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明目汤及其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9790发布日期:2018-07-13 17:5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明目中药配方和保温杯,是一种当归明目汤及其保温杯。



背景技术: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简称amd)是中央区视网膜慢性进展性疾病,是发达国家常见的致盲眼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具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且常发生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早期的amd以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脂质沉积及色素紊乱为特征,此期并未导致严重的视野缺损和视力障碍,随着疾病的进展,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障碍,玻璃膜疣增多,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现象加重了amd的发生,此期可出现明显的中心视野缺损及周边视野低分辨率。十年前,人们对于amd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前的amd治疗主要包括应用抗氧化维生素类药物、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及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等。amd多因年老体衰、饮食不节、思虑劳倦过度等引起肾精不足,脏腑阴阳失衡,气血升降失调而生。其中衰老是amd的确定病因之一。amd即是在整个生命体衰老(生理性肾虚)的基础上发生的眼部病变。衰老导致肾精亏损、精不化气。气虚可致气化不利,清阳不升,气血亏虚,心火亢盛分别可见玻璃膜疣、rpe萎缩、出血症状。气滞可致气郁化火,气滞血瘀,气液失调而见出血、渗出、水肿等症。综上,amd是在肾虚的基础上,由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代谢障碍而发病,并受到痰湿、血瘀等病邪的影响,整个疾病演变是由虚至虚实夹杂的过程。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md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从中医“治病求本”的角度出发可以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肝血,相当于改善了全身和黄斑区域的缺血缺氧状态,为病情稳定提供了保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逐渐减退,气血津液化生能力不足,容易导致阴虚血热,瘀血内生,眼内出血频发,新生血管形成,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在治疗上应当选用具有凉血化瘀、滋阴养血明目的中药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中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当归明目汤及其保温杯,使其解决现有中药配方较难有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同类保温杯产品较难用于汤剂保温、过滤、存饮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当归明目汤,其特征在于该当归明目汤的配方组成为:当归20-30g、菊花20-30g、枸杞子20-30g、生地10-20g、牡丹皮10-20g、生黄芪10-20g、太子参10-20g、柴胡10-20g、白芍10-20g、山萸肉10-20g、青葙子10-20g、夏枯草10-20g、龙胆草10-20g、泽泻10-20g、黄芩10-20g、车前草10-20g、女贞子10-20g、旱莲草10-20g、决明子10-20g、桑叶10-20g、石斛10-20g、茯苓10-20g、炒白术10-20g、白僵蚕10-20g、蝉衣10-20g、化橘红10-20g、大枣10-20g、生甘草10-20g。其中研究发现,当归具有促凝血和抗凝血的双重作用,对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可以防止眼底出血、渗出。现代药理分析表明,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菊花中含有挥发油、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小蘖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可抗病原体,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中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明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且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a、b1、b2、c、钙、铁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物质。方义:当归补血活血,去瘀生新为君;菊花、枸杞子滋阴清热明目;生地、牡丹皮清热凉血祛瘀为臣;四药合用可减少虚热破血妄行之出血,并去除眼底瘀血;佐以生黄芪益气健脾,既可减少因脾虚不摄引起的出血,又可增加气血之生化;柴胡、白芍、茯苓疏肝健脾,使气血上输于目,目得所养;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以滋补肝肾、益气健脾、凉血祛瘀为本。一方面补气养血以固护正气,另一方面以滋阴清热凉血,防止复发,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结果。

一种用于放置上述当归明目汤的保温杯,该保温杯的杯体设有内杯体和外杯体,杯体的杯口设有杯盖,杯盖顶部的盖槽内设有翻转扣合于一侧杯盖边沿的翻盖,翻盖扣合处的杯盖顶部盖槽设有通气孔和出水孔,杯盖顶部的盖槽中心设有杆塞,螺杆通过杆塞伸入内杯体,即螺杆的一端通过杆塞固定密封于杯盖的中心螺杆孔;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内杯体内的螺杆另一端设有网盖和滤杯,网盖的上网盖与下网盖之间扣合固定滤网,网盖的上网盖和下网盖分别设有镂空滤孔,网盖的底部设有滤杯,滤杯通过杯套固定于螺杆的一端,并通过锁钮相抵密封固定于网盖,网盖的顶部通过旋钮固定于螺杆,即滤杯和网盖限位固定于旋钮与锁钮之间的螺杆。从而有助于汤剂药效保持和提升的部分中药配方放置于滤杯中,滤杯与网盖扣合后密封于滤杯中,并旋钮和锁钮调节滤杯、网盖在螺杆上的位置,即调节滤杯在内杯体中的位置,便于部分汤剂药效的进一步保持和提升。

所述滤杯内放置当归2-3g、菊花2-3g、枸杞子2-3g。上述当归、菊花、枸杞子用于汤剂携带时药效的进一步保持和提升。

所述述网盖的上网盖与下网盖之间的外径扣合固定密封膜,密封膜与内杯体底部的过渡凹槽腔内壁相抵密封,滤杯位于内杯体的过渡凹槽腔内,过渡凹槽腔的直径小于内杯体的内径。上述结构便于滤杯在内杯体底部的放置,以及通过密封膜和配合滤网进一步过滤内杯体底部的药渣和中药杂质。

所述外杯体与内杯体之间填充保温磁性液体,内杯体的底部中心设有向上凸起的锥头,锥头内设有锥腔,锥头的端部设有磁体。该保温体的保温层填充的保温磁性液体有利于该药剂在保温杯中的磁化理疗,以及内杯体底部部分杂质的进一步吸附和沉淀,内杯体底部的锥头结构便于磁场的中心聚集和作用。

所述内杯体底部的锥头插入螺杆底部的中心定位孔。从而通过锥头对螺杆进行进一步的定位和限位。

所述外杯体呈圆锥形,由杯口向杯底逐渐增大。上述结构便于保温磁性液体在保温层底部的集中,加强内杯体底部药剂的磁化作用。

所述滤杯的外径设有螺旋叶片,螺杆另一端的杆塞设有一端翘起的转动头。上述结构便于通过杯盖的杆塞带动内杯体中汤剂的搅拌,即通过杆塞的翘起端带动螺杆旋转,即可带动滤杯的螺旋叶片转动。

本发明的保温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中药汤剂在保温杯中保温、过滤、存饮、磁化效果好,中药配方科学、疗效明显;其适合作为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药配方和保健品使用,以及该汤剂的保存和携带,同类汤剂中药的存储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保温杯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外杯体,2、内杯体,3、杯盖,4、杆塞,5、翻盖,6、螺杆,7、密封膜,8、滤杯,9、旋钮,10、网盖,11、滤网,12、锁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该保温杯的具体结构如下:杯体设有内杯体1和外杯体2,杯体的杯口设有杯盖3,杯盖顶部的盖槽内设有翻转扣合于一侧杯盖边沿的翻盖5,翻盖扣合处的杯盖顶部盖槽设有通气孔和出水孔,杯盖顶部的盖槽中心设有杆塞4,螺杆6通过杆塞伸入内杯体,即螺杆的一端通过杆塞固定密封于杯盖的中心螺杆孔。内杯体内的螺杆另一端设有网盖10和滤杯8,网盖的上网盖与下网盖之间扣合固定滤网11,网盖的上网盖和下网盖分别设有镂空滤孔,网盖的底部设有滤杯,滤杯通过杯套固定于螺杆的一端,并通过锁钮12相抵密封固定于网盖,网盖的顶部通过旋钮9固定于螺杆,即滤杯和网盖限位固定于旋钮与锁钮之间的螺杆。同时,网盖的上网盖与下网盖之间的外径扣合固定密封膜7,密封膜与内杯体底部的过渡凹槽腔内壁相抵密封,滤杯位于内杯体的过渡凹槽腔内,过渡凹槽腔的直径小于内杯体的内径。外杯体与内杯体之间填充保温磁性液体,内杯体的底部中心设有向上凸起的锥头,锥头内设有锥腔,锥头的端部设有磁体;内杯体底部的锥头插入螺杆底部的中心定位孔。外杯体呈圆锥形,由杯口向杯底逐渐增大;滤杯的外径设有螺旋叶片,螺杆另一端的杆塞设有一端翘起的转动头。

以下结合实际病例,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病例一案:患者,女性65岁,舟山人,家务,2017年7月就诊。

主诉:左眼视物不见七天。

医诊:其眼科症状:视网膜黄斑区出血,色红或伴有渗出;伴有全身症状:面红,口干烦渴,尿赤便秘。舌红,脉细数。患者素来喜食辛辣燥热之品等致火热内炽,迫及血分,热迫血妄行,日久络伤血溢。血溢络外,积久化热,又加重络伤,故表现为出血、渗出、口干烦渴、尿赤便秘等热症。结合舌红,脉细数,此属于络伤血溢症,治疗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

诊断:左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双眼老年性白内障。

专科检查:vod:0.6,vos:0.02,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明,瞳孔圆,直径3mm大小,对光反射存在,晶体皮质性混浊,眼底见:左眼黄斑区约1/4pd大小片状出血,oct示:黄斑区层间水肿,中心凹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隆起。ffa示:黄斑区晚期可见点状荧光渗漏。

治疗:先予抗vedf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一次后,予方药:当归明目汤合生蒲黄汤加减(炒蒲黄、生蒲黄、旱莲草、生地黄、丹皮、荆芥炭、丹参、大蓟、小蓟、三七粉)。服用三月。

结果:vos:0.25,眼底见:左眼黄斑区片状出血吸收,oct示:黄斑区层间水肿消退,中心凹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隆起,新生血管团趋于瘢痕化。ffa示:黄斑区未见荧光渗漏。

病例二案:患者,男性60岁,宁波人,养蜂,2017年5月就诊。

主诉:右眼视力下降二十天。

医诊:其眼科症状: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黄斑区出血灶。伴有全身症状:平日可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涩。幼时发育迟缓,先天禀赋不足,可见肾精亏损,精气不能充养双目,故见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同时伴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少寐等症。结合舌红少苔脉细涩,可见肾水不足,阴虚火旺之象。此属精气亏损,治疗以益肾填精为主。

诊断:右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专科检查:vod:0.15,vos:0.8,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明,瞳孔圆,直径3mm大小,对光反射存在,晶体透明,眼底见:右眼黄斑区约1/6pd大小片状出血伴黄白色病灶,oct示: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隆起。ffa示:黄斑区晚期可见点状荧光渗漏。

治疗:予方药:当归明目汤合五子衍宗丸或四物汤(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熟地、白芍、川芍、当归)或杞菊地黄丸(枸杞、菊花、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服用四月。

结果:vod:0.3,眼底见:右眼黄斑区约片状出血吸收,oct示:黄斑区中心凹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隆起,新生血管团趋于瘢痕化。ffa示:黄斑区未见荧光渗漏。

病例三案:患者,男性78岁,宁波人,退休,2017年3月就诊。

主诉:右眼视力下降二年加重半个月。

医诊:其眼科症状:视直如曲,视力模糊,黑影遮挡,眼底视网膜机化斑。伴有全身症状:平日可见胸闷,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舌质暗有瘀斑,脉细涩。疾病日久,三焦气化不利,气血津液运行障碍以致水停成痰,血溢为瘀,痰瘀互结,病理产物的形成又加重气血的郁滞,郁久化热,而形成气滞痰凝、瘀热互结的病理状态。结合舌质暗有瘀斑,脉细涩,此属痰瘀互结,治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为主。

诊断:右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双眼人工晶体。

专科检查:vod:0.02,vos:0.25,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明,瞳孔圆,直径3mm大小,对光反射存在,人工晶体位,眼底见:右眼黄斑区陈旧性渗出病灶,oct示: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隆起。ffa示:黄斑区晚期可见点状约荧光渗漏。

治疗:予方药:当归明目汤合涤痰汤或升降散(炒大黄、僵蚕、姜黄、蝉蜕)加减。此症以本虚为主,涉及痰、瘀、热等诸多因素。服用八个月。

结果:vod:0.1,眼底见:右眼黄斑区陈旧性病灶,oct示:黄斑区中心凹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隆起,新生血管团瘢痕化。ffa示:黄斑区荧光渗漏消失。

主要症候及中医辨证:

1、精气亏损症:此症多见于amd早期。中老年人视力下降。眼底可见黄斑区散在玻璃膜疣或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消失。可伴有眼干涩、视疲劳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治法:补肾填精。方药:当归明目汤合五子衍宗丸或四物汤(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熟地、白芍、川芍、当归)或杞菊地黄丸(枸杞、菊花、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肾精化气,又有阴阳之分,故临床填补肾精有侧重于阴阳之别。五子衍宗丸药性平偏温而润,擅于补肾温阳填精,且能滋补阴血,诸药皆为植物种仁又蕴含生生之气。中医有“乙癸同源”“精血同源”之说,肝受血而能视。真精为滋目之源液,精血之间一荣同荣,一枯同枯。精虚则血必亏,血虚则精必减,故当精血同治,以五子衍宗丸合四物汤养肝血补肾精明目,其中熟地亦具有养血填精的作用,恐补益药滋腻碍胃,常配伍砂仁,并有先后天同补之意。杞菊地黄丸能滋肾水真阴并能收敛浮动之虚火,具有滋肾养肝明目之功,主要偏向于肾水不足,阴虚火旺之症,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舌红无苔,脉象细数等症。

2、气液失调症:此症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视直如曲。眼底可见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黄斑区呈灰白色混浊,或见不规则斑片状渗出。全身或伴有口干、口苦、胸胁胀满、情怀抑郁、纳食不馨等症,舌红、苔薄白、脉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查提示神经上皮/色素上皮浆液性脱离。治法:舒畅三焦、行气利水散滞。方药:当归明目汤合小柴胡汤或芍药散加减(柴胡、黄芩、党参、姜半夏、炙甘草、川芎、芍药、茯苓、白术)。正气不足、气机不利、气不化津、津停为水;血行郁滞,血不利亦化为水,总属气液敷布障碍,故宜理气、活血、行水。小柴胡汤为张仲景和解少阳主方,取其扶助正气,疏泄气机之功配合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茯苓、白术行水运水,使目之玄府通利,气血津液运行流畅而目疾得愈。加减:情志不舒,心烦易怒加桅子、丹皮;大便溏泻加薏苡仁、白蔻仁;渗出较多者加连翘。

3、络伤血溢症: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明显,视物变形。眼底黄斑区出血,色红或暗紫色,并伴有渗出、水肿。oct检查提示cnv或伴视网膜水肿、出血。治法:凉血止血、益气利湿。方药:当归明目汤合生蒲黄汤加减(炒蒲黄、生蒲黄、旱莲草、生地黄、丹皮、荆芥炭、丹参、大蓟、小蓟、三七粉)。气血不足、脉络虚损,日久络伤血溢。血溢络外即成瘀血,积久化热,又加重络伤,故amd出血易反复发生。amd病程较长,需根据虚、瘀、热诸因素的轻重、出血多少新旧,随症施治。若眼底大量急性出血当以凉血止血为主,用生蒲黄汤加减。出血量少则可在益气行水的基础上,加生地、丹皮、大蓟、小蓟等凉血止血,以标本兼治。

4、痰瘀互结症:多见于晚期amd。临床表现为中心视力严重下降。眼底可见黄斑区陈旧渗出斑(盘状瘢痕),有色素沉着,无出血。oct检查提示黄斑区瘢痕形成,或伴有视网膜水肿、囊样改变或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但视网膜水肿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程度无明显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提示cnv无明显渗漏。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药:当归明目汤合化坚二陈汤或升降散(炒大黄、僵蚕、姜黄、蝉蜕)加减。此症以本虚为主,涉及痰、瘀、热等诸多因素。病程日久,三焦气化不利,气血津液运行障碍以致水停成痰,血溢为瘀,痰瘀互结,病理产物的形成又加重气血的郁滞,郁久化热,而形成气滞痰凝、瘀热互结的病理状态。治疗当扶正与祛邪兼顾,调畅气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并且重视宣泄壅遏之邪热,防止反复出血。方中二陈汤化痰软坚散结。僵蚕祛风化痰,蝉蜕疏风清热,可升发三焦清阳之气。姜黄行气活血止血,大黄泻热逐瘀止血和黄连清热泻火,可降泄亢盛之阳。蝉蜕、僵蚕可透热出表,大黄、姜黄、黄连可清泻三焦里热。全方共奏舒畅三焦气机,宣泄壅遏邪热、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之功。加减:脾虚者去炒大黄加薏米、生黄芪、桅子。

同时,该保温杯携带上述当归明目汤时,滤杯内放置当归2-3g、菊花2-3g、枸杞子2-3g,用于汤剂携带时药效的进一步保持和提升。

综上所述,本发明从中医理论出发,治病求本,全面调整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疗效稳定,治疗彻底,无毒副作用,是缓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有效中药治疗手段。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内服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口服汤剂,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煎煮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