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和交换光态、超光态物质,这就是物质辐射场,根据国内外的实验成果和理论研究,细胞在DNA复制过程中就能够自发的向外辐射生物信号,不需要动力源,因此选择萌芽期或旺盛生长的植物做供体;根据波导理论,波导器的通孔会起到波导的作用,引导波的通过,本发明人根据现有微波传导理论,设计了生物信号处理系统,限制了电磁信号和电磁波的通过,发现了新的、超电磁、超光态的生物信号,可能是源自DNA复制过程中的能量辐射,通过前波导器采集并形成叠加信号、让叠加的这种生物信号,通过波导管系统导入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这是本发明采集、处理这种生物信号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处理生物信号过程中,还根据微波共振原理,生物信号在生物信号处理器内产生共振,其功率密度将获得很大的提升,即增加了生物信号能量,又保持了其最大信噪比,通过磁场振荡器的信号,通过喇叭反射到聚焦反射器上,然后聚焦后的信号通过波导器叠加后经过喇叭发射给舱内聚焦区受体;磁场振荡器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与信号前进方向成一定旋转角度的震荡磁场,因此该磁场会增加信号的速度,即增加信号的能量;通过上述一系列叠加、共振、聚焦以及旋转磁场,增加了信号的功率密度,实现了信号的“放大”,而且这种方法仍然保持信号的最大信噪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即让生物受体处于舱体聚焦区,即可以接收到经过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加强后的生物信号,也可以接收到舱内其它生物信号,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受体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地源自生命供体辐射的多种生物信号,实现最大信噪比,即信号不失真;实现无接触、无介入、无分子转移、跨越空间、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给生物受体,有目标地发射给生命体;让生命体在较短的时间里接收到更多自身需要的生物信息能量,帮助生命体止于未病、恢复自身免疫,为建立无介入、无危害的新型自然医疗、康复、保健新体系奠定技术支持;给细胞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做到绿色、节能、环保、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本发明技术涉及量子力学、生物信息理论、电磁生物效应理论、微波理论等研究的成果,参见张阳德编著,2009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信息学》;王海婴主编,200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基础物理学》;刘亚宁主编,2002年1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的《电磁生物效应》;清华大学2006年10月再版的《量子物理学》;2008年,庞小峰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生物电磁学》;2003年2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的《电磁场理论基础》;197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宇宙电动力学》—H.阿尔芬、C-G菲儿塔玛(瑞典);2014年4月由科学出版社再次出版的《生物光子学》—顾樵(德国);参见2008年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第3卷第4期P72、第7期P45、第9期P31上的3篇关于生物电磁场(波)即生物信息能量在人体保健医疗方面研究成果的论文以及如前所述近几年发表的有关补偿生物信息能量的文章;生物场探索与发现,《前沿科学》季刊,2017-2第11卷,p79-8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生物信号处理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反射板,2、底座,3、舱体,4、生物信号处理系统,4-1、箱体,4-2、上盖板,4-3、泡沫箱,4-3-1、泡沫箱盖,4-3-2、泡沫部分内部的空腔,4-4、通孔,4-5、螺钉,4-6、生物信号处理器,4-6-1、控制板,4-6-2、开关,4-6-3、直流电源,4-6-4、前波导器,4-6-5、长波导管组,4-6-6、磁场振荡器,4-6-7、聚焦反射器,4-6-8、后波导器,4-6-9、短波导管组,4-6-10、双头喇叭,4-6-11、外壳,5、支架,6、前舱门,7、排气扇,8、显示屏,9、侧舱门,10、上气动支杆,11、床,12、托板,13、电气箱,14、端面反射板,15、生命信号辐射源(供体),16、进气扇,17、反射门折页,18、前舱门折页,19、后舱门,20、反射门,21、反射门把手,22、下气动支杆,23、侧舱门把手,24、侧舱门折页,25、侧面反射板,26、脚轮;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血液中NK细胞百分数变化与量子检测的免疫功能变化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心肌缺血患者保健前后方面的检测比对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屏与计时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和湿度测量装置通过数据线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射门由两个带有把手的门组成,每个门各自通过折页与底座支架装配在一起。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长、短波导管为市购产品,长、短波导管内径为0.5~3mm;其中长波导管的长度为短波导管的2~3倍。

本发明实施例中,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工作时,前、后舱门和侧舱门与舱体连接处,是通过导电胶把导电硅胶圈粘接固定封闭;底反射板、端面反射板、侧面反射板和反射门之间的连接处,是通过导电胶把导电硅胶圈粘接固定封闭;所述的导电胶和电硅胶圈为市购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叶片上固定磁片是采用导电胶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在驱动轴上的叶片数量为3~8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电胶为市购的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铁氧体为市购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选用的铝箔厚度为0.1mm,为市购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后波导器的厚度为10~15mm,材质为树脂。

本发明实施例中前波导器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径与长波导管外径相配合,用于放置长波导管;前波导器的两端为球缺凹面,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磁场振荡器电机由12V直流电源供电,工作时旋转转数4000~5000转/min。

本发明生物信号发射源要求可食用供体植物15(生物信号辐射源)处于旺盛生长阶段,即细胞快速分裂,微观能量检测处于最佳数值,对受体无害、无毒副作用,对受体人体(生物信号接受体)产生好的效果,必须要实施供体和受体的检测,目的是要选出生长状态良好的供体;同时必须要对受体做相应的检测,根据受体需要改善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植物供体,这样才会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取得好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生物信号发射源选用萌芽期的植物或非萌芽阶段的植物;萌芽期的植物是细胞分裂阶段,信号最强、信息量最大、信息最好,对受体细胞的作用最好;当使用非萌芽阶段的植物做生物信号发射源时,首先观察该植物的生长状态,如颜色、长势和根叶的发育情况,选择各项都好的植物做微观能量检测;微观能量检测采用量子共振检测仪,该仪器就是解析这种现象的新型仪器;该仪器通过传感装置从生物体直接采集电磁信号,使用完全标准正交函数,提出调查项目的标准波型,用代码输入仪器中,以这种代码为钓针,把采集到的生物体或物质发出的合成波中与此代码相对应的成分钓出来与标准波形比较,计算与被钓出波的关联程度,测定生物体发出的微弱磁场是否变调,判读样品的波形是否变得混乱,根据波形计算分析结果;该方法依据输入代码,只把与代码有关的成分或信息取出来进行处理,不受外界的干扰;目前量子共振检测仪所设定的数值为无量纲;生物体辐射的生物微波是以合成波的形式向外辐射,生物电磁信号能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生物体的健康状态,比如:采用重庆天基权量子医学发展研究院生产的TJQQ-ZDJTEQAM型量子共振检测仪检测植物发射的生物电磁波的无量纲数值,可以判定供体生长的好坏即供体辐射信息的好坏,目前量子共振检测仪所设定的数值为无量纲,对于有益的信息,16~22为最佳值;10~15为次佳值;6~9为一般值,5以下为较差值;要求选用数值在15以上即生长状态好的植物作为供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TJQQ-ZDJTEQAM型量子共振检测仪经北京301医院鉴定,检测准确率86%以上。(见:姜堪政,郑谦,袁心洲:生物电磁场对人体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中国实用医药,2008,(04);姜堪政,郑谦,袁心洲:生物电磁场对人体抗衰老与保健的效果,中国实用医药,2008,(07);姜堪政,郑谦,袁心洲:生物电磁场对人体免疫功能的提升作用,中国实用医药,2008,(09)),现在,该仪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检测;现在类似的微能量检测仪器很多比如:为此微磁信号检测仪。生物信息检测仪、奥拉检测仪,都可以用来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中聚焦反射器的圆锥状壳体的圆锥角角度为80°~100°,圆锥状壳体的直径为聚焦器直径的1/3~1/4;基板上设有N个通孔,通孔直径为0.5~3mm;其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当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时,通孔内壁也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材质为采用树脂或塑料材料注塑成型,内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或包裹铜皮或铝箔。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磁场振荡器工作时的转数为4000~8000转/min。

本发明实施例中长、短波导管与前、后波导板的安装配合为过盈配合,实现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托板固定在床架的横梁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屏设有开启电源的密码锁;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电器箱内部的电子控制系统相连接,显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内部生物信号处理器的工作状态、计时、舱体内部温度和湿度、开启电源的密码锁控制电路等多项监控。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非金属材料为碳纤维、塑料或树脂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床和支架为木材质或非磁性金属材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叶片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前波导板和后波导板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上述的长波导管和短波导管的内径为0.5~3mm。

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在驱动轴上的叶片为3~8个,叶片带有5~8度螺旋升角,每个叶片上设有磁片,磁片的材质为铁氧体,磁片的形状为片状,固定在叶片的定位槽上,采用导电胶固定,磁片中心处设有十字形通孔用于通过非电磁信号,各磁片与驱动轴垂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喇叭中的两个喇叭体的圆锥角角度为80°~100°,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底反射板、侧面反射板、反射门和端面反射板的材质为厚度10~12mm的复合材料板,或者为厚度1~2mm的非磁性金属板,内表面喷涂或电镀有金、银、铜或铝材质的薄膜,构成镜面,薄膜厚度为0.03~0.05mm;底反射板、侧面反射板、反射门和端面反射板共同构成电磁屏蔽、反射和聚焦生物信号的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材质是采用树脂或塑料材料注塑成型,其外部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或者包裹铜皮、铜带或铝箔,形成完整的屏蔽体,其内部设有定位台阶将各部件固定,。

实施例1

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结构如图1所示,左视图如图2所示,右视图如图3所示,包括底反射板1、底座2和舱体3;舱体3为底部设有底部开口的筒状腔体,其底部开口与底座2的顶部开口相配合并固定在一起;底座2为梯形横截面的腔体,且底面设置有底反射板1;底反射板1为弧形板,其凹面与舱体3的底部开口相对;舱体3内部的下方设有支架5,支架5固定在舱体3与底座2的连接处,支架5内部设有托板12用于放置生物信号处理系统4,床11设置在支架5上;

生物信号处理系统4如图4所示,侧视图如图5所示,包括箱体4-1及其内部的生物信号处理器4-6;生物信号处理器4-6如图7所示;

生物信号处理器4-6由前波导器4-6-4、长波导管组4-6-5、磁场振荡器4-6-6、聚焦反射器4-6-7、后波导器4-6-8、短波导管组4-6-9、双头喇叭4-6-10和外壳4-6-11组成,前波导器4-6-4、磁场振荡器4-6-6、聚焦反射器4-6-7和后波导器4-6-8依次排列在外壳4-6-11内并与外壳4-6-11轴线垂直,后波导器4-6-8位于双头喇叭4-6-10的中间;长波导管组4-6-5由多个长波导管组成,每个长波导管穿插在前波导器4-6-4内并与外壳4-6-1轴线平行;短波导管组4-6-9由多个短波导管组成,每个短波导管穿插在后波导器4-6-8上并与外壳4-6-1轴线平行;双头喇叭4-6-10由两个喇叭体及其之间的圆环组成,每个喇叭体的底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构成一体结构,后波导器4-6-8位于圆环内部;其中前波导器4-6-4朝向底座2,后波导器4-6-8朝向舱体3顶部;

磁场振荡器4-6-6由驱动电机、驱动轴和固定在驱动轴上叶片组成;驱动电机的两极与控制板4-6-1的两端连接,控制板4-6-1的两极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4-6-3的两极连接,导线上设有开关4-6-2;所述的控制板4-6-1、开关4-6-2和直流电源4-6-3位于外壳4-6-11外部;

箱体4-1结构如图6所示,箱体4-1顶部设有上盖板4-2,内部设有泡沫箱4-3填充在箱体4-1和生物信号处理器4-6之间,侧板开设有通孔4-4;组成箱体4-1的各侧板通过螺钉4-5固定在一起;泡沫箱4-3由泡沫部分和粘接在顶部的泡沫箱盖4-3-1构成,泡沫部分内部的空腔4-3-2及泡沫部分用于消除驱动电机发出的噪音;通孔4-4用于生物信号处理系统4中的导线穿过;

舱体3两端分别设有前舱门6和后舱门19,侧部设有侧舱门9并通过侧舱门折页24相连接,顶部设有排气扇7,显示屏8设置在前舱门6的凹槽内并通过密封胶固定,显示屏8与计时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和湿度测量装置等装置通过数据线与电气箱13内的控制板相连接;侧舱门9与舱体3上的上气动支杆10装配在一起用于开闭侧舱门9,上气动支杆10是通过铰链座分别与舱体3和舱门9相连接,铰链座采用螺钉固定,侧舱门9外壁上设有侧舱门把手23;前舱门6和后舱门19朝向舱体3内的一侧均为球缺形凹面;后舱门19通过前舱门折页18装配在舱体3上;前舱门6固定在舱体3上;

底座2包括框架,框架底部设有脚轮26,底座2的一个长侧面为侧面反射板25,另一个长侧面作为反射门20,两个端面为端面反射板14,侧面反射板25和端面反射板14均通过拉铆钉加导电胶固定在底座2的底座支架上;底座2内部一端设有电气箱13用于放置直流电源4-6-3、控制板4-6-1、温度测量装置和湿度测量装置,底座2内部设有储物架用于放置生命信号辐射源15;底座2一端的端面反射板14上设有有进气扇16;反射门20通过反射门折页17装配在底座2框架上,外壁上设有反射门把手21;反射门20与底座2的框架上的下气动支杆22装配在一起用于开闭反射门20,下气动支杆22是通过铰链座分别与底座2的框架和反射门20相连接,铰链座采用螺钉固定;侧面反射板25、反射门20和端面反射板14的内壁为镜面反射面;

支架5与床11通过螺丝螺母装配在一起,便于床11的拆卸和固定;

控制板4-6-1主要由单片计算机芯片和MOS管irf3205驱动单元组成来实现控制驱动电机的目的;其中单片计算机集成了PWM模块,通过软件算法控制,用来产生占空比0~100%可调的数字PWM信号;MOS管irf3205驱动单元主要通过大功率MOS管将单片计算机输出的可调数字PWM信号功率放大,并且集成了反电动势保护模块反向肖特基二极管,防止电动机的感生反向电动势击穿MOS管驱动单元,两部分配合使驱动电机在转速范围内任意调速;

使用方法为:

将生物信号辐射源置于底座内;将生物信号受体置于舱体内;闭合开关,通过直流电源向驱动电机供电,生物信号辐射源的信号经过底座内部各反射板的聚焦,再通过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后,传输给受体以及舱体内,经舱体内壁的聚焦又传递给生物信号受体;

当生物信号受体为人体时,根据人体生化检测和微电磁信号的检测,选择植物做生物信号辐射源(供体),置于底座内,关闭反射门;将人体通过扶梯置于舱体内的床上,关闭前舱门、后舱门和侧舱门;通过在显示屏的提示设定计时装置,启动直流电源,控制磁场振荡器的转数为4000~8000转/min,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将采集处理后的生命信号发射给舱体内的人体;

工作时,通过进气扇和排气扇控制空气在生物信息养生自愈舱内流通;

采用的生物信号辐射源(供体)为小麦、玉米和/或蔬菜苗等;以31名志愿者进行测试,志愿者进入舱体后开启生物信号处理器,每日进行两小时,连续进行20天,名志愿者血中NK细胞百分数变化值为:保健前15.84±7.9,保健后17.05±8.2,t值2.28,P值<0.05;采用量子共振检测仪检测其中29名志愿者的人体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为:保健前12.5±1.12,保健5天后13.4±0.9,保健10天后13.7±1.04,保健15天后14.5±0.74,保健20天后14.8±0.62,t值10.5,P值<0.001;根据目前量子共振检测仪器设定的数据标准,13~17为正常,13以下为低下;

将上述血液中NK细胞百分数变化与量子检测的免疫功能变化进行图示对比,结果如图8所示。

实施例2

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结构同实施例1;

采用的生物信号辐射源(供体)为小麦、玉米和/或蔬菜苗等;以13名心肌缺血状态志愿者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

采用量子共振检测仪检测志愿者的人体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为:保健前-6.87±0.63,保健5天后-6.69±0.64,保健10天后-6.55±0.74,保健15天后-6.55±0.74,保健20天后-6.35±0.78,t值3.79,P值<0.01;量子共振检测仪器设定的数据标准,-7以下为明显缺血,-6以上为供血正常,保健前后方面的检测比对曲线如图9所示;采用心电图测试保健前后的变化,其中4人心肌供血改善,其余略有改善。

实施例3

生命信息自愈康复舱结构同实施例1;

采用的生物信号辐射源(供体)为小麦、玉米和/或蔬菜苗等;以30名志愿者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

经过保健前后检测,志愿者的体检结果如下:

血中NK细胞数(%):保健前15.8±7.9,保健后17.05±8.2;t值2.28,P值<0.05;

游离甲状腺素(pmol/L)(6、7、8月):保健前16.03±2.07,保健后14.79±1.9;t值3.88,P值<0.001;

游离甲状腺素(pmol/L)(9月):保健前16.6±2.94,保健后19.1±3.65;t值6.25,P值<0.00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pg/ml):保健前6.81±7.44,保健后10.75±7.09;t值1.713,P值>0.05;

肺活量(ml):保健前2234.3±771.9,保健后2577.2±1023.6;t值3.41,P值<0.01;

握力(N):保健前318.57±103.11,保健后340.1±100.49;t值2.83,P值<0.01;

视力:保健前0.77±0.38,保健后0.834±0.4;t值3.03,P值<0.01;

反应时:保健前0.28±0.5,保健后0.201±0.2;t值2.06,P值<0.05;

叩指频率(次/min):保健前308.97±20.39,保健后321.1±40.23;t值2.3,P值<0.05;

大脑供血:保健前-7.08±0.56,保健后-6.31±0.62;t值5.5,P值<0.001;

心肌供血:保健前-6.87±0.63,保健后-6.35±0.78;t值4.5,P值<0.001;

心脏功能:保健前-7.04±0.64,保健后-6.63±0.65;t值3.07,P值<0.01;

肝脏功能:保健前-6.63±0.71,保健后-6.21±0.78;t值2.33,P值<0.05;

骨关节炎:保健前-7.39±0.94,保健后-6.32±0.46;t值4.88,P值<0.001;

颈椎病:保健前-7.52±0.79,保健后-6.83±0.49;t值3.38,P值<0.001;

骨质疏松:保健前-7.64±0.57,保健后-6.96±0.2;t值6.8,P值<0.001;

肾脏功能:保健前12.4±0.92,保健后14.3±0.55;t值12.8,P值<0.001;

免疫功能:保健前12.5±1.12,保健后14.8±0.62;t值10.5,P值10.5。

结论:宏观检测与微观检测的结果是平行的,说明生命信息自愈康复疗法有益无害,效果突出。

通过数百例人体临床试验,依据中医学的整体观和个性治疗原则,实验是有针对性的,即不同的实验者选用不同的植物苗做生物场信号供体,在试验中,人体穿着普通衣服,不接触供体植物和设备,也没有药物和其它技术的介入,我们称这种实验为补偿生物信息能量;从实验人员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后的生化检测数据来看,他们的生理改变是在细胞层面,随着补偿生物信息能量的时日增加,细胞功能在逐步改善,而且临床数据上不是随机分布,显示效果是可控的;各种慢性病、疑难病实验者接受场导仪处理的、选定植物辐射的生物信号后,在微观、生化、体能、以及体症等方面检测都有明显改善,没有不良反应,在6~40h之内,会有高达98%以上的有效率。

通过对参加实验的43名不同疑难病人进行了1~3年的跟踪,结论是没有不良后果,愈后效果具有持久性;可以说明: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实质上是植物辐射的生物信号修复了实验者的细胞,恢复了细胞的自愈功能,让实验者身体得到康复,其效果相当于补“元气”;由此发现了一条全面恢复生物体自愈功能,返老还青的健康之路--补偿生物信息能量(见袁心洲,生物场探索与发现,《前沿科学》季刊,2017-2第11卷,p83-8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